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收入增速下滑 再融資擬擴建院校
這家民辦教育機構上半財年增長降速,最近宣布發債集資,協助興建及擴建國內院校 重點: 中教控股的最新中期財報顯示,其營收增速從去年同期的28.9%下滑至18% 該公司依靠激進的併購策略,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民辦教育集團,但近年併購步伐放緩 莫莉 經歷了強力教育監管政策以及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後,教育行業正重現生機。但是,在中國宏觀經濟仍待重振、流失的學生來源未完全恢復時,民辦高校集團邁入樽頸期。中國規模最大的民辦教育集團中國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教控股,0839.HK),上週四公佈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的中期業績,顯示疫情期間仍能穩步發展的能力。 由於學費高、收費週期長、銷售費用低,民辦教育股常被視為典型的「現金牛」板塊。在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間,中教控股的營收為27.8億元,按年增加18%,經調整淨利潤則上漲15.1%至10.5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疫情後的2020財年和2021財年,中教控股的營收增速均超過37%,即使相比2022年同期,其營收增速也有28.9%、淨利潤增速更達到41.5%,反映當前的業績增長明顯放緩。 財報公佈後,中教控股股價翌日下挫2.9%,反映投資者信心受到動搖。過去三個月以來,其股價一路下行,從1月底的13.5港元高位下跌至7港元水平,跌幅接近一半。雖然如此,多間投行仍然看好該公司,海通國際指其作為行業龍頭,增長動能強勁,給予「跑贏大市」評級。 作為港股民辦高校教育集團中市值最高、在校學生人數最多的公司,中教控股被股民戲稱為「三本之王」,截至22年8月底,集團在校生人數達到30.45萬人。集團旗下擁有14所學校,分別位於中國南昌、廣州、海口等9個城市,以及英國與澳洲。 併購勢頭放緩 從具體業務來看,高等職業教育分部貢獻的收入達23.48億元,按年增加20.6%,主要由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的在校學生人數及學生平均收入增長所帶動。中等職業教育分部的收入輕微下滑3%至3.2億元,因為新冠肺炎的預防措施及社交限制,部分學校的新入學學生人數下降。不過,國際學校則受惠於入境限制政策取消,學生人數上升,收入按年大增44.6%至1.07億元。 中教控股近年業務快速擴充,依靠的是激進併購策略。該公司2017年12月登陸港交所時,旗下只有3間院校。通過上市獲得資金後,自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以平均每年三間學校的速度,加快收購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學校,到了2021年,公司還收購了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其後改名為成都錦城學院)的51%股權,後者為全國排名第一的民辦獨立學院。 在高速併購和現有學校學生人數增長的驅動下,中教控股的在校生規模快速攀升,為業績穩步向上提供動力。另一方面,公司憑藉嚴格的教學與人才培養品質,平均學費穩步提升。根據信達證券的報告,其在校生學生平均學費自18/19學年的1萬元,增至21/22學年的1.4萬元,三年的複合增長率達11.3%。 自2021年以來,中教控股併購步伐放緩,原因或與其相對緊張的資金鏈有關。截至2月28日,中教控股的流動比率為0.84倍,較上年同期的0.81有所回升,同時現金儲備也回升至58.7億元。 加快融資步伐 不過,隨著港股市場在年初回暖,中教控股正加快融資步伐。今年1月,公司配售1.47億股股份,所得款項淨額約16億元,主要預留予職業教育領域的潛在併購項目。4月12日,其發行了2026年到期的5億元4%投資級別有擔保債券,獲得標普AA評級,債券發售所得款項將用於興建及擴建集團經營的國內院校,以及補充境外營運資金。 近年來,中國政府多次發文鼓勵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2022年12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中,要求破除「矮化」、「窄化」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知,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品質、適應性和吸引力,培養更多高質素技術技能人才。 