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WK files for US IPO

中國第二大知識技能共享眾包平台上調在紐約IPO的融資目標

重點:

  • 幫助中小企業尋找零工的一品威客將IPO融資目標從2023年2月的原計劃上調約三分之一
  • 雖然對眾包平台服務的需求已從疫情的低迷中恢復,但中國經濟放緩侵蝕了該公司的利潤率

譚英

去年2月首次申請在紐約上市時,一品威客(EPWK.US)是眾多提出此類申請的中國小公司之一,在那之前,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明確表示,它們可以繼續此類申請。這家眾包專業公司的目標很溫和,希望通過以每股7美元至8美元的價格出售150萬股股票,籌集不超過1,200萬美元資金。

一年半後,公司上調了目標,上周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顯示,它將發售的股票數量增加了近一倍,達到275萬股。但這些股票的發行價格區間調低至4美元至6美元。意味公司最多可以籌集到1,650萬美元,比其最初的目標高出約三分之一,這一舉動相對不常見,因在過去一兩年里,市場的常態是縮小規模。

如果以區間中值定價,該公司的估值將達到1.1億美元左右。

擴大發行規模可能反映過去個半月來的形勢變化,隨著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北京方面將採取更果斷的行動來提振不斷放緩的經濟,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紛紛上漲。一品威客似乎認為,在當前環境下,它可以在華爾街的投資者籌集到更多資金,就像它幫助中小企業(SME)客戶在中國眾籌零工從業者一樣。

公司自稱企業的一站式服務商,涵蓋七個行業類別的300項任務,從標誌和網站設計,到軟件開發和商業服務。它有四個收入來源:優質業務解決方案,佔截至6月的最新財年收入的69%、在線推廣,主要針對自由職業者,期內創造了18%的收入、增值服務佔收入的7%,共享辦公室租金和管理佔6%。

它在2023年內促成了3.49億美元的商品交易總額(GMV),涵蓋986,000個項目 ,並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類似的速度,通過479,600個項目實現了1.66億美元的GMV。在此期間,它的收入也相對穩定,從截至2023年6月財年的1,980萬美元,增長至截至今年6月財年的2,020萬美元,增幅2.1%。期內淨虧損從108萬美元擴大到了120萬美元。

公司相對穩定的業績,與今天許多中國公司在中國經濟放緩下,收入下跌形成鮮明對比,反映企業對零工的持續偏好,因為零工比傳統的全職員工更便宜。

創始人兼董事長黃國華,用一個眾包平台為他的一家初創公司設計標識後,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於是創辦了這家公司。他帶領公司進行三輪風險融資,累計籌集資金1.7億元。

一品威客總部位於福建廈門,自2011年以來一直是中國共享經濟的重要品牌。根據招股說明書,2019年至2024年6月30日期間,公司促成了價值16.7億美元GMV的交易,涵蓋460萬個項目,累計服務買家874萬,零工(或者說賣家)1,692萬。

中國零工經濟的代表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一品威客是中國零工經濟具有指標意義的代表,而中國的零工經濟正處於上升軌。招股書中引用的獨立研究顯示,受疫情影響,中國眾包平台市場的收入規模,從2019年的2.22億美元降至2020年的1.65億美元,但在2021年反彈至2.42億美元,到2025年可能增長至6.56億美元。

作為行業第二大公司,一品威客或能從中受益,尤其是在公司尋求節省開支的同時,年輕求職者的數量因失業率上升而增加。國家統計局9月報告稱,16至24歲人群(不含在校生)的失業率為18.8%,這是自去年12月修訂統計方法後,首次報告青年就業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許多年輕人也越來越喜歡打零工所提供的靈活性,根據招聘機構智聯招聘的數據,今年約有19.1%的大學畢業生選擇「慢就業」,13.7%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自由職業。

這應該會為一品威客以及豬八戒網、解放號等同類公司帶來更多的自由職業者,一品威客正尋求成為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招股書顯示,這三家公司總共控制著中國眾包工作市場27.8%的份額。

豬八戒網是該行業的領導者,2023年的GMV為5.6億美元,佔據14.8%的市場份額。一品威客位居第二,GMV為3.5 億美元,市佔率9.3%,其次是解放號,GMV為1.4億美元,市場份額3.7%。一品威客在創意設計和軟件開發的細分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根據招股說明書中的研究,到2028年這個市場的GMV可能會達到243億美元。

一品威客稱計劃將IPO所募集資金的30%用於業務拓展與營銷,以「探索軟件開發和設計以外的新服務品類,建立優質服務商的旗艦店體系,通過品牌營銷和流量增長,提高用戶數量和市場份額。」

作為中國同行中率先上市的公司,一品威客可能會獲得相對較高的估值。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同行 Upwork Inc.(UPWK.US)市值18億美元,市盈率23倍。在公佈的三季度,初步銷售額超過之前給出的指引後,近期該公司的股價一路飆升。Upwork的市銷率為2.55倍,而按最新的年度銷售額和以區間中值定價的IPO價格計算,一品威客的市銷率為5.5 倍,約為Upwork的一倍。

