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7.HK 603127.SHG
Joinn makes laboratory stuff

在美國藥品監管機構宣布藥物實驗新規後,這家提供外包臨床研究服務的公司股價應聲暴跌

重點:

  • 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逐步淘汰新藥研發中的動物實驗,昭衍新藥被大幅拋售,股價應聲急挫
  • 此事對公司的影響應該相對有限,因為它只有約20%的收入來自美國,其餘大部分收入來自中國

 

陽歌

關於人工智能帶來的好處,包括大幅提升制藥行業的新藥研發效率,已經有很多文章進行了闡述。但關於哪些行業可能會成為人工智能的犧牲品,令其商業模式被淘汰,卻鮮有報道。

在制藥行業,一個正承受這種壓力的領域,就是為新藥實驗提供實驗動物和相關服務的行業。上周晚些時候,北京昭衍新藥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6127.HK;603127.SH)就感受到這種衝擊,因美國宣布將逐步取消動物實驗要求,導致公司股價暴跌。

昭衍新藥主要為中國和美國客戶提供實驗用的小白鼠、兔子和猴子,以及相關的藥物實驗服務,同時也是大型藥物外包服務提供商(即臨床研究機構,簡稱CRO)的一部分。上周五,昭衍新藥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下跌了13.4%,在上海上市的股票下跌10%,這是中國A股市場的每日最大跌幅。周一,該股略有反彈,在早盤交易中上漲4.5%。

在此次拋售前,昭衍新藥的股價就已經大不如前了,較鼎盛時期下跌了90%以上。當時,昭衍新藥是快速發展的CRO之一,為迅速擴張的中國市場乃至全球的制藥商提供服務。但公司在上月發布的最新年度業績中承認,那些令人興奮的增長時期可能已經結束,行業「目前正處於由快速發展走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最新舉措似乎表明,昭衍新藥面臨非常真實的被邊緣化危險,部分原因是在人體實驗前的研發階段,人工智能和其他更有效及較人性化的方法,被越來越多地方用來測試新藥功效。

FDA上周四宣布一項重大的政策轉變,稱它正在採取「開創性舉措」,推動在單克隆抗體和其他藥物的研發中取代動物實驗。 FDA表示,將逐步取消動物實驗要求,並用一系列其他措施取而代之,包括基於人工智能的毒性和細胞系計算模型,以及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的類器官毒性測試。

FDA表示:「新的方式旨在提高藥物安全性,加快評估流程,同時減少動物實驗,降低研發成本,並最終降低藥品價格。」FDA續稱:「這舉措標誌藥物評估的範式轉變,有望在減少動物的使用的同時,加快美國民眾獲得治癒和有意義的治療。」

昭衍新藥承認,FDA的政策調整可能是周五股價暴跌的原因,當天該股的交易量是香港日均交易量的10倍以上。昭衍新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本公司相信,該計劃將在堅實的科學數據研究基礎上逐步實施,推動行業加快替代研究的步伐。」

公司並未提及是否正開發自己的替代人工智能實驗模型。公司在4月發布的最新年報中,對人工智能僅一帶而過,稱其「將加大投入,持續推進基於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優化,以提升勞動生產率和服務質量」。

長期下滑隱現?

FDA的新政策雖然會讓藥企受益,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同時也能讓一些動物免遭實驗之苦,但昭衍新藥顯然因此項政策轉變而可能遭受長期衝擊的企業。若中國也逐步淘汰動物實驗(去年該公司78%營收來自中國,其餘主要來自美國),其頹勢恐將加劇。

甚至在FDA宣布這一政策之前,昭衍新藥的處境已不樂觀。公司去年的營收從2023年的23.8億元降至20.2億元(2.77億美元),降幅達15%,是自2021年在香港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公司將營收下滑歸咎於競爭日益激烈,導致產品和服務價格下降。

營收下滑的同時,營業成本卻同比上升8%,導致毛利驟降近50%,毛利率也從2023年的41.2%暴跌至去年的25%。淨利潤更是從上年的3.97億元銳減81%至7,400萬元。