官方的主動支持,有利於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和社會認可度,進而增加考生報考高職院校的意願,擴大公司招生規模。另外,2021年出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也消除了市場對於民辦高教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的擔憂。 與此同時,中教控股旗下的獨立學院已全部完成轉設,有望提升盈利能力。獨立院校是民辦企業與國家重點大學合作辦學的院校,由重點大學提供師資,民辦企業提供資金,也就是俗稱的「三本」高校。獨立學院轉設後,民辦高教集團需向合作方重點大學支付一次性「分手費」,之後便不必向重點大學支付每年學費收入的15%至30%的管理費。 隨着新冠疫情淡化,加上中國經濟增速重回正常軌道,教育板塊價值或將得到重估。中教控股的預測市盈率約7.9倍,同業希望教育(1765.HK)、新高教集團(2001.HK)則分別為5.2倍和4.8倍,反映作為龍頭的中教控股獲投資者投以信任一票。中教控股能否持續享有較高估值,還看未來會否繼續激進擴張策略,協助業績增速重回輝煌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0839.HK
教育業務回正軌 新東方破繭重生
這家私營教育服務商的最新季度財報顯示,其「老本行」教育業務正在穩步復甦 重點: 新東方第三財季總營收按年上升 22.8%,並轉虧為盈,錄得8,165 萬美元淨利潤 該公司出國考試準備與出國諮詢業務收入均錄得增長,智能學習系統和設備業務也表現不俗 莫莉 隨著去年底中國逐步調整新冠疫情管控政策,過去三年抑壓的留學需求集中釋放,留學服務機構業務復甦,線下教育培訓行業也重新回歸穩定。教育培訓巨頭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EDU.US; 9901.HK)主席俞敏洪在最新季度報告中興奮表示:「疫情消退帶動的復甦環境,有利我們所有關鍵業務繼續取得穩步進展。」 上週三晚上,新東方公佈了截至2023年2月底的第三財季業績,期內總營收按年上升 22.8%至7.54億美元(51.9億元),遠超該公司在第二財季報告預測的14%至17%增幅,主要是由於公司的教育新業務與東方甄選自營產品、直播電商業務帶動收入增加。 營收超預期增長,也協助公司扭轉虧損局面。在第三財季,其經營利潤為 6,649 萬美元,遠勝去年同期的虧損 1.41 億美元;淨利潤則為8,165 萬美元,去年同期則虧損 1.22億美元。 期內,新東方的「降本增效」策略取得成果,經營成本及開支按年下降9%至6.88億美元,主要原因重組計劃導致設施和員工人數減少,令一般及行政開支大降25.4%至2.16億美元。 在經歷五個季度的收入倒退後,新東方終於重新回到增長區間,讓投資者倍感興奮。最新財報對於下個財季的營收表現,更給予按年上升53%到57%之間的樂觀預測,意味收入將為 8.02億到8.23 億美元。這張成績表在美股盤前公佈,新東方的美股當日大漲9%,其港股更在之後兩個交易日累計急升14.1%,上周五的收市價35.9港元貼近一年高位,反映市場信心明顯恢復。 教育業務重煥生機 疫情過後,新東方的「老本行」教育業務回暖。俞敏洪表示,第三財季的出國考試準備及出國諮詢業務收入,分別按年增長約13%及5%。投行花旗在研究報告中表示,海外留學需求強勁,導致新東方海外備考和諮詢業務增長,該季度公司經營利潤率達8.8%,較上一財政年度同期的-23.0%明顯改善;該行認為,這可能是令人鼓舞的業務趨勢開始。 自從2021年教育「雙減」政策出台後,新東方進行業務重組,剝離了營收貢獻最大的K-9學科培訓業務,轉向大學生考試和出國留學業務,同時新增非學科培訓、智能學習系統及直播電商等新收入來源。財報顯示,截至2月28日,新東方的非學科類輔導課程已在60多個城市推出,該季度報名學生達21.8萬人次。非學科培訓以質素教育為主,涵蓋藝術、科學、技能和體育等,同時提供遊學、營地教育等服務。 另一部分教育新業務是智能學習系統及設備,該公司利用過去多年教學經驗、數據和技術,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數位化學習方案。截至2月底,智能學習系統和設備在約60個城市中採用,活躍付費用戶10.8萬名。