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誠健華的核心產品奧布替尼收入倍增,帶動上半年營業額大升142%,反映公司的商業化表現漸入佳境

重點:

  • 諾誠健華中期收入大升142%,但由於研發開支及匯兌損失增加,令期內虧損倍增
  • 公司手握65億元現金,仍計劃登陸上海科創板集資40億元,以建設生產基地協助加速產品商業化

莫莉

過去一年,中國的創新藥板塊顯著降溫,投資者越來越重視創新藥企的商業化能力,部分未能獲得「輸血」的公司,只能收縮研發管線。不過,擁有創始人明星科學家施一公的光環加持,連年虧損的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依然備受資本市場追捧,在手握65億元現金時,又即將登陸上海科創板集資40億元。

諾誠健華上周一公佈的2022年中期業績,展現了公司良好的商業化前景。得益於核心產品奧布替尼的銷售額倍增至2.17億元,其上半年營收同比上漲142%至2.46億元。但由於期內研發開支增加,加上公司採用美元為記帳本位幣,受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因素影響,期內產生的未實現匯兌損失金額明顯增加,令中期虧損擴大111%至4.4億元。如果扣除匯率因素,公司的實際虧損同比收窄約5,300萬元。

不過,投資者對其業績基本上無動於衷,該公司的股價在公佈後當日下跌了1.4%。儘管如此,其估值比同行存在巨大溢價,表明它仍然深受投資者歡迎。

諾誠健華成立於2015年,公司自主研發的奧布替尼於2020年底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晚期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以及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兩項適應症。

去年12 月,奧布替尼的兩項適應症被納入新版醫保目錄,在自建銷售隊伍的積極推動下,奧布替尼在國內血液瘤市場的滲透率快速提升,目前已覆蓋超過260個城市、1,000多家醫院和5,000多名醫生,並被列入多項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淋巴瘤診療指南。

除了自主研發的奧布替尼,「財大氣粗」的諾誠健華也通過引進授權方式增加產品管線,去年8月,諾誠健華引進了美國Incyte公司的CD19單抗Tafasitamab;今年7月,Tafasitamab聯合來那度胺在海南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開出首個處方,在瑞金海南醫院為一名符合條件的彌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完成國內首例注射使用。

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允許有臨床急需的個人使用中國藥監局尚未獲批的創新藥、醫療器械和技術進行治療,而這項藥物組合已經在中國香港提交上市申請。

收入續快速增長

除了兩款處於商業化階段的藥物,諾誠健華還有11款產品處於臨床階段、5款產品處於臨床前階段,正在中國和全球進行30多項臨床試驗。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增至2.74億元,同比上升48%,原因是更多創新藥專案進入臨床階段,同時也開展了更多第三期臨床試驗。

奧布替尼是一款BTK抑制劑,該類藥物主要治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瘤。由於BTK抑制劑面向血液瘤這一大適應症,市場潛力巨大。強生公司(JNJ.US)和Pharmacyclics公司聯合開發的全球首個BTK抑制劑伊布替尼(Ibrutinib)於2013年上市後,銷售額持續增長,去年銷售額近百億美元,是全球五大暢銷藥物之一。

當前全球僅有5款BTK抑制劑獲批上市,除了拔得頭籌的伊布替尼,中國市場上還有本土藥企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的澤布替尼於2020年6月獲批上市。作為奧布替尼的直接競爭者,澤布替尼因上市時間稍早,市場佔有率更勝一籌,據百濟神州財報顯示,澤布替尼上半年在中國的銷售額為7,020萬美元(4.8億元),同比增長82.7%。

不過,浦銀國際的報告指出,諾誠健華將繼續推進醫保准入工作,預計下半年產品銷售額將環比上升 30%至35%,反映收入前景不俗。

奧布替尼的適應症還在不斷拓展中,其中治療復發/難治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和復發/難治邊緣性淋巴瘤(MZL)的兩項新適應症已經提交中國藥監局審評,期望明年獲批。當前,中國 MZL量患者數量達4.5 萬,國內暫無 BTK 抑制劑獲批治療這種病症,若能成功獲批,將顯著擴大奧布替尼的市場潛力。

資金實力再加強

此外,中證監8月初同意諾誠健華在上海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這意味著諾誠健華即將成為第四家「A+H」上市的創新藥企。

然而,諾誠健華其實無迫切現金需要。中期財報顯示,公司期末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高達65.2億元,據諾誠健華去年9月提交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計劃募資約40億元,勢將進一步加強資金實力。

