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US
Futu enters phase of consolidation

據報道,為實現2025年「相對節制」做準備,該公司在深圳的主要根據地裁員約200

重點:

  • 據媒體報道,富途控股裁員約200人,佔員工總數的6%,主要來自產品和研發部門
  • 在快速擴張到中國內地之外的七個市場後,公司表示明年沒有進入其他市場的計劃

陽歌

在與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發生衝突後的兩年多時間里,在線經紀公司富途控股有限公司(FUTU.US)大舉進軍國際市場,現在,它似乎正在進入鞏固地位的新階段。

這是我們根據一篇新報道得出的重要結論,該報道稱富途控股在它的主要根據地深圳裁員約200 人。據財經媒體財新網報道,公司證實近期的「人員流動」佔公司總人數5%左右。按照該公司在最新年報中報告的員工數3,213人計算,這相當於160人左右,但財新網援引未具名公司消息人士稱,裁員人數更高,約為200人。

這種年終裁員並不罕見,在過往的案例中,公司給管理人員提出的每年裁員比例要求高達10%,以擺脫表現不佳的員工。但富途控股這次裁員似乎有些出人意料,據財新網報道,裁員引發了一些抗議。

參考富途控股最新的發展路徑,裁員是說得通的,因為在中國內地本土市場之外快速擴張兩年後,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更加穩定的階段。公司最初是一家在線券商,幫助中國投資者購買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股票。

但兩年前,當中國證券監管機構通知富途控股及其同行老虎證券(TIGR.US),它們因缺乏必要的證券交易牌照而屬於非法運營時,它陷入了爭議中。兩家公司獲准繼續為現有客戶提供服務,但禁止簽約新客戶。去年5月,富途的應用程序被迫從內地的應用商店下架。

公司此前曾表示,它仍在與中國證監會就此事進行溝通,但沒有提供任何細節。我們起初認為,富途控股沒有被勒令關閉其在中國的業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中國證監會可能希望達成一項協議,允許富途控股和老虎證券恢復簽約中國內地的新客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沒有任何進一步的消息傳來,富途控股似乎越來越做好了放棄中國業務的準備。

此舉肯定與中國近來對民營金融服務公司的整體策略相一致,民營金融服務公司發現自己面臨的監管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公司正把目光投向中國以外的市場,以逃避國內的壓力,富途控股是最早走出國門的公司之一。

甚至在2023年12月被禁止招攬新的中國內地客戶之前,富途控股就已經積極進軍其他市場,先是香港、新加坡和美國,隨後是澳大利亞,最近是日本、馬來西亞和加拿大。雖然富途控股的新客戶都是來自上述市場,但公司並未透露與國際市場相比,目前有多少客戶在中國內地。但觀察人士認為,該公司目前一半以上的客戶來自其國際業務。

鞏固的時間到了

富途控股從未給出打算進入多少個市場的具體路線圖,但它似乎主要瞄准的是有大量中文使用者的市場,並透過Moomoo進軍英文市場,最近還進軍日語市場。公司在上個月的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就目前而言,這似乎已經足夠了。

該公司戰略和投資者關係主管Daniel Yua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由於我們今年在幾個新市場度過了最初的快速擴張階段,而且我們明年沒有進軍任何新市場的計劃,因此總體而言,在人員編制方面,我認為我們明年將相對節制。」

財新的報道指出,最近的裁員大多發生在富途的產品和研發部門,在進入新的鞏固期、新產品開發變得不那麼重要的背景下,裁員是有道理的。報道還指出,裁員全部發生在該公司最早的深圳基地,那裡是該公司最大的運營中心,不過該公司現在正式將總部設在香港。

據雅虎財經稱,這樣的鞏固應該會減少開支,這可能是分析機構預測該公司明年的利潤增長,將從今年的18%加速至22%的一個原因。儘管這些分析機構也預計,它明年的營收增速將從今年的25%放緩至16%,但利潤的增長仍將實現。

事實上,分析機構對進入新的鞏固階段的富途控股非常看好,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15家分析機構中,有13家對該公司給出了「買入」或「強力買入」的評級。從目前21倍的市盈率來看,該股似乎確實具有一定的上漲潛力,這個數字遠低於老虎證券的44倍,也落後於美國折扣經紀商Robinhood Markets(HOOD.US)和Interactive Brokers(IBKR.US),這兩家公司分別為 70倍和29倍。

儘管富途控股已擴展到中國內地以外的七個市場,但其主要業務仍是為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股票提供交易服務,這兩項業務在三季度1.9萬億港元(合2,440億美元)的總交易量中分別約佔到80%和18%。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交易量同比增長75%,遠高於該公司當季收入增長30%至34.4億港元的水平。

這表明,富途控股日益增長的國際用戶對其服務相當滿意,即使他們正在想方設法降低實際支出,比如通過進行規模更大的交易或使用佣金更低的服務。富途在本季度的利潤仍然相對強勁,增長21%至13.2億港元。

