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US
ATRenew recycles smartphones

這家循環經濟專家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7.5%,創逾一年來最快增速

重點:

  • 萬物新生一季度營收增速創逾一年新高,同時錄得歷史第二高單季淨利
  • 公司本季度新增25家線下門店,年內計劃拓展800家新店以完善實體店鋪網絡

陽歌

全國性以舊換新政策以及不同品類的交易增長形成雙輪驅動,助力循環經濟專家萬物新生(RERE.US)在今年一季度實現逾一年來最強勁增長。通過持續推動將更多回收的手機、電子產品直接銷售給終端消費者,當季盈利規模亦創歷史次高。

萬物新生最初主要是二手手機賣家與專業回收商之間的中間平台。但公司逐步加強零售渠道,同時也升級了翻新技術,從而在提升產品售價的同時,也獲取更高的利潤率。

為提升品牌認知度並拓展零售業務,公司正加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實體店網絡,讓更多消費者能夠在購買之前親自驗貨;同時深化與電商巨頭京東(JD.US;09618.HK)的戰略合作,助推零售業務增長。此外,通過加大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的營銷投入,萬物新生也在持續強化其消費品牌形象。

本季度,二手黃金產品交易火爆為業績增長提供了助力——這是公司近兩年為突破電子品類局限而佈局的多品類業務之一。今年1月,智能手機被納入國家以舊換新補貼目錄的政策紅利,也為業績增長提供了支撐。

在上述多重利好支持下,上周二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從上年同期的36.5億元增長27.5%至46.5億元(合6.41億美元)。此為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長,彼時增速為29.9%。

公司指出,去年一季度營收部分受益於2023年下半年啓動的蘋果(AAPL.US)iPhone回收合作業務。為實現共贏和可持續利潤,萬物新生著手調整該合作模式,相關業務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67%。剔除該因素影響,佔營收九成以上的產品銷售業務實際增速超過50%。

當季零售業務表現尤為亮眼,同比大增73.5%。二手黃金品類異軍突起,推動以非電子類產品為主的「多品類業務」實現營收與GMV雙指標同比增長兩倍。

「我們主營業務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實現了超出預期的快速增長,」萬物新生董事長陳雪鋒表示,「以行業最佳的以舊換新體驗抓住的國補帶來的發展機會。」

盈利指標持續改善

通過優化iPhone以舊換新項目、提升面向消費者直接銷售的比例及實施降本增效措施,公司一季度產品銷售毛利率同比提升4.3個百分點至15.2%。這使得當季淨利潤達到4,280萬元,創歷史第二高單季盈利紀錄,亦是公司歷史中第四次實現季度盈利。

該公司的非公認會計准則(non-GAAP)營業利潤也實現顯著增長,同比上升39.5%至1.1億元人民幣,其2.4%的non-GAAP營業利潤率則體現出公司在盈利能力提升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上週二財報發佈後,公司股價下跌6%,回吐部分一個月以來的漲幅。過去一年該股走勢震蕩,最高觸及3.70美元,最低下探至2美元,當前股價位於該區間中位水平。投資者似乎仍在評估其優化回收模式、提升盈利的前景。

該股當前市銷率為0.27倍,介於二手服飾平台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08倍與奢侈品電商The RealReal(REAL.US)的0.96倍之間。

在嚴控多數成本項的同時,公司一季度銷售與營銷費用同比增加30.4%,主要用於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獲客。除社交平台投放外,其近期推出的環保倡議「返航新生」,旨在強化與各品牌方的合作。

公司履約成本也快速增加,當季同比增長38.1%——過去一年公司履約團隊擴招360人,截至3月底該團隊規模已超1,000人。

履約成本增長主要源於今年初啓動的門店快速擴張計劃——該戰略旨在提升品牌曝光度並促進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截至3月末,公司線下網絡門店總數達1,886家,較去年同期增加458家。但需注意的是,可能受到春節的影響,該數字較去年末僅增加25家,意味著要實現年內新增800家的目標,萬物新生須繼續加速開店。

公司旗下「拍機堂」本季度還在深圳推出創新業態,在華強北揭幕其全國首家倉儲式線下形象店。這家1,200平方米的門店陳列近10,000部經過專業質檢的二手手機,據稱可幫助採購商“降低庫存成本並減少物流延誤”。

另一項針對商戶客戶的舉措是,在自營城市測試開設取證倉,簡化商家的入倉質檢流程。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新聞

S.F.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購物節助力 順豐5月收入增長

快遞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四表示,5月收入同比增長11.3%達251億元;包裹業務量飆升31.8%,但每票收入下滑14%,抵銷了部分漲幅。 順豐速運物流業務於5月投遞了14.8億票包裹,平均每票單價為13.12元,實現194億元收入;其供應鏈與國際業務當月貢獻57.3億元,同比增長5%。 公司將業務提升歸功於618購物節提前啓動,利好5月業績表現。但公司補充:「國際貨運代理業務的收入,部分受到國際貿易關係波動影響」。 順豐於周五早盤中一度大漲7%,但接著出現回吐,下午交易尾聲小幅上揚約2%。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腦動極光首席執行官因病去職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五公布,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王曉怡,因持續加重的抑鬱症引發的健康問題辭職,自周四起生效。 王曉怡在公告中稱,其病情在公司上市過程中加重,確認必須暫停所有工作,集中精力治療康復,此舉也有助確保公司治理穩定。公司已授權授權集團首席技術官兼首席運營官蔡龍軍代行王曉怡職務。 腦動極光總部位於浙江紹興,是中國首家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開發醫療級數碼療法產品的公司,其產品管線涵蓋由血管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精神疾病、兒童發育缺陷等。去年公司收入1.22億元(1,700萬美元),按年增82.01%,虧損1.98億元,收窄44.7%。 消息公布後,周五公司股價高開,至中午收市報6.99港元,升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Unisound works with Shenzhen subway