這是因為推進藥品商業化、進行臨床試驗和增加產能都需要「燒錢」。今年6月,諾誠健華廣州藥品生產基地商業化生產已正式獲批,從6月30日起可用於生產奧布替尼片,正式開啟自主生產之路;同時,公司將於北京建設創新藥基地,設有公司總部大樓、創新藥研發中心和大分子生產基地。

雖然諾誠健華的融資之路看似平坦,但其股價近期處於低位,自去年7月達到32港元歷史高點後,過去一年震盪下行,最近徘徊在11到12港元水平,略高於2020年的發行價8.95港元。從估值來看,同為創新藥企業的百濟神州與信達生物(1801.HK),今年的預測市銷率分別為15倍和10倍,遠低於諾誠健華的31倍,反映投資者對後者的前景具有相當信心,願意給予較大溢價。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國業績拖累 百威亞太首季利潤勁挫近兩成

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周四公布,2025年首季度營收同比下降7.5%至14.6億美元。儘管多數市場實現穩健增長,仍難抵消中國區業務的下滑。 當季淨利潤同比下跌18%,由去年同期的2.87億美元降至2.34億美元。 中國營收同比減少12.7%,導致亞太地區西部整體營收下降11.7%。而在韓國市場雙位數增長的拉動下,亞太地區東部營收同比得以增長11.7%。 公司稱:「2025年第一季度,我們在亞太地區的業務部分抵消中國的挑戰。但仍受到主要運營地區和即飲渠道持續疲軟影響,而佔我們約四分之一的中國市場庫存銷量亦下跌。」 財報公告後,百威亞太股價周四收跌1.8%至8.31港元,目前股價處於52周波動區間中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鈞達股份首掛升逾6%

光伏電池製造商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65.HK; 002865.SZ)周四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報22.20港元,較招股定價22.15港元高0.2%。至中午收報23.6港元,升6.54%。 公司公布,全球發售6,343.23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10%,淨籌約12.92億港元(1.66億美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3.5倍認購,國際發售獲1.08倍認購。 鈞達股份主營高效光伏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的出貨量計,該公司的N型TOPCon電池全球市場份額達至約24.7%,排名第一。 今年首季,公司收入18.75億元,同比下降49.52%,錄得淨虧損1.06億元,虧損較去年第四季收窄約3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usy Ming operates convenience stores

