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5.HK 688331.SHG
This innovative drug company has so far brought only two products to market, and its high sales expenses make investors worry about fallout from an anti-corruption drive.

這間創新藥企業雖然只有兩款上市產品,但較高的銷售費用率,讓投資者擔心它受到醫藥反腐風波連累

重點:

  • 榮昌生物上半年銷售費用率高達83%,公司稱商業化能力仍處於前期建設階段,因此需較大投入
  • 其重點產品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獲受理,一周內股價累計漲幅高達17.7%

 

莫莉

最近,由中國政府主導的醫藥反腐行動正在雷厲風行,反腐涉及醫藥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各個產業鏈環節,讓本來已低迷的醫藥股雪上加霜。許多銷售費用較高的醫藥公司受牽連,無論是傳統藥企還是創新藥企業,近期的股價都迎來了數輪下跌,榮昌生物製藥(煙台)股份有限公司(9995.HK; 688331.SH)便是當中代表之一。

本輪醫藥反腐從7月21日正式拉開序幕,榮昌生物的股價也從7月31日的高點50.3港元一路下行,整體跌幅在醫藥板塊中排名前列,8月2日,其港股的單日跌幅更高達13.6%。榮昌生物是一間創新藥企業,現有兩款產品獲批上市,分別是自身免疫領域藥物泰它西普以及ADC(抗體偶聯)藥物維迪西妥單抗。

雖然榮昌生物的產品線並不複雜,但是該公司較高的銷售費用率,讓投資者擔心其受到醫藥反腐的波及。建銀國際發表報告稱,由於製藥商對積極行銷的態度發生變化,預計從第三季起,醫院對榮昌生物的所有一般採購將會推遲,因此建銀國際認為,該公司本年度不太可能達到該行先前預計的收入目標,將其年度虧損預測上調至最高11.3億元。

榮昌生物上半年投入銷售費用3.5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33.5%,銷售費用率近83%,而2022年的銷售費用率僅為57.1%。財報顯示,銷售開支主要集中在「員工薪酬」和「市場開發費」,兩者分別支出2.19億元和1.06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143%及116%。

榮昌生物解釋稱,這是因為公司銷售規模擴大,各項銷售開支增加,而且商業化能力仍處於前期建設階段,需持續投入較多的團隊建設費用和學術推廣活動開支。目前,榮昌生物自身免疫商業化團隊已組建超過 600 人的銷售隊伍,腫瘤科商業化團隊也已有近 600 名銷售人員,兩大團隊分別已准入超過600家醫院。

上周日,榮昌生物宣佈旗下泰它西普新適應症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如果順利上市,這將是泰它西普獲批的第二個適應症。這款藥品2021年3月獲附條件批准上市,目前可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成年患者的治療。2021年底,泰它西普通過談判被納入國家醫保乙類報銷目錄。受此利好消息鼓舞,榮昌生物沉寂已久的股價受到提振,消息公佈後的一周內股價不斷上揚,五個交易日內累計大漲17.7%。

財務風險猶存

榮昌生物的動向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同樣與其在國產ADC藥物領域的領先地位有關。在新藥研發領域,ADC賽道正成為繼PD-1抗體之後的又一大熱點,而中國的國產ADC藥物中僅有榮昌生物的維迪西妥單抗獲批上市,可以用於治療HER2表達胃癌(GC)及尿路上皮癌(UC)患者。今年4月,維迪西妥單抗聯合放療治療HER2表達局部晚期實體瘤患者的新藥臨床研究申請獲批,有望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

今年上半年,榮昌生物實現營收4.19億元,同比增加20%,淨虧損達7.03億元,較上年同期擴大約2.14億元。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在於高額的銷售費用以及研發開支。上半年公司的研發開支為5.4億元,同比增長20.2%,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後續適應證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39億元和1.05億元,此外榮昌生物還有9款藥物管線正處於臨床開發階段,可見燒錢之路未到盡頭。

在其A股的半年報告中,榮昌生物還特別提到「新藥上市申請等註冊工作、上市後的市場推廣等方面將帶來高額費用,均可能導致短期內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從而對公司日常經營、財務狀況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截至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11.2億元,較2022年12月31日的20.7億元大幅縮減。

