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YU.US
This company that was once China’s biggest livestream gaming platform has been accused of hosting gambling activities and allowing pornography.

這家中國曾經的遊戲直播平台一哥,曾多次被官方點名批評內容涉及色情、低俗及賭博

重點︰

  • 鬥魚創辦人陳少傑因涉及開設賭場被捕,估計與平台主播「辦卡抽獎」等事件相關
  • 領軍人被捕後,勢將影響公司將重心轉移至硬核遊戲玩家之路

 

裴梓龍

今年8月,我們曾以「大幅瘦身專注硬核玩家,鬥魚擬變身兇猛戰鬥魚」為題,報道了中國知名遊戲直播公司鬥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DOYU.US)正努力削減支出,轉為主攻在線時間長、更會購買虛擬遊戲配件,以及為自己喜歡的玩家或主播打賞的硬核玩家,而且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

正當一切都邁進正途,鬥魚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少傑突然消失在公眾視線,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正是8月份的財報會上,這條「戰鬥魚」突然失去了領軍人。

直到11月21日晚,鬥魚刊登一紙公告,表示「CEO陳少傑於2023年11月16日左右被成都警方逮捕。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有關對陳少傑進行調查或陳少傑明顯被捕的原因的正式通知。陳少傑的持續被拘留以及隨後針對相關方的任何相關法律訴訟和執法行動可能會對公司的聲譽、業務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公告一出,鬥魚股價在當天美股盤前交易瞬間下跌約一成,開盤後也一度跌近8.5%,全日下挫6%收盤,隨後兩個交易日也沒有太大反彈。

其後,該公司公布成立一個臨時管理委員會,暫時管理公司的運營,直至另行通知。

11月22日,陳少傑被捕的原因終於浮現。根據成都都江堰公安發布的通報表示︰「陳某傑(男,39歲)涉嫌開設賭場罪。」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也引述這項通報,同時引用中國網信辦今年5月的聲明,當時以平台存有「色情、低俗等嚴重生態問題」為由對鬥魚展開調查,同時也涉及網上賭博。

早在陳少傑被捕之前,鬥魚於11月13日突然宣佈展開「清朗行動」,打擊主播返現、私下交易等違規行為,所有涉嫌洗錢、詐騙、賭博等違法犯罪,都將提交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市場估計鬥魚內部早已嗅到味道,希望提前整頓挽回局面,但為時已晚。

這次陳少傑涉賭,市場估計與鬥魚平台主播「抽獎返現」相關,例如「辦卡抽獎」,即觀眾購買平台上的虛擬道具或禮物,並開卡參與抽獎,而主播再把獎金私下發給觀眾。

去年12月,由多名成員組成,有超過313萬粉絲的鬥魚戶外主播「彡彡九戶外」,便因為在直播平台涉賭被判刑,當中涉及「辦卡抽獎」,更有主播在直播時宣揚「一個辦卡五萬帶回家」,粉絲通過鬥魚或微信等方式購買虛擬禮物,便可參與抽獎,最終吸金近1.2億元。

2021年1月獲選為鬥魚年度十大巔峰主播的「長沙鄉村敢死隊」當時每晚十點進行「抽獎活動」,變相涉賭,而且吸金力極強,其2020年吸金高達1.77億元。

根據內地天眼查顯示,鬥魚正正有參股「彡彡九戶外」及「長沙鄉村敢死隊」背後的公司,估計這正是陳少傑涉賭被捕的主要原因。

獨立股評人鄒家華估計,鬥魚這次的官非,恐怕未必能罰款了事:「負責人很大機會被判處入獄,而且平台要全面整頓。『長沙鄉村敢死隊』最風光的時候,正是新冠疫情期間,一般人沒有工作,便會沉迷賭博,但網上賭博是中國官方最不想看到的,因此近年全力查處。」

