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3.HK
CSPC Pharma teases big bucks deals after earnings miss

在創新藥行業中,在管線交易尚未完成時提前「預告」相當罕見,石藥集團此舉或許是為了對衝業績下滑壓力,穩定市場信心

重點:

  • 每項合作的實際首付款比例以及里程碑達成進展才能決定其真實收益
  • 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21.91%,同期的歸母淨利潤也同比下滑8.36%

  

莫莉

在中國創新藥「出海」浪潮奔湧的背景下,傳統醫藥巨頭正加速轉型,從過去的「以仿養創」即依靠仿制藥利潤支撐創新研發,到如今創新藥業務的授權合作交易(BD)成為拉動業績的新引擎,中國創新藥研發逐漸進入收成期。仿制藥「四大天王」之一的石藥集團有限公司(1093.HK)最近的動向成為這一轉變的典型縮影。

5月30日,石藥集團突然披露公司正在進行潛在大額交易,在創新藥行業中,在管線交易尚未完成時提前「預告」相當罕見。該公告稱,公司稱目前正與若干獨立第三方就三項潛在交易進行磋商,涉及有關該集團若干產品在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方面的授權及合作,這些產品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抗體藥物偶聯物(EGFR-ADC)及由自主研發的其他藥品。

石藥透露,每項潛在交易項下,可能應付予該集團的潛在首付款、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及潛在商業化里程碑付款,合計可能達到約50億美元。石藥還表示,其中一項BD即將在2025年6月完成。不過,這些潛在交易的條款及條件尚未最終確定,其亦未就潛在交易訂立任何具約束力的協議。

2025年,石藥已經完成了兩筆重大的授權合作。5月19日,石藥宣布與百濟神州( 688235.SH; 6160.HK; ONC.US)達成MAT2A抑制劑SYH2039全球授權協議,石藥獲得了1.5億美元的首付款並有權收取最高1.35億美元的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及最高15.50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2月19日,石藥集團與Radiance Biopharma達成合作,後者獲得一款ROR1 ADC在歐美等地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石藥集團將獲得1,500萬美元首付款,1.5億美元開發和監管里程碑金額、10.75億美元銷售里程碑金額以及一定比例的銷售分成。

若未來的三項潛在授權交易最終達成50億美元總收入,則單項目平均價值約17億美元,同石藥集團與百濟神州的交易規模基本持平。但是,每項合作的實際首付款比例以及里程碑達成進展才能決定其真實收益。

一季度業績下滑

對於石藥集團在第一季度財報發佈後預告潛在大額交易,市場認為此舉是為了對衝業績下滑壓力,穩定市場信心。由於石藥集團在5月29日的財報電話會上就已提前披露相關消息,其股價在29日和30日分別上漲11.9%和6.38%,但隨後的四個交易日內,漲幅有所收窄,在消息公佈後的六個交易日內,石藥的股價累計上漲16.9%。從市場反應來看,石藥集團這一招成效明顯。

5月29日,石藥集團公布第一季報財報,期內營業收入為70.1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1.91%,同期的歸母淨利潤14.78億元,同比下滑8.36%。其中,作為收入支柱的成藥業務因核心產品多美素、津優力納入集採而降價,導致該板塊的收入減少27.3%至55億元,抗腫瘤業務收入更是暴跌65.7%。

第一季度的業績疲軟只是石藥集團收入和利潤受挫的延續。2024年全年公司的收入已經下滑7.8%,淨利潤也同比下滑25.4%至46.82億元。儘管石藥近年來大力向創新藥業務轉型,研發投入佔比持續提升,第一季度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1.4%,佔營收比例達18.56%,但創新藥收入尚未形成規模支撐。市場擔憂石藥集團傳統業務萎縮後,或難以長期對創新藥輸血,其股價在2025年初一度達到4.17港元的低谷。

即便高額交易預期或許能抵消財務數據的負面影響,投資者也需要注意BD終止合作的風險。據動脈網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4月20日,在2020年完成的62起中國藥企對外授權交易中,有25起已明確終止合作,「退貨率」為40%。今年3月,石藥集團與Elevation的一項合作就宣告終止。2022年,Elevation以2,700萬美元預付款、11.5億美元里程碑金額的交易額從石藥集團引進EO-3021,但該藥物在美國的臨床一期數據遠不及石藥集團在中國臨床試驗的數據,因此Elevation決定終止推進該項目研發。