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研發及商業化投入高企的情況下,榮昌生物未來的營運資金將會高度依賴外部融資。產品授權(license-out)是創新藥企業獲取收入的另一條路,不過,榮昌生物在2021年已經將維迪西妥單抗亞洲區(不包含日本、新加坡)以外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的權利,授予了全球ADC藥物開發領域中的領先企業Seagen,獲得首付款2億美元(14.6億元)、最多為24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銷售分成。財報顯示,維迪西妥單抗在海外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短期內無法為榮昌生物貢獻新的收入。

榮昌生物在港股的市值約213億港元,市帳率約4倍,同為創新藥企的信達生物(1801.HK)的市帳率則為5.2倍,不過信達生物上半年的虧損已大幅縮減八成,營收亦遠高於榮昌生物,可見投資者給榮昌生物較低估值,實屬有跡可尋。未來,榮昌生物能否抓住在ADC領域的先行地位創造更佳業績,還有待時間考驗。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Tongdao Liepin faces an uncertain future

經濟差失業升 同道獵聘前景未明朗

內地經濟疲弱,失業率高企,網上招聘平台同道獵聘今年首三季盈利下滑84% 重點: 同道獵聘第三季度賺3,200萬,按年下跌72% 集團表示會進行戰略更新,以應對未來挑戰   劉智恒 今年8月時,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在記者會上突然宣布,要「健全優化」調查統計工作,將不再發布青年人就業數據。 消息公開後,市場嘩然,紛紛猜測內地的失業情況,特別是剛畢業的年青人的失業率,是否有關方面預計情況會持續惡化,以致要暫停發放相關數據。 事實上,疫後經濟復蘇未如預期,市場早已傳言失業情況日趨嚴重,今年上半年青年人的失業率高逾20%,由於他們在就業市場扮演主要角色,他們失業率高企,很大程度反映市場的不景氣。 從事招聘的網上平台同道獵聘集團(6100.HK)首當其衝,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按年下跌12.9%至5.59億元,股東應佔純利3,199萬元,按年下跌72%。與第二季度比較,按季收入及股東應佔純利分別下跌5.2%及36.9%。 業績公布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同道獵聘的股價受壓,收市報6.49港元,全日下跌近3.9%。 集團解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國際動盪、產業結構調整和內生需求有限等挑戰,企業信心的重建和招聘需求的提振,仍需一定時間積累。而由於企業客戶招聘需求復蘇有限,加上集團往期回款下降,令公司第三季度的財務表現下滑。 跑輸Boss直聘 市場或許有疑問,早前另一家網上招聘平台Boss直聘(2076.HK, BZ.US)公布的季度業績,卻出奇的亮麗,第三季度盈利按年大升一倍,還派發特別股息8,000萬美元。公司的預測市盈率高達53倍,同道獵聘只有34倍,兩者同屬招聘平台,而整個中國經濟又疲弱,為何同道獵聘會大落後? 原來差別就在於與兩家企業的服務對像,Boss直聘去年押注藍領與下沉市場,而內地在疫後重啟經濟,全力刺激復蘇,市場需要不少藍領勞工,讓公司大大受惠。相反,同道獵聘主要針對中高端用戶,即所謂的金領及白領的工作,可房地產、金融及科技等行業所受的衝擊是最大,不斷裁減員工,令該類工作需求大減。 同道獵聘也深明中高端招聘市場的需求疲弱,集團也不能坐以待斃,在業績公布中也強調會進行戰略更新,迎難而上。 首先是想到開源,同道獵聘亦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冀可打破內地放緩的困局,今年8月加入香港政府的人才服務窗口,為首家內地招聘平台成為港府的合作夥伴。集團將在港推出「獵聘」的海外品牌,主要服務於兩地人才雙向流動。 集團也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正嘗試與獵頭行業,搭建更深層次的合作。今年9月,推出獵頭合作網絡平台「多獵RCN」。平台的多獵軟件即應用(SaaS)系統,是以科技、算法及大數據驅動,幫助獵企以數字化管理客戶、人才及職位等。RCN讓獵企能根據自身優勢和能力,選擇合作模式,令資源得以被高效運用。 買理財產品收息 同道獵聘也知道,靠新發展去開源,未必一定能成功,而且也不是一時三刻可以為集團帶來收益,可幸公司手頭現金十分充裕,截至今年9月底止,手頭現金5.45億元,銀行定期存款更高達16.78億元,資本負債比率只1.73%,於是利用手頭閒置現金進行投資收息。公司中期業績時,來自理財產品到期時所得款項高達7.6億元,可見公司一直有利用資金去進行投資。 今年10月時,同道獵聘向花旗銀行旗下的金融公司購入理財產品,涉及資金5,000萬美元(3.55億元),為期一年,屬保本固定收益,年利率5.8%。集團強調,是次交易可提供較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更高的回報。 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如何可以節流,今年首三季,集團在銷售、營銷、行政及研發的開支,減低超過5%至13.7億元。集團未來會續在開支上調整,將通過AI賦能產品的迭代,根據市場反饋及時調整銷售策略,並進一步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降本增效。 即使推出以上措施,前景仍然不明朗,畢竟中高端的招聘平台,很視乎整體經濟大環境能否向好,正如公司在業績報告內容也表示:「主要看宏觀經濟的進一步復修,以及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才可以解決。」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6100.HK
HK Housing

