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鋼管製造商的股價上週五飆升90%,延續了一年來的升勢,在此期間較2021年的IPO價格上漲了六倍多

重點:

  • 華迪國際的股價週五飆升90%,雖然該公司並未發佈什麼消息,2月以來也未曾發佈任何財務業績
  • 6月份提交的交易所文件顯示,該公司可能會發行3億美元的新股,相當於週五上漲後市值的近一半

陽歌

新的一周,讓我們首先來關注鋼管製造商華迪國際(HUDI.US)。該公司股價上週五單日上漲90%,震驚了華爾街,令這家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公司,市值又增加了逾3億美元(21.7億元)。

當中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比如瘋狂的投機交易,這個因素最近催生了尚乘數科(HKD.US)和大健雲倉(GCT.US)等幾隻中國迷因股。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家公司正在幕後有所動作。

最重要的是,華迪國際是紐約股市裡最新一家神秘兮兮的中國公司,這些公司抵擋住了過去一年導致中概股普遍跌至歷史低點的看跌情緒。這個廣泛趨勢的一個代表是曾經的電商驕子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它曾是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之一,過去一年股價下跌了60%,正快速接近2014年轟動一時的IPO價格。

華迪國際的股票剛好相反。該公司2021年IPO時十分低調,通過以每股8美元的價格出售美國存托股票,募集了2,500萬美元。這只股票上市後的前九個月沒有任何波動,考慮到它處於相對低增長的建築行業,這並不令人意外。

但大約一年前,情況有了變化,這只股票突然在很短的時間內上漲了兩倍。我們之前報,這種上漲可能是暫時的,因為它沒有大幅上漲的可靠理由。顯然,我們錯了。它的上週五收盤價接近59美元,是IPO發行價的七倍多,使公司市值達到7.8億美元,市盈率高達210倍。

該公司最新的新聞稿中沒有發佈任何重大消息。最近的一份新聞稿是例行公事地宣佈上個月例行年度會議的結果,包括選舉董事和確定審計方。該公司今年2月發佈了截至2021年9月財年的最新年報,之後便沒有發佈任何財務業績。

一個可能令人擔憂的進展是,該公司未發佈最近財年上半年的任何業績——相比之下,去年是8月份發佈了半年報。這可能意味著它在中國本土的業務存在困難,那裏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上世紀90年代中期誕生以來最痛苦的修正。但這種擔憂應該會讓股價下跌,而不是飆升。

一個有趣的跡象表明該公司幕後可能有事情發生:在6月份提交給股票交易所的文件中,該公司宣佈可能通過發行新股募集3億美元。這種「暫擱註冊」實際上意味著該公司只是在考慮做這件事,並沒有具體的計畫。

憑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是什麼讓該公司有信心告訴投資者,它可以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新股發行——與其6月發佈公告時的市值大致相當?畢竟,這樣的發行對現有股東來說是嚴重稀釋,而且沒有跡象表明,為什麼一個價值已經相當虛高的公司應該進一步膨脹。

我們唯一能找到的可能答案,或許在於未來向該公司「注入」更多資產的計畫。這種注入在西方相對不常見,但在中國曾經風靡一時,尤其是在國有企業中。這種交易通常會看到一家公司利用少量的資產進行IPO,這些資產被剝離成一個獨立的單位。然後未上市的母公司將逐漸向上市公司注入更多的資產,通常是以低於其實際價值的巨大折扣將其“賣”給上市公司。

看一下華迪國際的財務狀況就會發現,它就是這樣一家母公司的子公司,也就是在深圳上市的浙江永強集團(002489.SZ)。這是一家戶外休閒傢俱製造商,由於業務遍及全球,看起來比華迪國際稍為有趣一些。該公司的實際財務狀況並沒有那麼令人興奮,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7%,至近50億元,而利潤則下降39%至2.79億元。

浙江永強的市值大約是華迪國際的兩倍,目前的市值在86億元左右。因此,理論上,將浙江永強的一些其他資產注入華迪國際,可以證明增加3億美元的市值是合理的,也許這3億美元的新股將直接流向浙江永強,作為此類注資的交換。

