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HK
iMotion Automotive Technology struggle with low gross margins, future hang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its self-developed systems

這家自駕方案提供商上半年營收顯著增加,但低毛利率的毛病沒有改善,仍獲納入恒生指數一系列成分股

重點:

  • 上半年公司營收6.4億元,年增17.1%,虧損下降1.1%至9,861萬元
  • 期內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7.55%下降至7.05%

李世達

隨著自動駕駛出租車在中國內地多個城市上路測試,與至少十個汽車品牌獲得L3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正迎來政策利好的東風。不過,自駕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車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1274.HK)仍陷在低毛利率的泥淖中。

知行汽車近期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期內營收為6.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17.1%;毛利爲4,485.2萬元,同比上升9.3%。股東應佔虧損下降1.1%至9,861萬元,較去年同期的9,975萬元略有收窄。報告期內,公司交付9.6萬套自駕方案及產品,同比大增92.9%。

雖然業績表現穩健,但作為一家已經上市且實現商業化的L2級自駕方案提供商,知行汽車的毛利率在行業中仍處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僅7.05%,低於去年全年的9.9%,以及去年同期的7.55%,似乎有愈來愈低的趨勢。相反具備晶片設計能力的地平線,2023年毛利率高達70.5%。

夾縫中求生存

問題在於,知行汽車缺乏過硬的技術實力,和百度(BIDU.US;9888.HK)、小馬智行或文遠知行等在自駕技術研發聞名的公司相比,反而更像一家負責代工的中間商。

知行汽車的快速增長,得力於與吉利汽車(0175.HK)及以色列自駕科技公司Mobileye(MBLY.US)的合作。2020年,知行汽車與Mobileye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向其採購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軟件和Eye Q5計算晶片,合作開發Supervision輔助駕駛導航方案,隨後取得吉利旗下極氪(ZK.US)的定點開發通知書。

2021年10月極氪001正式上市,帶動知行汽車營收大爆發。2021年營收僅有1.8億元的知行,至2022年大增至13.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六倍,當年營收來自吉利集團的佔比高達96%。

根據2023年報,知行汽車向Mobileye採購金額高達10.1億元,佔總採購額的88.7%;而向吉利集團銷售Supervision的收入為10.8億元,所有來自吉利的收入則為11.3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93.3%。

事實上,吉利與Mobileye自2018年便展開合作。也就是說,知行汽車的供應商與客戶,本身就是深度合作關係。公司年報中承認,他們無法保證Mobileye不會直接與吉利集團合作,也無法保證兩者不會與其他一級供應商合作。

一方面依賴Mobileye提供自駕晶片,另一方面又高度依賴單一客戶,令公司議價能力受限制,毛利率自然無法提升。

在近日舉行的極氪新品發布會上公布,2025款極氪001將採用浩瀚智駕2.0系統,配備兩顆英偉達(NVDA.HK)0rin-x智駕晶片及激光雷達,僅保留入門款車型繼續使用Mobileye方案。這意味著知行汽車可能要失去部分訂單。

同時,極氪似乎正與Mobileye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將自駕技術本地化。Mobileye在8月初發布新聞稿,宣布將為極氪推出基於Eye Q6H晶片的新一代 ADAS及L2+至L4級別的自動駕駛產品。但新聞稿中並未提到知行汽車。

股價仿似過山車

缺乏硬實力支撐,讓知行汽車股價顯得脆弱。自去年底上市以來,至今已經歷多輪大起大落。

至今年4月底,公司股價漲至歷史最高的115.6港元,為發行價近三倍。但5月2日及5月3日卻分別狂跌12%和39.2%,跌至60港元左右。之後經過一陣緩慢抬升,至6月3日又大跌26.5%,6月20日再跌18.2%,7月2日跌12.4%。

這些還不是最慘。7月17日,知行汽車開市後暴跌68.3%,從84.05港元跌到26.4港元。迫使公司發布緊急公告,強調公司經營一切正常,仍挽救不了後續頹勢,截至8月中,公司股價自峰值崩跌了80%。

公司自然知道其商業模式上的問題,一直積極開發自研系統。其全線自研的iDC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正在實現量產。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獲得括奇瑞、吉利、東風(0489.HK;600006.SS)、零跑(9863.HK)等客戶的18個定點函,其中大部分將在2024年和2025年投產。公司似乎即將迎來自研產品的爆發。

在經歷大半年的動盪後,市場面終於傳來好消息。作為「港股自駕第一股」,知行汽車獲納入恒生指數一系列成份股(不包括恒生指數),自9月9日起生效,消息激勵股價大漲29.3%,回升至28.5港元左右,市場目光重新聚焦知行汽車。

從市銷率看,知行汽車為3.2倍,高於德賽西威(002920.SZ)的2.1倍,並不算高。然而,知行汽車想在這一波股價高潮後走得更遠,自研系統量產後的表現相當關鍵。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收入大幅增長 賽目科技中期扭虧為盈

智能網聯車仿真測試及研發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介乎20萬至8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60萬元,實現扭虧。 公司稱,盈轉虧主要由於研發及銷售效率提高推動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萬元至9,200萬元,按年增長約58.4%至65.6%。 賽目科技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公司於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約3.83%。 賽目科技周二低開,至中午收市報12.78港元,跌0.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轉盈為虧 飛天雲動料最多蝕1.3億

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服務提供商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料將虧損1億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6,350萬元。 公司解釋虧損原因,主要是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的營銷服務收入下降,較去年中期減少1.08億元。另外,經內部評估後的可回收貿易應收款,料會出現減值虧損較去年同期增加9,000萬元。同時,期內因加大力度推廣集團業務及平台,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約5,920萬元。 飛天雲動周二開市跌9%報0.25港元,過去一年公司股價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開支激增拖累 傳奇生物二季度虧損擴大

制藥企業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核心抗癌藥物拓展勢頭良好,推動營收強勁增長。但受開支激增影響,公司淨虧損亦大幅擴大。 期內公司營收同比攀升36%至2.55億美元,當中藥企合作收入2.19億美元,同比增長逾倍,佔總營收86%,亦抵消授權協議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萬美元的影響。不過,淨虧損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萬美元擴大至1.25億美元。 公司核心產品卡衛荻(Carvykti),是一款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財報公佈後,公司股價周一收跌2.1%,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1%。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天岳先進招股集資20億港元

半導體企業山東天岳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31.HK; 688234.SH)周一在港公開招股,發售4,774.57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5%,其餘為國際配售,每股招股價不高於42.8港元,集資最多20.44億港元。 招股期至8月14日,每手100股。該股預期8月19日掛牌。公司表示,所得款項淨額中,約70%用於擴張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襯底的產能;約20%用於加強研發能力,保持集團在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天岳先進主要從事碳化硅襯底的研發與生產,是製作晶片的原材料,產品主要應用於光伏與新能源車領域。受到產品價格下跌、銷售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今年首季公司收入按年減少4.25%至4.08億元,淨利潤更是大降81.52%至852萬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