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業績無限好 只是股價近黃昏?
受惠於股票交易量大升,富途的收入及利潤增長強勁,股價自年初以來倍翻 重點: 富途披露其二季度營收增長70%,因股票交易激增使利潤翻倍有餘 日益增多的做空者押注,這只券商股年初至今暴漲120%後,或將迎來回調 陽歌 頭部券商富途控股(FUTU.US)近期高歌猛進,核心客群主要是投資暴漲的美股或港股的中國投資者,公司借此獲利頗豐。受美港兩地股市大漲助推,富途周三再顯崢嶸,其公布的多項核心業務指標均實現強勁雙位數乃至三位數增長。 財報發布後,富途周三股價大漲6%,逼近2021年中概股暴漲時期創下的歷史高點。公司透露,二季度部分收益源自借貨沽空激增。雖然未具體說明遭做空的公司,但我們推測多為富途用戶熟稔、但美國股民不熟識而又在美上市的中概股。 由此引伸出關鍵問題,做空者是否正沽空富途股票,以押注在近期上漲後將迎來回調?雖然我們無法確認富途是否提供自家股票融券,但彭博數據顯示,該股正日益成為做空者押注回調的熱門股份,當前近2%的流通股遭做空,較4月不足1%的空倉比例翻倍有餘。 富途深耕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日本及澳大利亞等核心市場,服務海外華人及上述市場的本土投資者,其業務數據確實亮眼。與眾多券商相同,公司正受益於牛市行情,其核心交易市場美國的標普500指數與香港恒生指數,年內至今分別累計上漲8.5%及25%。 分析師同樣青睞富途,雅虎財經調研的14位分析師中,僅1位未給予「買入」或「強烈買入」評級。不過,分析師目標價透露出不同信號,周三財報公布後,股價飆升至178.66美元收盤,較分析師平均目標價168.72美元高出約6%。 分析師通常對覆蓋個股持樂觀態度,目標價常高於市價20%-30%。這表明富途股價近期飆升過快,分析師尚未及時上調目標價,儘管多數仍建議投資者買入。年內迄今,富途股價漲幅達120%,市場對其高增長不吝掌聲。經此上漲,該股市盈率已達30倍,顯著高於客群相似的老虎證券(TIGR.US)23倍與微牛(BULL.US)12倍的估值水平。 做空的暗湧 在闡釋富途股價或將回調的論點後,我們深入解讀這份確實亮眼的最新財報:當季營收同比增長70%至53.1億港元,雖表現強勁,但較一季度81%的增速明顯回落。公司高管指出,4月特朗普政府全面加徵貿易夥伴國關稅,導致美股港股短線急挫,交易情緒遭受衝擊。 細分收入結構,佣金及手續費同比飆升87%至25.8億港元,佔總收入近半壁江山。富途強調增幅源於季度交易量大漲121%,而佣金費率下行,部分抵消了增長動能。 值得注意的趨勢是,佔總量四分之三的美股交易量環比增長19.7%,符合牛市預期;但佔其餘份額主體的港股交易量環比下滑9%。富途將此歸因於投資者對日益增多的港股科技股興趣減弱,此類公司在中美關係趨緊前原計劃赴美IPO。 利息是富途另一大收入來源,同比增長44%至22.9億港元,增幅相對溫和。富途首席財務官陳宇解釋,全球降息背景下維持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願意借出股份予客戶沽空,我們前文推測這些都是在美上市中概股。 年內多隻中概股強勢反彈,除富途外還包括可穿戴設備商Zepp(ZEPP.US)、在線教育企業量子之歌(QSG.US)等。儘管此類公司此前估值深陷窪地,但股價數月內數倍暴漲的凌厲走勢,仍被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漲勢過急。 富途同時宣布達成重要里程碑,當季超半數賬戶(即付費客戶)位於香港以外地區。二季度賬戶數同比增長41%至288萬個。雖未按市場細分,但公司高管言論暗示,中國香港與馬來西亞為最大市場,美國、新加坡次之,日本、澳大利亞居末。 當季,富途的成本同比僅增16.8%,營業費用上升20.6%,均遠低於營收增速,最終推動淨利潤同比增長113%至25.7億港元。 富途的核心基本面仍保持高速增長,但若美股港股漲勢失速,這種增長隨時可能停滯。屆時,其估值高企的股價必將隨市下行,關鍵懸念在於這一轉折點何時到來。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關稅戰掀市場波動 老虎證券首季業績亮麗
全球股市波動推動交易量激增,這家互聯網券商第一季度收入與淨利潤實現大幅增長 重點: 老虎證券第一季度收入同比躍升55%,淨利潤飆升147% 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推高交易頻次,這家互聯網券商得以受益於加劇的市場波動 梁武仁 不確定性雖是投資者的一大公敵,卻可能成為一家券商的摯友。 對於依賴交易佣金的多家券商而言,第一季度便是如此。當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全球投資者警惕之際,市場波動性加劇,令該行業普遍受益。這種不確定性時而引發拋售潮,時而引發反彈潮,但無論行情走向如何,高漲的交易量始終為券商帶來更多佣金收入。 向上融科(TIGR.US)上周五發布的財報顯示,旗下專注海外華人投資者的老虎證券表現尤為突出。