此外,華迪國際股價的大幅上漲也有可能只是投機性買入,就像去年GameStop(GME.US)和AMC Entertainment(AMC.US)的情況一樣。今年夏天,一批新上市的中國股票成為了迷因股,見知教育(JZ.US)和智富融資(MEGL.US)等在紐約新上市的中國公司股價一度飆升了許多倍,但隨後大多跌回人間。

這一波中國迷因股的典型代表是金融服務提供者尚乘數科,其股價從7月份7.8美元的IPO價格飆升至 2,555美元的高位。此後,該股回吐了大部分漲幅,最後收於28美元左右,而其他大多數中國迷因股現在的交易價格都還沒有IPO價格高。

華迪國際的漲勢比其他迷因股都要長,它早於其他迷因股,而且截至目前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如果真的注入資產,理論上該公司可以保留部分(但不一定是全部)近期的收益。我們必須等待該公司早該發佈的年中報告,以及可能公佈的具體融資計畫,才能更清楚地瞭解究竟是怎麼回事。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證監未放行 Shein上市棄英轉港

路透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在線快時尚零售商Shein因未獲中國證監會批准,已放棄倫敦上市計劃。報道另外稱,公司現擬轉戰港股市場,計劃在後數周內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 Shein最初計劃在紐約上市,但遭美國政界阻撓而放棄。隨後轉戰倫敦市場,在突破類似阻力後獲得進展,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已於上月批准。 中國證監會審批被認為是公司最後一道重要監管,據路透社報道,證監會最終未予放行,報道未說明具體原因。Shein創立於中國,後將其總部遷至新加坡,但其主要運營仍在中國境內,且大部分服裝產品採購自中國製造商,這可能是其需要證監會審批的原因所在。 公司在2023年完成一輪融資後估值達660億美元,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及主要西方市場業務壁壘高築,其估值此後可能有所縮水。即便如此,其上市計劃仍有望籌集數十億美元資金。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uHua runs educational campuses

