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牛上市變狂牛 中國風險仍揮之不去
這家在線券商的股票在借殼上市後價格飆升,但其與中國的關聯以及不斷加劇的經濟不確定性可能會成為重大風險 重點: 微牛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併,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股價飆升375%,公司市值達到300億美元 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美國,但其起源於中國,且超過一半的員工仍在中國 梁武仁 說起上市後的強勁開局,那就不得不提微牛公司。 微牛公司(BULL.US)上周藉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而在紐約上市,首個交易日漲幅驚人。但在過去一年里,公司與中國的關聯引起多個美國政府機構的關注,更別說它在增加收入和維持盈利能力所面臨的根本性困境,這些因素可能最終會給微牛帶來麻煩。 這家在線股票經紀公司的移動應用程序主要面向美國散戶投資者,跟Robinhood Markets(HOOD.US)類似。它於4月11日通過與SK Growth Opportunities Corp合併,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次日,公司股價飆升375%,估值近300億美元。但漲勢並未持續,隨著交易量下降,該股已回吐大部分漲幅。儘管由於估值過高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但該股仍比合併完成後首日收盤價高出一倍多。 撇開上市頭幾天的戲劇性表現外,微牛借殼上市的一個技術細節可能會讓不瞭解其情況的人感到困惑。它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批准其SPAC上市,中證監於4月8日予以批准,這顯然為交易的完成和在紐約的上市交易鋪平了路。 對於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來說,這一監管程序是強制性,但對微牛而言,似乎沒有必要,因為嚴格來說,它並非一家中國公司。它的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大部分收入來自美國。微牛公司的對外代表是一位非中國籍高管——公司總裁兼美國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德尼爾(Anthony Denier),他在領英上的資料,顯示他此前的工作經歷主要是在歐洲的金融公司。 但公司確實與中國有關連,因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湖南福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自由市場信息提供商,由阿里巴巴的前員工王安全於2016年在中國創立。 次年,微牛透過在特拉華州成立的一個實體開展經紀業務,這是其目前以美國為中心的業務模式的開端。公司網站顯示,除美國外,其在英國、南非以及香港、新加坡、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地區都設有辦事處,足見其未來的發展雄心,但中國並不在這些地區之列。 儘管如此,根據SK Growth上個月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微牛表示,它是自願尋求中國證監會批准的,並指出中國監管機構的規定有待解釋。SK Growth和微牛於去年2月簽署最初的合併協議,當時雙方預計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交易。 微牛尋求中國證監會支持的決定,可能是導致上市計劃延遲的原因,這在此類監管程序中並不罕見。但它確實突出了公司的中國根源,雖然公司可以在紙上淡化這段歷史,但現實情況是,公司60%以上的員工仍由其中國子公司發放工資。 與中國的關係 微牛與中國的關係也引起了美國當局的關注,因為數據安全對中美雙方來說,都是一個高度敏感的領域,印第安納州的總檢察長對微牛管理美國客戶數據的情況展開了跨州調查。兩個月後,田納西州禁止在所有政府發放的設備上使用該公司的應用程序。去年12月,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致信安東尼·德尼爾,表達對公司與中國存在「深厚關聯」的擔憂。 微牛表示,其所有美國客戶信息都存儲在當地。德尼爾上周四接受CNBC採訪時重申了這點,強調微牛從作為股票經紀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受到美國當局的監管。 他說:「我非常有信心,所有這些調查最終都會妥善解決。我知道我們為客戶提供了非常優質的服務,而且客戶的信息是安全的。」 在疫情期間,居家的民眾有閒有錢(政府發放的紓困支票),對炒股興趣激增,微牛的業務隨之迅速發展。據招股說明書,它的應用程序迄今已被下載超過5,000萬次,全球用戶超過2,300萬。 與Robinhood一樣,微牛對交易美股不收取佣金。相反,它通過將交易訂單轉給特定的莊家來獲取收入,這些莊家會為這項服務付費。此外,它還向客戶收取如保證金交易和做空等更高級功能的費用。 與大多數股票經紀商一樣,微牛擴大營收的能力與經濟和市場狀況直接相關,對該公司而言,這可能是比與中國聯繫更緊迫的問題,因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政策給全球經濟蒙上了巨大的陰影。公司去年前9個月的收入,實際上比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而運營費用卻有所增加。因此,它在2024年前9個月出現淨虧損,與一年前的淨利潤相比倒退了。 綜上所述,對於似乎與韓國企業集團SK集團相關聯的SK…
高速擴張後裁員 富途進入鞏固階段
