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信、360數科和信也科技正在以犧牲收入增長為代價,將關注焦點轉向優質借款人,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違約風險

重點:

  • 樂信和360數科報告第三季收入和利潤下降,因為它們拒絕向高風險借款人放貸,並提高了違約準備金
  • 財報顯示,金融科技貸款服務商正變得謹慎,以便在中國經濟放緩之際,避免與違約相關的貸款損失

梁武仁

隨著中國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後急劇放緩,「風險控制大於一切」似乎成了中國貸款公司的口頭禪。之前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由信貸寬鬆推動的,但投資者似乎對它們新的業務重心表示讚賞。

這是三間網貸服務商的最新業績傳遞的資訊,樂信(LX.US)360數科(QFIN.US)和信也科技(FINV.US)上周都報告第三季淨利潤下滑。它們的具體業績各異,但共同的主題是越來越謹慎,努力遏制中國經濟放緩帶來的風險,這種形勢可能打擊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增加他們債務違約的機率。

這意味著三家公司犧牲了收入增長,把重點放在質素更高、風險更低的客戶身上。上週三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樂信的第三季收入按年下降9.4%。幾天前,360數科也公佈了類似的10%降幅。信也科技的業績顯示,其第三季收入增長了約18%。但這也比幾年前的繁榮時期要慢。

「在目前的時間點,管理層認為質素高於數量,是維持我們業務健康狀態的正確方法,」樂信CFO孫銳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總結了當前的普遍情緒。 

在這三者之中,樂信在尋找財務狀況良好的借款人和盡量減少違約方面壓力最大,因為它的拖欠率最高。拖欠90天及以上的貸款通常被視為不良貸款,這類貸款佔樂信9月底貸款總額約2.66%,高於一年前的1.85%和6月底的2.63%。這個最新數字是惠譽評估的中國傳統銀行平均水平兩倍多。 

盡管樂信越來越關注信貸風險較低的優質借款人,而這應該會降低為潛在違約計提準備金的需要,但第三季的此類準備金仍然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雖然樂信主要是借款人和銀行之間的貸款中介,該公司跟360數科和信也科技一樣,面臨著信貸風險,因為當借款人貸款違約時,它要幫助彌補貸款夥伴的損失。

第三季撥備激增侵蝕了樂信的淨利潤,但也表明該公司想要為違約大幅增長做好準備。在當前這樣的不確定時代,這些保護性的撥備似乎是明智之舉。如果實際貸款損失小於樂信的預測,它仍然可以釋放一些撥備金,在未來幾個季度將其計入收入。

高質素增長

360數科的拖欠率在過去一年也大幅上升,6月底的時候,與樂信處於差不多的水平。但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相關數字在第三季略有下降。正如公司首席執行官吳海生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重申,這表明公司在篩選高風險借款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360數科與樂信一樣,都在加大力度推動「高質素增長」。

這需要持續不斷的投資來開發、完善風險評估軟件,在利潤下降的情況下,這並不容易。對於360數科來說,即將在香港二次上市籌集的資金可以派上用場。它將發行554萬股股票,籌資最多4.92億港元(4.47億元),計畫在週三定價。它表示,將把籌集的資金用於技術開發和信用評估等用途。

信也科技就體現了關注高質素借款人能如何在長期內獲得回報的例子。該公司早在樂信和360數科之前就開始甄別風險較低的消費者。因此,它的90天拖欠率遠低於其他兩家公司,9月底為1.44%,即使較上年同期上升了約0.4個百分點。

由於信也科技已經擁有了更好的信用風險評估系統,並積累了經驗,它可能比樂信和360數科更容易鎖定符合條件的借款人,並提高貸款促成量。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不同於其他兩家公司,它在第三季能夠在經濟逆風的情況下實現收入增長。

不過,信也科技的收入增長也低於前幾年,這意味著它在尋找新的借款人時,可能會變得更小心,這可能是出於謹慎,也可能是符合風險標準的客戶池縮小了。與樂信和360數科一樣,信也科技也增加了針對未來不良貸款的撥備。

雖然這三家公司的最新財報並不亮眼,但發佈後股價均出現上漲。信也科技目前的市盈率在4倍左右,而樂信和360數科超過了3倍。誠然,這些估值並不算高。但它們似乎表明,投資者認同這些公司在長期內保持競爭優勢的努力,縱使對該行業的監管不斷發生著變化。

這三家公司都贏得了「倖存者」的稱號,通過將業務模式從直接貸款轉變為撮合貸款,它們抵受住了監管機構對網上貸款機構的嚴厲打擊。考慮到許多之前的同行已經消失或正在為生存而戰,這種成就看起來值得稱讚。後者包括趣店(QD.US),該公司試圖涉足教輔業務和預製菜業務,但以失敗告終。它第三季淨虧損擴大了近六倍,在尋找商業模式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前進道路。

相比之下,樂信、360數科和信也科技都值得一讚,因為它們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採取了看似正確的步驟,得以長期維持業務。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寶尊電商第三季度同比續虧損

電商軟件提供商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周二公布,隨著核心電商服務重返盈利軌道,新興品牌管理業務虧損又收窄,第三季度營收實現增長。 公司表示,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營收同比增長4.8%至21.6億元,經營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1.15億元收窄至2,560萬元,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淨虧損,亦從去年同期的6,680萬元收窄至4,020萬元。 寶尊電商業務本季度實現經調整經營利潤2,810萬元,較去年同期2,980萬元的虧損成功轉盈。品牌管理業務(含在華運營Gap服裝門店)的經調整經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5,530萬元收窄至3,870萬元。 財報發布後,寶尊紐約上市股票周二下跌5.8%,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4.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諾亞控股上季純利大增62.6%

