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即將在港股上市的互聯網醫療企業,過去三年已錄得76億元巨虧,但其上市估值比平安好醫生與京東健康等同業明顯偏高

重點:

  • 智雲健康過去三年收入增長強勁,但虧損也在不斷擴大,與行銷和研發領域大力投入有關
  • 雖然未能獲利,但該公司上市前已備受資本青睞,最後一輪融資的投後估值達到146億元,上市估值更進一步提升至154億元

莫莉

2021年,互聯網醫療賽道經歷了估值泡沫的破滅,已上市的京東健康(6618.HK)、阿里健康(0241.HK)和平安好醫生(1833.HK)股價集體腰斬。隨著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互聯網醫療企業的最佳上市視窗期也將過去,未上市的公司紛紛衝刺港交所,微醫、叮噹健康、思派健康、圓心科技等多間企業均在2021年首次遞表,但鮮有傳出通過聆訊的好消息。

主攻數碼化慢病管理領域的智雲健康科技集團(9955.HK),去年的上市大計也未能成功,但公司未有放棄,今年3月第二次遞表,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於6月中通過聆訊,即將在港交所主板掛牌。

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醫院和藥店提供醫療用品和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產品、為製藥公司提供數碼行銷服務,以及向患者提供網上問診和處方等,主要圍繞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慢病。

智雲健康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院內解決方案、藥店解決方案,以及個人慢病管理解決方案。為把握院內慢病管理市場,並將該市場擴展到院外場景,公司採取了“醫院為先”的戰略,院內解決方案的收入增長也最為迅猛,2019年時僅有1.77億元,而2021年收入已大增618%至12.72億元,佔公司總收入比重升至72.4%。

院內解決方案包括向醫院銷售慢病相關的醫療器械、耗材和藥品,推廣慢病管理相關的醫院SaaS,同時依託醫院網路為藥企提供數碼行銷服務,從銷售收入中抽取服務費。其中,醫療用品銷售和數位行銷推廣服務是智雲健康“最賺錢”的業務,在2021年總營收中分別貢獻了48.6%和22.9%。

至於第二項業務──藥店解決方案是向藥店銷售醫療用品,以及2019年推出的藥店SaaS問診服務。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有超過17萬家藥店已安裝其問診程式,約佔中國藥店總數三成。該項業務過去三年表現平穩,收入介乎3.3億至3.5億元,去年佔公司整體收入約兩成。

另外,個人慢病管理解決方案是通過三間互聯網醫院平台,為慢病患者提供院外監測、問診和處方開具的服務。該項業務收入也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從2019年的2,033萬增至去年的1.34億元,但僅佔公司收入約7.7%。

三年虧76億元

慢病在廣義上是指持續一年或以上,需要持續醫療護理、限制日常生活活動的疾病。隨著中國老齡化加速,將產生對慢病管理的巨大需求。根據國務院發佈的資料,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佔中國總死亡人數的88%,導致的疾病負擔則佔疾病總負擔的70%以上。

相對於其他需要線下面診、儀器輔助治療的疾病,慢病的護理重點在於長期且經常性的診治、系統化地記錄醫療資料,比較適合使用數位化解決方案。

據招股書引述的報告稱,中國數碼化慢病管理市場的市場規模,已由2016年的578億元增至2020年的1,761億元,期內複合年增長率達32.1%,並預計2025年將增至8,001億元,2020年至2025年的複合增長率達35.4%。

面對廣闊的慢病管理市場,智雲健康過去三年收入增長強勁,2021年營收達17.57億元,為2019年的三倍;但值得注意的是,其虧損也在不斷擴大,從2019年的5.65億元淨虧損,大增6.4倍至去年的41.53億元,三年間累虧高達76億元。

這與公司在行銷和研發領域的龐大開支有關,公司在2019年的銷售及行銷開支,僅佔收入約28.4%,但2020年及2021年分別升至74.6%和44.8%:至於研發開支也從2019年的2,375萬元大增至2021年的2.36億元。招股書解釋,這是因為從2020年起推行新的行銷舉措,現已安排960多名銷售人員覆蓋並滲透醫院及藥店,以便拓展客戶,提高營運效率。

