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告上半年利潤暴跌後的三天裡,這家中國的大銀幕影院技術提供商的股票下跌了約4%

重點:

  • 由於新冠奧密克戎疫情爆發導致的影院停業,Imax中國在2022年上半年只能勉強維持盈利
  • 中國上映的荷里活電影數量也在下降,使影院營運商很難吸引大量觀眾

梁武仁

新冠疫情兩年多之後,Imax中國控股公司(1970.HK)和中國的其他電影企業仍然深受這種病毒的困擾。即使沒有疫情,許多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中美關係冷淡,導致荷里活大片越來越難以進入這個與美國爭奪世界最大電影市場頭銜的國家。

Imax中國是 Imax Corp.(IMAX.US)的子公司,為中國的影院提供大銀幕技術。該公司在2020年遭遇淨虧損,因為初期的疫情爆發迫使影院關閉了超過半年。去年,形勢有所反彈,因為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控制,消費者回到影院,幫助 Imax中國恢復了盈利。

但事實證明,復甦是短暫的,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毒株在今年年初襲擊了中國的不同地區,仿佛疫情在上演“第二幕”。上海等大城市遭遇新的封控,許多影院再次關閉,對 Imax中國及其客戶——影院所有者造成了沉重打擊,從該公司上周發佈的中期業績中,就能看到這一點。

與此同時,荷里活大片在中國未能通過審核的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許多人認為這通常是出於政治原因。例如漫威影業的《尚氣與十環傳奇》就未能在中國放映,雖然這部電影在製作時就瞄準了中國市場,男主角劉思慕為華裔,影片也體現了豐富的中國文化。確定無法上映之前,就有人在社交媒體上批評該片,還有人猜測影片無法上映是因為劉思慕關於中國的評論招致了電影監管機構不滿。

頗能說明問題的是,去年在中國以Imax形式上映的荷里活電影僅13部,較2019年的30部少了一半以上。今年上半年的數字與去年同期持平,均為8部。

Imax中國今年上半年的困境在最新的中期業績報告中得到顯露。1月到6月收入同比下降約39%,至3,270萬美元(2.2億元),這是因為在3月底,超過一半使用其產品的影院處於停業狀態,而後上海便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封城。

在這六個月,中國的整體票房出現了類似的降幅,同比下降38%至26億美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美地區上半年票房增長了兩倍多,達到37億美元,因為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很大一部分地區,業務恢復到了更為正常的水平。

銷售下滑只是Imax中國必須應對的若干問題之一。由於對陷入困境的營運商可能拖欠應收賬款的撥備,它的利潤也受到侵蝕,反映出整個電影行業的壓力。因應票房不佳和發行成本高昂,該公司還對由演員出身的導演陳思誠執導的科幻喜劇電影《外太空的莫札特》的投資計提了減值。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由於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該公司還蒙受外匯損失。

利潤大幅減少

待上半年的大幕落下時,Imax中國在這一時期的淨利潤幾乎悉數蒸發。它上半年的盈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淨利潤僅76.6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 1,900 萬美元。

對於任何一種消費業務來說,為了控制疫情而採取的封控及其他限制性措施,都會帶來不利影響。有些公司在實體店的經營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可以抵消這些措施導致的負面影響,比如通過外賣或者加強網路管道的銷售。但對於電影院營運商來說,這樣的選擇是不存在的,這使其特別容易受到新冠疫情爆發的衝擊。

Imax中國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客戶票房收入的提成。它還將系統有償租給影院營運商,其中有些租費的高低跟票房的表現掛鈎。還有一個收入來源來自放映設備的組裝。最後,還有設備的維護收費。

在這些收入來源中,除了維護費用,其他的都受到票房的影響,在上半年,此類收入全線下降。

隨著國內的疫情紓緩,中國重新開放,下半年的前景看起來沒有那麼悲觀。截至6月底,中國約90%的Imax影院已經開放,儘管上座率有高有低。

但仍然存在重大的不確定因素,它們仍有可能造成不好的結果。中國堅持清零政策,而且也不排除疫情再次抬頭、重新封鎖的可能性。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可能會越來越不願意在電影票等非必需品上花錢。

