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鋼管製造商的股價上週五飆升90%,延續了一年來的升勢,在此期間較2021年的IPO價格上漲了六倍多

重點:

  • 華迪國際的股價週五飆升90%,雖然該公司並未發佈什麼消息,2月以來也未曾發佈任何財務業績
  • 6月份提交的交易所文件顯示,該公司可能會發行3億美元的新股,相當於週五上漲後市值的近一半

陽歌

新的一周,讓我們首先來關注鋼管製造商華迪國際(HUDI.US)。該公司股價上週五單日上漲90%,震驚了華爾街,令這家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公司,市值又增加了逾3億美元(21.7億元)。

當中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比如瘋狂的投機交易,這個因素最近催生了尚乘數科(HKD.US)和大健雲倉(GCT.US)等幾隻中國迷因股。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家公司正在幕後有所動作。

最重要的是,華迪國際是紐約股市裡最新一家神秘兮兮的中國公司,這些公司抵擋住了過去一年導致中概股普遍跌至歷史低點的看跌情緒。這個廣泛趨勢的一個代表是曾經的電商驕子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它曾是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之一,過去一年股價下跌了60%,正快速接近2014年轟動一時的IPO價格。

華迪國際的股票剛好相反。該公司2021年IPO時十分低調,通過以每股8美元的價格出售美國存托股票,募集了2,500萬美元。這只股票上市後的前九個月沒有任何波動,考慮到它處於相對低增長的建築行業,這並不令人意外。

但大約一年前,情況有了變化,這只股票突然在很短的時間內上漲了兩倍。我們之前報,這種上漲可能是暫時的,因為它沒有大幅上漲的可靠理由。顯然,我們錯了。它的上週五收盤價接近59美元,是IPO發行價的七倍多,使公司市值達到7.8億美元,市盈率高達210倍。

該公司最新的新聞稿中沒有發佈任何重大消息。最近的一份新聞稿是例行公事地宣佈上個月例行年度會議的結果,包括選舉董事和確定審計方。該公司今年2月發佈了截至2021年9月財年的最新年報,之後便沒有發佈任何財務業績。

一個可能令人擔憂的進展是,該公司未發佈最近財年上半年的任何業績——相比之下,去年是8月份發佈了半年報。這可能意味著它在中國本土的業務存在困難,那裏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上世紀90年代中期誕生以來最痛苦的修正。但這種擔憂應該會讓股價下跌,而不是飆升。

一個有趣的跡象表明該公司幕後可能有事情發生:在6月份提交給股票交易所的文件中,該公司宣佈可能通過發行新股募集3億美元。這種「暫擱註冊」實際上意味著該公司只是在考慮做這件事,並沒有具體的計畫。

憑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是什麼讓該公司有信心告訴投資者,它可以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新股發行——與其6月發佈公告時的市值大致相當?畢竟,這樣的發行對現有股東來說是嚴重稀釋,而且沒有跡象表明,為什麼一個價值已經相當虛高的公司應該進一步膨脹。

我們唯一能找到的可能答案,或許在於未來向該公司「注入」更多資產的計畫。這種注入在西方相對不常見,但在中國曾經風靡一時,尤其是在國有企業中。這種交易通常會看到一家公司利用少量的資產進行IPO,這些資產被剝離成一個獨立的單位。然後未上市的母公司將逐漸向上市公司注入更多的資產,通常是以低於其實際價值的巨大折扣將其“賣”給上市公司。

看一下華迪國際的財務狀況就會發現,它就是這樣一家母公司的子公司,也就是在深圳上市的浙江永強集團(002489.SZ)。這是一家戶外休閒傢俱製造商,由於業務遍及全球,看起來比華迪國際稍為有趣一些。該公司的實際財務狀況並沒有那麼令人興奮,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7%,至近50億元,而利潤則下降39%至2.79億元。

