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s are AI powered

簡訊:天齊鋰業預告首季扭虧賺最多1.23億元

鋰資源開採銷售商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9696.HK; 002466)周三公布,預計3月止三個月淨利潤介乎8,200萬元(1,124.13億美元)至1.23億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38.97億元。 公司表示,上季業績好轉,得益於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鋰礦定價周期縮短,其全資子公司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時間周期錯配的影響已大幅減弱。同時,由於自產工廠技術改良,公司首季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的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 公司港股周四高開5.5%,至中午休市報22.7港元,升4.1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opal loss narrows

跨過兩年黑暗 龍蟠科技有望扭虧為盈

在2023年和2024年陷入虧損後,這家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的情況似乎正在好轉 重點: 龍蟠科技表示,預計2024年虧損5.95億元至6.97億元,較2023年12.3億元虧損收窄近半 去年,公司的庫存相關減值和應收賬款均大幅下降,表明情況正趨穩定   陽歌 2025年是否會成為江蘇龍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65.HK; 603906.SH)新時代的開始,並可能恢復盈利? 對中國領先的這家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以及整個鋰電池供應鏈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過去兩年,隨著鋰價在飆升至歷史高位後暴跌,鋰電池供應鏈遭​​受重創。龍蟠科技的業務在過去一年里逐漸改善,一周前發布的2024業績預告似乎顯示,公司情況持續改善。 影響該公司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電動汽車(EV)製造商的產能過剩,它們是最大的電池買家,而電池製造商又是龍蟠科技最大的客戶。由於繼續蒙受巨額虧損,很多電動汽車製造商要求供應商提供大幅折扣,這波及了供應鏈上的龍蟠科技等公司。在這一點上,龍蟠科技似乎更好地控制了局面。 雅虎財經調查的兩家關注該公司的分析機構,尚未就龍蟠科技今年是否扭虧為盈發表看法,不過它們確預計,在2023年下降40%後,龍蟠科技的收入將連續第二年增長。公司似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因在2023年和去年已計提大額資產減值。 公司在一周前發布了另外兩份公告,並在其中一份中表示,2024年將計提1.4億元(1900萬美元)至1.65億元的資產減值,大部分與鋰庫存有關。雖然這個金額很大,但與2023年5.5億元的資產減值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全年鋰價持續下跌,但與2023年相比跌幅相對溫和。總而言之,鋰價已從2022年底、2023年初的峰值下跌了約85%,其中大部分發生在2023年。 龍蟠科技在1月17日發布的另一份公告中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淨虧損5.95億元至6.97億元,約為2023年12.3億元虧損的一半。用去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進行計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預計約為3.5億元,而第三季度虧損為8,200萬元。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第四季度的數字似乎包含了全年的減值損失。 公司的複雜情況體現在股價和估值指標上,公司10月底在香港上市後的頭兩個月,相關指標看上去並不太理想,但本月開始好轉。公司上市時的發行價每股5.50港元,籌集資金約5億港元(合6,400萬美元)。此後該股拾級而下,在12月中旬觸及約4.40港元的低點。接著雖略有反彈,但週四收盤價4.66港元,仍比IPO價格下跌了約16%。 成本及應收賬雙降 為了更好地瞭解公司的經營現狀,我們應看看它在去年10月底發佈的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2%至20.9億元,降幅遠高於前九個月的13%。 公司沒有就個中原因發表評論,但它在財報中指出,去年前九個月碳酸鋰的平均價格較對上一年同期下降了66.4%。由於電池製造商在電動汽車品牌的壓力下要求降低價格,該公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價格也大幅下降,不過前九個月的同比下降幅度較溫和,為48.3%。 考慮到這些因素,去年前九個月的銷售成本同比下降了19%,超過了同期13%的收入降幅。受此影響,該公司成功地把去年前九個月的營業虧損,從對上一年同期的10.8億元大幅降至3.04億元。 在運營效率改善的同時,公司似也在控制應收賬。財報稱,截至去年9月底的應收賬款從2023年底的21.7億元,下降了25%至16.2億元,由此可見一斑。 過去兩年的持續動蕩,導致公司持有的現金從2023年底的33.1億元,下降近半至去年9月的17.9億元。但我們應注意到,公司通過IPO獲得5億港元注資,加上目前情況穩定,意味公司現金也應該趨穩,甚至可能開始出現增長,如果公司恢復盈利的話。 隨著情況改善,龍盤科技的股票確實顯示出一定的上行潛力。該股目前的市銷率(P/S)僅為0.32倍,遠低於贛鋒鋰業(1772.HK;002460.SZ)的1.79倍和天齊鋰業(9696.HK;002466.SZ)的1.59倍,而領先的鋰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00750.SZ)更高,為2.64倍。 在即將到來的蛇年,影響龍蟠科技的主要因素,仍將是鋰價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情況。鋰價在大幅下挫後似有可能最終企穩,甚至可能開始上漲,而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也不會很快消失。這兩件事都可能對龍蟠科技恢復盈利的能力造成壓力,不過公司在經歷了艱難的兩年之後,似乎確實有可能繼續復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天齊鋰業料去年虧損最高82億元

