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譽減值拖累業績 中教前景還看「產教融合」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民辦教育集團,中教控股在收入持續增長的同時,年度盈利卻出現罕見下滑。 重點: 期內收入增加但利潤降低,主因是旗下一所中職院校計提商譽減值3.9億元。 職業教育是國家政策鼓勵方向,生源有望穩定增長,前景可期。 李世達 隨著內地監管鬆綁及疫情結束,內地教育行業重現生機,然而中國規模最大的民辦教育集團——中國教育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839.HK),股東應佔溢利利罕見大跌25.2%,績後股價暴跌18.5%,跌破52周低位,隨後更跌破5港元關口,距離2021年6月的股價峰值18.99港元跌去約74%。 根據中教公布的年度業績,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公司取得收入近56.2億元(7.93億美元),同比增長18.1%,賺13.8億元,下滑25.2%。主要是公司旗下一所中職院校的3.9億元商譽減值所致。截至2023年8月末,手頭現金約52億元。 擴張後遺症顯現 1999年中教兩位創始人于果和謝可滔分別創立江西科技學院及廣東白雲學院,至2007年,兩家實行集體管理和控制後,簽訂協議開啓「共治」模式。至2018年教育部正式啓動獨立學院的「合併轉設」工作後,中教開展外延式擴張。 自2018年至2020年,集團以平均每年三間學校的速度,加快收購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學校,至2021年旗下擁有14所學校,分別位於南昌、廣州、海口等九個城市,甚至擴張到英國與澳洲。 採取併購策略,主要是因為新設學校獲批門檻高,因此透過併購來取得更多辦學資格與生源,是更快、更有效率的增長方式。 然而,併購的眼光決定了戰略的成敗。從過往收購案例看,中教收購目標均為地區龍頭,但收購估值高於同行,產生龐大商譽值。截至2023年8月末,商譽值累積達到36.3億元,佔總資產比重達10.1%。若加上無形資產48.4億元,佔比便高達24%。 今年年報首次出現由於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虧損4.6億元,減值金額約佔總資產1.3%。主要由於其中一間收購學校客戶趨勢及偏好發生變化,因此下調該校預期收入。公司稱,雖然該校業務較去年有所增長,但尚未完全恢復至疫前情況,且該地區別其它經營類似業務的學校亦有相同情況。 雖然商譽減值屬短期影響,但已併購資產及未來併購資產若未能達預期效果,都會對利潤產生影響。 新生人數穩步增長 除了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虧損,中教在經營層面仍實現了穩定成長。分板塊看,中教2023年國內市場收入54億元,同比增加18.2%,增長主要來自高等執教業務驅動;國際市場收入2.2億元,同比也增長16.4%,得益於新入學人數增加,且疫後入境限制取消帶動海外業務恢復良好。 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學生人數及學生平均收入的增長。截至2023年8月底,中教全日制在校生總數24.8萬人,同比增7%,其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9.9萬人,同比增13%。2023/24學年全日制新生人數9.7萬人,同比增17%,其中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新生年增18%。 雖然中國面臨生育率下降問題,但2005年至2017年出生人口均超過1,500萬人,至少在2035年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基數並未受到生育率降低影響。根據「十四五」規劃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60%,2035年可達到65%。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支持,也有利於提升職教辦學水平和社會認可度,提升學生報考入學的意願。 為解決人才供需結構失衡問題,職業教育成為填補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職業院校自2019年來有計劃地持續擴招,全國普通專科年招生人數連續四年超過普通本科。 「產教融合」拓商機 根據2022年12月21日發布的《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擴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並特别指出要優先選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高端儀器、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 中教在年報中特別提到,成員學校圍繞智能製造、數字創意、虛擬現實等專業,在高等職業教育層次共開設了應用型本科專業372個,同比增加13個;專 科專業182個,同比增加13個;開設了繼續教育專業205個,同比增加13個。顯示公司已明確朝向「產教融合」方向部署。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中國職教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6,04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8,71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9.6%,預計2024年突破萬億規模,2027年達12,681億元。市場前景可觀。 儘管商譽減值為中教帶來的衝擊應屬短期影響,但市場對其業績卻做出了相當大的反應,代表政策敏感度高的教育產業仍然不受青睞,存在估值被低估的情況。中教市盈率為8.2倍,仍高於主要競爭對手希望教育(1765.HK)的7.2倍及新高教集團 (2001.HK)的4.3倍。 中教是內地民辦高教產業的龍頭,具有領先優勢,手上也有充足資金繼續併購拓展業務,而在政策對職業教育的支持下,長遠來看仍有望吸引資金回歸,修復估值。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中教收入增速下滑 再融資擬擴建院校