地產快訊:只見今天樓市回軟 忘記昨天樓價爆升

劉智恒      ▷ 香港      香港樓價再調整亦屬合理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最新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十月份為321.4點,按月跌2.16%,指數連跌六個月,是自2017年3月後的低位。數字公布後,許多地產商及中介又在大吐苦水,說甚麼若不撤辣香港樓市危矣。 站在發展商及中介立場,為了本身業務,自然會以偏概全,一見樓價回落就呼天搶地要政府救市。但回看過去十多年的樓價,實際情況是升幅驚人。根據差估署的數據,2010年至2014年,只是短短四年時間,本港住宅樓價升了近一倍,再從2014至2018年計算,樓價又升了四成,之後在高位徘徊,最高時是2021年9月見頂。 今天樓價回落,但原來與去年十月比較,亦只是下跌了8%,並不至於如地產中介所形容,好像樓市要崩塌。即使是現時樓價,香港仍然是全球置業最難負擔的前列城市,雖然近期屢見有蝕讓個案出現,但只是過去價格實在過高,與市民負擔脫節,現時回歸理性實屬合理。 周生生租The One較高峰低五成 物業市場的調整並不限於住宅,鋪位市況更加明顯,過往高達千元呎租的情況已難復見,位於尖沙咀彌敦道商場THE ONE的地下舖位,周生生以約45萬承租,面積1,500平方呎,每方呎月租約300港元。 該鋪在十多年前由ROLEX租用,2016年租約完結前每月租金約100萬港元,之後時裝品牌Lacoste接力承租,但租金已下調至約70萬港元,疫情期間遷走,到近日再租出,但月租較高峰時下跌超過五成。鋪租雖然較高位時大幅下挫,但我們預計,在業主願意大手減低租金的情況下,會吸引到商戶租用,鋪市的租務成交能穩定下來。 花旗料樓價2025見底 樓價調整到何時才完結,此問題實在難以回答,不過花旗集團中國香港地產業研究主管楊海全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美國加息周期有望在今年完結,明年下半年或許會累計減息約1厘,估計要到2025年下半年息口才有機回落至3厘或以下。在減息帶動下,經濟環境改善,料本港樓價有機在該年上半年見底。 雖然投行根據分析得出結論而估計樓價見底時間表,但影響樓價的因素不斷在變化,息口的走勢、環球經濟情況、內地房地產問題能否解決,中美爭拗等,對本港樓市都息息相關,誰又可以料到幾年後的事情,因此投行的預測,僅作為參考就可以,不必奉之如金科玉律。 ▷ 內地      恒大物業告中國恒大 中國恒大(3333.HK)的清盤聆訊迫在眉睫之時,恒大物業(6666.HK)突然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控告中國恒大及其附屬恒大地產。事件涉及20億元存單質押擔保被銀行強制執行一事,恒大物業追討款項及利息近21.5億元。受到消息影響,中國恒大當天股價收市跌10.4%。市場估計,恒大物業在境內追討存款損失,相信是為恒大清盤聆訊後的結果作準備及部署。 另外,市場也有消息,指中國恒大在聆訊前最後一刻提出重組方案,主要是將境外債權人持有的部分債務,轉換為中國恒大和兩家香港上市子公司的股權,並以境外資產支持的不可交易憑證償還剩餘債務。 內房債務其中一個關鍵是外債的處理,而中國恒大的問題是一眾房企中最嚴重,對於其清盤聆訊,市場均十分注視進展,因為中國恒大債務的處埋,有可能會成為其它房企債權人所參考及依據。 「白名單」效力一瞬即逝 內地政府救內房而將50間企業納入「白名單」,當中的房企有機獲有關方面的融資支持。消息公布後,名單內的房企股價一度急升,但消息過後,大部份房企股價又再度回軟,甚至調頭下滑。 過去一周,碧桂園(2007)下跌一成、旭輝控股(0884)跌兩成半、新城發展(1030)亦跌逾一成。市場認為,政府在融資上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核心是內地樓市情況,能賣樓才可套現還債,若然市場持續疲弱,房企銷售不濟,問題就不容易解決。 ▷ 咏竹坊文章     …
AIM Vaccine announced Friday that its shares were selected for inclusion in the MSCI Global Small Cap Index, effective after markets closed on Nov. 30.

