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1.HK
KPMG resigns as Huafang auditor

直播平台花房集團上市三個月,就因特定銀行賬戶被凍結,以及投資25%的公司被調查而停牌

重點:

  • 集團核數師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8月初突然辭任,復牌進展受挫
  • 花房聯席公司秘書及副總裁焦陽在公司停牌一個多月後請辭

  

易煬

近期,中國知名科網公司360集團創辦人周鴻褘可謂禍不單行,繼早前跟胡歡離婚,將公司估值約90億元的6.25%股權轉予前妻後,近日他作為大股東的花房集團公司(3611.HK),核數師畢馬威突然辭任,對於正爭取復牌的花房來說,毫無疑問受到一大打擊。

周鴻褘在中國軟件界的名氣響噹噹,1995年任職方正集團,短短幾年就升任為集團事業部總經理,但他志不在此,1998年離職創業,旗下的「3721上網助手」曾風行一時,2003年更以1.2億美元(8.6億元)售予雅虎,賺取人生第一桶金,之後順理成章擔任雅虎的中國區總裁。

周鴻褘在國內是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經常與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鬧得不甚愉快,甚至要對簿公堂。任職雅虎時,他曾與楊致遠爭拗,一怒之下憤而離職。成立奇虎360時,又與雅虎行政總裁田健互罵。另外,因在微博上針對金山軟件,需要作出道歉及賠償。又因指控方舟子被百度收買和利用而被告上法院,最終周鴻褘被控侵犯方舟子名譽權成立。在在都可以看見,周鴻褘總與是非糾纏不休。

花房集團是周鴻褘第四家上市公司,他持有36.46%權益,A股上市的宋城演藝是第二大股東,持有35.35%股權。公司是內地一個提供語音及視頻的直播娛樂社交平台,旗下包括有「花椒」、「奶糖」、「六間房」,以及針對海外的HOLLA,截至去年5月底止,註冊用戶達到4.15億名。去年底,平均月活躍用戶超過6,108萬名,平均月付費用戶約155萬名。

集團的旗艦平台「花椒」,於2022年內地在線娛樂直播移動滲透率位列第一。平台主打美女主播,實時與用戶聊天互動,截至去年5月底,平均月付費用戶超過100萬名,平均每名用戶每月收益293元。

上市三個月 股價跌四成

去年11月,周鴻褘的360數科(QFIN.US; 3660.HK)(現已易名為奇富科技)在港股上市不久,花房已緊接於12月上市,股份以下限2.8港元定價,上市第三天一度高見4.56港元,但在高位只是曇花一現便插水,短短三個月股價拾級而下,最低見1.71港元,比上市價跌近四成,較高峰更下挫逾六成。

在股價偏軟下,花房首份未經審核的全年業績,表現卻相當不俗,去年收入增長近一成一至51億元,淨利潤更增長接近兩成至3.9億元。集團的財務也十分健康,手頭現金超過16億元,沒有任何短期或長期銀行負債。

凍結賬目 公司停牌

豈料事情急轉直下,亮麗成績表公布才數天,集團突發公告暫停買賣,並將延遲刊發經審核的年度業績。公司透露,集團特定銀行賬戶被凍結,涉及金額為1.36億元;另外,中國有關機關,正對集團投資25%股權的一家公司進行調查。至於具體事宜,花房沒有詳細披露。

事情進展續教人憂慮,5月底時,花房的聯席公司秘書及副總裁焦陽辭任,花房只解釋是焦陽要投放更多時間,處理個人其它事業發展。然而,花房上市不到半年,高管在公司停牌及投資的公司涉及調查中離去,予人感覺是高層在不明朗情況下跳船。

此後公司一直未能復牌,直至6月中時,聯交所向公司提出一系列的復牌指引。首先是要刊發財務業績,其次是公布獨立調查結果,並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三是要進行獨立內部檢討,並要證明公司有足夠內部控制及程序,可遵守上市規則。第四是要證明公司已遵守上市規則第13.24條,最後是要公布所有重大資訊,以供股東及投資者評估。

面對要求,花房不敢怠慢,表示正進行協商,預期7月底完成委聘獨立調查員。至於內部控制顧問,亦會於7月底完成委聘。花房也強調,集團有充足的營運水平,並遵守上市規則第13.24條。