新東方執行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楊志輝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非學科類輔導業務和智能學習系統及設備業務,貢獻了新業務收入的大部分,兩者的留存率分別逾70%及60%,而新業務的整體利潤率已逾10%。 此外,新東方的線下學校及學習中心總數稍有回升,從上個季度的708間增至712間。楊志輝透露,公司還計畫在幾個主要城市新增少量新的學習中心,並擴大一些現有學習中心的教室,「新東方可以利用現有的管道,如當地的學校和學習中心,推出智能學習新產品,並獲得令人滿意的留存率和續簽學費。」他說。 東方甄選GMV下滑 在這份季度財報中,新東方並未詳細披露子公司東方甄選(1797.HK)對公司整體營收的貢獻。首席執行官周成剛僅在財報中表示:「東方甄選在本財年首三個季度已創造了數百萬元收入,並獲得忠實的客戶群。在本財季,東方甄選持續投入資源以改進產品、服務和內容。」…
EDU.US
9901.HK
網龍期望通過分拆 提升教育業務價值
這家遊戲公司將通過把國際教育業務注入Gravitas Education,以換取股份的形式借殼上市 重點: 網龍將借助Gravitas Education,讓國際教育業務借殼在紐約獨立上市 該公司認為即將上市的教育業務價值7.5億美元,遠低於其目前按照Gravitas和網龍的股價折算估值 陽歌 做教育不容易。 這是中國其中一家最早成立的遊戲公司網龍網路控股有限公司(0777.HK),於一項有趣的分拆新計畫中,所透露的一個教訓,其大約一半的收入來自較新的教育服務。網龍最近宣佈了其海外教育部門借殼上市的計畫,將這部分資產出售給在紐約掛牌交易的Gravitas Education Holdings Inc. (GEHI.US)換取新股,此舉似乎旨在讓公司回歸最初的遊戲業務。 這筆交易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因素,首先是網龍希望通過它為其海外教育業務解鎖一些重大的新價值,該業務在借殼上市後將被命名為Mynd.AI。交易完成後,新上市的Mynd.AI將明顯是一家海外企業,這將有助於網龍擺脫與中國民營教育市場相關的風險。 上市還會為Mynd.AI提供自己的融資平台,由於目前處於虧損狀態,它可能需要這個平台,該公司的業務以普羅米休斯品牌的課堂交互教育面板為中心。網龍目前正努力讓這些面板進入世界各地盡可能多的教室。其中期目標是最終從利潤率較低的硬件業務轉向利潤更高的業務,為其面板提供教育軟件即服務(SaaS)。 週二在港市收市後發佈的公告顯示,網龍稱在這筆交易中,其旗下中國境外教育業務將以7.5億美元(51.6億元)的估值,注入這家新的紐約上市公司。 相比之下,在香港掛牌交易的網龍,市值剛剛超過10億美元。如果對網龍的教育和遊戲業務進行簡單的對半分拆,則意味著投資者目前對其教育業務的估值僅為5億美元。但現實情況是,網龍的遊戲業務利潤遠高於教育業務。再具體一些,遊戲業務去年的毛利率高達95.6%,令人羡慕,而教育業務的毛利率則要低得多,僅為23.2%。 這意味著教育在網龍的整體業務組合中表現平庸,而且應該只佔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一或更少。就算我們大方地假設三分之一,這仍然意味著市場目前對網龍教育業務的估值僅為3.33億美元,不到該公司認為其實際價值7.5億美元的一半。 消息公佈後,網龍股價小幅上漲3.6%,不過該股本年至今仍下跌約18%。Gravitas的表現稍好一些,上漲了28.8%。但Gravitas是一家小公司,即使是大漲之後,市值也僅為2,700萬美元。新的借殼上市將通過發行新股讓網龍獲得這家紐約上市公司72.9%的股份,因此經過簡單的計算後會發現,在這些股票發行後,按照最新的Gravitas股價計算,新的Mynd.AI市值僅為1億美元左右。同樣,與網龍認為的7.5億美元價值相去甚遠。 所有這些都表明網龍和Gravitas目前都被嚴重低估了,如果我們相信網龍的自我評估。 境外資產 在明確了網龍認為其教育業務沒有得到投資者的充分重視之後,我們將在本文的後半部分看看它為何如此看好該部門的潛力。這讓我們回到了之前提到的一些觀點,即該公司希望從硬件供應商轉型為軟件供應商,並擺脫在中國的根基。 我們首先從中國角度來看,因為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網龍,而且困擾著幾乎所有提供教育服務的中國民營公司。近兩年前,北京方面對民辦教育服務提供者進行了大規模打壓,通過全面禁止為K-12學生提供課外補習服務,打擊了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網龍中國教育業務所受的打擊相對較小,因為它提供用於課堂的教學設備和支援服務,而不是實際教學。