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LA.US
Estrella nears completion of SPAC listing

這家T細胞癌症療法的研發公司總部雖然位於美國加州,但它表示,可能會因為自己與中國的諸多關聯而面臨風險

重點

  • Estrella Immunopharma即將通過中國的老虎證券支持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完成在紐約的上市
  • 這家癌症治療研發公司去年才成立,卻認為可以利用創始人的專有技術,最早於2025年開始創收

     

陽歌

今年以來,中國公司在紐約的大型IPO幾乎全部陷入了停滯,因為按照今年早些時候出台的新規定,這類公司要排隊等待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正式批准。但一些較小的上市倒是源源不絕,這些公司大概是認為新規不適用於它們,因為它們太小了。

還有一些公司可能認為它們根本不需要接受審查,因為它們實際上就不在中國,哪怕它們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癌症治療研發公司Estrella Nutrition Inc.就屬於這一類,該公司由中國管理團隊領導,並為計劃中的SPAC上市聘請了一家中國承銷商。

週一,因為SPAC合作夥伴TradeUP Acquisition Corp.(UPTD.US)宣佈將兩家公司完成合併的最後期限延長一個月,Estrella登上了新聞頭條。延期意味著兩家公司現在必須在10月19日之前完成合併,屆時Estrella將接管這家SPAC,後者基本上是一家上市殼公司,只擁有4,540萬美元。

如果兩家公司未能在新的最後期限前完成合併,它們可以繼續延長一個月,最晚可以一直延長到明年7月。

週一上午在紐約的交易中,TradeUp股價飆升34%,市場像是在得知原本定於今年上半年完成的交易仍在繼續推進後出現了觸底反彈。在該交易中,TradeUP 400萬股公開交易股票的持有者將在合併後繼續持有Estrella 11.1%的股份。Estrella的所有者將持有81.6%的股份,TradeUP的創始人將持股3.6%。

根據最新收盤價,該公司的估值約為4.22億美元,與Estrella之前給出的3.9億美元股權價值加上TradeUP持有的4,500萬美元現金大致相當於。

儘管根據TradeUP 7月份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的一份類似招股說明書的文件顯示,該公司總部實際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埃默里維爾,那麼,我們為什麼還是說這家公司看起來非常中國呢?該公司以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劉誠為首的高管團隊都是中國人,劉誠本人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

這份類似於招股說明書的文件還指出,該公司的三名高級管理人員和一名獨立董事均居住在中國,不過它補充說合併完成後,他們大多都將移居美國。儘管如此,該公司的很多高管和董事都可能因為在華生活和工作的經歷而在中國面臨法律訴訟。

「因為與中國的顯著關聯,我們可能會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適用和解釋的不確定性而面臨風險,」該文件寫道。

然後是TradeUP自己,它由老虎證券(TIGR.US)創辦,這是中國的一家大型在線券商,實際上也是此次借殼上市的承銷商。老虎證券本身就存在一些爭議,今年早些時候,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認定其非法經營。

尖端的癌症療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Estrella的業務情況,這與劉誠密切相關。該公司與過去五年在香港、美國上市的數十家中國藥品和醫療設備製造商非常相似。幾乎所有這些公司都擁有自主研發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或者拿到了授權許可,它們嘗試在相對欠發達的中國市場將其商業化。這是一個因體量巨大而擁有無限潛力的市場。

Estrella成立於去年,目前尚處於發展之初。該公司其實是優瑞科生物科技公司(Eureka Therapeutics)擁有的幾種癌症治療方法的商業化載體,後者由劉誠創辦、領導。去年,Estrella從優瑞科拿到了兩種療法的授權,分別是治療白血病的EB103,以及治療淋巴瘤的EB104,它們都屬於T細胞療法。

該公司還與澳大利亞的Imugene(IMU.AX)合作開發一種溶瘤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幫助識別和標記實體腫瘤和癌細胞,使其成為其他療法的靶點。

Estrella的年輕意味著它顯然目前尚未取得任何收入。但它的虧損也相當小,在截至今年3月的9個月里,虧損總額在840萬美元左右,這要拜業務量不大所賜。隨著該公司開始對各種療法展開臨床試驗,這種情況很快將會發生改變,臨床試驗需要數以百萬計的美元開支,並持續數年時間。

有意思的是,該公司似乎認為它可以相對較快地開始產生收入,預計2025年將實現約1.33億美元的收入,這可能是通過許可協議,而非實際的產品銷售。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該公司預計將在2028年突破年收入10億美元的大關,屆時預計可實現12.3億美元的收入。

如果不瞭解該公司正試圖商業化的治療方法,就無法判斷這次SPAC上市將有怎樣的表現。收入預測顯示,該公司對其前景充滿信心,儘管大多數藥物開發商都會提供這種樂觀的前景以吸引投資者。

但至少從最近通過SPAC上市的其他幾家中國公司的表現來看,Estrella的前景——至少是其股票的前景,顯得不是太明朗。

復星國際(0656.HK)控股的奢侈品牌所有者復朗集團(LANV.US)股價自去年12月完成SPAC上市以來,已跌去逾一半。數字醫療公司醫道國際(ETAO.US)的表現更糟,最新收盤價0.3145 美元,而2月份SPAC上市時為10美元。自大約一年前完成SPAC上市以來,餐飲運營商TH International(THCH.US)的市值也跌去了約四分之三。