AI新股蜂湧搶上市 雲知聲審慎集資4,000萬美元

AI服務提供商雲知星是次的上市集資額相對較少,只有4,000萬美元, 佔其股本的比例略超2%, 而其現金流正快速消耗 重點: 雲知聲計劃通過香港上市募集約4,000萬美元, 股票預計於6月30日掛牌 這家AI服務提供商去年收入增長29%, 客戶群相對多元化, 但現金流正快速消耗 陽歌 AI新股市場,是否正趨於飽和? 這一問題,在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678.HK)的最新招股文件中躍居首位。雲知聲周五低調啓動香港IPO, 募資目標至多僅為3.2億港元(約合4,100萬美元)。公司計劃發售156萬股, 僅佔股本的2.2%, 似乎表明其對股票的熱度並不十分自信。 此外, 雲知聲稱已找到基石投資者認購約三分之一股份, 意味向其他投資者僅售約100萬股, 每股定價在165港元至205港元。若上限定價, 公司市值將達145億港元, 但根據最新招股文件, 股價更可能接近下限, 其估值約為117億港元。 雲知聲預計於6月30日在主板上市。 那麼, 雲知聲為何對此次上市持如此謹慎?公司提供AI產品及服務, 旨在助力醫療領域及更廣泛的客戶群體,如酒店及交通運輸等行業,提升運營效率。其增長步伐穩健但不驚艷, 去年收入增幅為29%。 不過,雲知聲現金流為負, 去年消耗逾半現金儲備。與此同時, 公司選擇在近年最火爆的香港新股市場上市。雖然現時香港市場情緒樂觀, 但投資者的選擇也不少,已上市或準備上市的AI公司與日具增。儘管多數AI公司虧損且現金流緊張, 然而很多公司卻擁有更雄厚的現金儲備。 依據3月首次提交的上市文件, 公司去年底現金儲備銳減至1.56億元, 較2023年底的3.79億元下滑過半, 報告期內現金流出達3.19億元。此次IPO將提供約2.75億元新增資金,以緩燃眉之急, 但鑒於當前的現金消耗速度, 這筆款項依然不算充裕。 公司在招股書中稱:「我們相信, 有足額營運資本,包括充裕的現金及流動性資產,足以覆蓋當前所需,及從本文件簽發日起未來12個月的需求。」這反映出其的脆弱處境。當然, 若招股獲積極反響, 雲知聲很可能上市後再在資本市場增發新股集資,但這非板上釘釘的事。 儘管警示信號頻出, 雲知聲的估值仍相較同行偏高。其市銷率將在11至14倍間浮動, 具體數值取決於股價表現。然而, 即便以區間低端定價, 也將與商湯(0200.HK)11.5倍市銷率相當, 且顯著領先於規模更大的第四範式(6682.HK)的3.82倍市銷率。 財務穩健 雖處境不穩, 雲知聲的財務基本面相對可觀, 且成本控制相當自律。公司屬中國AI領域的元老級企業, 歷史可追溯至2012年,由具科研背景的梁家恩和康恒組建。2016年, 公司開始開發核心Atlas AI基礎設施(該系統支撐現有產品)。知名的啓明創投亦是雲知聲投資者, 持股比例逾6%。 雲知聲業務劃分為兩大板塊,佔營收逾80%的「日常生活」板塊,客戶涵蓋住宅及商業地產領域, 以及酒店與運輸行業。其中包括深圳地鐵系統, 後者曾利用雲知聲服務,為旗下線路開發語音售票系統。 另一大板塊為醫療健康,助力企業高效操作病歷語音輸入、醫療保險支付管理及病歷質控等。該板塊去年約佔營收15%, 增速卻快於「生活」板塊。 從客戶角度看, 雲知聲依賴較廣泛的客戶群而根基穩固, 產品覆蓋面較廣。這在新興AI服務行業少見,很多企業多依賴於極少數核心客戶。相比之下, 雲知聲前五大客戶去年僅佔營收26.7%, 較2022年30.8%有所下降。 去年,雲知聲總收入由2023年的7.27億元增長29%至9.39億元;毛利率38.8%,看似相對健康, 但必須指出,明顯低於商湯和第四範式約48%的毛利率。 雲知聲的最大開支為研發, 這在高速發展的AI行業頗為普遍。但其去年29%的研發支出增幅與收入增速同步, 凸顯公司奉行克制投入策略。公司銷售及營銷費用增速放緩至20%, 行政開支去年甚至小幅下滑。因此, 整體營運費用僅增長21%,低於總營收增速。 儘管嚴守財務紀律, 公司去年調整後淨虧損由2023年的1.37億元擴大至1.68億元, 增幅達22%。 總體而言, 雲知聲似是一家相當穩健的公司,具有良好增長前景、多元客戶群體及自律的支出管控。不過, 這家公司需找到持續融資之道,並維持運營至業績轉盈,這或許尚需三到四年。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椰子水龍頭IF 招股集資11.6億元

椰子水品牌IF母企IFBH Ltd.(6603.HK)周五在港公開招股,發售近4,166.7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25.3元至27.8元,集資近11.6億元,於本月25日截止認購,30日掛牌。 2020年開始,if已成內地椰子水的一哥,銷量更連續五年位居榜首,市場佔有率達34%。在香港市場,自2016年開始,已連續九年銷量第一,市佔率達到60%。 公司2024年的收入為1.58億美元,較2023年大升80%。 去年盈利3,332萬美元,按年勁升98%。公司的收入中,椰子水佔比達95.6%;集團去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35.5上升1.7個百分點至37.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