第一季度交易量暴漲逾150%,推動收入同比增長55%至1.23億美元。更亮眼的是,其淨利潤飆升147%至3,040萬美元,淨利潤率從2024年同期的19%上升至約25%。 鑒於大中華區(含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投資者是其核心客戶,老虎證券或受益於中國股市的強勁表現。在促消費等系列經濟刺激政策推動下,滬深港三地股市首季錄得穩健漲幅。本土AI初創企業DeepSeek的技術突破,帶動的科技股樂觀情緒,同樣成為市場信心的助推器。 儘管業績亮眼,老虎證券首季收入增幅較競爭對手富途證券(FUTU.US)81%的強勁增長,仍顯遜色。但在銷售方面,老虎證券未必落後於規模更大的對手。 當季,老虎證券佣金收入增長約110%至5,800萬美元,佔總收入48%。富途此項收入亦增長114%至23億港元(約合2.97億美元),佔比約49%,可見兩家公司佣金增速基本持平,且均超過更聚焦美國市場的微牛證券(BULL.US),這家同樣瞄准海外華人投資者的券商於4月上市,其佣金增幅為46%。 老虎與富途的總收入增速差異,主要源於保證金交易與證券借貸服務的利息收入。該項收入,在2024年首季曾是老虎證券最大收入來源,今年同期僅增長23%至5,380萬美元。相比下,富途此類收入升53%至20億港元。 市場波動性持續 首季助推券商業的股市波動已延續至第二季度,意味相關企業有望再創佳績。老虎證券首席執行官巫天華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引發股市震蕩,推動公司4月交易量創下單月曆史新高。」 他進一步表示:「整體而言,我們對二季度迄今的發展態勢相當滿意。就交易量而言,4月市場波動性顯著抬升,這主要受關稅憂慮情緒驅動,推動我們單月交易量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刷新曆史紀錄。」 公司首席財務官曾慶飛指出,除股市波動等不可控因素外,老虎證券正採取更具戰略意義的舉措維持收入增長——著力進軍香港,該區「用戶質量更高」。香港是富途的核心市場,老虎證券在該市場的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在其全球佈局中高踞榜首。 近年為規避本土市場監管風險,老虎證券與富途均加速海外佈局,此類風險在2023年1月達到頂峰。中國證監會認定兩家機構因允許境內客戶無牌開展跨境交易屬違規操作,責令其停止在中國內地接納新客戶,但允許繼續服務現有客戶。 彼時,兩家公司已著手客戶群體多元化,如今增長引擎已完全轉向海外市場。 老虎證券早期主攻新加坡市場,富途則聚焦香港。老虎證券近期戰略重心轉向香港,將使其與富途及眾多競爭者在這片紅海市場正面交鋒。兩家公司還將要面對巨頭螞蟻集團這個強勁新玩家,這家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今年4月收購香港券商耀才證券(1428.HK),正式進軍券商領域。 競爭白熱化,意味需增加營銷支出獲客,將侵蝕利潤空間。這一趨勢已在老虎證券顯現,其第一季度營銷成本同比激增148%,成為除員工薪酬外的最大開支項。 巫天華表示,產品多元化推升每用戶平均收入,助力老虎證券有效控制固定成本的上升,底層盈利能力仍顯著提升。本質上,這意味客戶對平台新增服務的使用率提高,使公司獲得更優的規模經濟效益。 財報發布當日,老虎證券股價收跌,但次日強勁反彈。該股18.6倍的延伸市盈率反映投資者看好其前景。有相似情況的富途,市盈率達17倍,微牛證券9.2倍的估值則相對較低。相對於於國際同業Robinhood Markets(HOOD.US)的41倍與嘉信理財(SCHW.US)的27倍,顯示投資者對中國背境的券商較謹慎。 若貿易緊張局勢持續,最終重創全球經濟,企業盈利如市場所憂出現下滑,投資者或將收縮交易規模,終結券商行業的這輪盛宴。但在這種情景降臨前,該行業的景氣週期至少在未來數月有望延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微牛上市變狂牛 中國風險仍揮之不去
這家在線券商的股票在借殼上市後價格飆升,但其與中國的關聯以及不斷加劇的經濟不確定性可能會成為重大風險 重點: 微牛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併,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股價飆升375%,公司市值達到300億美元 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美國,但其起源於中國,且超過一半的員工仍在中國 梁武仁 說起上市後的強勁開局,那就不得不提微牛公司。 微牛公司(BULL.US)上周藉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而在紐約上市,首個交易日漲幅驚人。但在過去一年里,公司與中國的關聯引起多個美國政府機構的關注,更別說它在增加收入和維持盈利能力所面臨的根本性困境,這些因素可能最終會給微牛帶來麻煩。 