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新業務表現理想 貝殼控股盈利增
最新:房地產交易平台貝殼控股有限公司(BEKE.US; 2423.HK)周一宣布,今年第二季淨收入增加19.9%至234億元,非國際會計準則的經調整利潤增加13.9%至26.93億元。 利好:受惠於公司四大業務──存量房交易、家裝家居、房屋租賃服務及新興業務的收入均錄得升幅,抵銷了新房業務的收入下跌。 值得關注:由於經紀人數量增加,令佣金及薪酬成本上升7.9%,加上家裝家居及租賃成本分別大增50.2%及138.2%,令該公司的營業成本按年上升19.2%至169億元。 深度:中國樓市近年成交量下跌,加上不少高負債房企資金鏈斷裂,經營中國知名「鏈家地產」中介店鋪網絡的貝殼控股,樓宇銷售相關收入也受到影響。為應對困境,該公司近年把業務擴展到家裝家居及房屋租賃業務,隨着這兩項新業務的收入持續上升,抵銷了部分中介業務的收入損失,令公司業績開始重回正軌。管理層更宣布,把現有股份回購計劃規模由20億美元提升至30億美元。 市場反應:貝殼控股周二股價上升,中午收市漲7.3%至38.45港元,貼近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貝殼控股收入減 新業務表現理想
最新:房地產交易平台貝殼控股有限公司(BEKE.US; 2423.HK)周四宣布,首季淨收入減少19.2%至164億元,非國際會計準則的經調整利潤減少60.9%至13.9億元。 利好:該公司期內非房產交易服務收入大增112.9%,佔總收入比例提升21.7個百分點至35%,反映公司的轉型策略取得成效。 值得關注:存量房及新房業務收入減少,加上銷售及行政費用上升,是該公司利潤減少的主因。 深度:在中國官方「房住不炒」政策下,樓市成交量大幅下跌,加上不少高負債房企資金鏈斷裂,經營中國知名「鏈家地產」中介店鋪網絡的貝殼控股,樓宇銷售相關收入也受到重大影響。為應對困境,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近年把業務擴展到家裝家居及房屋租賃業務,隨着這兩項新業務的收入持續上升,抵銷了部分中介業務的收入損失。 市場反應:貝殼控股周五股價下挫,中午收市跌10.5%至44.25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間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樓市逆境下連賺三季 貝殼兩大措施振股價
這家房地產交易平台第二季交易額大增逾22%,加上新興業務營收翻兩番,協助連續三個季度錄得淨利潤 重點: 在「一體兩翼」佈局戰略帶動下,貝殼控股第二季四大主要業務收入均錄得升幅,管理層更提出「一體三翼」的最新策略 該公司擴大回購計劃,並宣布派發特別股息,刺激股價顯著上升 歐美美 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漫長冬季,針對房地產開發商債務風險的「三條紅線」實施後,不少無法融資的高負債房企再難以利用高槓桿運作,導致資金鏈斷裂,即使連巨企中國恆大(3333.HK)及碧桂園(2007.HK)也債務纏身,遭投資者拋售而股價大挫。但在這個不利背景下,有一家房地產中介商卻能維持高速收入增長,自去年第四季扭虧後,已連續三個季度錄得淨利潤,到底它是如何做到? 經營房地產網上交易平台「貝殼找房」及中國知名「鏈家地產」中介店鋪網絡的貝殼控股有限公司(BEKE.US; 2423.HK)於上周四港股收市後公布,今年第二季淨收入按年增加41.4%至195億元,並錄得13億元淨利潤,表現遠勝去年同期的虧損18.7億元。自該公司去年第四季逆市扭虧,錄得3.72億元淨利潤後,已連續三季獲利。 若扣除公允值變動、商譽、收購業務攤銷等非營運項目,該公司非國際財務準則的經調整淨利潤更達23.64億元,扭轉去年同期的6.19億元經調整虧損,反映業務表現穩健。 