這家民辦教育機構上半財年增長降速,最近宣布發債集資,協助興建及擴建國內院校 重點: 中教控股的最新中期財報顯示,其營收增速從去年同期的28.9%下滑至18% 該公司依靠激進的併購策略,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民辦教育集團,但近年併購步伐放緩 莫莉 經歷了強力教育監管政策以及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後,教育行業正重現生機。但是,在中國宏觀經濟仍待重振、流失的學生來源未完全恢復時,民辦高校集團邁入樽頸期。中國規模最大的民辦教育集團中國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教控股,0839.HK),上週四公佈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的中期業績,顯示疫情期間仍能穩步發展的能力。 由於學費高、收費週期長、銷售費用低,民辦教育股常被視為典型的「現金牛」板塊。在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間,中教控股的營收為27.8億元,按年增加18%,經調整淨利潤則上漲15.1%至10.5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疫情後的2020財年和2021財年,中教控股的營收增速均超過37%,即使相比2022年同期,其營收增速也有28.9%、淨利潤增速更達到41.5%,反映當前的業績增長明顯放緩。 財報公佈後,中教控股股價翌日下挫2.9%,反映投資者信心受到動搖。過去三個月以來,其股價一路下行,從1月底的13.5港元高位下跌至7港元水平,跌幅接近一半。雖然如此,多間投行仍然看好該公司,海通國際指其作為行業龍頭,增長動能強勁,給予「跑贏大市」評級。 作為港股民辦高校教育集團中市值最高、在校學生人數最多的公司,中教控股被股民戲稱為「三本之王」,截至22年8月底,集團在校生人數達到30.45萬人。集團旗下擁有14所學校,分別位於中國南昌、廣州、海口等9個城市,以及英國與澳洲。 併購勢頭放緩 從具體業務來看,高等職業教育分部貢獻的收入達23.48億元,按年增加20.6%,主要由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的在校學生人數及學生平均收入增長所帶動。中等職業教育分部的收入輕微下滑3%至3.2億元,因為新冠肺炎的預防措施及社交限制,部分學校的新入學學生人數下降。不過,國際學校則受惠於入境限制政策取消,學生人數上升,收入按年大增44.6%至1.07億元。 中教控股近年業務快速擴充,依靠的是激進併購策略。該公司2017年12月登陸港交所時,旗下只有3間院校。通過上市獲得資金後,自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以平均每年三間學校的速度,加快收購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學校,到了2021年,公司還收購了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其後改名為成都錦城學院)的51%股權,後者為全國排名第一的民辦獨立學院。 在高速併購和現有學校學生人數增長的驅動下,中教控股的在校生規模快速攀升,為業績穩步向上提供動力。另一方面,公司憑藉嚴格的教學與人才培養品質,平均學費穩步提升。根據信達證券的報告,其在校生學生平均學費自18/19學年的1萬元,增至21/22學年的1.4萬元,三年的複合增長率達11.3%。 自2021年以來,中教控股併購步伐放緩,原因或與其相對緊張的資金鏈有關。截至2月28日,中教控股的流動比率為0.84倍,較上年同期的0.81有所回升,同時現金儲備也回升至58.7億元。 加快融資步伐 不過,隨著港股市場在年初回暖,中教控股正加快融資步伐。今年1月,公司配售1.47億股股份,所得款項淨額約16億元,主要預留予職業教育領域的潛在併購項目。4月12日,其發行了2026年到期的5億元4%投資級別有擔保債券,獲得標普AA評級,債券發售所得款項將用於興建及擴建集團經營的國內院校,以及補充境外營運資金。 近年來,中國政府多次發文鼓勵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2022年12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中,要求破除「矮化」、「窄化」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知,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品質、適應性和吸引力,培養更多高質素技術技能人才。 官方的主動支持,有利於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和社會認可度,進而增加考生報考高職院校的意願,擴大公司招生規模。另外,2021年出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也消除了市場對於民辦高教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的擔憂。 與此同時,中教控股旗下的獨立學院已全部完成轉設,有望提升盈利能力。獨立院校是民辦企業與國家重點大學合作辦學的院校,由重點大學提供師資,民辦企業提供資金,也就是俗稱的「三本」高校。獨立學院轉設後,民辦高教集團需向合作方重點大學支付一次性「分手費」,之後便不必向重點大學支付每年學費收入的15%至30%的管理費。 隨着新冠疫情淡化,加上中國經濟增速重回正常軌道,教育板塊價值或將得到重估。中教控股的預測市盈率約7.9倍,同業希望教育(1765.HK)、新高教集團(2001.HK)則分別為5.2倍和4.8倍,反映作為龍頭的中教控股獲投資者投以信任一票。中教控股能否持續享有較高估值,還看未來會否繼續激進擴張策略,協助業績增速重回輝煌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經濟放緩政策利好 助力兩大職教機構
中教控股和新高教集團公佈截至8月的上一財年營收,增幅均介乎25%至30%之間
轉型‘互聯網+’成功 民生教育喜迎豐收
這家職業教育機構是教育板塊中罕有的政策受惠者,預告去年收入與淨利潤大漲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