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現金牛公司飛天雲動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計畫與Soulgate爭奪“元宇宙第一股”名銜

重點:

  • 前身為手遊發行商的飛天雲動成功轉型,挾“元宇宙概念”登陸港交所
  • 公司收入及盈利表現穩步提升,但隨著毛利率較低的AR/VR行銷服務收入佔比增加,可能會拖低整體毛利率

羅小芹

“元宇宙概念”在投資市場炒得熱哄哄,但只有少數公司能在元宇宙領域建立盈利模式,今天介紹的這家公司,可說是憑藉元宇宙騰飛的最佳例子。

擴增實境(AR)及虛擬實境(VR)所提供的實境體驗,被喻為元宇宙場景應用的最大賣點。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專攻手機遊戲發行,2015年轉型開展AR/VR企業服務,並於去年12月由“掌中飛天科技”改名為“飛天雲動”。公司上週五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將與6月底入表的Soulgate Inc.爭奪“元宇宙第一股”名銜。

據社交巨擎Meta(META.US)今年首季財報顯示,元宇宙業務Reality Labs虧損達29.6億美元(199億元),去年全年共虧損逾100億美元;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Roblox(RBLX.US)去年也虧損4.9億美元,可見大部分“元宇宙股”仍處投資期,尤其是面對消費用戶市場的企業。

攻企業客戶

不過,飛天雲動卻另闢蹊徑,專注在企業客戶市場尋找舒適區。公司憑藉自身研發的AR/VR引擎、Al行為演算法、雲計算等技術能力,協助企業客戶建立元宇宙生態平台,目前已發展成中國元宇宙場景應用層(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領先供應商。

該公司專注服務企業客戶,好處是有生意才需要加大系統設備投資及增聘人手,讓分銷與銷售、行政及研發等開支都能在可控範圍內,儘管犠牲終端使用者市場的龐大商機,但受宏觀因素影響亦較輕,來自業務的現金流會更為穩定。

飛天雲動近年收入及盈利持續攀升,也許足以說明其業務策略成功。據初步招股書披露,其收入由2019年的2.51億元,大升137%至去年的5.95億元;期內凈利潤也從4,188萬元增至7,172萬元。

踏入2022年,公司表現更佳,首季凈利潤大增316%至3,820萬元,淨利潤率升至16.7%,較去年同期高出4.7個百分點。

飛天雲動的三大收入來源,分為為AR/VR行銷服務、AR/VR內容及AR/VR軟體即服務(SaaS)業務。自從公司2019年宣佈完成轉型後,吸納了一批廣告客戶,為對方提供以AR/VR互動內容為基礎的AR/VR行銷服務,令該板塊收入比例愈來愈吃重。

據招股書介紹,公司為廣告客戶制定AR/VR服務計畫、設計及投放AR/VR互動內容,並協助客戶向終端使用者打造沉浸式體驗,並按服務表現結果及營運效果收取費用。以今年首5個月例,公司已協助超過50名廣告客戶推廣逾250件廣告,大部分為應用程式及網站。

拉低毛利率

今年首季財報顯示,AR/VR行銷服務貢獻公司72.3%收入,高於去年同期的58.6%;AR/VR內容及AR/VR SaaS業務的收入比重,則分別降至23.5%及4.2%。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AR/VR行銷服務的毛利率相對略低,過去三年僅為19.4%至21.7%,遠遜另外兩項業務的四至五成水準。隨著AR/VR行銷服務收入比重上升,整體毛利率或將持續下降。

市場研究機構艾瑞諮詢估計,中國AR/VR內容及服務的市場規模將由今年約357億元,大增至2026年的1,30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8.2%,反映市場仍處高速增長期。若按去年收入計,飛天雲動在中國AR/VR服務市場排名第一,佔市場份額為13.5%。

飛天雲動主要面向企業客戶市場,而且錄得盈利,要評估其上市估值,可與藍色光標(300058.SZ)、盛天網路(300494.SZ)、湯姆貓(300459.SZ)等被賦上元宇宙概念的中國同業比較,三者去年度市盈率分別89.4倍、24.7倍及18.7倍,綜合平均值44.2倍,推算飛天雲動的上市市值可達37億港元(31.7億元)。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BYD hits tariff roadblock