貝殼管理層表示,由於中國官方放鬆新冠疫情管控政策,令壓抑的住房需求得到釋放,該公司第二季房地產總交易額按年增加22.1%至7,806億元,刺激其存量房及新房淨收入分別按年增加15.9%及30.4%。不過與第一季的總交易額9,715億元比較,卻錄得20.9%按季跌幅,也許正好說明中國房地產市場於疫情管控放鬆後的熱鬧局面,可能經歷短短一個季度便無以為繼。由於中國多家房地產企業於第三季接連爆出債務危機,影響購房人士信心,加上中國經濟表現有下滑迹象,貝殼的總交易額會否持續回軟,市場將密切關注。 要總括貝殼近年的華麗轉身,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分散風險。作為房地產中介商,如果業務過份集中於促成住宅買賣交易,一旦房地產市道不景氣,甚至遇上財困而開發商客戶拖欠服務費用,便很容易陷入財務風險。因此,貝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於2021年12月提出「一體兩翼」佈局戰略,「一體」是指房產交易,「兩翼」是家裝家居和租房業務,意味除了把原來有的中介業務「橫向」拓展到租賃服務,也「縱向」發展大部分人購房後必須的裝修服務,通過跨越整條業務縺以取得協同效應。 一年過去,隨着上述兩項業務收入飆升,協助該公司去年第四季扭虧為盈。到了今年首兩個季度,表現仍然相當勇銳。其家居家裝業務於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錄得14億元和26億元淨收入;同期反映租賃服務表現的新興業務及其他收入,也逐步攀升至13億元和17億元,若單計第二季,新興業務淨收入更錄得213.9%高速增長,反映城鎮居民住屋剛性需求強勁的背景下,不少無力承擔高昂樓價的居民「轉買為租」,造就該公司租賃業務蓬勃發展。 回顧第二季,上述兩項業務已佔公司整體收入的22.1%,遠高於去年同期的僅約6%,可算是成功抵銷部分與住宅買賣交易相關的收入風險。 派特別息 擴大回購 展望將來,彭永東更把「一體兩翼」的策略提升到「一體三翼」,新增作為第三翼的「貝好家」業務,期望推動新房供給側升級,滿足中國消費者由「買到房」轉變為「住得好」的龐大需求。貝殼已於7月宣布,由副董事長徐萬剛親自擔任貝好家事業線的首席執行官,以顯示對該項新業務的重視。 在增長的同時,該公司也落力回饋股東,宣布派發每股特別現金股息0.057美元、或每股美國存託股份0.171美元,總金額約2億美元(14.5億元),由集團資產負債表盈餘現金撥付。 另一個好消息是宣布擴大及延長回購股份計劃。自去年8月起,貝殼在一年間已回購約4,100萬股美國存託股份,作價約6.05億美元;董事局於業績報告中宣布,將把原有的10億美元回購規模倍增至20億美元,並延長有效期至2024年8月31日,或有助其後續股價表現。截至今年6月底止,貝殼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及短期投資的合併結餘達為608億元,手頭充裕下,相信足以應付派息特別股息及回購股份所需。 消息公布後,其紐約上市股份上周四大漲9.8%,翌日再上升7.6%至18.5美元,創近5個月新高。不過,由於港股市場上周五因颱風停市,其香港上市股份未有交易,周一復市則高開14.9%至46.7港元,或反映投資者對該公司的提議感到滿意,紛紛買入其股份。 經歷周一大漲後,貝殼市值再度超越1,800億港元關口,比去年11月初的低位翻了接近一倍,業務與其接近的房多多(DUO.US)及易居(2048.HK)均處於虧損,兩者的市銷率僅約0.06倍及0.08倍,遠低於貝殼的1.98倍,除了反映貝殼的盈利能力換來較大溢價外,也說明該公司在投資者心目中的龍頭地位難以動搖。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地產市場回暖 貝殼控股扭虧
