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Insurance buys stake in JC International

保險需求放緩 陽光保險試水資產租賃

這家保險公司已同意投資聯想集團旗下的一家金融租賃公司,試圖實現業務多元化 重點: 陽光保險將收購為小企業提供資產租賃服務的君創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39.9%的股份 雖然這筆交易看上去或許有助陽光保險實現業務多元化,但由於君創租賃利潤微薄,實際收益可能微乎其微    梁武仁 在企業間的交易世界,有些舉動可能會讓你摸不著頭腦,不明就里。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陽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963.HK)最近同意收購聯想控股 (3396.HK)旗下一家金融租賃公司的大量股份,聯想集團以長期持有個人電腦巨頭聯想的股份。 根據聯想集團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公告,陽光保險的壽險部門將通過購買現有股票和新股,獲得向製造業和節能等領域的小企業租賃設備和其他資產的君創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39.9%的股權。文件顯示,陽光保險總計將支付約13億元。 乍一看,這筆交易似乎是陽光保險審慎的多元化之舉,讓其在核心的保險業務增長放緩之際獲得新的收入來源。但至少就目前而言,此次收購的實際收益可能微乎其微,因君創租賃的利潤太少,無法顯著提高陽光保險的盈利。此外,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君創租賃受到的擠壓可能比陽光保險更甚。 聯想集團在最新年報中宣稱,君創租賃去年的收入增長了約22%,小企業客戶數量增長了13%。但該公司的淨利潤2.73億元幾乎沒有增長,這表明其盈利能力面臨壓力,這是當今經濟放緩的環境下,很多中國公司面臨的普遍問題。經濟放緩對小企業的影響高於大企業,這可能給君創租賃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迫使其犧牲利潤來留住這些客戶。 從絕對值來看,君創租賃2023年的淨利潤僅相當於陽光保險當年自身收益的7%。此外,由於陽光保險不會擁有君創租賃的大部分股份,因此它可能只會在自己的財務報表中,記入君創租賃的一部分淨利潤,因此這筆投資的財務收益將更加微不足道。 如果陽光保險能夠利用自己的資源幫助君創租賃實現大幅增長,那麼從長遠來看,這筆交易仍可能為這家保險公司帶來豐厚回報。事實上,聯想集團表示,此次股權轉讓,標誌著君創租賃與陽光保險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在客戶資源、銷售渠道和風險管理等領域提供支持。 但兩家公司的業務截然不同,不過它們都屬於從消費和商業貸款,到資產租賃和保險無所不包的金融行業。 以風險管理為例,聯想集團表示君創租賃和陽光保險可以在此領域展開合作。雖然說起來容易,但管理保險責任風險的能力,可能無法輕易轉移到君創租賃核心業務中的設備租賃相關風險上。 不同的客戶群 君創租賃和陽光保險之間可能存在交叉銷售機會,即兩家公司可能會將客戶相互介紹給對方。但兩家公司能以這種方式創造多少新銷售額仍是個問題,因目前尚不清楚兩家公司的客戶群是否有很大重疊。比如,通常購買陽光保險產品的個人消費者,不太可能對君創租賃所提供的產品感興趣,因為後者的客戶主要是企業。 話雖如此,不難看出這筆交易是如何達成。從聯想集團的角度來看,該公司正在勉力提高利潤,並產生現金來資助核心業務,即為其投資組合公司提供新資本。在去年遭受重大淨虧損後,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再次報告盈利,儘管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對保險等非必需產品的需求減少,陽光保險在業務增長方面也遇到了麻煩。根據該季度的最新業務情況,今年前九個月,它主要的保險收入僅增長7.6%至124億元。同時,該公司擁有相當多的現金,截至去年底總額約為270億元。 因此,陽光保險可能希望將部分現金用於收購和其他機會,以實現多元化並促進增長,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仍然需要確保這些投資是合理的。在這種情況下,陽光保險為購買這部分股份而支付的金額約為君創租賃去年淨利潤12倍。這意味著股權收益率(ROE)僅為8.3%,可能並不足以彌補其承擔的風險,不過仍高於陽光保險自己6.4%的股權收益率。 交易宣佈後,陽光保險的股價略有上漲,但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回吐了所有漲幅。該股目前的市盈率(P/E)相對較低,為8.6倍,市銷率(P/S)僅為0.5倍。但這也與保險巨頭中國人壽(2628.HK;601682.SH)略遜一籌的0.4倍市銷率大致相當,可見中國的保險公司——以及整個金融服務提供商——已經不再受投資者的青睞。 陽光保險顯然可以在其核心的保險業務之外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但它也需要明智地花錢,它最不希望的就是投資回報乏善可陳的項目。在這方面,陽光保險管理層可能很難向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證明君創租賃這筆交易的合理性,這些投資者可能一開始還對這筆投資感到興奮,但在意識到其潛力有限後就態度轉冷。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egend Holdings to report big loss

