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NCY.US
With a boozy new brew, the once scandal-tainted coffee chain has boosted its quarterly earnings and store numbers despite a brutal price war.

這家曾經醜聞纏身的中國咖啡連鎖營運商,第三季門店數量、營業收入及純利都大幅上升

重點︰

  • 受到「醬香拿鐵」熱賣帶動,瑞幸咖啡第三季營收和淨利潤也按年增長逾八成
  • 瑞幸聯合創辦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揚言,9.9元咖啡將會常態化,意味價格戰將會持續

 

裴梓龍

中國咖啡界在這兩個月最火熱的話題,必然是中國白酒豪門聯乘網紅咖啡推出的「醬香拿鐵」,這款全新產品,為正走在浴火重生之路的中國咖啡連鎖品牌瑞幸咖啡(LKNCY.US)添加不少動力。

這款與貴州茅台(600519.SH)聯合推出的特色產品,一杯價格38元,使用優惠券後只需19元,在9月4日開賣首天便售出超過542萬杯,單日營業額逾一億元;其後瑞幸再與經典動畫“Tom and Jerry”合作,推出一杯只需9.9元的聯名咖啡,吸納不少年輕消費者。

瑞幸與知名品牌合作的一系列攻勢,巧妙的拿捏了新一代消費者貪新鮮的心理,不只為公司收獲網上流量,也為東山再起打下了強心針。

根據瑞幸第三季業績,無論是門店數量、營業收入及純利都大幅上升,在「醬香拿鐵」帶動下,實現營收72億元,按年大增84.9%,其中自營門店收入比去年增長79.3%至51.4億元;加盟店的收入增長更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05%,達18.4億元。因此,其淨利潤也大增86.9%至9.88億元。

這家曾經醜聞纏身的中國連鎖咖啡「一哥」,經過近兩年重整,仍堅持着快速擴充的策略。瑞幸在第三季新開了2,437家門店,截至9月底,門店總數已達到13,273家,其中自營店共8,807家,加盟店4,466家,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但是,風光背後也並非全無憂慮,伴隨門店數量大幅上升,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該公司第三季物料成本上漲約120%,佔總收入達44%;租金開支上升85%,佔總收入19.8%;然而增長最多是銷售及營銷開支,按年多了約141%,佔總收入5.34%,主要因為品牌宣傳的投入增加。

「燒錢」宣傳為瑞幸帶來不錯成效,第三季新客戶超過3,000萬,月均交易客戶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848萬,按年增長1.3倍,累計消費客戶已經超過兩億。雖然「燒錢」的反效果是毛利率下跌,但這種中國式「劈價大戰」,相信仍會在咖啡市場繼續,因為瑞幸前聯合創辦人、前管理層陸正耀和錢治亞在財務造假風波被瑞幸罷免後,去年10月創辦的庫迪咖啡,正密謀吞佔瑞幸的市場。

庫迪咖啡高調造勢、瘋狂補貼、高速開店,所用的正好是瑞幸成立之初的策略,它打着每杯咖啡9.9元的旗幟,全速開店狙擊瑞幸。

今年6月初,瑞幸門店突破一萬家,公司正式亮出「讓高品質咖啡進入9.9時代」的口號,意味與庫迪正式開打價格戰。瑞幸聯合創辦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更直接表態,揚言9.9元活動將會常態化,意味已決心要把價格戰打下去。

價格戰影響毛利率

受到價格戰影響,瑞幸第三季客戶單價下跌到12元至13元,毛利率按年大降7個百分點至56%,按季也減少4.3個百分點。郭謹一強調,第四季受到季節性影響、加上產品組合調整,以及原材料成本繼續上升,利潤率可能進一步下降,但瑞幸加快提升市佔率的目標將進一步強化。換句話說,瑞幸將犧牲毛利率與庫迪拚市場。

至於庫迪也沒有停下腳步,其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錢治亞於10月22日發出內部信件,強調2025年的全球目標門店達到兩萬家,更披露截至發信當天,庫迪的門店已有6,061家,全球排名第四。

另一方面,庫迪更與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蕪湖片區在11月初簽約,庫迪咖啡國際供應鏈基地落戶蕪湖綜合保稅區內,主要涵蓋咖啡豆倉儲、烘焙、食品加工、製造及貿易等,估計可以為公司節約成本,增強實力與瑞幸打價格戰。