最後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富途控股指出,它三季度開始在香港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這表明它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儘管該季度的交易量相對較低,每天在1,000萬至2,000萬美元之間,但如果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繼續攀升至新高,交易量無疑會增長。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五個八十後的夢想 卡諾普藉焊接機器人闖港交所

乘著資本市場對機器人青睞有加之際,相關公司蜂湧到港上市,主打工業機器人的卡諾普,成為最新一家搶上港交所的機器人公司 重點: 公司去年在製造焊接機器人的收入位列全國第一 盈利仍不穩定,去年虧損1,294萬元   劉智恒 內地紅得發紫的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近日表示,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機器人的「萌芽與探索」期,那下一個十年將是「生長與綻放」,機械人將從「能運動」走向「能做事」,從「行業工具」升級至「生活夥伴」。 機器人仿彿已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炙手可熱,一家接一家搶著到香港上市,令機器人逐漸成為港股一個重要板塊。眼見機不可失,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後人,近日已遞交上市申請。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6%,更賺844萬元。相比眾多香港上市的機器人公司,表現可算不俗;畢竟在港上市的同類公司,能有盈利的簡直屈指可數。 卡諾普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具身智能機器人。當中又以工業類的焊接機器人為主,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4年的收入計,在焊接機器人上排名第一,另外在金屬及機械加工行業機器人應用方面,在中國亦屬領先企業。 夢想成真 卡諾普的成立,是五個八十後年輕人夢想成真的故事。2012年,當時工業機器人主要靠海外入口,鄧世海與四名朋友深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本土製作的機器人將成未來主流,於是拼湊起50萬元資本,頭也不回就向夢想直奔。 由於資金緊絀,他們選擇在成都龍潭大學生創業園的一個小間開展起業務,並以零部件為起步點,專注於業機器人控制器。經多次嘗試、失敗、摸索,卡諾普的控制器漸漸得到市場認可。但長久做零部件始終不是辦法,要突破,就要轉型做整機(即製作整台機器人)。 當時幾位創始人也曾為此爭論不休,畢竟要轉型,除了放棄現時的舒適區外,更要斥重資冒險,一旦失敗,似乎就無路可退。可幸這一役押對了注,公司在焊接機器人方面做出成果,亦先後獲四輪融資,讓卡諾普茁壯成長。 業績起伏不定 卡諾普在一眾規模龐大的對手中取得盈利,在資本市場亦屬一賣點。然而,細心分析,其業績極為波動。2022年取得盈利2,826.5萬元,但2023年就跌到168.8萬元,去年更加錄得虧損1,294.4萬元,今年上半年則能扭虧為盈。可見公司在業務上仍未能企穩陣腳,能否持續穩定有盈利,尚屬言之過早。 至於公司的現金流,表現亦不穩定。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流達2,670萬元,但2023年及2024年分別流出3,088萬元及1,775.6萬元。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有現金流入888萬元。 另外,佔公司超過五成收入來源的焊接機器人業務,市場增長並不十分吸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焊接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0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8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只為4.4%。預計市場從2025年的93億元,增長到2029年的15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亦只為13.4%,別忘記這個還屬估計數字。 未具絕對優勢 事實上,卡諾普即使位列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商第一位,但其營業額亦只是1.37億元,緊隨其的第二及第三名,分別收入1.28億元及1.2億元,與卡諾普的差距十分接近。因此卡諾普在行業中,並非佔據一個絕對優勢,隨時可被對手超越。 相反,卡諾普另一強項的金屬及機械加工工業機器人,雖然在中國市場位列第三,但第一位及第二位的對手,收入分別是9.39億元及7.33億元,業務規模遠遠拋離卡諾普,相信要趕上首兩大競爭者並不容易。 香港上市的純機器人公司中,規模較大的優必選(9880.HK),去年收入13.05億元,市銷率達44倍;極智嘉(2590.HK)去年收入24億元,市銷率12.3倍。與兩家公司比較,卡諾普的收入相對少得多,即使因目前熾熱市況而給予其25倍市銷率,市值亦不到50億港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博泰車聯悉售阿維塔股權 套現6,244萬元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資子公司湖州創晟馳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已與蕪湖恒和三號創投基金簽署協議,出售所持電動車製造商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0.24%股權,作價約6,244萬元(877.84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博泰將不再持有阿維塔任何股權。 此次交易是公司過去半年連續數次減持阿維塔股份的延續。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後,分別出售合計0.67%及0.04%股權,加上是次出售,累計已處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鎖定投資收益並改善現金流,同時降低因公允價值波動對短期業績帶來的不確定性,並將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集團預計出售稅前虧損約834萬。 阿維塔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電動車的製造企業,核心股東為長安汽車及寧德時代,華為則作為合作夥伴,為期提供智能輔助駕駛算法、智能座艙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體報道,阿維塔曾計劃今年10月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但並未實現。 博泰車聯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79.4港元,轉升5.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