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7.HK
Leading white-feathered broiler business suffers in profit growth, changing strategies to defy the chicken cycle

受到雞肉價格下滑影響,中國「白羽雞王」山東鳳祥上半年少賺26.8%

重點:

  •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長8.9%,股東應佔溢利卻下滑26.8%
  • 公司「深加工雞肉製品」(Processed chicken meat products)業務收入佔整體營收達53.4%

李世達

雞肉是中國人餐桌上僅次於豬肉的存在,相比豬肉,雞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較低,被許多人視為更健康的肉品。不過,由於今年雞肉產量增加,雞肉價格下行,許多雞肉養殖企業日子並不好過。

近日,中國最大白羽肉雞出口商山東鳳祥股份有限公司(9977.HK)公布半年報,受到雞肉價格下滑影響,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錄得6,009.4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6.8%。

根據半年報,鳳祥上半年收入26.5億元,按年增長8.9%,但毛利卻減少15.9%,毛利率下降2.7個百分點至8.9%,導致盈利大幅減少,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公司在此前發出的盈警中表示,雞肉製品平均售價下降是盈利下滑的主因。其中,生雞肉製品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4%,深加工雞肉製品平均售價較上年同期下降約4.1%。

和豬肉一樣,雞肉養殖產業一樣有「雞周期」。當雞肉價格上行,養殖戶便會增加產量,導致供應增加,又令價格下降,養殖戶再減少產量,價格便回升,如此往復。此外,豬肉和雞肉之間還存在「豬雞共振效應」,當豬肉價格上漲時,往往也會帶動雞肉價格上漲。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出欄肉雞年增3%,其中,白羽肉雞出欄年增9.4%,雞肉產量年增9.2%。由於供應充足,雞肉產品收益下滑嚴重。

行業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白羽肉雞均價為每斤3.79元,按年跌幅達19.4%。中國畜牧業協會數據則指,上半年,白羽肉雞產業鏈綜合收益僅為每隻雞只有0.04元,同比減少1.84元。六個月中有三個月虧損,僅2月份收益處於正常水平。

因此盈利減少並非鳳祥一家專屬。行業龍頭聖農發展(002299.SZ)與仙壇股份(002746.SZ),上半年均預計少賺逾八成,其中,仙壇股份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為2,600萬元至3,400萬元,同比下降83.3%至87.2%;聖農發展則預計歸母淨利為8,000萬元至1.2億元,同比下降71.9%至81.2%。

聖農發展直言,公司受雞肉價格下跌影響的利潤超過10億元。

逆周期拓加工業務

為了降低雞周期的影響,實現多渠道多元發展,不少雞肉養殖企業紛紛向加工食品與預製菜領域發展。鳳祥一直在此方面努力,至2021年相關收入已佔整體收入超過一半。

鳳祥的「深加工雞肉製品業務」,目前已發展出「鳳祥食品」、「優形」及「五更爐」等品牌,產品包括雞肉熟食製品(可即食)、雞肉半熟食製品(需加工烹煮)及調味雞肉製品等。

其中「優形」品牌推出主打健康低脂的單品,如「優形低脂雞胸肉丸」與「優形嫩感MIX雞胸肉」等都大受歡迎。此外,優形也與連鎖會員店開市客(Costco)中國區達成合作,定製產品已在旗下門店上市。

上半年,鳳祥深加工雞肉製品銷量按年增20.1%,產生14.1億元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53.4%。而公司在出口業務上也頗有斬獲。目前出口目的地包括向日本、馬來西亞、歐洲、中東、韓國、蒙古及新加坡等。上半年出口業務收入達7.7億元,按年增長20.1%,出口業務佔比提高2.7個百分點至28.9%。

雞肉價曙光初現

業務層面以外,2022年由於母公司鳳翔控股旗下的祥光銅業債務爆雷,集團股權被拍賣,創始人劉學景因此出局,鳳翔業務由太盟集團接手。後者接手後積極為公司輸血,提供循環貸款融資幫助業務發展,促使公司股價回升,也引來中東投資。