但鑑於中國監管機構的變化無常,轉移到新Mynd.AI的教育資產包括除中國以外的所有資產,也就不足為奇了。與此同時,主要提供早期教育服務的Gravitas,將在合併後出售其核心中國業務,僅保留新加坡業務。 這將使Mynd.AI擁有相對全球化的業務,包括美國、英國、意大利和澳洲等發達市場的業務。它還開始進軍新興市場,並提到埃及和泰國是其積極拓展業務的兩個國家。 新的Mynd.AI將由Vin Riera掌舵,他目前是網龍子公司普羅米休斯的負責人。這個選擇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科技背景,包括曾在個人電腦銷售商Gateway擔任高級職位;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非中國人身份。所有這些都表明,網龍正在努力讓這項業務去中國化,這不僅可以保護它免受中國新監管的影響,還可以使它在未來免受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指責,後者令熱門社交媒體TikTok目前備受困擾。 然後是我們之前提到的業務轉型,普羅米休斯試圖將其面板積極放進世界各地的課室,借此為未來有利可圖的業務埋下種子,也就是為該硬件提供軟件。該公司去年銷售了25.3萬塊這樣的面板,並在其最新年報中說,其面板目前在全球190萬間教室中使用。 也就是說,普羅米休斯的轉型仍在進行中,網龍報告其教育業務去年整體虧損2.99億元。…
0777.HK
網龍盼從教育牟利 但投資者漸失耐性
去年,該公司的教育部門雖然錄得虧損,但營收依然超過了資歷更老的遊戲部門 重點: 網龍去年下半年營收下滑1.5%,扭轉了上半年增長26%的局面 該公司正在奠定基礎,希望利用旗下普羅米休斯品牌的課堂交互顯示面板,轉型為高利潤率的教育服務供應商 陽歌 教育賺錢,但遊戲更賺錢。 網龍網路控股有限公司(0777.HK)正是在週二香港開市時候學到了這一課,因為投資者在其發佈的年度業績報告,發現其2022年下半年營收縮水、利潤大幅下滑,因此對其股票進行了懲罰。網龍的收入來源包括遊戲和教育服務,該公司是中國成立時間最早的遊戲公司之一。 總括而言,網龍在長達20年的歷程裏,憑藉強大海外市場保持遊戲業務持續盈利的能力,相對令人讚嘆。除了行業龍頭騰訊控股(0700.HK)和網易(NTES.US;9999.HK)外,鮮有中型遊戲公司能夠做到這樣。 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打造一項看上去頗為明智的教育戰略,包括將旗下互動式面板作為重要的教學助手,引入中國和世界各地的課堂。雖然這項業務的利潤率非常低,但網龍正在為推出用於這些面板的教學軟件打基礎,後者是一項利潤率要高得多、並能帶來經常性收入的業務,也就是軟件即服務(SaaS)。 該公司尚未從利潤率更高的教育SaaS業務中獲得回報。但它在去年中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並在去年稍後時間進行了一項重要的收購,都是在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它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因為其以普羅米休斯品牌銷售的教育互動面板去年的總銷量僅為 25.3萬塊。雖然比2021年增長了37.5%,但這個數字仍然相對較小。 投資者對教育部門的潛力不以為然,關注的反而是該公司去年下半年收入下滑和利潤暴跌。報告發佈後的第二天,該股開市下跌15%,全日跌幅為14.5%。 該公司在中國風險最大的兩個行業開展業務,事實上,它在成立20多年後仍能保持盈利,似乎還是比較令人驚歎。 中國觀察人士都知道,它核心的遊戲業務經常受到中國監管機構打擊,因官方試圖控制該行業,以減少對中國年輕人的影響。民辦教育服務也是一個敏感的領域,是兩年前的一場大規模整頓行動的對象。一些公司通過將重心從K-12教育轉移到不那麼敏感的大學生和成年人而倖存了下來,不過多數尚未恢復盈利。 根據我們用該公司最新財報中的數據進行計算,網龍去年保持盈利沒有任何問題,儘管其下半年的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7%至2.69億元,這標誌著上半年利潤下降21%的情況有所加速,因為該公司深處中國嚴格的防疫措施造成的動盪之中,加上最近對遊戲和教育打擊行動的影響,仍然揮之不去。 網龍總結稱,2022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這與很多中國企業的看法一致。 