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60.SHE

這家外國體育品牌代理商,業務正受兩大負面因素衝擊

重點︰

  • 滔搏上半財年收入與淨利潤明顯下跌,主要受中國嚴厲的疫情封控影響,以及停用「新疆棉」的餘波衝擊
  • 有分析認為,該公司下半財年應繼續努力清庫存,但此舉卻會影響公司的毛利率

裴梓龍

各位讀者有沒有發現,最近一些國際服裝品牌提供了更多折扣?

零售商提供優惠促銷,主要目的就是去庫存。以兩大國際運動品牌Nike(NKE.US)和Adidas(ADS.DE)為例,由於在大中華地區的銷售下挫,不時在中國內地與香港推出大幅度打折活動。在疫情封控與停用「新疆棉」政治風波兩大負面因素衝擊下,作為這兩個品牌的中國最大代理商,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110.HK)上周二公布了四年來最差的中期業績

這一年多來,滔搏面對的困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一場「新疆棉風波」,中國消費者罷買外國貨,轉投「國民品牌」,令Nike和Adidas銷售減少,已經重擊滔搏;踏入今年第二季,又遇上新冠變異病毒株疫情在中國多地爆發,上海等大城市的嚴格封控措施,導致旗下實體店長時間無法開門做生意。

根據滔搏截至今年8月底的上半財年業績,期內營收按年減少15.1%至132億元,是四年以來最低銷售額,其中包括Nike及Adidas的主力品牌業務收入減少14.6%至115.4億元,仍佔總收入87.3%;至於Puma、Converse、Vans、The North Face及Timberland的其他品牌業務,收入也下跌18.2%至15.6億元。

雖然公司的毛利同比下降12.9%至60.3億元,較整體收入跌幅溫和,但由於新冠疫情對銷售的不利影響加重經營槓桿,令集團銷售及分銷開支、以及一般及行政開支佔收入比例仍然增加,拖累淨利潤大降19.9%至11.5億元。但值得高興的是,該公司仍能維持每股0.13元中期股息,總算對投資者有個交代。

努力節流

為了節省成本,滔搏不得不加加快關店速度,截至8月底,旗下直營店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57家,剩下6,928家;其中單是3至8月已減少了767家,員工人數由今年2月底的40,913人,半年間裁減近兩成至32,745人。

另外,滔搏近年一直持續「小店搬大店」策略,目前3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數量已增至1,030家,佔比由今年2月底的12.9%增至14.9%,反觀150平方米及以下的門店比2月底減少了686家,佔比跌至56.8%,毛銷售面積在半年內減少5.1%,或有助紓緩租金開支。

除了節流取得成果,更令投資者欣慰的是,是滔搏的線下線下「雙渠道」的營運模式開始奏效,公司雖然沒有公布相關數據,只顯示累計註冊會員數同比增長28%至6,020萬名,但管理層在報告中稱︰「線上銷售金額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其中基於社群營運的線上私域銷售金額同比增速最為顯著,對總銷售金額的貢獻佔比同比翻倍。」

不過,有財經界人士對滔搏的前景抱審慎態度。「公司很多庫存根本賣不出去,最後只能促銷清貨,加上產品持續折舊,將會蠶食利潤。」獨立股評人鄒家華分析說。

雖然滔搏截至8月底的存貨金額,已比2月底微減4.2%至約64億元,但平均存貨周轉期卻同比大幅增加了19.8天,至167.6天,令投資者關注公司下半年清庫存的進度。

股價腰斬

面對中國經濟放緩環境與反覆多變的疫情,投資銀行也相繼下調滔搏目標價。瑞信表示,由於新一波的變異病毒疫情自9月起再度爆發,估計滔搏至11月底的第三財季零售銷售額,按年跌幅將擴大至10%;此外,該行認為公司在「雙11」的線上促銷,也會為毛利率帶來壓力,因此將2023及2024年每股盈利預測降低21%及24%,目標價從7.3港元下調至5港元,評級維持「中性」。

大和則認為,滔搏的派息比率達70.4%,優於該行預期,但由於公司銷售展望疲軟,因此把未來三年的每股盈利預測下跌12%至16%,目標價從9港元下調至7.3港元。麥格理稱,該公司線下門店人流恢復比預期慢,加上中國持續的防疫限制,令其銷售表現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改善,因此把未來兩個財年的盈利預測各下調13%,目標價從8.5港元降至7.8港元。

由於港股持續疲弱,兩大「國民品牌」李寧(2331.HK)及安踏(2020.HK)最近同創52周新低。滔搏股價難免同病相憐,在公布業績後四個交易日累計下跌12%,本周一以3.96港元的歷史低位收盤,比去年高位13.78港元蒸發71%,市值跌至245億港元(227億元),僅為三年前上市時的一半。

從估值上看,滔搏的預測市盈率已跌至8.8倍,李寧及安踏分別達20.8倍和17.5倍,滔搏明顯存在折讓,反映了以代理品牌為主營業務的滔搏,毛利率遠低於李寧和安踏等生產商的因素。

鄒家華認為,投資者不宜因為滔搏的估值較低而「追落後」:「中國仍然堅持動態清零,市場未能看見曙光,加上地產行業不景,減弱中產人士的消費信心,目前並非這類體育用品股的投資時機。」

體育的本質是考驗自律與意志的堅持,作為體育服裝代理的滔搏,反覆的疫情正好考驗管理層能否保持自律、匯聚線上線下流量及堅持「小店搬大店」策略,靜待在市況回暖時引領公司走出低谷。