Estrella顯然與這些公司有很大的不同,有人甚至認為,由於總部位於美國,不應該將它與中國公司相提並論。不過,該公司缺乏收入,未來前景不明朗,再加上與中國的關係帶來的不確定性,這些都意味著一旦最終完成SPAC上市,其股價可能很快就會面臨壓力。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譚仔國際私有化獲高票通過 8月19日除牌

香港米線品牌連鎖店譚仔國際有限公司(2217.HK)周一宣布,私有化方案已獲高票通過,將於7月28日最後交易,並於8月19日收市後正式除牌。 根據公告,私有化方案於法院會議中獲99.7%贊成票,反對票僅0.29%;獨立股東的反對票僅佔0.13%。在特別股東大會上,持股74.25%的大股東亦投下99.96%贊成票。 譚仔國際控股股東東利多控股(3397.T)於今年2月提出私有化計劃,作價每股1.58港元,較2021年上市價為3.33元低52.6%。譚仔指,公司在海外擴展方面未能充分發揮效力,而大股東東利多擁有相關資源及專業知識,可支持公司更有效擴展海外業務及加強內部以應對行業逆境的挑戰。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譚仔全年純利按年下跌32.7%至7,984萬港元,收入錄得28.4億元,上升3.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ijin does resources

簡訊:紫金礦業申請分拆國際黃金業務在港獨立上市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國際黃金開採部門已於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請。公司補充稱,港交所已確認其可推進分拆及獨立上市計劃。 在公告發佈的同時,紫金黃金國際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請文件也於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網站刊載,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證券擔任承銷商。公司披露其營收從2023年的22.6億美元攀升至近3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3%,部分受益於金價飆升。同期利潤從2.3億美元躍升至4.81億美元,增長逾一倍。 紫金礦業於5月首次披露剝離紫金黃金國際分拆上市的意向,稱此舉將加速國際化進程、提升資本管理效率並強化離岸融資與併購能力。分拆方案已於6月26日獲得公司股東大會批准。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獲本地300倍超購 泰德醫藥首掛半日升3.76%

多肽CRDMO企業泰德醫藥(浙江)股份有限公司(3880.HK)周一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盤初一度漲近4%,至中午收市報31.75港元,升3.76%。 據招股結果,香港公開發售接獲300.15倍超購,按回補機制,公開發售股份已增至840萬股,佔發售總數50%。國際發售錄得2.43倍認購。最終發售價30.6元為上限定價,集資淨額4.29億港元(5,500萬美元)。 泰德醫藥是次全球發售1,680萬股,基石投資者包括石藥集團及騰訊 前高管吳宵光創立的微光創投分別認購500萬美元股份。公司去年收入4.42億元,年增31%;淨利潤年增20.9%至5,917.3萬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Unisound makes trading debut

新聞概要:雲知聲上市爲投資者提供垂直整合型AI解決方案

這家面向多元商業客戶的人工智能服務商透過香港IPO集資4,100萬美元,未來數月或透過增發股份再集資更多資金。 陽歌 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678.HK)於本周一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爲投資者帶來了全新的、具有廣泛潛在商業用戶基礎的全整合人工智能選項。 雲知聲透過出售156萬股股份,每股定價爲205港元,成功集資了2.06億港元(約合2620萬美元)資金,其中約三分之一的股份分配給了三家基石投資者。此次發售的股份僅佔公司總股本的2.2%,這比例相對較低;如果市場需求強勁,雲知聲可能會在未來數月內進行一輪或多輪增發,以集資更多資金。 雲知聲股價開盤零升跌,報205港元,公司市值達到145億港元。 作爲中國AI領域的老牌企業之一,雲知聲成立於2012年,創辦人黃偉和梁家恩均具科學背景。公司憑藉卓越的技術實力,以及早期在語音識別和認知智能方面的研究積累,已經打造了數十款垂直整合型產品;目前公司產品主要面向來自多個行業的商業客戶銷售,包括醫療、保險、日常生活和交通運輸等。 雲知聲的AI服務能夠幫助客戶更高效地營運其業務流程,而支撐這些服務的是其2016年開始建立的Atlas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在Atlas的基礎上,公司於2023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山海大模型(UniGPT),這是一款600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也是公司面向客戶的雲知大腦(UniBrain)技術平台的核心。 雲知聲去年收入增長29%,由2023年的7.27億元人民幣增長至9.39億元人民幣(約合1.31億美元)。公司把收入分爲兩個主要類別:醫療保健和「生活」。「生活」類別佔去年總收入約80%,涵蓋來自智慧交通和智慧生活領域的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貢獻佔比僅約四分之一,這比例相對較低;表明雲知聲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這在中國AI領域中相對罕見;業内大部分公司往往依賴少數幾個客戶來獲取大部分業務。 去年公司毛利率達到38.8%的較高水平。然而,與AI領域的許多公司一樣,雲知聲的研發開支較高,導致其經調整淨虧損去年擴大了22%,由2023年的1.37億元人民幣增至1.68億元人民幣。到去年年底,公司的現金結餘下降至1.56億元人民幣;不過,新集資的IPO資金應該有助於公司在未來實現盈利。 按照IPO價格計算,雲知聲的市銷率(P/S)爲14倍;與其在香港上市的同行相比,這數值看起來相當強勁。相比之下,規模更大的商湯(0200.HK)和第四範式(6682.HK)的市銷率分別爲12倍和43倍。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