宇華教育售泰業務 壯士斷臂利潤翻倍

這家總部位於鄭州的民辦教育機構,自上月以來股價飆升,投資者看好其轉向職業教育和清償債務的舉措 重點: 宇華教育通過出售泰國的學校充實了資產負債表,以償還2019年發行的可轉債 這家民辦教育機構的最新財務業績表現亮眼,在截至2月底的六個月里收入增長7%,調整後利潤更是翻了一番多   譚英 自2021年中國政府禁止面向小學生的課後補習,並整頓K-12民辦學校,宇華教育集團有限公司(6169.HK)和多數中國教育企業一樣陷入了低迷。 自彼時以來,行業尚未全面復蘇,宇華教育亦未能例外。但上周發布的2025財年中期報告顯示,這家從K12學校轉向職業教育的企業,正在重新站穩腳跟。 2017年宇華教育赴港上市時,正是線上線下教育公司IPO熱潮。得益於中國消費者願意為自己,尤其是子女的教育投入巨資,公司增長強勁。這類教育股大多走勢相似:在2020年見頂後,隨著2021年行業整頓而暴跌。宇華教育從發行價每股2.05港元,最高漲至2020年的7.80港元,如今卻已跌至0.50港元左右。 在將IPO及增發收益投入泰國和山東項目,併發行20億港元可轉債後,公司一度看似將因債務沈重和利潤微博而倒下。一年前公司中期業績慘淡,調整後淨利潤暴跌52.5%至2.295億元(約合3,180萬美元),收入僅微增5.4%至12.5億元。 如今情況大有改觀,截至2月底的2025財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長7.2%至12.8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一倍多,至4.345億元。 經過大幅緊縮開支,上半財年調整後淨利潤率達31.7%,幾乎是去年同期16.2%的一倍。自4月底發佈中期業績預告以來,宇華教育的股價已飆升63%,投資者紛紛看好其持續好轉的勢頭。 那麼,發生了什麼?2021年後,宇華教育將旗下原有的大量K-12學校轉型為不受政策影響的職業學校。它徹底放棄了K-9義務教育階段的業務,轉而聚焦10-12年級乃至更高年齡段,提供允許開展的業務,包括高考輔導服務,以及運營職業高中和職業學院,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職業技能學習需求。 向職業教育轉型,使宇華教育從「問題學生」蛻變為「優等生」,因為其轉型順應了中國政府政策,這是在華經商成功的核心要素。中國政府一直鼓勵發展職業教育,以引導學生從傳統大學轉向職業路徑,緩解就業壓力。 民辦教育巨頭 2017年首次公開募股時,宇華教育是中國最大的K-12民辦教育提供商,在位於華中地區的河南省擁有16個校區,共計48,220名學生,並運營著一所大學。據官網顯示,如今學生總數已翻倍有餘,達到14萬人,分布在4所職業學院、1所專科學校和20所中小學。不過,公司最新年報中顯示的學生人數略低,2024/2025學年招生人數為108,964人。 這家公司歷經風雨。其2024財年營收為25億元,較2020年增長24%,但2024年調整後淨利潤為5.007億元,僅為2020年10億元的一半。 2019年,宇華教育憑借IPO和後續2017年11月的9.37億港元(約合1.2億美元)股票增發獲得充裕資金。2019年11月至12月,公司發行9.4億港元可轉換債券,隨後回購並新發行了20億港元可轉債(2024年12月到期)。資金部分用於收購泰國和山東的資產,金額分別為6,370萬元和14.9億元。 包括獲得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Stam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許可權與運營權的收購案,加上可轉債發行的戰略佈局,很快開始反噬公司發展。泰國民辦教育市場競爭激烈程度,至少和中國不相上下。泰國業務更像是「門面資產」而非盈利引擎,2020年以來它對宇華教育調整後毛利的年貢獻始終停留在430萬元。而據宇華教育2024年年報披露,山東資產在2022至2024年間產生了巨額升級改造費用,進而導致2023至2024年計提約1.68億元商譽減值。 星展集團研究部早在2019年4月就指出可轉債和泰國業務的風險,不過當時認為公司基本面增長依然強勁。2024年12月,宇華教育通過回購債券和以2.4億港元出售泰國資產安撫投資者。 這些舉措似乎讓公司財務狀況重回穩定軌道,憑借較高的利潤率和相對穩定的營收,加之聚焦職業教育的戰略轉型,宇華教育看似熬過來了。公司市值20億港元,遠高於光正教育(6068.HK)的2.53億港元,但兩家公司的市盈率均處於2.7倍與2.56倍的低位。 公司估值水平明顯落後於採用輕資產模式(通過在線教育和小型城市課堂提供服務,而非自建校區)的行業龍頭。新東方(EDU.US;9901.HK)在經歷2021年股價暴跌後已重振旗鼓,延伸市盈率達20倍;而好未來(TAL.US)的預期市盈率更是高達26倍。 雅虎財經調查顯示,僅一家分析機構跟蹤宇華教育,不過給予該股「買入」評級。對於這批自2021年教育行業整頓後,已淡出投資者視線的昔日明星股而言,即便如此有限的關注也顯得彌足珍貴。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世紀互聯首季虧損擴大

數據中心運營商世紀互聯集團(VNET.US)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按年增長18.3%至22.5億元(3.095億美元),錄得淨虧損2.376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擴大27%。公司稱,虧損增加主要由於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所致。 批發IDC業務收入按年大增86.5%至6.732億元;零售IDC業務收入增長4.8%至9.683億元,得益於批發收入的增長,公司IDC業務收入按年增長27.8%至16.4億元。非IDC業務小幅下降1.4%至6.048億元。 首季度,經調整後EBITDA同比增長26.4%至6.824億元人民幣,調整後EBITDA利潤率為30.4%,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 世紀互聯周三下跌10.76%報5.39美元。過去六個月仍上漲39.6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賽目聯手高德 發展智能平台生態系統

智能網聯汽車(「ICV」)仿真測試技術的科技公司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與高德軟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智能裝備、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態系統,合作期限為三年。 高德是中國專業數字地圖、導航及實時交通信息服務商,向終端用戶提供包括導航、打車、酒店預定、景點門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務。 賽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及專業優勢,聯手共同發展實現互補互利而達致共贏。 公司周四開市升3%報14.06港元,股價較今年初上市高約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