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騰訊音樂第二季多賺43.2%

線上音樂平台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US; 1698.HK)周二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84.42億元(11.74億美元),按年上升17.91%,淨利潤24.09億元,按年增長43.22%。 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收入68.54億元,按年增26.36%,得益於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的強勁增長,以及廣告服務、藝人周邊和線下演出收入的上升;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收入15.88億元,跌8.53%。毛利率為44.4%,上升2.4個百分點。 另外,第二季在線音樂服務月活躍用戶數為5.5億,按年跌3.2%,付費用戶數為1.2億,按年升6.3%。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7元增長至11.7元。 騰訊音樂港股周三高開12.8%,至中午收市報101.7港元,升15.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毛戈平發盈喜 料中期賺逾6.6億元

美妝品牌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發盈喜,預料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約25.7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4%至31.9%,實現淨利潤6.65億元至6.75億元,同比上升35%至37%。 公司沒有具體給出業績增長主因,只表示持續為美妝愛好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建立具競爭力的品牌價值。消費者對毛戈平作為高端品牌認可度的提升,正持續轉化為業務增長的長期動能,促使整體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周三毛戈平開市升3.4%報101.5港元,公司自去年上市以來,股價上升超過兩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直播收入續下跌 虎牙二季度盈轉虧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公布二季度業績,因新興遊戲相關業務的強勁增長,抵消直播業務持續下行的影響,結束三年的下滑,並錄得連續第二個季度的收入增長。 公司表示,二季度收入從一年前的15.4億元小幅增長至15.7億元。當季直播收入同比下降6.5%至11.5億元,約佔公司總收入四分之三。但遊戲相關業務收入增長34%,從一年前的3.09億元增至4.14億元。 期內公司淨虧損550萬元,去年同期則實現淨利潤2,960萬元。經調整利潤則錄正數,但從一年前的9,700萬元降至4,750萬元,同比亦下滑近半,。 業績發布後,虎牙周二股價上漲4.5%,該股年初以來累計上升約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inxin provides fertility services

生育低迷資產減值 錦欣中期轉盈為虧

因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資產大幅減值及撥備,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今年上半年虧損最高達10億元 重點: 錦欣生殖今年上半年虧損最高達10億元,主要涉及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資產減值及撥備 減值及撥備表明,在全球生育率走低背景下,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的美國及老撾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梁武仁 全球生育率持續探底,對錦欣生殖醫療集團有限公司(1951.HK)正構成日益嚴峻的挑戰。 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上周五發布盈利警告,今年上半年將由盈轉虧,蝕最高達10億元(折合1.39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9億元。該業績預告基於初步測算,最終財報預計於8月25日前後發佈。 錦欣生殖將業績驟變歸咎於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若干商譽、無形資產及其他金融資產確認減值及撥備。雖未詳述兩地市場具體狀況,但此舉顯示其通過並購獲取的海外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伴隨中國及全球生育率下行,錦欣生殖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對主營業務聚焦生育需求的企業影響深遠。全球總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子女數,預計2050年將跌破2.1的警戒線,低於發達國家維持人口規模的最低基準。 貿易摩擦持續,全球經濟前景承壓,也對輔助生殖等高成本服務構成影響。更多育齡人群或收緊預算規避此類支出,且子女養育的長期巨額開銷恐加劇生育顧慮。 對錦欣生殖這類並購激進型企業,商譽可能成為額外財務負擔,在日益嚴峻的商業環境中加劇經營挑戰。當收購價超出標的資產公允價值時,差額將被計入資產負債表商譽項目。此後,企業需定期根據標的財務預測評估商譽減值風險。若確認減值,則需調減資產負債表商譽價值以降低總資產規模,同時在損益表計提相應撥備,從而侵蝕利潤。 錦欣生殖在美國的核心資產是2018年收購的HRC Fertility Management,該公司在加州運營連鎖診所。錦欣生殖定期評估並購產生的商譽價值,當前估值低於購入價值。 減值測試 減值測試通常基於HRC營收增速及毛利率等指標推算現金流預測。當關鍵指標未達初期假設時,企業將痛下決心計提減值。去年,錦欣生殖未對HRC計提減值,美國業務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賬面總值約38億元。 2020年,錦欣生殖在老撾收購錦瑞醫療中心。該交易未產生商譽,但後者持有價值約4,000萬元的行醫執照類無形資產。 巨額淨虧損預警表明,主要由美國業務引發的減值準備恐已侵蝕其上半年大部分收入,同時揭示公司對美國子公司的原始現金流預測,與最新經營的預期存在顯著偏差。 錦欣生殖去年總營收僅微增不足1%至28億元,較2023年近18%的增速大幅放緩。更嚴峻的是,其毛利潤和淨利潤雙降。在其主力市場中國,儘管政府力推生育提振措施,但治療的周期下滑,導致營收萎縮。 國內政策面仍有一家支持效應,成都等省市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覆蓋範圍。錦欣生殖在年報中解釋,去年部分潛在患者,因等待年底醫保報銷目錄擴容暫緩治療,導致治療週期減少。不過,年輕群體生育意願低迷,尤其當前經濟疲軟下,或是其營收乏力的更核心誘因。 周五公告同時披露,公司CEO董陽將暫代CFO職能,似乎預示上任不足兩年的原CFO黃寒梅已離任。儘管未說明離職原因,但財務負責人更迭疊加盈利預警,對公司形象造成雙重打擊。 公告後首個交易日(本周一),錦欣生殖股價重挫近7%,次日小幅回升。目前該股市盈率(P/E)為27倍,市銷率(P/S)2.6倍,相比腫瘤專科海吉亞醫療(6078.HK)16倍市盈率及2倍市銷率,或醫院運營商康華醫療(3689.HK)0.3倍市銷率等醫療同業,該估值仍具相對優勢。 即便如此,相較2019年IPO時的股價,錦欣生殖市值已縮水近三分之二。當前,人口結構趨勢持續利空,若經營策略未作調整,股價上行空間恐將持續承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