2023年8月,中東主權財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資局下屬機構Platinum Peony B 2023 RSC Limited認購鳳祥9.9%股權,涉資約2.4億港元,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從大環境看,雞肉供需在今年下半年迎來轉機。7月中旬,由於國外家禽疫情暴發,中國暫停從巴西進口雞肉等家禽製品。受此影響,雞肉價格出現上漲。與此同時,整體產能也開始放緩,行業預測第四季度產能將下降,也會為價格帶來支撐。

經歷雞周期的波動與經營權的移轉,鳳祥仍能持續在各項業務上取得成長,可以證明公司維持穩健運營的能力。市盈率方面,鳳祥約為8.2倍,低於仙壇股份的33倍與聖農發展的29倍,公司估值似乎被低估。考慮到鳳祥在食品加工與出口業務上的成長,股價並非沒有機會谷底反彈,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PCB設備製造商大族數控擬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PCB設備製造商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200.SZ)周一公布,擬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公司已聘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 成立於2002年的大族數控,是中國印刷電路板(PCB)專用設備生產商之一,主要從事PCB專用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產品包括PCB鑽孔、檢測、曝光、成型設備等。其控股股東為大族激光(002008.SZ)。 公司2024年收入33.43億元,同比增長104.56%,淨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122.20。今年首季收入9.6億元,同比增加27.89%,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加83.60%。公司股價自2022年上市以來,已下跌50.3%至38.06元左右,市值約159.8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aer maker Epiworld file for Hong Kong listing

價格下行代工腰斬 瀚天天成靠國策突圍?

全球碳化硅外延片市佔第一的瀚天天成,正面對行業整合與價格下滑的雙重壓力 重點: 去年公司收入下滑14.4%,但淨利潤上升36% 政府補貼佔公司淨利潤約67%    李世達 隨著新能源車、光伏產業與工業能源等需求的快速增長,第三代半導體如碳化硅(SiC)領域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同碳化硅本身的特性——耐高溫與耐高壓,這個領域的參賽者正進行一場效率與耐力的比賽,迎來各自的「衝刺區間」。 在英諾賽科(2577.HK)、天域半導體之後,中國第三代半導體又一重要玩家——瀚天天成電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期望募資加碼產能與技術研發,在全球市場一爭高下。 第三代半導體指的是氮化鎵(GaN)與碳化硅(SiC),這兩種材料比硅晶圓具有高功率、耐高溫、高電流密度、高頻等特性,是生產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絕佳材料,成為通信設備、新能源車與光伏組件更好的選擇。在特斯拉(TSLA.US)Model 3車型率先採用碳化硅逆變器的帶動下,目前碳化硅市場超過七成的需求來自新能源車。 成立於2011年的瀚天天成,創始人趙建輝是碳化硅行業内的頂級科學家,為全球第一位因對碳化硅技術研究和產業應用做出重大貢獻而獲選IEEE Fellow(IEEE院士)的研究者。 在頂尖科學家的帶領下,公司的發展頗為順利。申請文件引用灼識諮詢的報告指,自2023年來,按年銷售片數計,瀚天天成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外延供應商,2024年的市場份額達31.6%。另外,瀚天天成也是全球率先實現8英吋碳化硅外延片量產的生產商。 財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瀚天天成通過自產和代工業務模式銷售了8.54萬片、20.06萬片、16.44萬片碳化硅外延片。其中,6英吋碳化硅外延片銷量佔比超95%, 8英吋則佔4.5%。 同樣以碳化硅技術為主,也正申請港股上市的天域半導體,2023年碳化硅外延片銷量為13.2萬片,較瀚天天成少6.86萬片。8英吋外延片方面,天域半導體銷量為15片,同期瀚天天成則為285片,後者至2024年更大增至7,466片。 從收入看,2022年至2024年,瀚天天成收入分別為4.41億元、11.43億元和9.74億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14.8%。 公司收入縮水,與碳化硅外延片價格下滑有關。由於此前幾年碳化硅襯底產能大規模擴充,2024年市場供需失衡,出現了供大於求的現象,6英吋碳化硅襯底的價格在2024年出現大幅下滑,帶動了外延片價格同步下滑。 2020年至2023年,6英吋碳化硅外延片價格從每片1.14萬元降至9,800元,2024年進一步降至每片7,300元,降幅達到25.5%。價格下滑也令公司毛利率從2022年的44.7%降至2024年的34.1%。 代工收入腰斬 另外,代工收入的大幅減少,也是導致收入下滑的原因。2024年,公司外延片代工收入僅為1.21億元,同比下滑58.7%,佔總收入比例從2022年的35.5%降至2024年的12.4%。 全球碳化硅市場正逐步被IDM(垂直整合)模式主導,國際大廠如Wolfspeed(WOLF.US)、英飛凌(IFX.DE)透過自建全流程產線削弱第三方代工需求。同時,國內頭部企業如比亞迪(1211.HK; 002594.SZ)、三安光電(600703.SH)也開始自建外延產線,使得代工空間進一步壓縮。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海外客戶,2024年約為7.66億元,佔總收入比重達78.7%。申請文件中提到,公司業務可能受到地緣政治緊張、國際貿易政策、國際出口管制及經濟制裁的重大不利影響。 利潤依賴政府補貼 儘管收入與毛利率雙雙下降,公司淨利潤卻不減反增,2024年年增36%至1.66億元,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政府的補助增加。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已被中國政府列入國家戰略重點,視為半導體產業「彎道超車」的突破口。各級政府紛紛出台專項扶持政策。過去三年,瀚天天成收到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351萬元、4,735萬元、1.12億元。2024年,政府補助佔淨利潤達67.5%。 自成立以來,瀚天天成完成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華為旗下的哈勃科技、華潤微電子(688396.SH)、芯成眾創、廈門高新投及火炬創投等,去年12月完成一筆有廈門國資參與的10億元融資後,公司估值達260億元。 在技術突破與產能擴張的帶動下,瀚天天成已成為全球碳化矽外延片的領先企業,然而面對價格下行、行業整合與地緣政治等壓力,「擴張」不再能解決所有問題。所幸在政策支持下,行業仍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同樣在港股上市的英諾賽科,上市後股價一度上漲逾110%,目前漲幅仍超30%,考慮到同類公司仍屬稀缺,代表中國碳化硅技術自主的瀚天天成,仍有機會受到追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Temu與Shein大砍美國廣告支出 警告即將漲價

