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zhou Tongshifu Cultural and Creative actively seeking a Hong Kong IPO amid Goods Economy, getting support from Xiaomi

銅師傅在內地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佔率達35%挾龍頭一哥地位申請港交所上市

  • 銅師傅去年純利大升近八成,股東包括小米
  • 線上直銷佔比大,自研IP收入比例高

 

白芯蕊

谷子經濟股今年炒上,最具代表的泡泡瑪特(9992.HK,股價今年已急升逾倍,一度撲近200港元大關,布魯可(0325.HK年初上市後亦反覆走高,同樣擁有谷子概念的杭州銅師傅文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遞交上市申請文件

主力生產銅質文創產品的銅師傅,由俞光在2013年3月創立,隨後引入基金北京光信、小米旗下的天津金米,及雷軍持股的順為等成為公司股東。據申請文件顯示,目前大股東為俞光,持股公司26.27%股權,小米則持有9.56%,順為及北京光信分別持有13.39%和6.06%股權。

曾計劃內地上市

申請文件中指出,銅師傅曾考慮在中國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但基於市況及戰略調整,以及香港上市有望接觸國際投資者,有助拓展海外,因此銅師傅終止內地上市計劃,轉戰香港掛牌。

受惠內容創作及消費數字化推動,全球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銷售收入由2019年的45.73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62.67億元,複合增長6.5%。隨著全球對精緻美學及具收藏價值的銅質工藝產品需求持續上升,估計到2029年銷售收入將擴至87.09億元,折合2024至2029年複合增長6.8%,當中中國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有望達18.7億元,佔全球21.5%。

尤其是內地銅質文創市場比國際市場強勁,因「國潮」美學崛起,激發消費者共鳴和體驗兼增強參與度,配合中國政府相繼出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等政策,支持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業化開發,以及工藝產品產業現代化轉型,帶動市場持續增長。

銅質文創市場高度集中

中國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高度集中,據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稱,去年龍頭首三間企業市佔率便達70%,其中銅師傅在總收入及線上收入更是行業龍頭,市佔分別達35%和44.1%。

銅師傅業務由直銷、經銷和代銷組成,佔集團2024年總收入分別76.7%、20.5%和2.8%。直銷之中,線上佔比最大,佔直銷收入91.9%,也佔集團總收入70.5%。所謂線上直銷,主要來自天貓、京東、抖音等旗艦店,同時實行統一線上零售定價政策,而銅師傅線上客單價平均高於750元。

此外,銅師傅也積極開拓線下渠道,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國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高流量商業區戰略要地運營9家直營店。

谷子經濟其中一個最大關鍵是產品IP(知識產權),銅師傅自研IP產生收入比例高,佔2022至2024年總收入的94.1%、88.3%及93.7%,同期亦創建300個、279個及456個新的原創產品IP,也與其他特許授權商合作,推出銅質擺件產品,包括《功夫熊貓》、《變形金剛》及《侏羅紀世界》系列等。

不過谷子經濟也分好淡季,銅師傅稱11月「雙11購物節」以及12月的「雙十二」等線上購物節、每年的新年及春節等送禮高峰期,以及第四季度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等,銷售都會特別暢旺。

銅價起跌主宰成本

整體來講,銅師傅去年增長強勁,收入按年上升12.8%達至5.71億元,純利升幅更快,按年升79%至7,898萬元。與此同時,營業成本佔比持續下降,由2022年和2023年67.8%及67.6%,下降至2024年64.6%,但公司產品原材料主要是銅,佔2022年至2024年營業成本的51.9%、47.1%及47.1%,未來全球對銅的需求大,特別是人工智能年代下,歐美電網殘舊需全面升級,全球新增產銅產量卻未有同步上升,或會推高銅價,變成集團利潤率有受壓風險。

參考全球IP公司估值,目前泡泡瑪特預期市盈率35倍,布魯可則達25.6倍,還有以Hello Kitty打響名堂的日本上市企業三麗鷗(8136.JP,目前預期市盈率也近30倍,意味全球谷子經濟股估值處較高水平,若果銅師傅能短期內掛牌,配合有小米光環照耀下,預計銅師傅力爭估值最少20倍預期市盈率上市,惟一旦超過30倍市盈率上市,股價炒高水位未必不多,值博率相對較細,投資者宜留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製造商大削產能 多晶硅產能利用率不足4成