浙江永強的市值大約是華迪國際的兩倍,目前的市值在86億元左右。因此,理論上,將浙江永強的一些其他資產注入華迪國際,可以證明增加3億美元的市值是合理的,也許這3億美元的新股將直接流向浙江永強,作為此類注資的交換。

此外,華迪國際股價的大幅上漲也有可能只是投機性買入,就像去年GameStop(GME.US)和AMC Entertainment(AMC.US)的情況一樣。今年夏天,一批新上市的中國股票成為了迷因股,見知教育(JZ.US)和智富融資(MEGL.US)等在紐約新上市的中國公司股價一度飆升了許多倍,但隨後大多跌回人間。

這一波中國迷因股的典型代表是金融服務提供者尚乘數科,其股價從7月份7.8美元的IPO價格飆升至 2,555美元的高位。此後,該股回吐了大部分漲幅,最後收於28美元左右,而其他大多數中國迷因股現在的交易價格都還沒有IPO價格高。

華迪國際的漲勢比其他迷因股都要長,它早於其他迷因股,而且截至目前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如果真的注入資產,理論上該公司可以保留部分(但不一定是全部)近期的收益。我們必須等待該公司早該發佈的年中報告,以及可能公佈的具體融資計畫,才能更清楚地瞭解究竟是怎麼回事。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手回料中期扭虧為盈 最多賺6.8億元

保險中介服務提供商手回集團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公布,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錄得淨利潤介乎6.6億(9,200萬美元)至6.8億元,去年同期為淨虧損7,500萬元,實現轉虧為盈。 公司表示,業績轉正主要受惠於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收益,該項收益較去年同期的變動虧損增加約7.95億至8.15億元。 然而,期內經調整股東應佔淨利潤預計為5,600萬至7,600萬元,按年減少約5,000萬至7,000萬元,主要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大、金融消費需求放緩,以及保險業在「報行合一」政策下調整中介經紀費率所致。 上半年收入料介乎5.45億至5.65億元,按年減少約1.4億至1.6億元;成本及費用則減少約7,500萬至9,500萬元,跌幅低於收入降幅。 手回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4.93港元,升5.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丘鈦7月銷售續向好 攝像頭模組同比升16%

攝像頭生產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五公布7月的銷售數據,上月手機攝像頭模組售出3,783.6萬件,按年及按月均上升15.9%;指紋識別模組售出1,440.2萬件,按年及按月升2.6%及3.6%。 今年首七個月,手機攝像頭模組共售出2.2億件,按年跌10.8%,指紋識別模組累計售出1.087億件,按年大升48%。 丘鈦周五開市升0.2%報12.7港元,股價自年初以來接近倍翻。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echtronic makes power tools

關稅戰下盈利續增長 創科未來真能獨善其身?