據媒體報道,中資電商平台Shein與Temu正大幅削減其在美國的廣告支出,並警告消費者即將調漲價格。這是因應美國即將開始對所有進口包裹徵收關稅的新政策,該政策取代了原本的免稅規定,過去內容物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型包裹可免關稅入境美國。 路透社援引SensorTower數據報道,截至4月13日的兩周內,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X及YouTube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較前30天均值下降31%。同期Shein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Pinterest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縮減19%。Temu是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旗下國際業務板塊,Shein則是全球快時尚行業領軍企業,總部在新加坡但其大部分商品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英國《衛報》披露,這兩家電商業者已警告其美國客戶,預計下周起將上調價格。Shein在向消費者發出的公告中表示:「由於全球貿易規則與關稅政策變動,本平台的營運成本已上升」,價格調整將於4月25日生效。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上調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後,Shein與Temu或需繳納最高145%的稅金。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台積電首季淨利增六成 客戶未受關稅影響

晶片代工大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US; 2330.TW)周四公布最新業績,首季收入8,392,5億元台幣(255.3億美元),同比增長35.3%,淨利潤3,615.6億元台幣,同比增長60.3%,創歷史新高。 其中,來自高階運算業務的收入佔比,從去年同期的46%增長至59%,但智能手機業務則從38%降至28%。另外,五奈米製程業務收入比重從去年同期的37%降至36%,但三奈米製程業務則從9%增至22%。從地區看,公司有77%收入來自北美地區。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目前客戶行為並未因關稅政策有任何轉變,2025年營運展望不變,美元營收將成長24%至26%,預計AI需求仍然強勁。他提到,公司正加碼美國投資,預估將有約30%的二奈米及以上產能將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 業績公布後,台積電美股周四微漲0.05%,收報151.74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