投資者顯然對Imax中國的最新業績並不滿意,在財報公佈後的三天裡,它的股價下跌了近4%,雖然在週三有所反彈。隨著股價下跌,該股與2015年上市時相比,價格下跌近80%。

儘管如此,Imax中國的表現仍優於其他電影相關企業。它的母公司Imax Corp.去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一季度也沒有改觀,但隨著西方主要市場的影院重新開放,它在4月至6月間實現了盈利。美國的影院營運商AMC Entertainment(AMC.US)的情況也類似。

Imax中國的往績市盈率約為 7.9倍,對於這種增長相對緩慢的公司來說,這個數字還是不錯的,但其市銷率為2.6倍,低於母公司的3.8倍和 AMC的3.5倍。Imax中國的估值表明,雖然投資者對它仍然關注,但卻看法謹慎。鑑於該公司面臨疫情的干擾以及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這種謹慎是有充分理由的。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樂舒適獲中證監批香港上市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已正式為樂舒適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計劃備案,標誌這家在非洲售賣紙尿褲及衛生巾的銷售商,跨過了IPO的一大門檻。據上周五于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文件,公司计划在本次上市发售1.48亿股。 樂舒適於今年1月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了初步上市文件,並於8月作出更新。 文件顯示,公司今年前四個月實現營收1.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億元增長15.5%。當期嬰兒紙尿褲貢獻71.8%銷售額,衛生巾佔比達18.5%。期內的利潤同比攀升12.3%,由去年同期的2,770萬元增至3,110萬元。 根據初步申請文件援引的第三方市場數據,按營收計,樂舒適佔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17.2%份額,穩居市場第二大。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聚水潭首掛半日升24%

電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二在港股首日掛牌,高開24.2%報38港元,至中午休市報37.96港元,升24.05%。 公司公布,此次發售6,816.7萬股,發售價每股30.6港元,集資淨額19.4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獲1,952倍超購,國際發售獲21.9倍超購。 成立於2014年的聚水潭,總部位於上海,據灼識諮詢,以2024年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24.4%。 此次集資所得,將用於強化研發能力,加強銷售及營銷能力、戰略投資,以及一般營運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Kingsoft makes WPS software

政府加速取替進口軟件 金山軟件受惠程度有多高?

