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6.HK NOAH.US
Noah targets overseas Mandarin speakers

三季度,這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境外收入增長,抵消了部份核心內地業務的下滑

重點:

  • 第三季度,諾亞控股的境外收入同比增長29%,中國內地收入則下降33%
  • 這家資產管理公司正加快海外擴張步伐,因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影響投資者的需求

  

梁武仁

隨著中國內地市場的日子越來越難,諾亞控股私人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加快全球擴張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這家資產管理公司似乎在海外擴張進展迅速,讓投資者有理由繼續投資該公司。

上週二,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諾亞控股報告稱,其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8.8%至6.837億元,營業利潤下降3.2%至2.408億元。公司能夠相對較好地捍衛營業利潤,表明在控製成本方面取得一定成功,這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很重要,但這種緊縮策略並不能解決它的根本問題。

這個問題與中國經濟長期放緩直接相關,再加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這兩個因素都對中國國內的資產價值造成壓力,抑制投資者情緒,難以激發他們對諾亞控股的財富和資產管理服務的需求。

眼下,中國經濟傳遞出的悲觀跡象層出不窮。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創一年多以來新低,而10月的房價創九年來最大同比降幅。唐納德·特朗普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更是讓情況雪上加霜,因他的新任期勢必會加劇中美緊張局勢,並且可能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新關稅。

總言之,中國的前景仍然相當不明朗,這將繼續抑制對諾亞控股等公司的投資產品的信心。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上月末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警告,在公司盈利承壓、地緣政治風險和潛在關稅的情況下,中國股市明年將面臨波動。

在此背景下,諾亞控股與當下很多其他中國企業(尤其是金融行業)一樣,正在轉向海外市場以重振增長。其他做出類似轉變的公司包括在線券商富途控股(FUTU.US)和老虎證券(TIGR.US),保險經紀公司智能未來(AIFU.US)(原名泛華控股集團)以及在線貸款機構信也科技(FINV.US)。

諾亞控股三季度在中國內地的收入同比下降33%至3.07億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不到45%,低於2023年同期的61%。相比下,其境外業務在最近一個季度表現良好,隨著境外客戶數量和管理資產的增加,其境外收入在這三個月里同比增長大約29%。

但境外業務的增長不足以抵消內地業務的下滑。公司的海外擴張也並非沒有風險,尤其是匯率波。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42%,遠高於收入降幅,部分原因正是外匯損失。

講中文的投資者

總之,諾亞控股需要將境外收入提高到足以抵消內地銷售額的水平,後者在短期內可能還會繼續下降。它還需要更好地管理與匯率相關損失的風險。公司能以多快的速度提升其全球實力以達到這樣的效果,還有待觀察,但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公司三季度的業績相當鼓舞人心。諾亞控股上周發佈財報後,股價連續兩天上漲,隨後回吐了部分漲幅。

為了實現國際增長,公司專門瞄准居住在海外或計劃移居海外的說中文的投資者。

「隨著我們建立全球客戶服務模式,我們看到海外說普通話的客戶對我們的海外服務需求很大,」諾亞控股CEO殷哲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說。「我們的新願景是成為全球說普通話的投資者首選的財富管理平台。」

與追逐沒有任何中國背景的當地外國投資者相比,這一策略可能更容易實施,不過它也縮小了潛在客戶的範圍,而且在沒有大型華人社區的國家,相關機會也會大受影響。

今年,公司為全球業務推出了新品牌——ARK Private Wealth、Olive Asset Management和Glory Family Heritage,同時在東南亞、日本、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等擁有大型華人社區的主要外國市場加速推出財富管理服務。

在將業務重心轉向海外前,諾亞控股的財富管理部門曾試圖瞄准中國的高淨值人士。但它遭遇了挫折,因為擴大業務的成本增長速度,遠遠快於收入增長的速度。

隨著諾亞控股將重點轉向海外擴張,為普通投資者提供服務的資產管理業務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三季度,面向富裕人士的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約15%。相比之下,更主流的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增長了9%。後者顯然是受到境外市場需求的推動,因為該公司在中國內地的資產管理規模實際上有所縮水。

從整體上看,諾亞控股的表現要好於一些同行。以海銀財富為例,該公司去年因分銷一些與房地產公司相關的問題投資產品而陷入困境。這些困難最終導致該公司完全放棄了財富和資產管理業務,並更名為三合智能(STEC.US)在科技行業碰運氣。

諾亞控股目前的往績市盈率約為9倍,不算太糟,但也遠低於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如嘉信理財 (SCHW.US)的31倍,以及富途控股的22倍。如果諾亞控股成為一家真正的全球性企業,降低其在中國面臨的風險,這一巨大差距可能會縮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玄武雲料上半年虧損增至2,700萬元

智能客戶關係管理服務(CRM)供應商玄武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錄得不少於2,700萬元(376萬美元)的淨虧損,遠高於2024年同期約610萬元的虧損,反映公司業績持續承壓。 公司指出,虧損擴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國電信行業加強監管,導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務銷量下滑。不過,玄武雲亦強調正積極調整業務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務的投入,使整體毛利率呈上升趨勢。董事會表示已加強現金流與財務控制,預計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將轉為正數。 玄武雲股價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57港元,轉升1.95%。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約4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效率提升嚴控成本 小菜園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飲運營商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於經營效率提升,預計2025年上半年利潤將錄得強勁增長。 公司預計半年度利潤將介乎3.6億元至3.8億元間,中值較去年同期2.8億元的利潤水平增長32%。 公司聲明:「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因集團多措並舉優化運營效率、嚴格管控成本費用,以及深化精細化管理,推動集團整體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小菜園股票周一高開,早盤上漲4.7%至9.79港元,相較去年12月上市價8.50港元上升約1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持續關店 呷哺呷哺預告虧損大減