這家在線股票經紀公司的移動應用程序主要面向美國散戶投資者,跟Robinhood Markets(HOOD.US)類似。它於4月11日通過與SK Growth Opportunities Corp合併,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次日,公司股價飆升375%,估值近300億美元。但漲勢並未持續,隨著交易量下降,該股已回吐大部分漲幅。儘管由於估值過高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但該股仍比合併完成後首日收盤價高出一倍多。 撇開上市頭幾天的戲劇性表現外,微牛借殼上市的一個技術細節可能會讓不瞭解其情況的人感到困惑。它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批准其SPAC上市,中證監於4月8日予以批准,這顯然為交易的完成和在紐約的上市交易鋪平了路。 對於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來說,這一監管程序是強制性,但對微牛而言,似乎沒有必要,因為嚴格來說,它並非一家中國公司。它的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大部分收入來自美國。微牛公司的對外代表是一位非中國籍高管——公司總裁兼美國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德尼爾(Anthony Denier),他在領英上的資料,顯示他此前的工作經歷主要是在歐洲的金融公司。 但公司確實與中國有關連,因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湖南福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自由市場信息提供商,由阿里巴巴的前員工王安全於2016年在中國創立。 次年,微牛透過在特拉華州成立的一個實體開展經紀業務,這是其目前以美國為中心的業務模式的開端。公司網站顯示,除美國外,其在英國、南非以及香港、新加坡、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地區都設有辦事處,足見其未來的發展雄心,但中國並不在這些地區之列。 儘管如此,根據SK Growth上個月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微牛表示,它是自願尋求中國證監會批准的,並指出中國監管機構的規定有待解釋。SK Growth和微牛於去年2月簽署最初的合併協議,當時雙方預計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交易。 微牛尋求中國證監會支持的決定,可能是導致上市計劃延遲的原因,這在此類監管程序中並不罕見。但它確實突出了公司的中國根源,雖然公司可以在紙上淡化這段歷史,但現實情況是,公司60%以上的員工仍由其中國子公司發放工資。 與中國的關係 微牛與中國的關係也引起了美國當局的關注,因為數據安全對中美雙方來說,都是一個高度敏感的領域,印第安納州的總檢察長對微牛管理美國客戶數據的情況展開了跨州調查。兩個月後,田納西州禁止在所有政府發放的設備上使用該公司的應用程序。去年12月,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致信安東尼·德尼爾,表達對公司與中國存在「深厚關聯」的擔憂。 微牛表示,其所有美國客戶信息都存儲在當地。德尼爾上周四接受CNBC採訪時重申了這點,強調微牛從作為股票經紀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受到美國當局的監管。 他說:「我非常有信心,所有這些調查最終都會妥善解決。我知道我們為客戶提供了非常優質的服務,而且客戶的信息是安全的。」 在疫情期間,居家的民眾有閒有錢(政府發放的紓困支票),對炒股興趣激增,微牛的業務隨之迅速發展。據招股說明書,它的應用程序迄今已被下載超過5,000萬次,全球用戶超過2,300萬。 與Robinhood一樣,微牛對交易美股不收取佣金。相反,它通過將交易訂單轉給特定的莊家來獲取收入,這些莊家會為這項服務付費。此外,它還向客戶收取如保證金交易和做空等更高級功能的費用。 與大多數股票經紀商一樣,微牛擴大營收的能力與經濟和市場狀況直接相關,對該公司而言,這可能是比與中國聯繫更緊迫的問題,因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政策給全球經濟蒙上了巨大的陰影。公司去年前9個月的收入,實際上比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而運營費用卻有所增加。因此,它在2024年前9個月出現淨虧損,與一年前的淨利潤相比倒退了。 綜上所述,對於似乎與韓國企業集團SK集團相關聯的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