MF.US
Missfresh tries digital marketing solutions

這家中國線上生鮮先驅希望在收購一家數字營銷企業後,能從去年幾近潰敗的境地東山再起

重點:

  • 每日優鮮計劃向兩位新投資者籌集2,700萬美元,並以1,200萬美元收購香港的一家數字營銷公司
  • 這家昔日線上生鮮巨頭的財務困難可能太過艱巨,不是這麼一筆無足輕重的收購能解決的

  

梁武仁

每日優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MF.US)正在按下重置按鈕,接受新資金和新身份。作為曾經是中國線上生鮮先驅之一,它希望從死亡線上東山再起。該公司剩下的投資者——大多是低價股的小買家——似乎對每日優鮮邁向2.0版本的新道路持謹慎樂觀態度,當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可能會讓持懷疑態度的人不得其解。

上週四,每日優鮮宣佈將向兩名投資者出售54億股B類股票,籌集資金2,700萬美元(近2億元)。此次交易將使兩位投資者獲得該公司88%的股份,令每日優鮮的估值達到約3,000萬美元。新投資者將把投票權委託給創始人徐正,徐正繼續擔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同一份聲明中,每日優鮮表示將出資1200萬美元收購香港數字營銷公司Mejoy Infinite 100%的股權。

此次股權出售的3,000萬美元估值,其實是遠高於每日優鮮在公告發佈前微不足道的400萬美元市值。 但即便經過如此幅度的增長,這個數字與該公司兩年前在紐約IPO時數十億美元的估值仍相去甚遠。

儘管如此,這筆交易及其暗含的更高估值還是引發了每日優鮮股價的大幅上漲。自公告發佈以來,該股已大致翻了兩番,公司市值躍升至1,560萬美元。同樣重要的是,此輪上漲使該股漲至1美元以上,低於這個價格,該股可能會因為達不到納斯達克的最低價格要求而被除牌。

收購Mejoy將使數字營銷成為每日優鮮重建過程中的關鍵部分。根據該公司在上周發佈最新融資公告的同一天發佈的最新年報,數字營銷將對其去年1月為「徹底改變社區零售業務」而推出的自有品牌食品業務起到補充作用。

現在的每日優鮮只是徒有其表。去年,它關閉了旗艦分布式迷你倉庫業務,該業務使其能夠在一小時內交付新鮮農產品和其他雜貨。它還關閉了一項幫助傳統菜市場數字化的業務,以及另一項提供零售雲服務的業務。去年,該公司的收入較2021年暴跌60% ,至28億元,持續虧損吞噬了其持有的大部分現金。截至去年底,其總負債是總資產的九倍多。

每日優鮮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提供快速配送服務所需的沉重成本結構,營運費遠超過了收入。該公司還面臨來自叮咚買菜(DDL.US)、拼多多(PDD.US)和美團(3690.HK)等公司的激烈競爭,進一步侵蝕了其利潤率。

雪上加霜的是,在獨立審計委員會從去年4月開始對其配送業務進行審查後,每日優鮮承認誇大了2021年前九個月的收入。此事引發參與其中的員工被解僱、高管自願離職和多單訴訟。與此同時,由於日益嚴重的困境對其不可持續的成本結構造成進一步壓力,該公司進行了大規模裁員。

退市威脅

所有這些事件都給每日優鮮帶來了巨大的融資、扭轉頹勢的壓力。首先是要生存下去,其次是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在6月的時候曾發出警告,由於市值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500萬美元,也就是低於最低上市要求,它可能會被趕出交易所。每日優鮮上市前的投資者包括騰訊、高盛和美國投資公司老虎全球管理。它現在也沒有達到1,000萬美元的股東權益最低要求,而且未能按時提交2022年年報。

儘管情況很糟糕,但新的數字營銷業務如何重振每日優鮮的命運,目前尚不清楚。

首先,關於Mejoy Infinite的公開信息很少,包括可能揭示其創收潛力的財務信息。據CB Insights稱,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目標客戶是希望將產品銷往海外的中國廣告主。但這只是在網上搜索該公司的名字時得到的全部信息。此外,還有一個叫Mejoy的不活躍的Facebook頁面,上面只有兩張宣傳照片和一個鏈接到其網站的帖子,都是在今年3月份的同一天發佈的。

那個官網似乎也很少有人打理,「新聞」板塊的上一次更新還是兩年前。奇怪的是,該網站列出了一個中國內地的電話號碼,而Facebook頁面顯示的辦公地址卻是香港主要商業區附近一棟老建築裏的一個辦公地點。作為一家數字營銷公司,Mejoy Infinite在網絡上的足跡出奇的小——至少在英文方面是如此。

這麼小的公司在幾年前對每日優鮮來說,甚至都不值得多看一眼,該公司在巔峰時期的年收入接近10億美元。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人們肯定會對這家神秘的小營銷公司持懷疑態度,它究竟能否使這家曾經雄心勃勃的公司重塑輝煌。在該公司損失慘重的投資者也不會對創始人徐正繼續掌舵感到太放心。