經過一番努力,似乎有一絲曙光,上月底時,公司表示正全力配合有關政府機關進行調查,並提交待結案的扣押款1.55億元,而所有凍結賬戶,在7月25日已解凍,並可用於日常業務營運。

原以為有機走入復牌直路,殊不知畢馬威突表示,因無法評估調查有關花房的財務業績,以及業務運營的影響,故辭任核數師,並於8月3日生效。畢馬威指出,最主要是花房未能在7月30日前,出具獨立調查顧問就凍結賬戶的報告;另外又未能於期限前,交出相關政府部門的調查結果,以及外部律師對凍結賬戶的法律後果分析。

問題有待解答

很明顯,沒有核數師報告,就不能符合聯交所的復牌要求,花房要趕復牌,似乎不再是短時間可一蹴而就。

對於花房,擺在小股東及投資者眼前的問題確是一大堆,一家上市僅三個月的公司,賬戶竟然被凍結,其投資的公司又被調查,確實教人懷疑。究竟花房的具體問題在那裏?公司一直沒有詳細解釋,只是模糊披露大概。究竟上市前,核數師及保薦人是怎樣進行審查?集團2022年的業績遲遲未能審核,那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漂亮成業單,我們還能相信嗎?至於何時可復牌,我們更是摸不透,看不清,別忘記至今連核數師也沒有。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廣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虧

影音平台嗶哩嗶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錄得淨利潤4.69億元(6,59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7,980萬元, 成功扭虧為盈。經調整淨利潤達7.86億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顯著改善。 公司期內收入按年增長5%至76.9億元,其中廣告營業額按年急增23%至25.7億元;增值服務收入達30.2億元,增長7%。移動遊戲收入則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而下跌17%至15.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連續13個季度按季改善。 用戶數據方面,日活用戶增長9%至1.17億,月活用戶增長8%至3.76億;月付費用戶增加17%至3,500萬,日均使用時長達同比增加6分鐘至112分鐘,再創歷史新高。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提升廣告效益與內容生態,並在技術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資節奏,以鞏固長期增長基礎。 嗶哩嗶哩美股周四高開低走,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毛利率急跌的創新實業 招股集資55億元

電解鋁和氧化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五公開招股,發售5億股份,當中一成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10.18至10.99港元,一手500股,入場費5,550.42港元,11月19日截止,11月24日開始掛牌交易。 公司今年首五個月的收入達72.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22.6%;但盈利卻不升反跌14.4%至8.56億元,公司解釋是有若干主要原材料的市價上升,導致毛利下跌所致。 據招股書資料,公司去年的毛利率高達28.2%,但今年首五個月已急跌至19.9%,即大幅下跌了8.3個百分點。 是次集資金額約55億港元,扣除開支使費後,約50%用於拓展海外產能,包括建設一家電解鋁冶煉廠,另外40%將用於建設綠色能源發電站及購買設備,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issin foods

