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借條重新上架,投資者不為所動

在宣布360借條應用重新上架之後,這家金融科技公司的股票大漲,但隨後就回吐了所有漲幅,甚至更多
重點:
- 金融科技助貸平台360數科宣布其主要應用重新在中國應用商店上架,此前該應用因為涉嫌違規收集數據而被下架
- 消息發布之後,公司的股票先是上漲,但未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稍後又因為大量股東訴訟而回吐所有漲幅
張劼
最近幾個月,隨著中國加強對曾經放任自流的金融科技領域的監管,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資者們仿佛坐上了過山車。政策,而非基本面,正在對股票施加越來越大的影響,特別是當監管機構對個別公司采取行動的時候。
上個月,360數科(360 DigiTech Inc.,QFIN.US)也卷入了這場風暴,旗下的的主要應用360借條在金融監管機構的命令之下從中國應用商店下架。上周,隨著公司宣布這款應用重新在中國的主要應用商店上架,這場危機似乎正式結束。
這樣將應用程序從應用商店下架再上架的做法,可算一種中國特色,因為中國的所有應用在發布和使用之前,都必須得到監管機構的正式批準。在大多數國家,谷歌和蘋果幾乎壟斷了應用的發布,而在中國,由於市場上沒有一個中國版的Google Play商店,安卓應用的發布由幾家本地商店主導。
360數科最初只是為其母公司安全軟件專家360集團提供金融技術的一個數字平台,屬於2010年代中期開始創立的一群金融技術公司——主要是網貸公司——的一員,它們隨後實現快速增長。360數科於2018年1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距其成立僅兩年多一點。
與許多同行一樣,360數科最近也從最初的直接向消費者貸款的角色,轉變為促進借款人和傳統銀行之間貸款的中介——許多公司采取這一措施是為了避免被認定為金融機構而遭受更嚴格的監管。
在整頓到來之前,一切都非常順利。7月8日,公司的應用被勒令下架,因為涉嫌違規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引發公司股票當天21%的暴跌。
隨著這場危機貌似已經解決,投資者們可能會思考,它的股票是否也會反彈。
這樣的結果看似符合邏輯,卻並沒有出現。應用在8月9日重新在中國應用商店上架,帶來了公司股票8.6%的反彈。但這股勢頭很快消失,公司股票自那以後一直在穩步下行,本周初跌到了17美元以下,然而在重新上架的消息出來之前,股價還在20美元左右。我們也應該指出,它的股價在6月末達到了45美元的高點,這意味著它在兩個月的時間裏跌去了三分之二的價值。
雖然應用重新上架看起來是好消息,但這一事件卻導致了大量投資者考慮起訴360數科。在過去一周,有十幾家律所向該公司發起了集體訴訟,稱它未能披露重要事實。在某公司股票因為這種無法預料的消息而出現暴跌,出現這樣的訴訟很正常。
監管警告
360數科最近遇到的麻煩可以追溯到4月底,它當時是被叫去與中國人民銀行和其他銀行、證券、外匯監管機構的官員開會的13家中國最大的科技企業之一。其他被約談的倒黴企業包括騰訊、字節跳動等中國最大的科技企業,以及百度、京東、美團和滴滴的金融科技部門。
在那次會議上,有關部門責令這些企業對平台上的各種突出問題進行整改。從事直接貸款的機構接到要求,在與銀行聯合發放的貸款中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與之前微不足道的1%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他們還被要求不要過於積極地推銷他們的貸款,直接挑戰它們的主業。
約談過後,360數科的股價立即下跌,但隨後回升,並在第一季度業績顯示營收和利潤都有不錯的增長後大幅上漲。但到了6月底,中國政府突然發出信號,要求對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進行數據安全審查,這讓其中大部分公司的股票都感受到了寒意,360數科的股票開始暴跌。
隨著股價的暴跌,360數科的估值也隨之下降。基於8月16日的收盤價,該公司目前的市盈率僅為3.68倍,這一極低的水平反映了該公司正面臨巨大的監管和法律不確定性。
同行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另一家網貸機構樂信目前的市盈率為4.59倍,而與之類似的信也科技目前的市盈率為5.23倍。陸金所或許是這類金融科技公司中名氣最大的一家,但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市盈率就從14倍降至8.5倍左右。
簡而言之,360數科並非唯一陷入困境的企業。
估值的恢復,已經成為了分析師之間的話題。中美關系的緊張,令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企業感到不安,它們受到了來自美國國會議員和監管機構越來越多的審查。但無論這些公司在哪裏上市,中國對其中許多企業也同樣嚴厲,盡管是出於不同的原因。因此,那些認為從美國退市並在中國重新上市可能提振估值下滑的人,現在有了不同的看法。
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是許多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正在采取的一個舉措。香港是公認的全球金融中心,擁有強大的資本市場、成熟和獨立的司法機構。在過去一年中,有10多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選擇在香港進行了這種「二次上市」,包括百度、攜程和嗶哩嗶哩等家喻戶曉的名字。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陷入困境的金融科技公司采取了同樣步驟。
今年早些時候,有傳言稱360數科正在考慮進行這樣的二次上市,在3月份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徐祚立在回應中證實,的確在製定這樣的計劃,但表示,公司方面正在處理與公司結構相關的一些技術問題。根據會議記錄,徐祚立說:「目前,它還處於——他們所說的A1前階段。」
雖然在香港上市並不一定能解決中國企業目前面臨的所有問題,但許多人希望,香港上市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金融科技公司目前在中美都面臨的監管壓力。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