遊戲行業的「老司機」 雖然網龍不大為人所知,但它是中國最早的一批遊戲公司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多年來,它合作的都是迪士尼(DIS.US)和藝電(EA.US)這樣的大公司,2014年它還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佈局教育服務。 遊戲和教育對公司業務的貢獻各不相同,但至少在過去五六年裡,兩者大致為五五開。去年,教育收入超過遊戲,後者的收入在下半年下降7.8%,前者則增長5.6%。這導致該公司下半年的整體收入下降1.5%至36億元,扭轉了上半年26%的收入增幅。 從更廣泛的角度看,網龍多元化的收入流,從總體上來看還是表現不錯。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兩項業務在盈利能力上的巨大差距。遊戲行業利潤豐厚,去年毛利率高達95.6%。教育大不如前者,至少在這方面,它的毛利率只有23.2%,較上一年的30.8%大幅下降。 該公司正在努力提高教育業務的盈利能力,為推出利潤率更高的服務奠定基礎,也就是將硬件產品互動面板銷往海內外的教室。為此,它在12月收購了一家名為Explain Everything的數字白板平台營運商,並表示將利用該公司創建課程、活動和互動式演示,通過旗下的普羅米休斯面板來提供。 去年6月,網龍還與一家名為Merlin Mind的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後者專注於人工智能技術,網龍希望將其構建到未來基於SaaS模式的教育產品和服務中。 該公司還繼續投資於遊戲業務,去年研發團隊增加了300名成員,為2023年預期的市場復甦機會做準備。該公司也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拓展該業務,以便實現市場的多元化——中國市場雖然利潤豐厚,但易受打擊,去年海外市場佔其遊戲收入的16%。 週二的股價大跌,標誌著投資者對網龍股價的持續低估。該股目前的市盈率僅有7倍,遠低於網易的21倍,以及職業培訓服務提供者中國東方教育(0667.HK)的33倍。 這種懷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不無道理,因為它的教育業務目前仍在虧損,該公司需要證明這項業務能在未來一兩年實現盈利。它的盈利戰略顯然是有效的,目前正朝著這個方向採取正確的行動。在如此多變的環境下,該公司能夠長期保持經營似乎也表明,該公司的教育業務還是有一定成功的機會。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0777.HK
高途專注成人教育 增長持續再度獲利
轉型為面向大學生和成人職業教育服務供應商後,這家公司連續三個季度錄得收入按季增長 重點: 高途連續第三個季度錄得收入按季增長,並恢復盈利 該公司在去年第四季的收入中,近三分之一來自面向大學生和成人職業教育服務 陽歌 隨著一年半前中國教育行業那場大整頓的塵埃落定,有人似乎認為網上服務供應商高途教育科技公司(GOTU.US)有望浴火重生,成為更加聚焦成人教育領域的新領導者。 這是我們根據高途最新業績做出的評估。其業績顯示,它在虧損兩個季度後,終於在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恢復盈利,同時該公司的股票自去年底以來大幅上漲。週四,該股再次走強,大漲26%,交易量是平時的三倍多,這表明可能有大投資者在買入該股。 該股現在和去年10月底的歷史最低點相比,已經上漲了近7倍,當時因為遠低於要求的1美元股價,它面臨除牌危險。具象徵意義的是,週四的上漲也讓因為專注於高科技而一度備受投資者青睞的高途,憑藉11億美元的市值(75.8億元)重回「獨角獸」行列。 該公司的業績確實看上去令人印象深刻,表明它正在穩步推進從之前的主業中抽身,也就是去年下半年被禁止的K-12輔導服務。這次整頓促使很多小公司關門大吉。與此同時,高途、新東方(EDU.US; 9901.HK)和網易有道(DAO.US)等規模較大的公司則調整業務,往往專注於未受整頓影響的服務,其中許多瞄準了大學生和成年人。 高途專注於四大領域,即大學生與成人專業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和數位教育產品。最近,該公司還在嘗試直播電商,新東方已在該領域取得初步成功。 高途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向東因參加直播,缺席了該公司最新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不過我們懷疑這個行程衝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引投資者關注其最新嘗試的一個噱頭。