中國消費降級 鳴鳴很忙趁勢趕上市

這家零食店運營商申請赴港上市,它通過嚴格的成本控制,在下沉城市售賣平價零食 重點: 鳴鳴很忙集團利用持續更新的平價產品組合,吸引小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其零食,公司已申請在香港上市 這家零食店運營商在2022年至2024年間大舉擴張,收入增長8倍,但去年的毛利率卻非常低,僅為7.6%    譚英 如果說中國消費高昂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在當前的經濟低迷時遭重創,那麼折扣零食的境況則截然相反,尤其是在小城市。這些城市歷來被羅森和7-Eleven等大型跨國連鎖便利店所忽略,甚至也遭到了易捷、天府和崑崙好客等本土巨頭的漠視。 湖南鳴鳴很忙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輕而易舉地填補了這一空白,公司目前正在試水資本市場,計劃在同類公司中率先登陸港股市場。公司在2023年由「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兩個連鎖品牌合併而成,此後其經營超低價零食加盟店這一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合併時,這兩家連鎖店都在快速擴張,憑借低廉的啓動成本(包括廉租門店和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吸引了眾多加盟合作夥伴。 鑒於聯席保薦人是高盛和華泰國際,此次上市的規模可能相對較大,或將募集不低於1億美元資金。上個月,一項涉及早期投資者紅杉資本(原名紅杉中國)的股權轉讓,對該公司的估值為100億元(14億美元)。 鳴鳴很忙集團售賣散裝零食這個細分市場相對較新,產品以小包裝稱重出售,折扣力度很大,通常比傳統超市價格低25%至30%。品種多樣和快速銷售是其商業模式的關鍵。據iMedia的數據,這類門店(中文叫「量販店」)的數量從2021年底的2,500家,激增至今年的45,000家。這一爆發式增長主要歸功於鳴鳴很忙集團,後者目前擁有超過14,000家門店,佔全國門店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鳴鳴很忙集團明亮的黃紅色調門店,在中國的縣城和鄉鎮隨處可見,售賣的零食琳琅滿目,而且門店之間通常只有幾百米的距離。門店的選址優先考慮住宅區、大學和工廠周邊的商業區以及鄉鎮。 2024年,公司門店的商品交易總額(GMV)達到555億元(76.8億美元),交易單數超過16億筆,成為中國最大的休閒食品飲料連鎖零售商。公司按食品飲料GMV計算也是中國第四大連鎖零售商。 該公司未進駐大城市,不過正在考慮進軍北京郊區,並在廣州周邊的城中村開設了100家門店。每家門店面積在100至150平方米之間,過道寬敞、光線明亮的設計意在吸引顧客在各種零食之間流連忘返。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趙定喜歡在辦公室牆上掛一塊寫著「世界和平,零食自由」的牌子,這突顯他致力提供即使是薪資最低的工人,也能享用的零食的理念。 鳴鳴很忙集團的超低價,比如一罐可樂1.8元,一包樂事薯片2.8元,常常讓人聯想到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後者的出名之處在於產品週轉迅速,並通過消除中間商和鼓勵買家組團批量購買的方式壓低價格。 配送便捷產品推陳出新 和拼多多一樣,鳴鳴很忙憑借規模優勢,以及由36個配送中心組成的網絡,在壓低價格的同時,還能確保產品廣泛供應至各加盟店。其門店大多分布在配送中心300公里半徑內,且商品運輸無需冷鏈支持。更值得注意的是,鳴鳴很忙集團的庫存週轉率只有11.6天,遠低於傳統商超的30天甚至以上。 鳴鳴很忙的另一個榜樣是蜜雪冰城(2097.HK),這是一家以價格極低著稱的冰淇淋和茶飲連鎖店,比如冰淇淋僅售2元。趙定此前曾宣稱,他希望自己的門店能成為零食界的「蜜雪冰城」。 鳴鳴很忙集團的毛利率相當低,去年僅為7.6%,遠低於蜜雪冰城的32.5%,也低於高端零食公司良品鋪子(603719.SS)的27.8% 。但該公司希望投資者能忽略這一點,轉而相信其快速增長的故事。 鳴鳴很忙集團在2023年合併重組後加速擴張,加盟門店數量從2022年底的1,902家激增至去年底的14,394家,增幅超七倍,業務覆蓋28個省份,加盟商達7,200家。更驚人的是,同期營收從42.9億元(約合5.93億美元)飆升至2024年的393億元,增速更為迅猛。 儘管利潤率極低,但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強。去年,它的淨利潤為8.29億元,幾乎是2023年2.18億元的三倍。 狂奔路上不乏勁敵。它的競爭對手包括萬辰集團(300972.SZ),後者整合旗下的幾個區域品牌打造出了「好想來」。好想來的門店網絡規模與鳴鳴很忙集團不相上下,去年底擁有14,196家門店,零食收入為318億元。 鳴鳴很忙集團的合併背後,是兩位企業家的強強聯合,他們認為合併各自的業務能讓雙方都變得更加強大。合併後,兩人中年齡較大的晏周目前擔任公司董事長,他於2017年創辦了「零食很忙」連鎖店,該連鎖店的名字靈感來自台灣流行歌手周傑倫的一首歌。到2023年中,該連鎖店已擴張到3,000家門店。 趙定投身零食界的時間要早得多,早在2008年,他就在自家20平方米的店裡賣各種炒貨、瓜子和花生。後來,他創辦了趙一鳴零食,2022年開始加盟經營時,該品牌有84家門店。到2023年中,加盟店數量增加到2,200家。他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原本只想養家糊口。但他洞察到,隨著消費習慣改變,消費者不喜歡購買大包裝的產品了。於是,他開始轉型小包裝策略,實現銷量翻番。 2018年,29歲的趙定遇到了零食很忙的創始人晏周。後者告訴他,加盟不僅僅是讓別人使用自己的品牌名稱。這讓趙定下定決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最終他創立了用自己兒子的名字命名的趙一鳴零食,該品牌所信奉的理念是提供價格低廉、種類豐富的產品以及良好的購買體驗。現在,趙定和晏周都希望說服香港的投資者相信這種體驗,讓鳴鳴很忙集團成為中國平價零食界的拼多多和蜜雪冰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滬上阿姨上市首開升近七成

內地茶飲滬上阿姨(上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589.HK)周四在港掛牌,開市報190.6元,較招股定價每股113.12元高68%,中午收市報172.8元,升52.8%。 滬上阿姨發行241萬股,招股價介乎95.57港元至113.12港元,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九成國際配售,集資總額2.73億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3,616倍,國際配售超額1.57倍。 是次集資所得,25%用於提升數字化能力、 20%投入研發、20%加強供應鏈能力、15%提升品牌及擴張門店網絡,10%用於各項營銷活動。 過去三年,滬上阿姨的收入分別為22億元人民幣(下同)、33.5億元及32.8億元,利潤為1.5億元、3.8億元及3.3億元。門店分別為5,307家、7,789家及9,176家。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