多元化拖累 聯想控股業績下滑

這家投資控股公司預警稱2023年將出現巨額虧損,因旗下公司盈利下滑,部份甚至出現虧損 重點: 聯想控股預警稱,2023年淨虧損可能高達40億元,與上年盈利11.7億元相比發生巨大逆轉 旗下多家上市公司2023年前9個月收入和利潤雙雙下降,在投資初創公司的損失可能有所擴大 梁武仁 投資控股公司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396.HK)的經歷表明,整體並不總是大於部分之和,至少在商界是這樣。 公司有著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包括長期控股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聯想集團(0992.HK),這有助於降低過度投資單一行業的風險。但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的表現,有時可能遠不如它旗下的一些明星企業,去年顯然就如是。 上周五,聯想控股預警稱,預計2023年淨虧損最高可達40億元,與上一年盈利11.7億元相比發生巨大逆轉。聯想控股將逆轉歸因於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旗下公司的利潤受市場及行業因素影響同比下降,另外是市況問題影響它投資的業務出現虧損。 除聯想集團外,聯想控股還持有在深圳上市的聯泓新科(003022.SZ)和佳沃(300268.SZ),以及位於盧森堡歷史最悠久的私人銀行盧森堡國際銀行。它將這些投資歸類為「產業運營」。在「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公司還運營著多只基金,它們投資初創企業,並持有多家公司(其中不乏上市企業)的少數股權。 儘管聯想控股擁有廣泛的資產,但它收入的最大份額仍然來自聯想集團,這是它持有最久的資產之一。聯想控股的中期報告顯示,去年上半年,這家電腦製造商佔聯想控股總收入的88%以上,佔其產業運營淨利潤的38%左右。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則出現虧損。 由於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虧損,聯想控股去年上半年整體營收下滑,淨利潤暴跌近70%。但去年下半年一定是情況急轉直下,公司才會陷入如此嚴重的虧損。用公司數據進行計算後顯示,下半年虧損額從對上一年同期的9.61億元劇增至46.7億元。 聯想控股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第三季度業績提供了一些線索,說明瞭為何下半年虧損大幅增加,但也留下了疑問。 三家公司的收入均出現下滑,其中作為中國最大海產品公司之一的佳沃食品,業績的惡化尤其突出。截至去年9月的九個月里,收入同比下降12.8%,幅度相對溫和。但歸屬於聯想控股權益持有人的淨虧損為6.52億元,而上年同期為淨利潤8,700萬元。上個月,佳沃食品預計2023年全年淨虧損最高可達13億元,這表明受三文魚價格下跌和飼料成本上漲的打擊,它的業務在第四季度急劇惡化。 食品業務 聯想控股還有其他食品業務,包括水果,與佳沃食品一起,隸屬於佳沃集團。水果業務的利潤足以讓整個食品部門在去年上半年保持盈利。佳沃集團在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39億元,儘管佳沃食品同期報告了3.76億元的淨虧損。所以,稍做計算就可以看到,非海產業務必須賺取約6.15億元的利潤才能抵消佳沃食品的虧損。 聯泓新科去年前9個月的利潤也同比下降80%至1.256億元,遠超營收23%的降幅。 作為聯想控股投資項目中的領頭羊,聯想集團雖然續有盈利,但也面臨增長放緩。在聯想控股的投資項目中,盧森堡國際銀行是最賺錢的,去年上半年以最小的收入基數,獲得了最大的淨利潤。因此,它不可能是公司巨額虧損的根源。 除了海產業務陷入困境,去年下半年虧損不斷擴大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的虧損不斷擴大。去年上半年,該板塊的虧損從上年同期的300萬元猛增至4.05億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投資者最好將資金投向聯想控股旗下盈利的上市公司,而不是聯想控股本身。過去一年,聯想集團的股價上漲了約29%,而同期聯想控股的股價下跌了22%,包括發佈最新預警後的兩天內下跌了3.5%。聯想集團的五年平均股息收益率為4.7%,高於聯想控股的3.7%。 在聯想控股的其他投資項目中,聯泓新科雖然去年市值下跌,但往績市盈率仍然超過了48倍,相比之下聯想控股只有6.4倍,這表明投資者更青睞聯泓新科,而不是它的母公司。 有效管理多元化業務的難度,大於管理規模更小、業務更集中的一組企業,所以企業集團的估值通常會低於其各個部分的總和。聯想控股最近的盈利預警再次提醒人們,要注意這種風險。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