關稅圍城 比亞迪北美路迢迢

墨西哥政府計劃把中國進口汽車的關稅提高至50%,此舉將扼殺比亞迪正在快速增長的墨西哥市場 重點: 比亞迪佔墨西哥電動車市場近五成 墨西哥建廠計劃擱置,比亞迪關稅衝擊遠大於特斯拉    李世達 在墨西哥街頭,一輛中國電動車緩緩駛過車水馬龍的街頭,中國品牌電動車一直代表著價格與科技兼得的選擇。但這樣的景象可能很快改變。 墨西哥政府近期宣布,將把從中國及其他與墨西哥未簽自由貿易協定國家進口的汽車關稅,大幅提升至50%,比如電動車與傳統汽油車。這一提案若被國會通過,將對特斯拉(TSLA.US)、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td., 1211.HK; 002594.SZ)等銷售進口車型的廠商造成重大壓力,幾乎重劃北美車市的競爭格局。 路透社的報道引述加拿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主席Flavio Volpe說法指,特朗普政府會對這項新關稅提案十分高興,因為將使美國汽車製造商更容易與比亞迪競爭。 雖然特斯拉同樣依靠海外進口,但新關稅對比亞迪的打擊會大得多。 首先是特斯拉在美國德州設有工廠,建設中墨西哥的Monterrey超級工廠(Gigafactory Mexico)可能很快可以投產,意味著它能很快將產能轉移至北美本地化。而墨西哥與美國、加拿大簽有美墨加協議,若改由北美進口,在符合原產地規則的情況下,便能實現零關稅。 衝擊遠大於特斯拉 對比亞迪則不然。雖然公司在2023年就宣布墨西哥建廠計劃,但由於墨西哥當局的抵制,使得該計劃在今年被擱置。墨西哥政府擔心批准中國人建廠可能會惹怒美國總統特朗普並破壞兩國貿易關係。比亞迪當時亦稱,由於特朗普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公司將停止建廠計劃。 其次則是市場結構的差異。比亞迪自2023年底進入墨西哥市場以來,取得爆炸式增長。該公司去年在墨西哥銷售約40,000輛汽車,佔該國去年電動車和插電混動汽車總銷量的近一半。今年8月,比亞迪宣布今年迄今為止在墨西哥的銷售增速翻倍。近兩年,比亞迪已把墨西哥視為前進北美的橋頭堡。 對比亞迪來說,在歐洲市場增速放慢的情況下,墨西哥市場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而一旦關稅生效,這種迅猛勢頭將戛然而止。但對特斯拉來說,美國市場重要得多,墨西哥市場相對來說只是小市場,收入與利潤權重遠低於比亞迪對墨西哥的依賴度。 從比亞迪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公司收入按年增長23%至3,712.81億元(522.26億美元),其中海外營收達1,354億元,按年增長50.5%,佔總收入比重來到約36.4%。海外收入增速高於整體,且部分海外國家的售價高於國內市場,成為增長的動力來源。 再看歐洲市場,自2024年下半年起,歐盟對中國製BEV(純電動車)徵收反補貼關稅,比亞迪的最終稅率約17%(另加10%基本關稅),壓縮了純電車型的定價空間。意味著歐洲市場的增長節奏會放慢,海外增長的壓力自然更往美尤其是墨西哥傾斜。 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若能重啟墨西哥建廠計劃,將會是明智的解方,但這條路遭遇的阻礙比想像中更多。 不止墨西哥政府礙於美國政府的壓力反對,中國政府自身也對此有疑慮。據金融時報報道,中方今年曾延後對比亞迪墨西哥工廠計劃的核准,比亞迪核心零部件如電池、電驅、功率模組等高度自製,且深植中國供應鏈,中方也擔心敏感技術可能經由墨西哥外溢至美國。與此同時,美國汽車業也公開表達過對「中國車藉墨西哥入美」的憂慮和反制意向。 最後,比亞迪的北美之路,恐怕還是得「政治解決」。 北京當局已將墨西哥此舉視為「親美舉動」,揚言採取反制措施。與此同時,中美新一論貿易會談在西班牙展開,雙方此前動作頻頻,無非是增加談判桌上的籌碼。 在國內價格戰尚未落幕、海外貿易壁壘風險增加的情況下,比亞迪盈利能力正受到多重擠壓,今年上半年淨利成長14%至155.1億元,但第二季淨利僅63.6 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近30%。資本市場似乎已提前對比亞迪的處境做出反應。股價從5月的高位約158港元跌至目前約108港元,市盈率已跌至約13.2倍水平。雖然比亞迪仍是新能源車賽道的核心標的,但需要準備好在關稅與政策驟變下承受劇烈波動,短期內或難以突破上方壓力,政治因素帶來的風險變數仍大。…

簡訊:1藥網第二季度營收下滑

醫藥銷售商1藥網(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4%至32億元,面向藥房及醫療機構的核心藥品銷售業務營收下滑6.2%。面向消費者的藥品銷售業務規模較小的,當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運營成本及費用同比下降6.3%至32億元,上年同期為34億元。受此影響,1藥網當季實現營業利潤10萬美元,但淨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400萬元擴大至1,950萬元。 財報發布後,公司股價周三收跌6.2%,該股過去六個月累計下跌4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奇瑞啓動重磅IPO 有望成今年最大車企上市案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 Ltd)周三啓動香港IPO,計劃籌資10億美元以上,有望成為今年最大汽車企業IPO。周三發布的新上市公告顯示,公司擬發售約2.97億股,每股定價區間為27.75至30.75港元。若以定價區間上限計算,此次募資總額將達91.4億港元(11.8億美元)。 奇瑞從2003年起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 。2024年公司營收達2,690億元(37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5.4%,同期淨利潤增長37.2%至143億元。 根據上周提交的更新版招股書披露的最新數據,公司今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5年一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549億元增至682億元,增幅達2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成為關鍵驅動力,同比激增約四倍至187億元,佔營收總額四分之一以上。 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公司正加速在全品牌線部署其智駕系統,提供多級自動駕駛功能。此次IPO募集資金部分將用於拓展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升級新能源動力系統及新能源汽車平台架構,並將投入大規模研發以強化核心技術能力。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盟折讓8.9%配股籌15億港元 無極資本成單一大股東

電商服務供應商微盟集團(2013.HK)周四宣布,配售6.88億股予無極資本,相當於擴大後股本約16%,配售價為每股2.26港元,較微盟上日收市價折讓8.9%,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5.6億港元。 微盟表示,所得款項淨額約30%將用於探索AI在SaaS中的整合及應用。30%用於擴大媒體渠道及加強精準營銷服務。10%用於海外業務發展,30%撥作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完成配售後,無極資本持股16%成公司最大單一股東,孫濤勇、方桐舒及游鳳椿組成的主要股東集團持股比例,則由8.1%降至6.8%。 微盟股價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61港元,升5.24%。年初至今累跌20.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