鋰資源開採及銷售的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9696.HK; 002466)周四發盈警,預計2024年將虧損71億至82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虧損在4.33元至5元間。 公司指出,受鋰產品市場波動影響,產品價格及毛利較2023年大幅下降。同時子公司泰利森的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出現時間周期錯配影響,令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 聯營公司智利化工礦業公司在稅務訴訟裁決中,將確認約11億美元所得稅費,亦令期內淨利潤下跌11億美元。此外,公司要為海外氫氧化鋰項目作出資產減值,而在澳元及人民幣兌美元上,亦出現匯兌虧損增加。 天齊鋰業開市跌3%報22.2港元,股價在過去一年間已下跌近4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天齊鋰業預告首三季度盈轉虧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9696.HK: 002466.SZ)周四預告,今年第三季將虧損6.4億元,扭轉去年同期的16.5億元淨利潤;至於該公司首三季度也將轉盈為虧,錄得最多約58.5億元虧損。 該公司業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鋰產品市場波動,以及期內鋰產品市價整體大幅下滑。天齊鋰業的港股周五早上曾上漲9.8%至27.45港元。 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報:受惠寧德鋰廠停工 贛鋒天齊股價齊爆發

中國鋰生產商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772.HK; 002460.SZ) 和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9696.HK; 002466.SZ) 的股價週三大幅上漲,因一家同行暫停了生產在中國領先的鋰工廠之一。 贛鋒鋰業港股週三上漲了9%,天齊鋰業上漲13%。兩股週四、五均回吐部分漲幅,但仍高於週二的收盤價。 據《財新》報道,股價上漲是因寧德時代 (300750.SZ)停止宜春的大型鋰廠生產後發生,宜春素有“亞洲鋰都”之稱。寧德時代是在鋰價近期大幅下跌後作出停產決定,鋰是電動汽車電池的核心成分。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industrial metal used in electric car batteries has dropped 85% from its price peak to around $90,000 per ton, hit by a supply glut and slowing vehicle sales.