儘管目前形勢看起來不太樂觀,但據雅虎財經調查的五家分析機構預測,該公司今年的營收將企穩並恢復增長,預計將增長5.5%至21.3億元。

但分析機構對昭衍新藥的看法明顯變得悲觀。今年前三個月,有四家分析機構給予公司「強力買入」評級,而在本月接受調查的五家分析機構中,只有一家仍維持這一評級。並且,儘管今年前三個月所有分析機構都給予公司「買入」或「強力買入」評級,但4月有一家分析機構將評級下調為「賣出」。

儘管昭衍新藥的股價較其在香港的上市定價已跌逾90%,但目前它的遠期市盈率(P/E)為16倍,與國內CRO同行藥明生物(2269.HK)相同,而且還略高於全球同行艾昆緯(IQV.US)的12倍。似乎表明投資者尚未完全放棄昭衍新藥,可能是因為它在美國市場的風險敞口相對有限。

但作為全球藥物研發風向標的美國,其去動物實驗已成趨勢,因此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昭衍新藥如何佈局替代方案,以應對主營業務遭淘汰的風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行業簡訊:智能手機出貨1,330萬台 小米首季躍居中國第一

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3%,國產品牌小米(1810.HK)以近40%的同比增速躍居市場首位。同時,蘋果公司(AAPL.US)在華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9%,排名第五。 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中國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達7,160萬台,高於去年同期的6,930萬台。3.3%的增速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1.5%增幅的一倍有餘。IDC認為中國市場表現強勁,部分得益於政府近期推出的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消費的提振。 小米以18.6%的市場份額領跑一季度,較去年同期13.8%的市佔率大幅提升,其智能手機出貨量激增39.9%至1,330萬台。這一強勁表現使其超越原領頭羊華為,後者以1,290萬台的出貨量位居第二,同比增幅為10%。Oppo與Vivo分列第三、第四位,同比增幅均不足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anaan builds up its mining business