最新:房地產交易平台貝殼控股有限公司(BEKE.US; 2423.HK)周四公布,今年第一季收入按年大增61.5%至202.8億元,並轉虧為盈,錄得27.5億元。 利好:該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隨著宏觀經濟情況改善,而出現明顯反彈,今年首季,其存量房及新房業務的總交易額分別大升77.6%與44.2%,大幅跑贏市場。 值得關注:該公司期內的營業成本總額上升34.9%,主要因為外部分佣及內部佣金與薪酬,分別按年增加58.5%與14.9%。 深度: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一年陷入冰河時期,在官方「房住不炒」政策下,樓市成交量大幅下跌,加上不少高負債房企資金鏈斷裂,經營中國知名「鏈家地產」中介店鋪網絡的貝殼控股,收入也受到重大影響。為應對困境,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去年12月提出「一體兩翼」戰略,「一體」是指房產交易,「兩翼」是家裝家居和普惠租房業務,並取得初步成功。去年,其家裝家居的收入按年大增24.4倍至50億元,成功抵銷了中介業務的收入損失。 市場反應:貝殼控股周五股價大挫,中午收市跌6%至39.25港元,但仍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游水平。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戰略抗樓市寒冬 貝殼控股逆市扭虧
這家房地產交易平台的新戰略漸見成效,協助去年第四季扭虧為盈 重點: 貝殼控股去年第四季存量房總交易額出乎意料微增1.5%,雖然季內淨收入下跌5.8%,但仍轉虧為盈,錄得3.72億元淨利潤 家裝家居和租賃業務是公司去年業績亮點,兩者淨收入均按年大漲 羅小芹 去年第四季,中國正處於新冠疫情高峰期,嚴格的防疫措施限制了經濟活動,不少公司叫苦連天,但這家地產中介商卻轉虧為盈,表現讓市場刮目相看。 中國連鎖房屋中介「鏈家」的經營者貝殼控股有限公司(BEKE.US; 2423.HK)上周四公布,去年第四季收入按年下跌5.8%至167億元,高於第三季財報淨收入指引的145至150億元,主要是由於期內存量房(庫存待售、未居住過的二手房)總交易金額(GTV)出乎意料地上升1.5%,並受惠於家裝家居業務及新興業務收入按年大漲35倍和152%,抵銷了存量房和新房業務的收入跌幅。業績公布後翌日,該公司的股價大漲9.1%至50港元邊緣,顯示投資者對或許滿意其最新業績表現。 主席兼CEO彭永東表示,該公司在全國存量房總交易額持續下跌的情況下,仍能出現按年增長,主因是通過有效的經紀人合作網絡(ACN)模式,驅動更多用戶價值,並提供更好的商機分配機制及嚴格的生態治理手段,促進門店和經紀人的發展。所謂ACN模式,是指在遵守房源資訊充分共用等規則前提下,同品牌或跨品牌經紀人之間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參與一筆交易,成交後按照不同角色在各環節的貢獻,再進行佣金分成。 雖然受房地產整體市況不景氣及新冠防疫限制措施夾擊,該公司上季存量房業務及新房業務收入仍按年減少11.8%及26.8%。但利潤率較高的存量房業務及家裝家居收入佔比提升,帶動該公司上季毛利率按年急增8個百分點至24.4%。 營業成本大減 此外,受惠於經紀人及其他銷售渠道的外部分佣,以及內部佣金及薪酬均有所減少,去年第四季的營業成本大降14.9%至127億元,引領該季轉虧為盈,錄得3.72億元淨利潤,表現遠勝上一年同期的9.33億元淨虧損。 回顧去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仍然處於冰河時期,樓市成交量大幅下跌,貝殼上半年已錄得24.85億元淨虧損,即使之後兩個季度都能獲利,最終仍錄得13.97億元全年淨虧損,比2021年擴大166%。 不過,如果扣除公允值變動、商譽、收購業務攤銷等較有「水份」的項目,該公司非國際財務準則的經調整淨利潤,卻按年上升24.4%至28.53億元,也許更能反映公司在2021年提出的「一體兩翼」佈局戰略下,正開始改善的業務表現。 