打擦邊球爭取流量

1984年出生的陳少傑,小學五年級便熱衷網絡遊戲,大一輟學創辦「掌門人」遊戲平台,被盛大遊戲以400萬元收購,年僅25歲便賺得第一桶金。

2010年他買下「中國二次元網站」始祖A站,四年後看準直播市場,將A站部分直播業務獨立出來創立「鬥魚TV」,更獲得騰訊(0700.HK)投資,2019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融資約8.9億美元(64億元),當時他只有35歲,身家便有25億元,晉身《2019胡潤百富榜》;2020年再以55億元財富,成為《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第34位,是不少年輕人的榜樣。

然而,隨着競爭對手虎牙(HUYA.US)、快手(1024.HK)、嗶哩嗶哩(BILI.US; 9626.HK)和抖音等快速崛起,陳少傑為爭取流量一直打擦邊球,多次被官方點名批評平台存在色情、低俗等問題下令整改。

在激烈競爭下,鬥魚2020年至2022年營收持續下降,由96億元跌至2021年的91億元,2022年再跌至僅71億元,而且過去兩年也錄得虧損,直到最近在大幅削減成本下,終於連續三季錄得盈利。據公司8月公布的第二季財報,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利潤大幅增長1.6倍至6,140萬元。

為了對抗抖音等平台,虎牙及鬥魚於2020年在騰訊撮合之下一度準備合併,虎牙以換股形式收購鬥魚,但最後未能成功,市場猜測主要受到官方「反壟斷」影響,兩者只好維持競爭局面。

由登陸美國股市創下高峰,到跌入低谷,截至11月25日,鬥魚的市值只剩下約2.85億美元,比當年的37億美元蒸發92.3%。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鬥魚在10月25日已發公告,稱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都處於1美元以下,如果到2024年4月22日前,股價仍未回到1美元以上,或要面臨退市風險,因此這次陳少傑被捕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不同集團通過上市聆訊 擬本月底啓動IPO

據國內媒體報道,高端嬰童用品製造商不同集團已於周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為其本月底啓動IPO鋪平道路。 據其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顯示,中信證券與海通國際擔任承銷商,但不同集團尚未公布具體募資目標。 據更新文件披露,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5%,由上年同期的5.82億元增至7.26億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潤按年增長72%,從2,820萬元增至4,850萬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安踏計劃未來三年東南亞開千家門店

運動服裝製造商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周四在新加坡一場活動上表示,未來三年計劃在東南亞開設1,000家門店。安踏將東南亞總部設在新加坡,未來逐步拓展至南亞、澳洲及新西蘭等周邊市場。 安踏表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0%,主要受惠於東南亞市場增長,以及在美國和中東的新線下業務啟動。在中東和北非,安踏零售網絡已覆蓋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埃及和肯尼亞等市場。另外,公司即將於9月在美國比華利山開設美國首家旗艦店,推動近一步擴張。 今年上半年,收入增加14.3%至385.4億元(54.1億美元),經調整純利增加7.1%至65.97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63.4%。截至6月底,集團共擁有逾13,000間門店。 安踏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93.8港元,跌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enasic IPO