目前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消費者對價格變得更敏感,瑞幸與庫迪的共同敵人星巴克(SBUX.US)暫時沒有加入價格戰,所以該公司第四財季的中國平均客單價格僅下跌3%,但其整體銷售額僅增長5%,比全球平均的8%為低。

面對大型連續咖啡店的低價策略,率先陣亡的是中高價獨立咖啡店,這些小店被擠壓得喘不過氣。據行業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29日,中國共有19.16萬家咖啡店,雖然新增了9.5萬家,但已關閉的多達4.4萬家,當中大多都是獨立咖啡店。

財經媒體界面新聞便援引一名獨立咖啡店主稱,今年5月,瑞幸和庫迪相繼在他的店舖不到200米距離開店,直接令他的生意減少一半,雖然他曾嘗試加入價格戰,推出8.8元優惠券,但隨即出現虧損,直言「獨立咖啡店被9.9元咖啡捲死了。」

雖然瑞幸已在納斯達克除牌,但仍可以在場外的OTC市場交易,截至上周五,其股價在過去半年已累漲近五成,市值增至93.2億美元(679億元),遠比星巴克股價同期下跌4.2%的表現好。瑞幸最新市盈率也達到36.4倍,高於星巴克的28.6倍。由此可見,即使瑞幸正面臨一場殘酷的咖啡價格戰,但投資者仍傾向投以信心一票。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商湯折讓6.25%配股集資25億元

人工智能企業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HK)周四公布,擬以每股1.5港元配售約16.7億股新B類股份,較前一日收市價1.6元折讓6.25%。籌集淨額約為24.98億港元(3.18億美元),佔擴大後B類股份總數約4.38%。 商湯表示,所得資金將用於多個策略方向,包括30%用於發展AI雲及擴建其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商湯大裝置」;另30%將投入生成式AI研發;20%用於探索AI與新技術領域的融合應用,如具身智能機器人、區塊鏈、真實世界資產(RWA)、數字資產與穩定幣等;餘下20%則作為一般營運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配股認購人為無極資本,上周亦投資約13億港元認購另一家人工智能企業第四範式(6682.HK)約5%股份。 商湯股價周四低開1.25%,至中午收市報1.6港元,無漲跌。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沙中國二季度淨收入按年跌13%

博企金沙中國有限公司(1928.HK)周四公布公布第二季度業績,截至今年6月底止,淨收益同比升2.5%至17.9億美元,淨收入2.14億美元,按年下跌13%。經調整物業EBITDA為5.66億美元,按年升0.9%。 期間集團位於澳門的多家娛樂場的博彩收益均下跌,只有倫敦人的收益有所增長,由去年同期的3.15億美元,上升56%至4.95億美元。 集團行政總裁羅伯特表示,短期目標是於2025年至2027年間,季度經調整物業EBITDA可達到6億美元至6.5億美元,以及年度經調整物業EBITDA26億美元至27億美元。 周四金沙開市升1.85%報18.76港元,過去三個月股價由低位上升超過3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engrui Pharma targets obesity drug launch