一則政府公告因使用金山的文字處理軟件,帶出要加快取代進口軟件系統的預期 重點: 中國政府近期在一份重要文件中,採用金山文字處理軟件,推動其股價上漲,公司被視為中國版Microsoft Office 儘管在進口替代政策的東風,以及積極的市場預期,金山辦公軟件在企業級市場滲透率仍顯不足,個人用戶仍佔收入的66% 夏飛 中國本月強化稀土出口管制的舉措,加劇市場憂慮中美貿易休戰態勢將會瓦解。儘管該政策信號強勁,但部分投資者更關注其傳遞方式背後的潛台詞,政府通過何種載體發佈這項最新重磅聲明。 一反常態,中國商務部未採用微軟PDF或DOCX格式文件,而是使用金山軟件有限公司(3888.HK; 688111.SH)開發的免費文字處理軟件WPS,從而生成10月9日稀土公告文件,該公司被普遍視為抗衡微軟(MSFT.US)Office的中國本土方案供應商。 雖然未正式確認為新政策,但此一低調轉變,標誌中國在加速推進技術自主可控、對抗美國軟件出口禁令的戰略中再進一步。2022年9月,國資委發布的內部文件要求,其監管的央企,須在2027年前完成國產替代外國IT系統的工作。 中國政府會否同步推進更多軟件國產化替代,仍有待觀察。 10月13日,金山滬港兩地上市股票最高大漲18%,但此後回吐全部漲幅。其A股今年表現尚可,但並非亮眼,11.6%的年內漲幅落後上證綜指17.7%的漲幅;港股則明顯跑輸大盤,年內下跌6.8%,而同期恆生指數大漲29%。 軟件角力 這輪短暫漲勢似乎表明,部分市場人士對政府發布稀土文件時,採用金山格式的意義,仍持懷疑態度。事實上,商務部8月對加拿大豌豆澱粉發起反傾銷調查時,也曾採用WPS格式發文,當時該轉變未引發過多關注。 不過,宏觀政策軌跡似乎未改,仍為本土企業提供追趕契機。 在華銷售軟硬件的外資科技企業正全線收縮,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惠普今年一季度在中國PC市場的份額降至7%,僅為華為13%的一半,更遠低於聯想30%的份額,而華為本不以電腦產品見長。 外資品牌不僅放棄中國作為產品銷售市場,也放棄作為研發和製造基地。此趨勢源於多重因素,包括中國成本上升,以及分散製造佈局,以規避過度依賴單一國家風險的考量。 《日經亞洲》報道稱,微軟(中國營收僅佔總營收1.5%)已於3月悄然關閉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並計劃明年將Surface平板電腦生產線遷出中國。蘋果也採取類似舉措,正將更多產能轉移至印度。 外資在製造端,特別是銷售端的收縮,為金山等中國品牌創造了發展空間。在中國力圖擺脫外國產品依賴的進程中,這些企業或正獲得政府的隱性支持。 金山由知名企業家、智能手機巨頭小米(1810.HK)掌門人雷軍掌舵,成為中國「去美國化」戰略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路透社報道顯示,僅2022年,中國在軟硬件替代領域投入就高達1.4萬億元(約合1,910億美元),同比增長16.2%。 今年8月,金山辦公投資者關係總監Li Yinan向投資者透露,公司WPS業務正「積極參與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辦公軟件採購招標」。此前估算顯示,WPS已佔據中國黨政機關、國企及銀行辦公軟件系統約80%的市場份額。 分析師普遍預期,中國加速要替代進口,將為本土軟件企業提供長期驅動力。目前,分析師對金山的平均目標價定為42.30港元,較周一收盤價31.64港元有34%上行空間。雅虎財經調研的12位分析師中,3人給予「強力買入」評級,7人建議「買入」,但其餘2人持「持有」觀點,顯示並非所有人看好其光明前景。 消費端依賴症 金山欲將微軟的戰略收縮轉化為實際收益,首要任務是深耕關鍵企業客戶市場,而非依賴個人消費者與政府機構支撐增長。 這種轉型跡象尚不明顯,金山二季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個人客戶貢獻WPS業務65.8%的營收,至17.5億元(約合2.45億美元);該比例自2020年第二季度的55%持續攀升。 反觀微軟Office業務,其收入絕大多數來自企業客戶。截至今年6月的六個月內,微軟365商業產品及雲服務營收達462億美元,面向消費者的產品僅創收22億美元。 金山保持增長但勢頭未達迅猛,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10%至26.6億元,但受遊戲業務收縮拖累,利潤增速顯著放緩至3.57%。截至6月30日,其WPS AI(微軟Copilot辦公助手的同類產品)月活用戶數,由2024年底的1,968萬快速增至2,951萬。 複雜的定價策略與數據隱私操作引發的聲譽風險,也給金山前景蒙上陰影。被「超級會員Pro/Plus/Pro…

簡訊:寧德時代續領風騒 第三季盈利勁升四成

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截至9月底止收入按年增長12.9%至1,041.9億元人民幣(下同),盈利按年升41%至185.5億元。 公司首三季度累計收入達2,830.7億元,按年增長9.3%,盈利按年升36%至490億元。 期間公司的總資產達到8,961億元,較去年底增長13.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按年增長19.6%至806.6億元,手上貨幣資金達3,242億元,按年升近7%。 寧德時代周二開市報543港元,升2.8%。公司自今年5月上市以來,股價累計上升一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