日清方便麵銷量持續回暖 但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日清食品在中國內地的銷售持續回暖,但增速開始放緩,其方便麵業務仍在等待一個正確答案 重點: 前三季度純利按年增長2.73%至2.58億港元 中國內地業務收入錄得18.6億港元,同比增5.4%,增速低於上半年    李世達 在中國消費市場持續低迷的2025年,方便麵這碗「老味道」似乎又更香了。11月10日,日本方便麵大廠日清食品有限公司(1475.HK)公布喜人的業績報告,這個登陸中國40年的品牌似乎又一次經受住了考驗。 根據最新財報,日清今年截至9月底止的前三季度收入達30.6億港元,同比增長6.99%;純利錄得2.58億港元,增幅2.73%。毛利率亦從去年同期的34.8%升至35.4%,主要由於杯裝即食面銷量增加及生產效率改善所致。 分地區看,香港及其他地區業務表現搶眼,收入同比增長9.5%至12.01億港元。公司稱,香港方便麵銷售穩健、其他海外市場需求上揚。相比之下,中國內地業務收入為18.6億港元,同比增5.4%,在集團總收入中佔比約六成。不過,這一增速已明顯低於上半年的9.4%,意味著第三季度動能有些無以為繼。 強化線下渠道 公司在投資者會議上指出,早前受壓的華南市場已重拾增長,華北及西部地區的銷售亦有改善。這顯示公司正在擺脫電商渠道的依賴,重新強化線下經銷與便利店網絡,特別是在華南與西部市場布局實體終端,以穩定利潤率並鞏固品牌聲量。 在創新方面,公司近年推出非油炸面、高纖低卡麵等主打健康概念的新品,並藉動漫、遊戲IP聯名強化品牌年輕化。這些策略雖提升了品牌活力,但部分非主業如冷凍食品與零食仍持續虧損。 中國的方便麵需求確實在恢復。根據世界速食麵協會(WINA)統計,中國方便麵年消費量已從2020年的463.6億份降至2023年的422億份,至2024年止跌回升至438億份。這意味著儘管外賣、自熱火鍋與預製菜的興起分流了大量即食需求,但在消費分級的時代,方便麵仍然不會被淘汰。 儘管如此,日清在中國市場的回暖仍顯脆弱。 品質穩定還是缺乏創新? 對日清而言,穩定的品質是一種優勢,也可能成為束縛。當中國市場的年輕消費者越來越追求「新鮮感」與「互動感」時,傳統口味與包裝的出前一丁與合味道,雖具懷舊情懷,卻難免顯得保守。這種矛盾正成為日清在兩地市場的最大挑戰。 日清香港與內地的品牌定位與消費場景存在明顯差異。在香港,「出前一丁」是許多人從小吃到大的經典品牌,幾乎家家戶戶櫥櫃內的必備品,不僅長年佔據高端方便麵市場主導地位,且與本地便利店、茶餐廳及超市形成穩定供應網絡,早已成為一種「熟悉的品質」與「習慣的口味」。 反觀內地市場,方便麵更多被視為快節奏生活下的「即食解決方案」,主流市場仍偏重價格與性價比。而康師傅(0322.HK)、統一(0220.HK)、今麥郎、白象等國產品牌陣容龐大,產品線從平價到高端不一而足,讓承受經濟壓力的消費者有更多更具性價比與新鮮感的選擇。 日清雖然也推出多款細分子品牌,但能見度仍然有落差,消費者一想到日清,還是只會聯想到包裝萬年不變的「合味道」與「出前一丁」。 據相關數據,目前,康師傅、統一、白象與今麥郎四大品牌,在內地方便麵的市場份額合計已達到81.35%。而日清身後,還有韓國三養(145990.KS)與農心(004370.KS)正虎視眈眈。 即使如此,日清並未收縮中國投資。今年9月,公司斥資約2.4億元在廣東珠海購地建新廠,計劃導入高度自動化產線,以提升產能與效率。董事長安藤清隆表示,此舉是為應對「高端產品需求增加與區域市場變化」,並強調中國市場仍是公司中長期發展重心。 今年以來,日清股價累升約17.18%,雖較去年低位拉升,仍遠低於同期恒生指數的升幅。目前日清市盈率37.9倍,高於康師傅的15倍與統一企業中國的15.7倍,這反映出市場對日清品牌穩健及毛利率改善的高期望,但也顯示其價格明顯偏貴,其成長性與盈利表現未必能夠支撐其高估值。 說到底,日清仍象徵著熟悉的品質與日式工藝,那份「不變」仍是品牌最動人的部分,這對消費者而言是安心,但對投資者而言卻是停滯。日清若想突圍,必須在「變」與「不變」中找到平衡,讓「老味道」講出新故事。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遊戲相關業務帶動 虎牙第三季收入年增一成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虎牙收入按年增長9.8%至16.88億元(2.37億美元),為公司今年以來最佳季度表現。 期內,公司遊戲相關服務、廣告及其他收入增長29.6%至5.32億元,首次佔總收入超過三成,成為主要增長動力。直播業務收入微升2.6%至11.57億元,主要受惠於付費用戶平均消費上升帶動。用户數據方面,截至第三季度,虎牙總月活躍用戶(MAU)達到1.62億。 期內純利錄得960萬元,相對第二季虧損55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但較去年同期2,360萬元下滑59.3%。經調整純利錄得3,630萬元,按年下降53.5%。毛利率維持穩定,為13.4%,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3.2%。 財報公布後,虎牙美股周三高開低走,收報2.68美元,跌4.29%,過去六個月累跌約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