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洲拆美業務上市 謀補血撐海外拓展
中國最大肉品企業萬洲國際正式宣布,擬拆分在美墨兩地經營的史密斯菲爾德,使其返回美國上市 重點: 史密斯菲爾德最快今年在美上市,預計集資10億美元 新關稅可能打擊萬洲拓展歐洲市場的努力 李世達 中國最大肉品企業萬洲國際有限公司(0288.HK),計劃拆分旗下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業務的消息,經歷數月後終於被證實。公司宣布,史密斯菲爾德最快今年內在紐約證交所或納斯達克重新上市,預計集資至少10億美元(72.5億元)。 對於此次分拆上市,萬洲內部已討論多時,早於去年10月就傳出風聲。在正式公布前,彭博資訊提前數日報道有關消息,當日萬洲股價已上漲5.2%,是自4月以來最大單日升幅。消息正式公布翌日,萬洲股價一度上漲7%,但收市微跌0.2%,報5.23港元,仍處於今年較高位置。 當年萬洲併購史密斯菲爾德,曾是轟動一時的併購案。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原是美國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每年屠宰約3,000萬頭生豬。2013年,被雙匯國際(萬洲國際前身)以4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隨即自美股退市。一年後雙匯在港交所上市,之後更名為萬洲國際。 萬洲還通過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羅特克斯有限公司,控股中國豬肉製品龍頭企業雙匯發展(000895.SZ),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商。目前,萬洲市值約686億港元,A股上市的雙匯則約826億元,兩者合計市值約1,462億元。若史密斯菲爾德上市成功,萬洲將迎來集團第三間上市公司。 事實上,自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後,美國與墨西哥便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地,但盈利能力卻不如中國市場。根據2023年報,萬洲營收約262.4億美元(1,889億元),同比下跌6.8%,其中中國業務收入約佔33.3%,美國和墨西哥業務收入則佔約54%。但經營利潤方面,有64%經營利潤來自中國,美國和墨西哥僅佔22.4%。其餘經營利潤和收入來自歐洲業務。 美上市利國際業務 因豬肉價格低落及養殖成本上升影響,萬洲美國業務受到明顯拖累。至今年第一季,美國豬肉業務虧損6,200萬美元。 美國業務長時間處於虧損狀態,是發展海外業務的主要障礙。史密斯菲爾德分拆上市,勢必能為美國業務帶來活血,新的融資渠道也將進一步支持公司其他海外業務的發展。 近兩年來,萬洲積極對海外業務進行重整,先於2022年5月關閉美國加州加工設施,退出部分生豬養殖業務,同時重組了在美國密蘇里州及猶他州的生豬養殖業務。今年7月,再關閉艾奧瓦州的一家火腿剔骨廠。 萬洲亦分別出售了特色食品經營業務Saratoga,以及墨西哥綜合生豬生產加工商Norson的全部權益,並透過併購的方式拓展歐洲業務。2023年2月,萬洲國際完成收購羅馬尼亞肉品生產商Goodies。同年11月,史密斯菲爾德與西班牙肉類生產商Argal集團結成戰略聯盟,收購Argal集團50.1%股份。 或被中國加關稅 不過,萬洲在歐洲業務的拓展,可能受到中歐貿易關係惡化的影響。 由於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中國商務部開始對來自歐盟的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可能祭出關稅措施。此前中國為回應美國鋼鋁關稅,已對美國豬肉實施25%進口關稅。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市場,消費量約佔全球一半。值得一提的是,萬洲旗下的雙匯發展,自2014年起便向史密斯菲爾德採購豬肉原料,2014至2021年合計採購約399.4億元。但近年由於價差變小及關稅問題,進口量有所減少。 目前萬洲的預測市盈率約8.6倍,低於中國同行牧原股份(02714.SZ)的24.6倍,以及美國泰森食品(TSN.US)的16倍,處於較合理位置。 建銀國際認為,分拆業務有利釋放史密斯菲爾德的內在價值,將萬洲目標價由原先的6港元上調至6.5港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隨著生豬價格回暖,投資人或可再度關注肉品行業,對萬洲而言,拆分消息已被市場消化,關鍵還是看後續業務如何拓展。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