財富管理公司諾亞控股私人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億元(約8,890萬美元),按年下跌7.4%,淨利潤達2.18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2.6%,經營利潤1.719億元,則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註冊客戶數為466 ,153人,同比增長1.3%;活躍交易客戶數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產品分銷規模達170億元,年增19.1%,其中海外產品分銷86億元,增11.2%。資產管理規模維持穩定,截至9月30 日合約管理資產為1,435億元。關聯公司投資權益變動的公允價值增加,則帶動公司淨利潤增長。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減少、保險產品分銷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國經紀交易商牌照,亦開始在各業務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術,以改善獲客能力、提高效率,進一步強化全球布局與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強健的資產負債表為未來投資提供堅實基礎。 諾亞控股港股周三早盤無漲跌,至中午休市報17.99港元,該股過去6個月累升約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萬國數據押注AI新周期 在擴張與去槓桿之間找平衡

人工智能點燃中國數據中心新一輪建設潮,萬國數據一邊把資產注入REITs回血、一邊搶搭AI算力快車,但這樣的平衡能否持續 重點: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億元,按年增長10.2% 資產注入C-REIT帶來13.69億元終止合併收益,期內錄得淨利潤7.29億元   李世達 對中國數據中心產業而言,2025 年很可能會被視為一個分水嶺:一方面,人工智能訓練與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輪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國首批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讓這個向來高槓桿、重資產的行業出現新的財務工具。 這就是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 Holdings Ltd.(GDS.US; 9698.HK)的寫照,既受惠於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設,也受制於多年積累的財務壓力。 根據公司公布的最新財報,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萬國數據錄得28.87億元(4.06億美元)收入,按年增長10.2%,連續第二季維持雙位數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個月新簽訂單達7.5萬平方米,相當於約240兆瓦的新增裝機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約65%與人工智能相關。 新訂單增速放緩 這顯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驅動新一輪算力投資,但企業本身其實並未完全掌控節奏。管理層在說明會中坦言,第二季之後的新訂單步伐較前期緩慢,這意味著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會延續今年的強度。此外,續約談判仍令單位收入每月下降約3%至4%,反映出人工智能需求雖強,但傳統互聯網業務的降價壓力並未消失。 儘管萬國數據享受到人工智能點燃的需求紅利,但供給側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使得承載人工智能的空間不再稀缺,談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轉折,是萬國數據今年將一批項目注入中國首批數據中心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資產總額約24億元。交易帶來約13.69億元的終止合併收益,使公司期內錄得淨利潤達7.29億元,實現由虧轉盈。 生存模式改變 但REITs的意義不在於一次性盈利,而在於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萬國數據過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貸、買地、建機房進行高速擴張,當信貸環境寬鬆時,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國信貸收緊之後,重資產模式不再具備可持續性,槓桿開始反向壓縮公司空間。REITs提供的,是一條能讓萬國數據既擴張、又不必完全依賴舉債的現金流管道,維持規模循環。 這也為公司帶來了財務結構的改善,財報顯示,淨負債與年化調整後EBITDA的比率,已從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貸成本下降到3.3%。在中國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同時降低槓桿與利息成本並不容易,這更突顯REITs對公司運作的重要性。 萬國數據的業務模式高度依賴電力供應。公司目前擁有約900兆瓦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儲備,這讓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發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項目。管理層也在說明會中點出:「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正變得極度稀缺。」人工智能確實帶來增量需求,但供給端——土地、電力、審批、建設速度,正在變得更競爭、更受政策影響。 海外數據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來伏筆。該平台在亞太與歐洲雖具潛力,但今年第三季仍錄得4.61億元虧損,短期內仍會拖累整體利潤。公司需要持續證明其開發、運營與出售資產的能力,而不僅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萬國數據市銷率(P/S)約為4.15倍,大幅低於Equinix(EQIX.US)的8.42 倍與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於仍處於重組期的世紀互聯(VNET.US)的1.99倍。這顯示儘管中國市場更為波動,但萬國數據的規模、客戶質量與資本循環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來,萬國數據在港股累升約30%,與大市相若,但過去一個月有約 7%回調,股價30.1港元較52周高位48.9港元有約四成折讓。在估值仍具折價、AI驅動需求未減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區間。作為熱門的AI基建標的,當人工智能需求維持強勁、REITs資產注入順利時,相信市場願意提高估值< 但仍須留意政策面的變化。簡而言之,萬國數據正在穿越一個全新的算力周期,隨著估值與市場預期的提升,意味著已沒有太多犯錯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配股 折讓一成集資2億元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將配售約1,401萬股新H股,每股配售價14.88元,較周二收市價16.53元折讓10%,亦較過去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17.3元折讓14%,配售股份佔擴大後發行股份約3.33%。 是次集資淨額最多2.04億元,約70%用於發展L4無人物流車,包括研發新一代產品、升級運營平台及拓展銷售網絡;約30%用於升級基礎研發平台,包括提升數據閉環體系的效率,高效賦能前裝,以及發展L4無人車多產品線。 佑駕創新周三開市跌2%至16.2元,股份由過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