但對一品威客來說,並非全是好消息。在過去兩個財年里,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均為負,毛利率不斷下降,並正在用銀行貸款為運營提供資金。中國經濟疲軟也導致業務從在線推廣和增值服務等高利潤領域轉移,並增加了對低利潤的優質業務解決方案(基本上是為網站寫代碼)的需求。

由於這一轉變,公司的毛利率從截至2023年6月財年的25.53%下降到截至2024年6月財年的18.69%。公司表示,預計未來毛利率總體上在20%至30%之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多想雲折讓22%1供6 籌2.74億港元發展AI

營銷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多想雲科技控股(6696.HK)周四公布,擬以每持1股供6股方式集資最多約2.74億港元(3,500萬美元),每股認購價47.53港元,較最後交易日收市價折讓約22%。 發行最多5.76億股股份,佔擴大後股本約85.7%。公司表示,供股將按非包銷基準進行,僅供合資格股東認購。控股股東合共持股約16.9%,已承諾全數接納約9,754萬股供股股份的配額。 公司擬將所得款項約92.3%用於開發AI模型,包括用於獲取AI專用計算硬件,構建一個高效且具擴展能力的內部計算能力平台,而約7.7%用於購買媒體資源特別是快手、視頻號和小紅書的在線流量,以便客戶在這些網絡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 此外,公司近期與抖音、快手等平台達成一級代理合作,需繳付大額預付款,導致現金需求增加。董事會表示,供股所得將有助應對與大型媒體平台合作所需的高額現金流壓力,同時補充營運資金。 多想雲股價周五早盤低開,其後一度漲逾9%,至中午休市報0.64港元,升4.9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anvin is a fashion company

Lanvin光環漸退拖累 復朗中期虧損續擴大

受累於核心品牌Lanvin 銷售同比大跌42%,復星國際旗下的復朗集團披露,今年上半年營收下滑22% 重點: 復朗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收下滑22%,毛利率收縮四個百分點,虧損進一步擴大 在實施關店策略並迎來新總裁後,復星國際預計下半年奢侈品業務將企穩回升   陽歌 復星國際(0656.HK)旗下奢侈品業務復朗集團(LANV.US),是否需要考慮更名? 復朗集團(Lanvin Group)以法國標誌性奢侈品牌Lanvin命名,後者不僅是其最具認知度的資產,更曾長期穩居業績支柱地位,但這一局面在今年被打破。一周前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在整體遇冷的全球奢侈品市場中,Lanvin品牌光環正加速消退。該品牌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大跌42%至2,790萬歐元(約合3,250萬美元),營收貢獻排名從榜首跌落至第三位。 本季度業績「亮點」是美國品牌St. John Knits母公司St. John,營收僅微降0.8%至3,970萬歐元,躍居復朗集團第一大營收來源。Wolford部門上半年營收下滑23%至3,300萬歐元,同樣超越Lanvin躋身次席。 儘管我們認為復朗集團尚未會因品牌貢獻度變遷而更名,但其轉型進程顯然遠未完成。該業務前身為復星時尚集團,復星國際2010年代後期通過系列收購整合而成。2021年10月,復星國際將之更名復朗集團後, 2022年末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實現在美上市。 上市後,復朗集團經營持續承壓,高管層與創意團隊頻現人事動蕩。今年初,原St. John品牌首席執行官Andy Lew擢升集團執行總裁。此前,復朗集團開始推展節流措施,除關店及削減行政支出外,市場推測進一步將會裁員。今年上半年,降本行動仍在持續,據首席財務官 David Cha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披露,集團共「精簡」29家門店。 當前,只有一位分析師覆蓋復朗集團的股票,且僅給出「持有」評級,這絕非積極信號。更令人憂慮的是,據電話會議記錄,因無分析師參加,本次財報會異常簡短,全程僅由Lew和Chan宣讀既定文稿。 客觀而言,行業系統性困境難辭其咎。現實是全球奢侈品市場自去年起遭遇疫情後首度萎縮,今年頹勢更顯加速。頭部企業路威酩軒(LVMH, MC.PA)上半年營收下滑4%,古馳(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Kering, KER.PA)跌幅更達16%。 營收領跌者 復朗集團以22%的同比跌幅領跌同業,上半年營收報1.33億歐元。公司將業績不振歸咎於「全球奢侈品行業普遍疲軟」及自身「戰略調整」。Lanvin銷售大跌42%構成最大拖累,其他品牌同樣全線下跌:前述St. John微降0.8%,Wolford下滑23%,Sergio Rossi大跌25%,Caruso亦回落11%。 經營困局中,復朗集團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從58%收窄至54%,同比收縮4個百分點;經調整EBITDA虧損由4,200萬歐元擴大至5,200萬歐元。 按區域劃分,歐洲及大中華區表現尤為疲弱。北美市場相對堅挺,這解釋了以美國為主戰場的St. John為何表現優於其他品牌。 復星曾冀望借力中國渠道優勢,將旗下奢侈品業務打造成全球巨頭,彼時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催生全球最蓬勃的奢侈品市場。2021年,貝恩-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Bain-Altagamma)曾預測,2025年中國將佔據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25%至27%的份額。而其今年最新分析顯示,中國佔比僅12%,不足原來預期的一半。…