快訊:艾美疫苗獲納入MSCI小型股指數

最新:中國第二大非新冠疫苗製造商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6660.HK)周五公布,公司獲選為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的成分股,於2023年11月30日收市後生效。 利好:該公司相信,獲納入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將有望進一步擴展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知名度,並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以增加股份的流動性。 值得關注:一般而言,獲MSCI納入指數的公司,會獲追蹤MSCI不同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買入並持有,但如果日後該指數出現調整,例如減低成份比例或剔出其股份,可能會引起該公司股價明顯波動。 深度:艾美疫苗的上市之路並不順利,公司2020年率先尋求在中國科創板上市,之後沒有進展,2021年6月轉戰港交所,但不到一個月被駁回,遭港交所明確反對其上市申請。同年9月,艾美疫苗再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但其後申請自動失效,去年4月公司第三度闖關港交所,終於在9月通過聆訊,10月成功掛牌。如今獲MSCI納入旗下指數,可說是吐氣揚眉。 市場反應:艾美疫苗周五股價下挫,中午收市跌3.4%至8.49港元,位處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6660.HK
This former leader in online education is shedding its remaining tutoring business to concentrate on livestreaming and online product sales.

東方甄選甩「教育」標籤 專注直播電商業務

這家曾經的網上教育龍頭,決心成為一家專門的自營產品及直播業務營運商 重點: 東方甄選不僅以高價將教育業務賣給母公司,還向新東方配股融資16.3億港元 該公司首創直播帶貨機構的付費會員制度,還宣告要做「線上山姆會員店」的蓬勃野心   莫莉 「雙減」政策出台兩年之後,曾經的教培領域龍頭新東方(EDU.US; 9901.HK)成功轉型,在直播電商道路上獲得口碑和業績雙豐收。如今更是將教育業務線重新梳理,讓子公司東方甄選控股有限公司(1797.HK)成為專注直播電商業務的企業。 上週二,東方甄選發表公告,表示為了更明確地劃分其業務線,向母公司新東方出售教育業務,完成後,東方甄選不再經營網上教育領域,而是成為一家專門的自營產品及直播業務營運商。這次出售,東方甄選不但可以獲得15億元現金,還將甩掉教育業務1.53億元的淨負債。 母公司新東方為東方甄選的輸血不止於此。上週五,東方甄選再發公告,向新東方配股集資16.3億港元(15億元),每股作價31.75港元,相當於前一日收市價。交易完成後,新東方於東方甄選的持股將由54.91%增至57.08%,東方甄選計畫將配股所得淨額,用於經營、開發及擴展集團業務以及管理和營運開支。 對於出售教育業務,東方甄選解釋稱,一方面,疫情之後中國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習慣變化,導致線上及線下教育的界限模糊,同時也出現了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新模式教育;另一方面,自營產品及直播業務已經成為該公司主要業務,出售後可以有更集中的資源配置,能讓股東獲得更大的財務回報。 