國產減重藥賽道競爭加劇 恒瑞醫藥新藥即將申請上市

HRS9531注射液治療中國肥胖或超重受試者的Ⅲ期臨床試驗獲得積極頂線結果,6mg劑量組平均減重19.2%,且未達平台期 重點: 中國內地GLP-1產品的競爭格局非常激烈,超過200條GLP-1類藥物管線在研發中 恒瑞醫藥HRS9531與禮來的替爾泊肽的雙靶點相同,後者全球銷售快速增長    莫莉 自從5月實現「A+H」兩地上市後,中國醫藥行業「一哥」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在港股的表現一直強勁,其H股股價較A股存在約10%的溢價,顯示國際資本對其未來潛力的認可。不到兩月後,恆瑞再次以重磅利好消息印證了投資者的預期:公司宣布即將在近期於中國遞交GLP-1/GIP雙靶點減重藥HRS9531注射液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新藥上市申請,衝刺全球最火熱的減重藥賽道。 7月15日,恒瑞醫藥與美國Kailera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宣布,HRS9531注射液治療中國肥胖或超重受試者的Ⅲ期臨床試驗獲得積極頂線結果。HRS9531是恒瑞醫藥自主研發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和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肽(GIP)雙重受體激動劑,擬開發用於超重或肥胖及相關合併症、以及2型糖尿病等適應症的治療。 這項臨床研究共入組567名受試者,分別接受HRS9531注射液2mg、4mg、6mg或安慰劑每週一次治療。共同主要終點為給藥48周後體重相對基線變化的百分比,以及體重相對基線降低≥5%的受試者比例。與安慰劑相比,HRS9531所有劑量組在共同主要終點及全部關鍵次要終點上均達到優效性。具體而言,在為期48周的Ⅲ期試驗中,各組受試者的平均體重降低最高達17.7%,88%的受試者體重降低超過5%,其中6mg劑量組平均減重19.2%,且未達平台期。 HRS9531在Ⅲ期臨床中也同樣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與其他GLP-1藥物治療和HRS9531先前報道的Ⅱ期臨床數據一致。大多數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s)為輕度至中度,主要為胃腸道相關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HRS9531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已經於2024年5月被授權給一間新成立的美國Biotech公司Hercules。在這次NewCo模式的交易中,恒瑞醫藥授權了包括HRS9531在內的三款GLP-1產品組合,獲得1.1億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Hercules公司19.9%的股權,恆瑞還可獲得最高2億美元的臨床開發及監管里程碑款,以及累計不超過57.25億美元的銷售里程碑款。Hercules此後更名為Kailera Therapeutics,目前,Kailera正在大中華區之外推進HRS9531的臨床開發。 研發競爭激烈 作為GLP-1受體激動劑的代表藥物,諾和諾德研發的司美格魯肽在2021年6月獲美國FDA批准用於減重後「風靡全球」,在2024年6月於中國內地獲批減重適應症。在單靶點的司美格魯肽取得成功後,業界將目光投向多靶點GLP-1類藥物的研發。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胰高血糖素(GCG)等靶點在血糖平衡調節、脂肪代謝、食物攝入等過程中能與GLP-1發揮協同作用,提高藥物療效。 在司美格魯肽連續三年銷售破百億美元的行業神話催化下,中國內地GLP-1產品的競爭格局也非常激烈,根據醫藥魔方數據庫,國內藥企開發的GLP-1類藥物管線數量超過200條,研發方向包括GLP-1R單靶點、GLP-1R/GIPR雙靶點、GLP-1R/GCGR/GIPR三靶點等,約40家醫藥企業的GLP-1藥物進入減重適應症臨床開發階段。 其中,國產減肥新藥中進展最快的是信達生物從禮來引進的GCG/GLP-1雙受體激動劑瑪仕度肽。6月27日,瑪仕度肽注射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用於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長期體重控制,這是全球首個且唯一獲批的GCG/GLP-1雙受體激動劑。 禮來的替爾泊肽與恒瑞醫藥HRS9531的靶點相同,作為全球首個上市的GLP-1/GIP產品,其減重和降低腰圍的效果優於司美格魯肽,2024年7月在中國獲批長期體重管理適應證。雖然司美格魯肽收入仍高於替爾泊肽,但後者的增速不容小覷。根據諾和諾德和禮來公司Q1的財報,減重版司美格魯肽Wegovy收入為173.60億丹麥克朗(194億元),同比增長83%,減重版替爾泊肽Zepbound的同期銷售額為23.1億美元(166億元),同比增長347%。 雖然中國減重藥領域主要由先行者諾和諾德和禮來主導,但是GLP-1市場規模仍在高速增長,市場空間巨大。恒瑞醫藥當前的市盈率為64倍,諾和諾德的市盈率為18倍,前者溢價明顯。不過,HRS9531有望成為中國首款上市的自研GLP-1/GIP產品,若成功獲批,其產能佈局與定價策略或重塑國內減重藥市場格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TCL電子料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增最多65%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一公布,預期2025年上半年的經調整淨利潤約在9.5億港元(1.21億美元)至10.8億港元之間,按年增幅約45%至65%。 公司表示,利潤增長主要受益於持續推進「全球化」及「中高端化」戰略,積極投資Mini LED與人工智能研發,加強全球供應鏈布局並提升品牌價值。2025年初TCL成為奧運全球合作夥伴,進一步帶動品牌影響力。同時,公司推動數字化轉型與產能優化,費用率持續下降,經營效率明顯提升。 TCL電子周三股價平開,至中午收市報9.96港元,跌3.11%。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上漲逾5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