IPO估值偏高

雖然公司錄得巨虧,但智雲健康的業務概念仍吸引資本青睞,至今已完成11輪融資,股東包括招銀國際、SIG Global、IDG基金、平安創投等知名機構投資者。該公司在過去兩年的兩輪融資,已分別進帳6,500萬美元和1.84億美元,最新估值達到21.84億美元(146億元)。

在互聯網醫療這個同質化嚴重的賽道,智雲健康依靠利錢較豐厚的數位行銷和藥店SaaS業務,令毛利率穩步上升,去年高達32.4%,優於行業巨頭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約23%的毛利率。

也許憑藉較高的毛利率水準,有助智雲健康上市後取得更高估值。目前平安好醫生與京東健康的市銷率分別為2.8倍和4.8倍,根據智雲健康週四剛上載的招股書披露,以每股發售價30.5港元計算,其市值將高達179億港元(154億元),市銷率高達8.8倍,比兩大龍頭企業存在較高溢價。

在最近港股走勢偏淡的行情下,智雲健康的高定價能否吸引投資者垂青,有待下月初公佈招股結果時揭曉。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AI推動業務增長 赤子城料中期純利翻倍

社交媒體運營商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9911.HK)周三公布,預料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度收入將介乎31.35億(4.36億美元)至32.15億元,按年升約38%至41.5%;淨利潤料達4.7億至5.1億元,按年增長108.9%至126.7%。 公司指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持續運用AI技術,推動旗下多元化社交產品穩步發展,帶動整體收入及利潤提升。同時,赤子城於2024年12月完成收購社交娛樂服務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ng Inc.的全部權益,使該公司財務表現全面納入合併報表,也為利潤增幅提供支撐。 業績公布後,赤子城股價周四高開9.3%,至中午休市報11.1港元,升8.4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銀諾醫藥招股集資6.8億元

醫藥企業廣州銀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近3,655.6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8.68港元,集資近6.83億港元,於本月12日截止認購,15日掛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沒有收入,更分別錄得虧損7.3億元人民幣(下同)及1.75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萬元,虧損同比持續擴大至9,788萬元,去年同期蝕6,189萬元。 集資所得的5.49億港元將用於臨床試驗及核心產品的商業化上市,餘下的6,100萬港元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Authentic :过去、现在、未来也拒售锐步

周三媒體報道,Authentic Brands Group否認向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出售銳步。 Footwear News報道稱,Authentic Brands執行副總裁Steve Robaire在內部備忘錄中表示:「Authentic並未向安踏出售銳步,市場傳聞完全錯誤。」Robaire補充:「Authentic過去、現在及未來均無剝離銳步的計劃」,並表明集團將繼續全力支持銳步品牌的發展。 先前有消息稱,Authentic有意向安踏出售銳步,並已接近達成協議。創立於1958年的銳步,阿迪達斯於2021年以25億美元售予Authentic。安踏作為中國最大運動服飾品牌,於2019年收購Amer Sports(AS.US)後,已持有包括威爾勝和始祖鳥等多個國際品牌。 在報道傳出後,安踏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3.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白酒消費減弱 珍酒李渡預告上半年少賺24%

中國白酒生產商珍酒李渡集團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億至25.5億元,預計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業績下滑是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費減少,尤其是在商務及社交宴請及送禮場合。公司於6月推出全新戰略性旗艦產品,並著力提升核心市場滲透率、加快渠道周轉,同時積極擴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場,期望於下半年帶來銷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擁有「珍酒」、「李渡」、「湘窖」和「開口笑」等白酒品牌,產品涵蓋醬香型、兼香型和濃香型白酒。核心產品「珍酒」去年銷量為12,284噸,為連四年下跌。 公司股價周三低開但隨後回升,至中午休市報7.09港元,升3.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