碳酸鋰價格大挫 「鋰礦雙雄」齊轉虧

2022年,碳酸鋰價格一度高達每噸60萬美元,但最近已暴跌至約9萬美元,跌幅達85% 重點︰ 受碳酸鋰價格暴跌拖累,兩大鋰礦龍頭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上半年由盈轉虧 市場預計在需求減少、庫存嚴重的大前提下,碳酸鋰價格難大幅反彈   裴梓龍 這幾年來,全球掀起新能源車熱潮,令車用電池發展一日千里,其核心原材料碳酸鋰成為各國必爭之物。各國眼見鋰價直線上升,紛紛開始增產,同時新能源車銷售增速減慢,以前是鋰礦供不應求,碳酸鋰價格在2022年一度高見每噸60萬美元;現在供應提上來了,但需求少了,令碳酸鋰暴跌至最近的約每噸9萬美元,高位累跌85%,單計過去一年的價格,就已經蒸發了約70%。 鋰業正在步光伏業的後塵,陷入產能過剩,多家行業巨頭都錄得巨額虧損,兩大龍頭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9696.HK; 002466.SZ)和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772.HK; 002460.SZ)發出盈利警告,同告轉盈為虧,前者預計上半年虧損達48.8億元至55.3億元,後者則虧損7.6億元至12.5億元。 對比去年同期,雖然碳酸鋰價格已經由高位下跌,但兩大鋰礦龍頭仍錄得巨額盈利,天齊鋰業去年上半年大賺64.5億元,而贛鋒鋰業的盈利也高達58.5億元,可想而知,碳酸鋰價格下挫,對行業龍頭帶來多大挫折。 「作為電池產業鏈中的中上游企業,天齊和贛鋒對碳酸鋰的價格最敏感。這一年新能源車銷售增長放緩,部分歐美車廠的車款更延遲推出,可見其銷售增速大不如前;相反鋰礦開採速度增加,去年整體產量就多了20%,尤其像阿根延這些南美國家近年非常積極開採鋰礦,加上之前碳酸鋰炒過頭,現在價格回跌,就直接衝撃天齊和贛鋒的業績。」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說。 不過,兩家巨頭發出盈警後,其港股股價不跌反升,天齊在三個交易日內反彈7.6%,贛鋒更漲了13.8%。原來單計第二季,天齊和贛鋒的情況已好轉,其中贛鋒更扭虧為盈,經常性淨利潤介乎5,400萬至1.54億元;至於天齊第二季的表現比贛鋒遜色,仍虧損9.8億至16.3億元,但是比第一季虧損近39億元大幅減少,這就解釋了為何投資者在盈警後開始抄底。 除了因為碳酸鋰價格下跌外,另一大虧損原因就是天齊和贛鋒均投資失利。贛鋒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Pilbara Minerals Limited(PLS)價格下跌,導致公允值產生重大損失;天齊則受到其聯營公司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上半年業績將大幅下降拖累,上半年投資收益將會大跌。 PLS是贛鋒在澳洲投資的礦商,擁有全球最大鋰輝石礦山之一的Pilgangoora鋰礦,而贛鋒持有PLS公司約5.74%股權。事實上,今年第一季,贛鋒的金融資產公允值變動已由盈轉虧,虧損2.7億元,PLS的股價在第二季持續下跌,累跌約20%至一年新低,直接拖累贛鋒業績。 投資失利拖累業績 天齊的聯營公司SQM雖然未公佈第二季業績,但智利聖地牙哥法院於2024年4月對其2017年和2018年稅務年度的稅務訴訟進行了裁決,撤銷了稅務和海關法庭在2022年11月7日對於該案件的裁決結論,導致其確認了約11億美元的所得稅費用,並相應減少淨利潤約11億美元。根據《彭博社》預測的資料,SQM上半年業績幾乎肯定會按年大幅下降,將直接反應在天齊的投資收益上。 除兩大鋰業龍頭外,其他同行也不好過。鹽湖股份(000792.SZ)預計上半年盈利大減66.7%至54.9%、融捷股份(002192.SZ)的盈利也按年減少38.8%至49.7%、中礦資源(002738.SZ)盈利則下降60.1%至69.4%、雅化集團(002497.SZ)盈利更跌87.4%至91.6%,惟獨西藏礦業(000762.SZ)盈利上升了260%至410%倍,但卻是因為其他金屬價格走強帶動。 無論如何,對於鋰業股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肯定是碳酸鋰價格何時見底,但市場認為在目前「產能過剩」、「去庫存」的大前提下,下半年並不樂觀。建信期貨的報告指出,國內碳酸鋰庫存已增至11.1萬噸,電池需求也在減少,加上下半年庫存壓力高,估計價格將跌至每噸8萬美元左右;華泰期貨早前的報告中也提到,下半年碳酸鋰的供需不會有顯著變化,預計價格仍維持震盪探底。 溫傑預計,在目前新能源車需求增長減慢的大前提下,碳酸鋰價格很難大幅回升,「我們很難去預判何時見底,但中短期來說這些中上游企業生意難做,因此我對鋰業股看法只維持中性。」 投行大和的報告稱,在天齊和贛鋒兩者中,更看好贛鋒的前景,因其鋰化合物業務能保持「薄利多銷」,如果電池業務不再有重大虧損,估計下半年可跑贏同業;瑞銀也認為,贛鋒大致上已消化其高價鋰輝精礦庫存,上半年鋰化學品銷量按年量長,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46.96港元。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hares in the Chinese mining giant have plunged about 40% in the past year, as it grapples with falling lithium prices and uncertainties over a deal in Chile.