在今年1月更名之前,東方甄選原名為「新東方在綫」,這間成立於2005年的公司原本負責新東方旗下的線上教育業務,當中包括K-12教育、學前教育和大學教育。然而,2021年因政策突變,東方甄選不得不終止中國內地K-9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約三至四成的收入消失,之後開啟了多種轉型嘗試。 幸運的是,東方甄選在電商道路上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8月公佈的2023財年(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全年業績顯示,期內實現總營收45億元,按年大增651%;淨利潤9.71億元,扭轉之前一年的5.34億元淨虧損。 從財報的營收構成上可見,在強勢崛起的直播業務面前,教育在東方甄選的業務線之中已相當弱勢。東方甄選的營收來自三個部分,自營產品及直播電商分部的營收為39億元,其中自營產品的總營收超過26億元。大學教育業務營收為5.9億元,去年同期為5.18億元,按年增長14%,該業務是為考研以及海外考試備考人士提供英語課程。機構客戶營收3,816萬元,按年下滑34.7%,該業務是為高校、公共圖書館等機構提供數碼化多媒體圖書館業務。 新東方一方面以高價接過東方甄選的教育業務,另一方面也以配股融資加強控制權,不僅說明這兩部棋是新東方內部業務重組的環節,也顯示集團大力押注東方甄選的未來發展,希望以更雄厚的資金為其鋪路。 推出付費會員制度 東方甄選作為電商直播公司,直播觀看人數與銷售額直接掛鈎,能否獲得穩定的流量,是能否長遠發展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東方甄選去年的快速走紅,與抖音平台的流量傾斜密切相關,但抖音的演算法機制決定了流量傾斜對象會不斷更迭,主播中難有「常青樹」。財報顯示,抖音仍是東方甄選最重要的流量管道,絕大多數的直播電商銷售額(GMV)來自抖音,已付訂單數高達1.36億張。 今年以來,東方甄選在抖音的直播間已有「過氣」之勢。光大證券研報顯示,2023 年 5 月至 7 月,東方甄選抖音平台矩陣直播間日均總 GMV、日均總觀看人數和綜合轉化率逐月下滑。7月底,東方甄選在抖音的眾多直播帳號之一「東方甄選自營產品直播間」以及相關的自營店鋪突然被封,7天之後方才重新開播,更是讓東方甄選與抖音平台之間的矛盾擺上檯面。為此,東方甄選在7月5日開啟了自營APP的直播管道,吸引最忠實的粉絲,另一方面也在8月29日開啟了淘寶直播,試圖擺脫對抖音的過度依賴。 10月17日,東方甄選更是首創直播帶貨機構的付費會員制度,會員費為每年199元,可以獲得上百款自營品88折優惠以及12張會員券等一系列優惠,宣告了做「線上山姆會員店」的蓬勃野心。山姆會員店是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MT.US)旗下的倉儲會員店,會員年費為260元,提供包括約800種自營產品在內的優質產品,在中國有超過400萬付費會員。 市場對於東方甄選付費會員模式能否成功,普遍持質疑態度,原因在於作為對標的山姆會員店,不僅具備較強的選品、談判和進貨管道能力,可以為會員提供高性價比的自營產品,其商品也是面向家庭和企業使用者的大規格、大包裝,因此才能獲得更大毛利。 東方甄選作為備受關注的明星企業,目前的市盈率約為29倍,直播電商平台交個朋友控股(1450.HK)的市盈率為28倍,顯示東方甄選略有溢價。在抖音流量疲軟的未來,東方甄選能否依靠付費會員模式穩固銷售額,投資者宜長期關注。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1797.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