首先,徐正並沒有數字營銷方面的經驗。在創辦每日優鮮之前,他在聯想的筆記本業務工作了十多年,並在這家電腦製造商旗下的農企佳沃集團的水果部門工作了數年時間。

歸根結底,每日優鮮及其失誤都是徐正的責任。該公司的官網目前將他列為管理團隊的唯一成員。每日優鮮的董事會由他和另外兩名獨立董事組成,他們領導或參與公司的審計、薪酬、提名和公司治理委員會。很難想象這樣一家小公司怎麼會有足夠強大的內部控制體系,來避免未來的簍子和失誤。

即使在最新公告發佈後股價飆升,每日優鮮的市銷率仍然只有微乎其微的0.05倍,其收入下滑的速度幾乎與股價一樣快。而且,當對這個最新的變革性故事最初的欣喜逐漸轉變為懷疑時,這個數字很可能會再次回落。

有超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obotics stocks in vogue again as Youibot rushes to list

機器人股繼續熱炒 優艾智合趕風口上市

在國家致力扶持下,機器人產業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焦點,優艾智合也不甘後人申港上市 重點: 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升27.6% 過去三年半累計虧損近8.4億元   劉智恒 股票市場從來不缺故事,去年炒賣熾烈的人工智能,今年這股熱風已吹到機器人股,幾家業內龍頭已接連在港上市,股價亦節節高升。看到這個風口,專注於移動操作機器人的合肥優艾智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已遞交香港上市申請。 優艾智合是工業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所謂「具身智能」,是指有行動的一種智能系統,主要基於物理實體,能夠與物理世界進行感知和交互。 在「具身智能」下,又分為智能機器人及人形機械人,前者主要是具有物理的身體,並能夠與物理世界構成感知、思考、交互和行動的能力。它可以是輪式、輪帶式、復合型、甚至機械臂類型的機器人。後者是除了製造得像人外,功能和思考行為都模擬人的一種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 按功能區分,機器人又可分為三大類,一是自主移動機器人,主要負責移動和感知,在環境中自主穿梭。二是移動操作機器人,即在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基礎上,增加機械臂的操作功能。第三類是協作機器人,專注於與人類協同,強調在安全前提下的互動和協作。 投資者星光熠熠 優艾智合則主力發展具身智能的移動機器人,主攻工業範疇。公司由90後的張朝輝成立,張是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畢業生,2017年帶著幾位師弟南下深圳創業。經過一番探索,張朝輝決定主力針對智能製造領域和智能巡檢領域,成為半導體及電子製造、電力行業、能源冶煉等多個場景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花了四年時間,優艾智合成為國內工業移動機器人行業其中一家頭部企業,期間又獲得眾多星級投資機構入股,分別有海納華、藍馳創投、孫正義的SBVA、SOSV 、深圳松禾、IDG旗下的Sharp Dynasty等。 收入上升虧損擴大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7,790萬元增至2.55億元,但虧損持續不斷,分別為2.35億元、2.6億元及2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27億元,同比上升27.6%,卻虧損高達1.4億元,同比擴濶36%。即過去三年半,收入縱使持續上升,虧損卻遲遲未能改善,累計虧損達8.4億元。 公司的負債情況也在持續擴大,負債淨額由2022年的8.59億元,增至去年的13.74億元,今年上半年更上升至15.4億元。 期內,經營活動亦持續錄得現金流出,雖然去年經營現金流出情況已有改善,從2022年的負1.73億元降至負7,946萬元,但今年上半年又再回升,出現經營現金流走1.06億元,同比擴大67%。 毛利率改善行業前景佳 優艾智合Youibot Robotics雖持續虧損,負債高企及現金流走,但好消息是公司的毛利率逐漸改善,過去三年分別是11.2%、26.1%及35.2%。今年上半年更升至38.1%,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反映公司能將製造成本調低,以及漸發揮規模經濟效應。 公司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理想,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去年全球移動操作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92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1,569億元,期內複合年增長率為60.4%。中國的市場規模在2024年為34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620億元,期內的複合年增長率為62.3%。 從報告所示,反映市場正處高速發展,而去年在中國,按收入計算,優艾智合在該業務領域位居第一,市場佔有率達7.1%。當市場在持續向上,作為龍頭的優艾智合肯定可以成為一大受惠者。 現時香港上市的機器人股中,幾乎全部處於虧損狀態,若按市銷率計算,最高為越疆(2432.HK)的72倍,優必選(9880.HK)與地平線(9660.HK)均在55倍水平,黑芝麻智能(2533.HK)約28倍,極智嘉(2590.HK)為17倍。我們可剔除估值過高的越疆,而優必選與地平線的規模遠大於優艾智合,因此以黑芝麻及極智嘉為參考,取其中位數約22倍計算,估值可超過50億港元。 當然,今年香港新股市場熱爆,加上優艾智合又在市場的風口,有國家政策扶持,成功上市應無懸念,只要定價不過份高,短炒獲利機會甚高。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軒竹生物招股 集資約7.8億元

四環醫藥(0460.HK)分拆的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於本周一公開招股,共發售6,733.4萬股H股,每股發售價11.6元,一成作公開發售,每手入場費5,858.5元,集資總額達7.8億元,本月10日截止認購,15日開始在港掛牌。 公司有超過十種藥物資產在積極開發中,涵蓋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當中包括三項NDA批准資產,一項個藥物項目處於NDA註冊階段,以及一項目處於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等。 軒竹生物仍處於虧損階段,2023年的淨虧損達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更高達5.56億元,主要因行政開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請開支。今年上半年的虧損為1.11億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