貝殼的主營業務包括存量房交易服務、新房交易服務、家裝家居、新興及其他業務四大板塊。 根據該公司的「一體兩翼」佈局戰略,「一體」是指房產交易,「兩翼」是新增的家裝家居和普惠租房業務。受市道低迷影響,貝殼去年的房產總交易額大降32.3%至2.6萬億元,拖累存量房及新房的收入分別大降24.5%至38.3%,是拖累全年收入減少24.9%至607億元的主因。 隨着中國政府去年第四季推出《金融16條》的房地產救市措施,加上新冠防疫措施已被撤銷,內地樓市表現今年初出現回暖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住宅銷售額按年增長3.5%。貝殼管理層對樓市的前景也轉趨樂觀,預計今年首季淨收入約180億元至185億元,按年大升逾43%。 「兩翼」造就增長 至於「兩翼」的家裝家居及新興業務,更是公司去年業績的重大亮點。 回顧去年,貝殼的家裝家居業務淨收入達50.5億元,按年增長24.4倍,主要因為公司完成收購聖都家裝,其財務業績於去年二季度開始合併入帳,以及家裝家居業務總交易額錄得有機增長。 另外,雖然國民減少買房,但為了解決住屋需要,仍有不少人轉投租賃市場。得益於輕託管租賃服務的淨收入增加,其新興業務去年整體收入也增長33.4%至28.48億元。 新興業務穩步增長,與公司將租務提升為戰略層面不無關係。早於去年3月,貝殼提出要實現全年達到10萬間租賃房源。截至去年底,貝殼租房業務進入了13個城市,總在管規模已突破12萬間。由此可以預見,該業務將持續擴充,並為公司提供另一個重要收入增長引擎。 受惠樓市回暖,市場將對貝殼有更大想像空間,該公司目前市值已接近1,900億港元(1,670億元),比去年10月末的低位翻倍;業務與其最接近的房多多(DUO.US)仍處於虧損,市銷率僅約0.08倍,遠遜貝殼的2.53倍,足以反映後者在中國房地產中介的龍頭地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財務表現堪憂 易居搖搖欲墜?
這家房地產服務供應商上半年的業績表明,公司在嚴重放緩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奮力求存,但形勢嚴峻
快訊:縮減成本見效 貝殼控股扭虧
最新:房地產交易平台貝殼控股有限公司(BEKE.US; 2423.HK)周三公布,今年第三季的收入雖按年減少2.8%至176億元,但成功轉虧為盈,錄得7.16億元淨利潤。利好:該公司期內的營業成本總額大降16.3%至128億元,主要受惠於經紀及門店數量分別大減21.9%及23.3%,令佣金、薪酬及門店成本大降。值得關注:中國部分地區於第三季再次出現新冠疫情,不利房地產市場,加上許多開發商依然面臨流動性壓力和交房壓力,令新盤交易市場持續低迷,因此該公司期內總交易額減少11.3%至7,371億元,影響了整體收入。深度: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一年陷入冰河時期,在官方「房住不炒」政策下,樓市成交量大幅下跌,加上不少高負債房企資金鏈斷裂,經營中國知名「鏈家地產」中介店鋪網絡的貝殼控股,收入也受到重大影響。為應對困境,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去年12月提出「一體兩翼」佈局戰略,「一體」是指房產交易,「兩翼」是家裝家居和普惠租房業務,並取得初步成功。今年首9個月,其家裝家居的收入按年大增20倍至29.5億元,成功抵銷了中介業務的收入損失。市場反應:業績公佈後,貝殼控股在紐約的股價週三大漲12%至16.92美元。其港股周四早市曾飆升13%,中午收市升幅略收窄至9.5%,報43.6港元,比今年5月首日以介紹形式掛牌的開市價30港元高45.3%。記者:何仲尼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