胎壓有數盈利未明 琻捷電子要測試市場溫度

憑藉傳感SoC的技術突破與政策紅利,琻捷電子正以高增長之姿敲響港交所大門 重點: 過去三年,公司收入由1億元增至3.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83% 胎壓監測SoC佔公司收入約60%    李世達 在汽車世界裡,最不被人注意的零部件,往往承擔著最重要的角色。胎壓檢測裝置、電池溫度監測,往往能在危急時刻避免嚴重意外的發生。這些關乎安全的資訊,全仰賴隱身於輪胎或電池之中的傳感晶片。 汽車傳感晶片製造商琻捷電子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SENASIC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近日,琻捷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準備在香港資本市場尋求新的發展契機。 琻捷是一家專注於傳感SoC(System on Chip)的半導體企業。SoC是一種將處理器、記憶體、通信模組及感測電路等多種功能整合到單一晶片上的設計。它的優點是體積小、功耗低、性能高,常用於手機、汽車電子與物聯網設備中。 琻捷的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領域,尤其是胎壓監測系統(TPMS)與電池管理系統(BMS)。申請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琻捷在2024年已是全球第三大、全中國第一大的無線汽車傳感SoC供應商,市場份額達7.3%。 可想而知,這家公司的崛起,仰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幾個趨勢。 首先是新能源車的快速滲透。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對電池安全的要求不斷提升。中國在2020年推出強制性標準,要求電池在熱失控前能及時預警;而2026年即將生效的新規更進一步要求,在熱失控後至少兩小時內不得燃燒或爆炸。琻捷正是全球首批量產電池保護SoC(BPS SoC)的公司之一,搶先卡位這一政策紅利。 時勢造英雄 另一大趨勢是汽車智能化與無線化。傳統上,車內大量數據依靠線束連接,既增加成本也影響可靠性。無線電池管理系統(wBMS)的出現,有望徹底改變格局。根據行業預測,wBMS市場在2026年至2030年間的年均增長率或高達270%以上。琻捷已提前推出符合新標準的產品,並開始在2025年錄得wBMS相關收入,未來有望在這片藍海市場奪得先機。 同時,中國汽車行業的「內捲」氛圍也為琻捷提供了機遇。當車企陷入價格戰壓力時,對於性價比更高、供應安全性更強的本土半導體供應商需求反而提升。琻捷作為唯一能大規模供應TPMS SoC的中國企業,成功打入前十大整車廠的供應鏈,具備了不可忽視的替代效應。 這些趨勢反映在公司的業績上,呈現出驚人的增長速度。2022年,琻捷的收入為1億元,至去年已攀升至3.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83%。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進一步增至1.7億元,同比增長27.1%。毛利率亦逐步改善,由15.4%升至27.1%。 拆解收入結構可以發現,胎壓監測SoC仍是最大支柱。2024年,這類產品收入佔比達60%,2025年上半年維持在58%左右。BMS SoC收入貢獻相對波動,但隨著新能源車標準收緊,未來潛力巨大。USI SoC則在底盤、空調、制動壓力等傳感場景中廣泛應用,長期維持約25%的收入佔比。 成本壓力抑制利潤 然而,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短期內仍可能持續。申請文件顯示,2022年,公司淨虧損已達2.1億元,至去年則維持在3.5億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公司依然錄得約1.4億元的虧損。 管理層解釋,虧損一方面源自業務規模尚未放大到能攤薄固定成本,另一方面來自每年約3至4億元研發經費,車企的成本壓力也壓縮了利潤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剔除金融工具估值波動、股份支付以及商譽減值等非經常性因素,公司的經營虧損其實已有收窄跡象。2022年的經調整虧損約為8,360萬元,到2025年上半年則減至約1,570萬元。這意味著,隨著收入持續擴張和毛利率改善,琻捷的盈利拐點或許並非遙不可及。…
Bain sells Chindata, which operat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貝恩資本40億美元出售中國數據中心業務予本地買家

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周三宣布,已同意以40億美元將其中國數據中心業務出售予深圳東陽光實業(600673.SH)為首的財團,這筆交易是中國歷來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出售案。 此次出售的資產原名為秦淮數據,是WinTrix DC集團的中國業務,標誌著貝恩資本全面退出中國數據中心市場。該公告發布前,今年8月下旬曾有媒體報道數家企業競購WinTrix中國資產,交易估值或達42億美元。 貝恩資本2019年整合亞洲兩項數據中心資產組建WinTrix,2020年推動秦淮數據在美國上市,後於2023年以31.6億美元估值完成私有化。 伴隨人工智能崛起推高算力需求,數據中心近兩年已成為熱門投資領域。與此同時,中國政策要求國內通信基礎設施由本土企業和投資者持有,貝恩資本可能因此面臨出售WinTrix中國資產的壓力。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