天齊鋰業首季巨虧 惹深交所高度關注

這家國內鋰礦龍頭企業,H股股價在過去一年大跌約四成 重點︰ 天齊鋰業表示今年第一季虧損介乎36億至43億元之間,比去年第四季擴大349%至437%後,惹來深交所高度關注,要求公司書面解釋 市場關注天齊鋰業作為第二大股東的智利SQM的稅務爭議,以及與智利國家銅業簽署的諒解備忘錄(MoU)對公司的影響   歐美美 市場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鋰礦龍頭企業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9696.HK; 002466.SZ)今年第一季居然爆雷,會錄得36億元至43億元的巨額虧損,遠差於去年同期錄得的48.75億元淨利潤。 這份震驚市場的盈利預警於4月23日晚上刊登,天齊鋰業的A股翌日開盤便一度跌停,H股更單日暴瀉約19%,更同時引發同業贛鋒鋰業(1772.HK; 002460.SZ)和盛新鋰能(002240.SZ)同日下挫。 天齊鋰業在去年第四季已虧損8.01億元,今年第一季的虧損比去年第四季大幅擴大349%至437%,難怪惹來市場及監管機構高度關注。根據天齊鋰業在盈警通告中解釋,主要是受到鋰產品市場波動影響、鋰產品銷售價格按年大幅下降,導致鋰產品毛利減少。 其次是公司作為第二大股東的聯營公司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基於最新裁決情況重新審視所有稅務爭議金額的會計處理,並預計可能將減少其2024年第一季的淨利潤約11億美元,直接導致天齊鋰業對SQM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 這些解釋不但無法滿足投資者,更觸動了深交所的神經。深交所立即向天齊鋰業發出關注函,要求結合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量化分析首季虧損比去年第四季大幅增加的原因,還有聯營公司SQM稅務爭議裁決的具體情況及後續進展情況等。 4月27日,天齊鋰業用了11頁回覆深交所關注。公司稱首季度生產經營正常,累計銷售鋰鹽產品16,739噸,按季增長20.49%,按年增長約109%,但是鋰礦銷量按季大跌26.8%,首季度只有143,488噸,再加上同期國際鋰價大跌,令公司整體收入比去年第四季下跌63.61%,只有25.85億元。 鋰價持續下跌 天齊鋰業在回覆中引用了上海有色網(SMM)的電池級碳酸鋰和鋰精礦市場價格走勢圖,電池級碳酸鋰由去年第四季初期的每噸16.9萬元,大幅下跌至今年第一季後期約10.98萬元,跌幅達35%;至於鋰精礦的市場價格在期內跌幅更高達57%,由每噸2,560美元,跌至1,099美元,所以公司首季電池級碳酸鋰銷售均價按季下跌約35%,鋰精礦銷售生價按季跌約70%。至於該跌幅比市場大,是因為受到公司間接持股的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文菲爾德)定價週期縮短影響。 至於聯營公司SQM稅務爭議裁決問題,天齊鋰業解釋稱,根據SQM披露的2023年財務報告,預計SQM第一季淨利潤減少約11億美元,金額是覆蓋了從2012至2023納稅年度期間所有有爭議的礦業稅費用。公司經過多輪溝通後,了解到SQM較大可能在第一季進行會計調整,按天齊鋰業持股22.16%計算,應分擔淨利潤影響約17億元。 為什麼市場及監管機構都如此關注SQM呢?因為SQM或是天齊鋰業目前潛在的最大風險。 2018年,天齊鋰業豪花40.66億美元收購總部位於智利聖地牙亞哥的SQM 23.77%股權,目前持股約22.16%股權,是第二大股東。SQM擁有2023年全球在產鋰鹽湖產量最高的智利阿塔卡馬鹽湖的採礦經營權。 根據天齊鋰業去年年報,公司收到SQM分紅折合約22.76億元,本應是天齊鋰業的「現金牛」。然而去年底殺出了「程咬金」,智利國家銅業(Codelco)與SQM就2025年至2060年期間阿塔卡馬鹽湖的營運及開發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MoU),雙方成立合營公司,以可持續的方式在阿塔卡馬鹽湖生產鋰產品並銷售,SQM將擁有合營公司50%減1股的股權,智利國家銅業擁有50%加1股的股權,這為投資天齊鋰業的投資者帶來潛在不確定性,如果SQM和智利國家銅業未來真的合作,很大機會影響SQM對天齊鋰業的分紅。 對此深交所表達了高度關注,要求天齊鋰業說明應對措施和提示相關風險。天齊鋰業也坦白了風險,稱就目前的MoU及相關內容而言,SQM在阿塔卡馬鹽湖的開採經營權有望從2030年到期延長至2060年,但到2031年之後,阿塔卡馬鹽湖的核心鋰業務將由智利國家銅業控股。 但是,因為SQM與智利國家銅業簽署的MoU並不具法律約束力,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所以天齊鋰業現階段暫無法對事件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考慮和評估,也無法判斷會否影響SQM的收益,公司已兩度要求召開股東會以獲取更詳細資訊,並將持續關注相關MoU的進展。 投行大和及摩根士丹利對天齊鋰業首季度業績均感到失望,前者認為天齊鋰業首季經調整虧損遠遜預期,重申「跑輸大市」評級;至於摩根士丹利認為,過往落後的定價機制對公司鋰產品毛利率仍有滯後影響,或造成減值虧損,但仍給予「增持」評級,H股目標價52港元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