不管怎樣,該公司的最新業績表明,在重塑自我方面,它無疑正在取得穩步進展。 話已至此,我們來仔細看看其最新業績,包括它在虧損兩個季度後恢復盈利的情況。 該公司在截至12月的三個月裏收入總計6.3億元,大約是一年前整頓行動剛開始時12.7億元收入的一半。但最新數據高於上第一季的6.06億元,實現連續三個季度按季增長。 高途表示,本季度將繼續保持按季增長,預計截至3月的三個月收入將在6.86億元至7.06億元之間。考慮到因春節假期(今年從1月下旬持續到了2月初)的原因,教育公司在第一季往往增長緩慢,這個預測數據看上去相當強勁。 發展趨勢良好 雖然實際課程可能在春節前後停課,但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在去年底報名參加新課程。高途指出,第四季總營收為9.97億元(這是未來業務的前瞻性指標),較上第一季大幅增長64%,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這表明,該公司的整體業務量正在快速增長,並迅速接近整頓教培行動前的水平。 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該公司指出,第四季面向大學生和成人職業教育服務的收入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佔該季度收入的30%以上。高途還達成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其考研業務在此期間實現了盈利。 該公司還發現,與以前專注於K-12教育相比,目前的產品組合生產成本更低。其營收成本按年下降約59%,超過營收50%的下降幅度。因此,該公司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69.7%提高至74.7%。 這就說到了利潤方面的表現。高途公佈該季度淨利潤為7,060萬元,這扭轉了前幾個季度的虧損,包括第三季虧損6,100萬元。第四季的利潤,加上去年第一季的利潤,幫助高途在2022年全年保持盈利,該公司表示,預計2023年全年也將保持盈利。 該公司還急切地指出,目前它的現金流為正,第四季淨現金流入在上年同期2.46億元的基礎上幾乎翻了一番,達到4.77億元。這使得該公司的現金總額略有增加,表明該公司短期內不太可能面臨現金短缺的狀況。 隨著前景改善,分析機構預計,高途今年的利潤將大幅增長,根據它們對2023年的預測,其遠期市盈率將達到40倍。這甚至高於新東方的36倍,與增長較慢、較為傳統的職教服務提供者中國東方教育(0667.HK)39倍的往績市盈率大致相若。 總而言之,在經歷了近期的行業打壓後,高途似乎正在迅速取得成功。但該公司股價最近的上漲,意味著這種成功可能已經體現在了它的股價中,也可能代表那些希望從該公司的成功中賺取快錢的投資者,恐怕已錯失良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OTU.US
網易努力自證:不只是遊戲公司
網易的有道教育和雲音樂部門營收在去年第四季錄得雙位數強勁增長,可能很快便會盈利 重點: 去年第四季,網易整體營收增長4%至254億元,75%來自其核心的遊戲業務 該公司預計有道教育和雲音樂部門在去年取得強勁的收入增長後,將在接下來的一到兩年內實現收支平衡 西一羊 網易(NTES.US; 9999.HK)是中國成立最早的上市互聯網公司之一,以新聞門戶網站起家,2000年7月在美國上市,後來轉向目前的核心遊戲業務。和其他中國互聯網巨頭一樣,它在追求增長的過程中試圖打入新領域,包括很多失敗的領域,如微博業務和「考拉海購」電商業務,後者最終在2019年出售給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 但也並非所有努力都以失敗告終,其兩家獨立上市的子公司,即教育公司網易有道(DAO.US)和數碼音樂供應商雲音樂(9899.HK)的相對成功,引證了這一點。上週四,後者與母公司在同一天報告了第四季業績,表明雖然在同樣充滿競爭的教育和音樂領域,這兩個規模較小的業務也講出了自己的故事,但網易的遊戲業務顯然仍是主要支柱。 最新財報顯示,網易去年第四季總營收增長4%至254億元,其中75%來自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網易其他業務的發展速度遠快於其核心的遊戲業務,後者該季度僅增長1.6%。相比之下,網易有道的收入在此期間增長38.6%,而雲音樂去年全年增長26%。在經歷了各自行業的困難時期後,這兩項業務目前都在反彈。 削弱遊戲業務可能不是網易對網易有道和雲音樂等部門的主要目標,雖然擴大此類非遊戲業務,是其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步。 