在創新藥研發領域,BD管線的臨床失利實屬常態,但中美臨床數據的較大差異仍然對石藥的聲譽產生負面影響。目前,石藥集團的市盈率約為20倍,遠低於剛剛完成「A+H」兩地上市的恒瑞醫藥(600276.SH;1276.HK)的市盈率51倍。創新藥研發本質上是高風險的長週期探索,石藥集團當前正處於傳統業務萎縮與創新管線變現青黃不接的雙重壓力期,投資者或許需要更長時間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聯想上季多賺逾倍 收入創首財季新高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0992.HK)周四公布,截至6月30日止的首財季淨利潤5.1億美元,按年升107.8%。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的淨利潤3.9億美元,升21.6%。 期內,聯想收入188.3億美元,按年升21.9%,創有史以來最高第一季度收入,並超越此前在疫情間所刷新的高點。毛利增8.4%至27.7億美元,毛利率則下跌1.9個百分點至14.7%。 集團三個業務集團,包括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方案服務業務集團及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均錄得強勁的雙位數同比收入增長。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方面,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及其他智能設備業務錄得過去15個季度以來最快的同比收入增長。 當中,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收入及經營溢利分別增長18%及15%,主要受惠於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滲透率增加、高端產品銷售迅速增長。個人電腦全球市場份額創新高,以及智能手機業務連續7個季度錄得雙位數同比收入增長 聯想表示,未來繼續執行AI發展策略,隨著混合式AI的投資增加,個人及企業AI領域均取得實質性進展,強調對「由3S邁向人工智能雙胞胎」的戰略充滿信心。 公司股價周四平開,至中午休市報11.11港元,跌3.5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合景泰富被申請清盤呈請

內地開發商合景泰富集團(1813.HK)周三公布,山東陽光新天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於今年8月11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合景的清盤呈請,內容涉及公司提供的擔保未償還金額約6.42億元人民幣(下同),以及應計利息1.36億元。 公司表示,將會結合該呈請及境外重組的進度,考慮是否向高院申請認可令。高院的首次聆訊日期為今年10月22日。 截至去年底止,集團的銀行及其他貸款、優先票據及境內公司債券合共達到729.3億元,當中約176億元須於一年內償還,負債比率(總借貸扣除現金及銀行結餘除以權益總額計算)則高達789.6%。 公司周四平開,但隨即大跌逾20%,過去一年公司股價從高位下跌超過7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udian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退出最後一公里配送 趣店營收大幅下滑

趣店集團(QD.US)周三披露,因逐步關停已運營兩年的最後一公里配送業務,二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逾90%至350萬元,上年同期為5,330萬元。 受48億元現金儲備產生的利息及投資收益躍升帶動,公司期內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億元升至3.12億元,同比增逾兩倍。二季度利息及投資收益達4.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950萬元增長四倍。 趣店稱:「經審慎評估,公司決定逐步退出最後一公里配送業務」,理由是競爭加劇。公司最初成功於在線借貸平台起家,後在監管整頓中放棄該業務,曾嘗試涉足教育及預製食品領域,但亦先後退出。 財報後,趣店股價周三收漲5.4%,年初至今累計升逾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ynn Macau bets on concerts