儘管這家電動工具製造商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和中國的生產力,其今年上半年銷售額仍同比增長7.5%,利潤同比增長14% 重點: 創科實業稱上半年取得穩健的營收與利潤增長,並表示處於非常有利位置,能夠應對下半年「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政策」帶來的挑戰 截至目前,這家公司得以規避美國關稅衝擊,部分得益於其在美國、越南和墨西哥設立的新工廠,對中國原有生產基地形成補充 陽歌 關稅衝擊?哪裡來的衝擊? 這正是電動工具製造商創科實業有限公司(0669.HK)最新財報傳遞的核心信息。這家一度被視為中美貿易戰中最脆弱的企業,主要收入源自Milwaukee及Ryobi品牌電動工具,相當比例的產品在中國製造後銷往美國。 然而,創科實業今年上半年最新財報未見貿易戰影響痕跡。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等國家商品施加了多級關稅。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自特朗普1月就任以來,美國對華進口關稅波動劇烈,最近平均水平維持在55%左右。 因主要生產基地設於中國,且約四分之三銷售額依賴美國市場,創科實業原本極易受關稅衝擊。意識到市場擔憂,公司今年2月曾發布特別公告稱,當時美國關稅對其年度業績影響「微不足道。」 最新財報顯示此言非虛。本周二發布的財報表明,公司上半年業務表現亮眼,營收增長7%,利潤增幅達14%。在財報中,公司確實提到了「關稅」一詞,但僅有兩次,且都是在指其為降低這一威脅所採取的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創科實業部分減損策略具短期性特徵,主要涉及在關稅較低國家建立庫存。因此,若中美年內未能達成長期貿易協議,創科實業或將在2026年承受持續高關稅壓力。 目前,公司尚處順境,其另一主業是以Hoover品牌吸塵器為代表的清潔產品。相較處境相似的諸多中國企業,創科實業因總部位於中國香港,且高管團隊呈現國際化特徵而獨具特色。 公司正籌備重大人事交接,年邁的聯合創始人兼主席霍斯特·帕德威爾(Horst Julius Pudwill)擬退位,由其子等新一代領導者接棒。我們雖不諳悉其內部運作機制,但創科實業最終將總部遷至新加坡,甚至美國以規避地緣風險的可能性,並非天方夜譚,畢竟中美博弈短期內難見緩和。 營收持續增長 當前,創科實業的業務底盤依然穩固。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7.5%至78.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73.1億美元,較去年全年6.5%的增速略有提升。電動工具貢獻95%的銷售額,同比增幅達8.3%。 地板護理及清潔業務成半年報短板,該板塊收入下降4.8%至4.08億美元。公司將下滑歸因於為提高盈利能力,而對該業務板塊進行的優化調整,但並未單獨披露該板塊的利潤率。 區域表現方面,北美地區(主要為美國)銷售額同比增長8.1%,增速超過去年全年的5.5%。增長提速至少部分源於關稅新政前的搶購潮,消費者趕在特朗普實施關稅前提貨,以避免未來支付更高價格。 創科實業早先主要依託毗鄰香港的東莞生產基地,近年已將製造版圖擴展至美國、墨西哥和越南。雖未披露中國產能佔比,多份報告預估數據在40%至80%之間。 創科實業正將中國以外全部產能用於供應美國市場,但這顯然不足以滿足其美國主銷區的需求。為此,公司採用特朗普實施關稅前在美囤積的零組件進行週轉。截至今年6月末,其庫存規模從上年同期的40.3億美元增至42.9億美元。庫存周轉天數同比減少一天至103天,正印證其利用戰略囤貨規避關稅的策略。 上半年運營開支增長6.5%,略低於營收增速。這推動期間利潤同比增長14.2%至6.28億美元,上年同期則為5.5億美元。為彰顯前景信心,公司中期股息同比上調15.7%。 公司在財報中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我們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能夠應對當前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環境,以及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政策所帶來的挑戰。」 公告後兩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幾無波動,顯示投資者對業績既無驚喜也無憂慮。該股當前18倍市盈率處於舒適區間,低於史丹利百得(SWK.US)的22倍,但高於日本同行牧田(6586.T)的16倍。 雖難料中美貿易關係走向,創科實業正竭力傳遞其置身事外的信號。此說目前或可成立,且公司至今妥善應對了貿易摩擦。但若貿易戰持續甚至升級,創科最終仍難獨善其身。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貸款中介業務拖累 樂信二季度營收微跌

線上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四公布,二季度營收微降。儘管科技賦能服務板塊強勁增長,仍未能完全抵消核心信用貸款中介業務的頹勢。 截至6月的三個月內,公司錄得營收35.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4億元下降1.5%。其中信用貸款中介服務營收同比縮水15%至22.7億元,科技賦能服務收入則躍升55%達8.3億元。 公司淨利潤由上年同期的2.27億元飆升至5.11億元,增長逾倍有餘,主要源於貸款及貸款擔保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大幅波動。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四下挫4.2%。該股年內累計漲幅約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