據報道,為實現2025年「相對節制」做準備,該公司在深圳的主要根據地裁員約200人 重點: 據媒體報道,富途控股裁員約200人,佔員工總數的6%,主要來自產品和研發部門 在快速擴張到中國內地之外的七個市場後,公司表示明年沒有進入其他市場的計劃 陽歌 在與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發生衝突後的兩年多時間里,在線經紀公司富途控股有限公司(FUTU.US)大舉進軍國際市場,現在,它似乎正在進入鞏固地位的新階段。 這是我們根據一篇新報道得出的重要結論,該報道稱富途控股在它的主要根據地深圳裁員約200 人。據財經媒體財新網報道,公司證實近期的「人員流動」佔公司總人數5%左右。按照該公司在最新年報中報告的員工數3,213人計算,這相當於160人左右,但財新網援引未具名公司消息人士稱,裁員人數更高,約為200人。 這種年終裁員並不罕見,在過往的案例中,公司給管理人員提出的每年裁員比例要求高達10%,以擺脫表現不佳的員工。但富途控股這次裁員似乎有些出人意料,據財新網報道,裁員引發了一些抗議。 參考富途控股最新的發展路徑,裁員是說得通的,因為在中國內地本土市場之外快速擴張兩年後,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更加穩定的階段。公司最初是一家在線券商,幫助中國投資者購買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股票。 但兩年前,當中國證券監管機構通知富途控股及其同行老虎證券(TIGR.US),它們因缺乏必要的證券交易牌照而屬於非法運營時,它陷入了爭議中。兩家公司獲准繼續為現有客戶提供服務,但禁止簽約新客戶。去年5月,富途的應用程序被迫從內地的應用商店下架。 公司此前曾表示,它仍在與中國證監會就此事進行溝通,但沒有提供任何細節。我們起初認為,富途控股沒有被勒令關閉其在中國的業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中國證監會可能希望達成一項協議,允許富途控股和老虎證券恢復簽約中國內地的新客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沒有任何進一步的消息傳來,富途控股似乎越來越做好了放棄中國業務的準備。 此舉肯定與中國近來對民營金融服務公司的整體策略相一致,民營金融服務公司發現自己面臨的監管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公司正把目光投向中國以外的市場,以逃避國內的壓力,富途控股是最早走出國門的公司之一。 甚至在2023年12月被禁止招攬新的中國內地客戶之前,富途控股就已經積極進軍其他市場,先是香港、新加坡和美國,隨後是澳大利亞,最近是日本、馬來西亞和加拿大。雖然富途控股的新客戶都是來自上述市場,但公司並未透露與國際市場相比,目前有多少客戶在中國內地。但觀察人士認為,該公司目前一半以上的客戶來自其國際業務。 鞏固的時間到了 富途控股從未給出打算進入多少個市場的具體路線圖,但它似乎主要瞄准的是有大量中文使用者的市場,並透過Moomoo進軍英文市場,最近還進軍日語市場。公司在上個月的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就目前而言,這似乎已經足夠了。 該公司戰略和投資者關係主管Daniel Yua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由於我們今年在幾個新市場度過了最初的快速擴張階段,而且我們明年沒有進軍任何新市場的計劃,因此總體而言,在人員編制方面,我認為我們明年將相對節制。」 財新的報道指出,最近的裁員大多發生在富途的產品和研發部門,在進入新的鞏固期、新產品開發變得不那麼重要的背景下,裁員是有道理的。報道還指出,裁員全部發生在該公司最早的深圳基地,那裡是該公司最大的運營中心,不過該公司現在正式將總部設在香港。 據雅虎財經稱,這樣的鞏固應該會減少開支,這可能是分析機構預測該公司明年的利潤增長,將從今年的18%加速至22%的一個原因。儘管這些分析機構也預計,它明年的營收增速將從今年的25%放緩至16%,但利潤的增長仍將實現。 事實上,分析機構對進入新的鞏固階段的富途控股非常看好,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15家分析機構中,有13家對該公司給出了「買入」或「強力買入」的評級。從目前21倍的市盈率來看,該股似乎確實具有一定的上漲潛力,這個數字遠低於老虎證券的44倍,也落後於美國折扣經紀商Robinhood Markets(HOOD.US)和Interactive Brokers(IBKR.US),這兩家公司分別為 70倍和29倍。 儘管富途控股已擴展到中國內地以外的七個市場,但其主要業務仍是為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股票提供交易服務,這兩項業務在三季度1.9萬億港元(合2,440億美元)的總交易量中分別約佔到80%和18%。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交易量同比增長75%,遠高於該公司當季收入增長30%至34.4億港元的水平。 這表明,富途控股日益增長的國際用戶對其服務相當滿意,即使他們正在想方設法降低實際支出,比如通過進行規模更大的交易或使用佣金更低的服務。富途在本季度的利潤仍然相對強勁,增長21%至13.2億港元。 最後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富途控股指出,它三季度開始在香港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這表明它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儘管該季度的交易量相對較低,每天在1,000萬至2,000萬美元之間,但如果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繼續攀升至新高,交易量無疑會增長。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