好計劃能否打敗壞手氣? 永利澳門殺入演唱會市場

永利澳門業績受贏率下滑拖累,反映高端市場波動風險,公司正押注大型活動中心,試圖以娛樂引流破局 重點: 永利皇宮第二季貴賓廳盈利僅2.8%,遠低於去年同期的4.1% 公司擬興建大型活動與娛樂中心    李世達 在演唱會經濟、簽證便利化等因素帶動下,澳門博彩業迎來一個炙熱的夏天。 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澳門博彩毛收入達1,188億澳門元(約148.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進入暑期檔後,勢頭更為強勁,7月份單月賭收衝上221.3億澳門元(約27.3億美元),按年大增19%,創下疫情後新高,也是自2019年以來的最佳單月表現。 這個增長勢頭讓多家投行紛紛改變預測,繼調高全年增長預測,市場普遍看好今年賭收有望增長7%以上。 然而,身處這波復蘇浪潮中的永利澳門,卻交出一份失望的成績單。永利澳門有限公司(1128.HK)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三個月,錄得收入8.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微跌0.2%;調整後物業EBITDA按年下滑4.2%至2.54億美元。顯然並未享受整體賭收上漲的紅利。 相較之下,美高梅中國(2282.HK)第二季收入年增9%至11億美元,經調整EBITDA年增2.5%至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金沙中國(1928.HK)同期收入年增2.5%至17.9億美元,經調整物業EBITDA亦按年升0.9%至5.66億美元。表現都比永利好得多。 拉長到上半年來看,情況也並不樂觀。1至6月,永利澳門收入17.49億美元,同比下降7.1%;EBITDA為5.06億美元,減幅達7.2%。 不如預期的表現也打擊市場信心,績後首個交易日,永利澳門股價大跌7.47%至6.28港元,但受惠於賭收上升濠賭股被看好,該股過去六個月仍升21.24%。 貴賓廳贏率下跌 事實上,澳門旅客消費降級的趨勢仍然存在,但在多場巨星演唱會與通關便利措施帶動下,旅客人數增長持續帶動收入上升。根據澳門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第二季旅客人均非博彩消費額按年減少12.3%至1,950澳門元,但總非博彩消費額仍年增4.6%至182.5億澳門元。 儘管來客變多,但能不能把客人的錢留在自己的口袋裡,卻是另一回事。 第二季,永利澳門來自賭場的收入為7.42億美元,同比上升2.2%,佔同期總收入約84%。雖然收入上升,但贏率正在下滑。財報顯示,第二季貴賓廳贏率約為3.19%,低於去年同期的3.69%及其歷史正常範圍(3.4%至3.6%),中場贏率約為20.2%,亦低於去年同期的22.4%。 在收入佔比更高的旗艦綜合度假村永利皇宮,貴賓廳贏率僅2.86%,遠低於去年同期的4.1%。公司直言,第二季收入主要受貴賓博彩贏率下降拖累,影響金額約1,300萬美元。 與之相比,美高梅中國第二季貴賓廳贏率為3.2%,中場贏率則有24.8%。 加入演唱會爭奪戰 「手氣差」雖是業績下滑的主因,但公司很清楚,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博彩市場,搶奪市佔率的重要性。公司自然不會坐等「手氣」轉順,而是選擇以資本投入重塑業務節奏。 公司公布,今年在澳門的資本開支預計達2億至2.5億美元,主要用於翻新永利澳門酒店塔樓、擴建永利皇宮的「主席俱樂部」貴賓區。另外,公司還計劃在永利皇宮北側興建大型活動與娛樂中心,預計2028年初落成。該中心將集演唱會、展會、娛樂於一體,成為澳門少有的大型綜合活動場地。正式宣告參戰演唱會經濟。 今年以來澳門賭收飆升,已驗證了娛樂活動對流量的帶動作用,演唱會與夏季旅遊結合,為澳門帶來了疫情後最高的單月賭收,永利也從毗鄰的銀河娛樂(0027.HK)及澳門威尼斯人舉辦的演唱會中受益。 永利渡假村行政總裁Craig Billings直言,「我們清楚需要具備帶動娛樂的能力,因此在我們的博彩批給投資承諾中,最大一部分便是活動中心」。面對疫情後競爭激烈的澳門娛樂市場,他形容:「這絕對是每日為市佔率展開的近距離搏鬥。」 從市盈率看,目前永利澳門約為11倍,低於美高梅中國的13.3倍、銀河娛樂的20.4倍及金沙中國的19.9倍,反映市場對其增長潛力仍抱有一定保留。若公司能透過擴建項目、優化非博彩組合,以及提升博彩業務贏率穩定性,或有望在未來數季迎來估值修復,縮小與同業的差距。對投資者而言,現階段或許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相對低點。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