嘉楠科技去年續虧損 今年成敗全繫比特幣

這家加密貨幣礦機製造商錯過去年市場熱潮後,正加速自主比特幣生產,而此時行業已顯露出動蕩跡象 重點: 去年比特幣「減半」事件抑制礦機需求後,嘉楠科技3月比特幣的產量較2月增長約10% 公司發力挖礦之際,加密市場正因美國近期保護主義政策而步入新一輪動蕩期    梁武仁 雖以《聖經》中的應許之地命名,但嘉楠科技(CAN.US)近期卻似與「天堂」相距甚遠——即便去年其所處的加密市場整體走強。作為加密貨幣礦機製造商,其命運通常與數字資產的價格波動緊密掛鈎:市場繁榮往往能提振其產品需求。 但公司未能充分享受去年的加密牛市紅利,因漲勢主要由比特幣「減半」驅動。該機制被寫入了比特幣生成算法,將新幣產出量減半,導致礦工獲利難度加大,進而抑制新礦機需求。這一現實在嘉楠科技去年繼續錄得大額虧損中得以印證,即便當時加密貨幣價格正處高位。 為擺脫對礦機銷售的依賴,嘉楠科技一直布局自主挖礦業務,以期直接從比特幣價格上漲中獲益,而這些努力也正為其帶來一些額外收入。上周發布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該新興業務取得增長。但自主挖礦也使其面臨所有礦企一樣的困境。 去年比特幣短暫觸及10萬美元大關後,加密市場再度面臨動蕩,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恐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比特幣剛剛經歷七年來最差一季度表現,以太坊等其他主流加密貨幣走勢亦如出一轍。 在此背景下,嘉楠科技正面臨礦機需求下降與比特幣持倉貶值的「雙重打擊」。其最新月報顯示,3月產出90枚比特幣,較2月增長約10%,創下去年12月(首次公佈比特幣月度產出數據)以來新高。截至3月底,公司持有1,408枚比特幣,按現價計算價值約1.2億美元。 誠然,即便比特幣價格較1月的歷史高點(去年特朗普當選引發市場對出台更多有利政策的期待)已回落約25%,但當前價位仍遠高於去年同期水平。意味嘉楠科技仍可憑借去年幣價觸頂前所挖比特幣,獲得巨額估值收益。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2023年12月頒布的新規,要求加密礦企將所持數字資產價值波動計入財報損益。在此之前,礦企僅能在加密資產貶值時計為減值損失,卻無法計提增值收益。 儘管FASB加密資產會計處理新規今年才強制實施,但允許提前採用——嘉楠科技似乎已率先採用。據上月末發的布最新季報,公司去年因比特幣持倉增值確認4,200萬美元收益,而2023年則計提470萬美元減值損失。 比特幣價格波動 比特幣持倉的會計新規使嘉楠科技去年淨虧損收窄。但若今年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行,該公司將不得不承受估值損失。 「自2月起,全球政經環境的重大變動引發比特幣價格劇烈震蕩。」 嘉楠科技CEO張楠賡在上月舉行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這對市場情緒、未來預期,特別是整個市場的融資活動造成負面衝擊。綜合考量多重因素,我們對2025年第一季度持審慎態度。」 嘉楠科技仍預期今年營收將實現可觀增長,預計最高可達11億美元,較2024年的2.69億美元實現三倍躍升。 該公司確實擁有很多有利條件,尤其在美國市場頻獲利好。今年1月,其主要的礦機業務斬獲美國一位新戰略客戶的大額訂單;上月又與美國兩家合作夥伴簽署協議,將利用賓夕法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的挖礦設施提升比特幣自產能力。 此類合作將推動營收增長,亦是其預測今年收入大漲的底氣所在。隨著規模擴張,公司正逼近自2022年以來久違的毛利潤轉正關口。但運營費用在一段時間內仍可能侵蝕毛利,比特幣持倉的估值損失,亦將阻礙其重返淨盈利,這一目標同樣自2022年就未能實現過。 過去兩年持續虧損的背後,是公司在傳統礦機業務訂單承壓與新興挖礦業務投入加碼間難以平衡。今年一季度,其通過發行新可轉換優先股融資近1億美元,並以比特幣持倉為抵押獲得2,100萬美元定期貸款,另通過美股存托憑證市價發行募資約4,300萬美元。 儘管多方籌謀,亦可說密集融資暴露現金流困局,嘉楠科技股價過去一年累計下挫37%,市銷率(P/S)僅0.8倍。這遠低於規模小於它的礦機製造商億邦國際(EBON.US)的6倍,亦顯著落後Bitfufu(FUFU.US)、Mara(MARA.US)等上市礦企,後兩者的市銷率分別為1.5倍和6倍。 或因2022年的一項戰略決策,嘉楠科技直接受制於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影響,而這正讓投資者如坐針氈。對該公司而言,這可能是場持久戰,若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重拾升勢並長周期走強,佈局或將開花結果。隨著加密貨幣獲更廣泛接納,這種前景確有想象空間,但在風雲變幻的市場中,這遠非定數。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團向餐飲業投入1,000億元補貼

中國外賣市場再度掀起補貼大戰。在線餐飲外送巨頭美團(3690.HK)總經理薛冰,周一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峰會上宣布,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136.8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該筆1,000億元將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幫助商家補貼消費者、向餐飲商戶發放更多「助力金」、扶持和獎勵優秀品質商家,以及推動「明廚亮灶」覆蓋10萬家店,以加強行業基礎建設等。美團也將聯合480多個連鎖品牌探索「衛星店」模式,2025年將為首批1,000家「衛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零佣金、長期助力金、AI選址系統免費開放、專屬流量等。 美團近期動作頻頻,被認為是應對京東外賣的挑戰。今年2月正式跨足外賣市場的電商巨頭京東(JD.US; 9618.HK),上周宣布推出「百億補貼」活動,自上周五起向全體用戶發放每天最高20元的補貼。至周二,京東宣布單日外賣訂單量已突破500萬單。而為鼓勵商家加入,京東還宣布於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山軟件可轉債持有人換股

從事軟件開發的金山軟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二公布,可轉債持有人行使部分換股權,涉及1,012萬股股份,佔初始可轉債本金總額約11.35%。 該批可轉債金額為31億元,去年4月發行,於今年到期,息率0.625厘。是次轉換價經調整後每股34.77元,轉換後佔公司擴大股份總額約0.75%。 金山軟件周三開市跌3.4%至35.7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上升近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