在深入研究這兩個較新的業務線、並分析它們未來的潛力之前,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關乎網易生計的遊戲業務。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遊戲業務在去年第四季僅增長1.6%至191億元。該公司盈利狀況依然良好,不過其最新季度利潤約為40億元,明顯低於上一年67億元的利潤。 增長低迷的部分原因,是中國在第四季大部分時候都維持「清零」政策,抑制了商業活動,導致經濟疲弱。去年11月,該公司還因終止與暴雪娛樂長達10多年的合作關係而遭遇重大挫折,暴雪曾授予網易在中國運營備受歡迎的《魔獸世界》和其他遊戲的獨家權利。 遊戲業務可能也受到了持續9個月、直到去年4月才結束的新遊戲審批凍結的影響。之後,隨著網易開始發行積壓的遊戲,該公司已有多款遊戲獲批,包括標誌性的《大話西遊:歸來》。 由於「清零」政策和最近一次遊戲審批凍結已成為歷史,分析機構大多預計網易的遊戲業務將在今年回升。大和資本市場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預計網易的網上遊戲業務今年將增長6%。這個速度算不上快,但比去年有所提升。 儘管有望恢復更強勁的增長,但投資者對最新業績報告反應冷淡。上週四財報發佈後,網易股價下跌5%,而雲音樂的股價也在報告發佈後的三個交易日裏出現了6%的類似跌幅,但有道同期卻逆勢上漲2%。 我們還應該注意到,自去年11月以來,這三家公司的股價都大幅上漲,有道的股價更是上漲了一倍多。在此期間,隨著中國重新開放燃起經濟復甦的希望,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普遍上漲。 新增長引擎? 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看看這兩家較小的企業。在中國政府於2021年對校外教培領域展開整頓之後,網易有道和其他課外機構遭受重大打擊。在停止面向K-12學生的服務後,有道轉向了成人教育領域,並加大了不受新規約束、利潤率更高的硬體產品開發力度。 該公司似乎已成功走出了監管風暴,據去年第四季財報資料,它同期收入增長38.6%至15億元。學習服務收入增長39.2%至8.06億元,佔其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在其他主要業務中,智能設備收入增長28.1%至4.07億元,而網上行銷服務收入增長58.6%至2.41億元。 傑富瑞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預計網易有道今年將繼續快速增長,並把對它的評級上調至「買入」,原因是該公司「執行力好於預期」。 網易雲音樂也表現強勁,根據其最新財報,該業務去年全年的收入增長28.5%,達到90億元。其中,41%的收入來自線上音樂服務,其餘則來自社交娛樂和其他服務。網易雲音樂的月活躍使用者在這一年增長了4%,達到1.89億名,其中20.2%是付費用戶。 雲音樂受益於中國市場監管機構最近的反壟斷行動,它禁止音樂版權的獨家授權。該行動主要針對的是行業巨頭騰訊音樂(TME.US; 1698.HK),後者被處以罰款,並被勒令在2021年結束壟斷行為。 這些變化使網易雲音樂和其他數碼音樂公司可以直接與唱片公司簽訂授權協定,而不必通過騰訊音樂獲得版權。截至去年底,雲音樂的內容庫包含逾1.16億首音樂曲目,較上年的8,000萬首大幅增加。 雖然增長強勁,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網易有道和網易雲音樂都還處於虧損狀態。2022年,有道錄得淨虧損7.2億元,而雲音樂全年虧損2.2億元。網易的管理層表示,相信這兩項業務將在未來一到兩年內「自給自足並實現盈虧平衡」。 總而言之,有道和雲音樂的強勁增長似乎有力地證明了網易不再只是一家遊戲公司。但至少就目前而言,遊戲仍是它2022年200億元利潤背後的搖錢樹和驅動力。有道和雲音樂在未來可能會成為重要的貢獻者。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該公司三個主要部門的成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變化無常的中國監管機構的持續支援。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9999.HK
NTES.US
「人形機械人」第一股 優必選盈利路漫長
這家暫無盈利能力的人形機械人生產商,正申請到港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