據財新周五報道,企業正竭力扭轉成本倒掛導致的虧損困局,中國多晶硅製造商已大幅削減產量,目前產能利用率不足40%。龍頭企業大全新能源(DQ.US;688303.SH)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目前產能利用率維持在30%-40%區間,與行業平均水平一致。 大全及其同行的困境,源於過去兩年多晶硅價格飆升時的大規模擴產。作為光伏電池核心原材料,多晶硅價格曾經歷暴漲,然而產能的集中釋放疊加光伏組件需求趨緩,導致價格斷崖式狂跌,多數頭部企業均陷入虧損泥潭。 大全的境況頗具行業代表性,財報顯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多晶硅單位生產成本達每公斤7.57美元,同期銷售均價僅為每公斤4.37美元,價格出現大幅倒掛。在主動減產與價格下行的雙重壓力下,大全收入從去年同期的4.15億美元銳減至1.24億美元,並由去年同期的1,55萬美元盈利轉為7,180萬美元虧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雲工場主席擬售最多15%持股

IDC解決方案服務商雲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一公布,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計劃出售最多6,900萬股股份,約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的15%。公司表示,此次售股預計不會影響其業務運營。 此次交易將導致控股股東Ru 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由雲工場主席兼CEO孫濤持有)所持股份從3.45億股減至2.76億股,其持股比例將降至60%。 雲工廠成立於2021年,總部位於江蘇無錫,主要從事提供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運算服務以及ICT服務及其他服務的業務。2024年,公司收入7.07億元(9,800萬美元),按年增長1.7%,淨利潤1,209.1萬元,按年下跌13%。 雲工場股價在周一早盤下跌了2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招股價高低差距4成 吉宏集資最高7億

跨境社交電商及紙品包裝企業廈門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03.HK, 002803.SZ)周一招股,發售6,791萬股,一成在香港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介乎7.48港元至10.68港元,最高集資7.25億港元,本周四截止認購,下周二在港掛牌。 吉宏在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據灼識諮詢,公司在2024年的內地紙製快消品銷售包裝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2%。 過去三年,公司收入為53.8億元人民幣(下同)、66.9億元及55.3億元,盈利分別是1.7億元、3.3億元及1.8億元。 吉宏的招股價區間相當大,若以低位定價,集資總額只有5.08億港元,與高位定價相差超過2億港元,高低定價的差距達4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reen Tea group runs restaurants

新聞概要:綠茶集團香港首秀遇冷 上市首日股價下挫

受中國消費信心疲弱影響,綠茶集團首掛半日跌5.6%    陽歌 連鎖餐飲企業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五在港交所首日掛牌即下挫,反映大市走弱,以及投資者對中國消費信心疲弱的憂慮。 綠茶集團公告顯示,公司以每股7.19港元發行1.68億股,淨籌資7.46億港元。該股周五早盤持續走低,午間休市報6.79港元跌幅5.6%,對應市值約45億港元。 本次IPO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超300倍超額認購,國際配售部分獲6.2倍超額認購,顯示市場認購需求強勁。 這家從杭州起步的餐飲企業主打融合中式菜系,目前在全國運營493家門店。過去兩年門店數量年均增長30%,並計劃於2025年新開150家、2026年新增200家門店延續擴張。 與中國眾多中端餐飲企業相似,在經濟放緩導致消費者趨於謹慎的背景下,綠茶集團同樣面臨需求減弱的挑戰。 公司2024年營收從2023年的35.9億元微增7%至38.4億元,同期門店數量大增29%至465家(截至2024年12月末)。去年7%的營收增速較2023年51%的同比增幅顯著放緩。 消費謹慎也導致客單價下滑,2024年人均消費56.2元,低於2023年的61.8元和2022年的62.9元。翻台率從2023年的日均3.3次降至3.0次,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10.3%。 公司聲明稱:「於2024年,與2023年相比,我們的餐廳表現整體有所倒退,主要由於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行為改變,外出用餐次數及支出均有所減少。」 儘管經營環境艱難,公司2024年淨利潤仍同比增長9.1%至3.5億元。 當前綠茶集團市盈率約12倍,落後於海底撈(6862.HK)17倍及新上市小菜園(0999.HK)14倍的估值水平。而運營肯德基和必勝客的百勝中國(YUMC.US;9987.HK)市盈率達19倍,反映在「消費降級」趨勢下廉價餐飲更受市場的歡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