簡訊:融創上月銷售54億 按年下跌27%

房地產開發商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1918.HK)周四公布八月的銷售數據,上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53.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跌27%。 八月的合同銷售面積約13萬平米,每平方米銷售均價41,460元,較去年同期下跌7.8%及20%。 今年首八個月,融創中國累計銷售金額為304.7億元,同比下跌13%,每平方米均價33,050,同比上升57%。 融創中國周五開市報1.55港元,升0.65%,股份年初至今已下跌逾三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ew Gonow earnings

高端房車市場受挫 新吉奧業績失速

從露營地到資本市場,收入盈利雙降的房車製造商新吉奧需要一個新故事 重點: 上半年淨利潤下跌22.4%至3,070萬元 期內房車交付量按年下滑4.2%至1,367輛    李世達 在房車文化成熟的澳洲與新西蘭,露營與自駕遊是家庭常見的消費場景,而擁有一輛房車,象徵著家庭戶外休閒與旅行的自由。而對新吉奧房車有限公司(New Gonow Recreational Vehicles Inc., 0805.HK)而言,房車的特殊性也為持續增長帶來考驗。 根據新吉奧房車公布的中期報告,新吉奧房車上半年收入4.1億元,按年下降2.4%;淨利潤則錄得3,070萬元,按年跌22.4%,毛利率由32%降至29.5%。公司解釋,業績下滑的原因是房車銷量減少,以及新推出車型採用促銷定價策略。 新吉奧主要在中國內地生產房車,並在澳洲和新西蘭銷售。報告期內,房車總交付量1,367輛,較去年同期的1,427輛下滑4.2%。但在結構性調整上,公司仍顯示一定韌性,直銷模式的銷量由438輛提升至610輛,收入相應增加至1.88億元,帶來規模效應;同時,受惠於旗下門店推出以舊換新計劃受到市場歡迎,二手房車業務收入飆升至3,540萬元,按年增加超過五成。 暫退出高端市場 旗下品牌結構的分化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得尤為明顯。瞄準中端市場的Snowy River銷量達1,247輛,較去年同期1,234輛逆勢小幅增長1.1%,該品牌主要面向澳洲與新西蘭最龐大的家庭與退休人群,需求相對穩定。 相比之下,高端品牌Regent僅售出25輛,較去年同期78輛暴跌67.9%。公司表示,由於高端市場需求收縮,公司決定暫時退出豪華房車市場,將「重新檢視品牌定位與產品設計,以更符合市場需求」,計劃在條件成熟後再重返。 至於NEWGEN,上半年銷量亦按年下滑17.4%至95輛。該品牌針對年輕消費群體,走入門與潮流設計路線,但年輕人更傾向於租賃房車而非直接購買,市場規模較有限。整體而言,公司目前幾乎由Snowy River獨力支撐,品牌集中度過高,意味一旦中端市場出現波動,風險將被放大。 不過,受惠於成功在港上市,募集到的資金顯著改善了公司資產結構。根據財報,截至期末公司資產淨值升至3.3億元,較去年底大幅增加;流動資產淨額由負轉正至2.72億元,意味公司擁有更多資源投入研發與市場推廣。 從直銷模式銷量增長來看,公司強化自營渠道的策略已經見效。然而,因開設新店和加大廣告投放導致銷售及經銷開支飆升64%至5,280萬元,開支增速遠超收入增速,對盈利能力帶來壓力。 尋找差異化切入點 海外拓展是新吉奧講給投資者的故事,公司已成立小組推進歐洲市場,包括潛在併購與歐盟認證,並在加拿大市場設計樣車、籌備推廣。但挑戰不容小覷。歐洲與北美市場的法規壁壘高,消費習慣差異明顯,進入成本巨大,更別說要與Winnebago(THO.US)和Thor Industries(WGO.US)等全球品牌競爭,難度可想而知。 澳洲與新西蘭的市場基數雖不算龐大,但近年保持穩健增長,也正處於轉型期,從量的增長轉向結構性的轉變。高端車型因經濟壓力呈現萎縮,年輕人入門需求未完全形成,年輕人傾向租賃而非自購,對功能的需求更為凸顯,混合拖掛式、越野型、新能源等車型逐漸成為增長焦點。 為此,新吉奧上半年推出SRH-Hybrid 2025系列混合拖掛式房車,定位於兼具越野性能和舒適度的家庭與年輕族群,公司寄望此產品改善毛利率結構。公司亦計劃在歐洲市場引入新能源房車,以迎合政策與消費升級趨勢,或成為差異化優勢的切入點。 業績公布後首個交易日,新吉奧股價跌3.42%至1.13港元,但今年1月上市至今仍有15.31%的升幅。目前市盈率為16.1倍,低於美國兩大房車巨頭Winnebago的22.2倍與Thor Industries的26.3倍,顯示市場對其增長前景仍抱審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