火煱餐廳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周日發盈利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約為1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跌18.9%,但虧損大幅收窄至8,000萬元至1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74億元。 公司指出,期間持續成本優化,以數字化供應鏈降本增效、不斷升級新型物流樞紐及標準化流程,以及優化餐廳佈局結構。期內關閉低效餐廳,並聚焦高潛力區域,預計在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4.1%。 呷哺呷哺周一平開報0.78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下跌2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ina’s fading box office delivers rare profit-booster for Imax China

《哪吒2》力挽狂瀾 IMAX中國盈利爆升

經歷去年業績倒退後,IMAX中國今年中期迎來一份亮麗的業績,一洗頽風 重點: 公司中期盈利勁升近9成 內容解決方案收入急升超過1.2倍   劉智恒 一部《哪吒2之魔童鬧海》,頂起今年半個中國電影市場,更撐起IMAX中國控股(1970.HK)的盈利增長。公司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收入5,780.2萬美元,同比上升32%,盈利出現爆發性增長至2,389.3萬美元,同比激增89%。 IMAX中國2015年上市時,市場寄望甚欣,當時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年年上升,投資者認為,內地觀眾要求日高,對IMAX模式的電影需求將持續向上。在市場熱捧下,股價由上市的31港元,短期爆升至60港元水平。 想像是豐滿,現實卻是骨感,當電影市場票房增長未如預期,甚至回軟後,IMAX中國股價從天堂掉到地獄,一度跌至去年4月的5.7港元,市值蒸發逾九成。 去年公司的盈利下跌近兩成,正當市場認為IMAX中國未來業績難有大作為時,今年中期來過大翻身,當中以內容解決方案收入增長至為耀眼。所謂內容解決方案,是將影片轉成IMAX格式,放在IMAX影院網絡播放,影院根據票房比例與IMAX中國分成。 上半年來自此業務的收入爆升123%至2,080萬美元,能有此驕人成績,全賴《哪吒2》打救,該片票房不光勁收154.46億元,打破內地電影史上票房紀錄,亦是IMAX類影片的票房之王,IMAX中國自然大大受惠。 公司另一項主業,是為客戶提供技術產品及服務,雖受惠於票房上揚,分成增加,以及維護收入上升,但整體收入同比升僅升6.3%至3,623萬美元。 可以說,上半年若沒有哪吒,IMAX或許啥也沒有,盈利能否有增長也成疑問。所以使IMAX中國公布中期業績後股價一度上升3%,但對IMAX中國的前景也別太樂觀。 票房未復當年勇 近年內地電影票房增速似已見頂,甚至有回落跡像,《哪吒2》票房雖是一騎絕塵,但這套屬十年難得一遇的電影,並不能以此為常態。 事實上,中國電影票房自2019年高峰的641億元後,至今未能重返600億元水平。最高一年是疫後的2023年,電影市場出現報復性反彈,票房達549億元,較2022年升17%。然而一年後的2024年,票房收入回落至425億元,按年下跌22.6%。 今年上半年,據中國國家電影局統計,票房為292億元,同比增近23%,但別忘記光一套《哪吒2》就貢獻了154億票房。若沒有《哪吒2》,即使有另一大片替代,按過往經驗,頂多也不過50億元,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票房只有約190億元,低於去年上半年的238.95億元。 在整個電影市場增長乏力下,IMAX模式電影勢難獨善其身,IMAX中國的業務必然受到影響。 消費下沉不利高昂票價 IMAX模式的電影,因技術需求較高兼要相關設備配合,票價必然較2D電影高。一般而言,IMAX電影每張票價高2D電影由20至70元不等。在一線城市,IMAX電影每張戲票平均60元,高出普通電影約8至10元,更遠高於促銷電影票價達四成。在三、四線城市,IMAX電影可以高出百元或以上。 票價差異性之大,對於觀眾來說,就要有所取捨及考量,畢竟現時社會經濟環境疲弱,消費下沉,對於看電影就沒那麼講究。在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朗下,IMAX中國未來業績自不然蒙上一層陰霾。 需求全看片種 IMAX中國的前景很視符電影的片種。要知道IMAX電影的賣點是其高解像度與立體水平;一般來說,科幻奇異或動作火爆場面,又或是動畫片,以IMAX模式播放,是較能滿足觀眾對觀感要求。相反,文藝、愛情或喜劇等,觀眾並不需要觀能刺激,IMAX電影就沒用武之地。 因此若那一年,市場流行科幻、動作或動畫片,那IMAX電影就大派用場,IMAX中國的收入很容易就水漲船高。但電影的潮流是變幻莫測,IMAX中國的前景就較難掌握在自己手裡。以今年為例,IMAX中國在大中華區上映的IMAX電影,來自荷李活的只有十套,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6套,只不過憑一套《哪吒2》力挽狂瀾。 人們十分鍾愛哪吒電影中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對於IMAX的命來說,,絕對不由自己主宰,一切繫於電影市場及片種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