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領先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將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ST Telemedia,以及國內私募巨頭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出售6.2億美元的可轉換票據

重點:

  • 萬國數據將通過發行七年期可轉換票據融資6.2億美元,轉換價格僅比其股票最新收盤價高16%
  • 這些資金將用於加速興建新數據中心,包括在新加坡周邊逐漸成型的一個新的區域中心

陽歌

中國領先的獨立數據中心運營商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正在掀起擴張狂潮。

這是該公司最新公告所傳達出來的信息。該公告稱,將向三家知名投資機構發行6.2億美元的可轉換票據,其中兩家位於新加坡。公告中還反映出萬國數據的一絲絕望情緒,至少從我們對票據條款的解讀來看是這樣。

我們稍後會談到這一點,但首先,讓我們來聚焦這份公告的內容本身。它是在周一市場收盤後發布的。可轉換票據的三位買家是紅杉中國新基建股權投資基金(Sequoia China Infrastructure Fund I)、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以及“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擁有戰略關係的亞洲主權財富基金”。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是美國風險投資巨頭紅杉資本的中國子公司,被認爲是中國最杰出的科技投資者之一。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是新加坡的電信服務專家,與新加坡政府關係密切。未具名的主權財富基金似乎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後者在2019年與萬國數據建立夥伴關係,以“在中國一綫城市以外開發和運營超大規模的定制數據中心”。

票據將在2029年到期,利率爲0.25%,顯然相當低。但是讓我們觀察到一絲絕望情緒的部分在於轉換價格——每股美國存托股票50美元。相比之下,公司最新的收盤價爲43.11美元,意味著該股票未來七年只需要上漲16%,購買者就可以行使轉換權獲利。

相比之下,關注萬國數據的逾20家分析機構目前給出的平均目標價爲82.76美元,比轉換價格高65%。當然了,這些分析機構的目標價通常都有點高。但是歸根結底,市場認爲這只股票目前相對低估,意味著未來七年16%的漲幅看起來相當可笑。

該公司去年11月發布的最新季度財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融資的用途。萬國數據在財報中稱,2021年的資本支出將從原計劃的120億元(19億美元),提高到160億元。多出的40億元相當於6.33億美元,剛好是新的融資金額。

投資者對此消息並不那麽興奮。消息傳出後,萬國數據在紐約股市的股價小幅下跌。第二天略有反彈,目前比公告前的水平上漲1.2%。這只股票在過去52周跌去了一半以上市值,遵循了中概股的普遍趨勢。但萬國數據的股票在1月末跌至近兩年低點後已經有所反彈,目前比當時的低點上漲約16.5%。

大舉擴張

所有這些支出都是爲了擴張,讓萬國數據在中國本土和海外市場實現快速增長。它的最新一輪融資獲得了兩家新加坡大型投資者和紅杉中國(它也通過母公司擁有全球聯繫)的支持,這表明,未來的海外擴張可能會成爲一個重要焦點。

該公司最新的財報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數據中心運營總面積爲45.28萬平方米,較上年同期的29.12萬平方米增長55%。其中絕大部分都在中國。

這份報告還顯示,該公司正在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周邊快速地建立區域中心。 

該計劃的後半部分——該公司稱之爲“新加坡Plus”地區戰略,包括最近達成的一項協議,即在距離新加坡約25公里的印尼巴淡城(Batam)置地,用於建設兩個數據中心,總淨機房面積達1萬平方米。萬國數據還在馬來西亞柔佛州開發一個1.8萬平方米的數據中心,那裏也距離新加坡不遠。

該公司的建設熱潮,包括在國內的强勁擴張,正值北京方面制定促進中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的宏偉計劃之際。本月早些時候,國家規劃部門還宣布,計劃在欠發達地區建設5個區域數據中心集群,以滿足中國較爲富裕的東部地區不斷增長的需求。 

雖然國家層面的支持聽起來很美好,但還沒有體現在萬國數據的財務狀况中,它看起來相當一般。該公司去年第三季度營收增長35.2%,至21億元人民幣,遠慢於數據中心機房面積的增長。結果,其利用率從上年同期的74.2%降至去年第三季度末的66.3%。

低利用率和高電價的共同作用下,推動該公司第三季度進一步虧損,至3.01億元,上年同期的虧損額爲2.046億元。此外,分析機構預計該公司今年虧損將繼續擴大,儘管它們中的絕大多數給該公司的評級是“買入”或“强力買入”。

正如我們已經注意到的,分析機構似乎相當看好萬國數據。但一切都是相對的,它們更看好該公司的兩個主要競爭對手——世紀互聯(VNET.US)和秦淮數據(CD.US)。以它們的目標價爲指導,分析機構認爲這三家公司中最大的萬國數據的股票被低估了50%左右。但它們認爲,世紀互聯的股票被低估了74%,秦淮數據被低估了62%。

這種看法也體現在三家公司的市銷率(P/S)上,萬國數據最高,爲6.7倍,秦淮數據爲4.4倍,世紀互聯只有1.2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寶尊電商第三季度同比續虧損

電商軟件提供商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周二公布,隨著核心電商服務重返盈利軌道,新興品牌管理業務虧損又收窄,第三季度營收實現增長。 公司表示,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營收同比增長4.8%至21.6億元,經營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1.15億元收窄至2,560萬元,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淨虧損,亦從去年同期的6,680萬元收窄至4,020萬元。 寶尊電商業務本季度實現經調整經營利潤2,810萬元,較去年同期2,980萬元的虧損成功轉盈。品牌管理業務(含在華運營Gap服裝門店)的經調整經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5,530萬元收窄至3,870萬元。 財報發布後,寶尊紐約上市股票周二下跌5.8%,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4.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諾亞控股上季純利大增62.6%

財富管理公司諾亞控股私人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億元(約8,890萬美元),按年下跌7.4%,淨利潤達2.18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2.6%,經營利潤1.719億元,則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註冊客戶數為466 ,153人,同比增長1.3%;活躍交易客戶數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產品分銷規模達170億元,年增19.1%,其中海外產品分銷86億元,增11.2%。資產管理規模維持穩定,截至9月30 日合約管理資產為1,435億元。關聯公司投資權益變動的公允價值增加,則帶動公司淨利潤增長。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減少、保險產品分銷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國經紀交易商牌照,亦開始在各業務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術,以改善獲客能力、提高效率,進一步強化全球布局與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強健的資產負債表為未來投資提供堅實基礎。 諾亞控股港股周三早盤無漲跌,至中午休市報17.99港元,該股過去6個月累升約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fin is a lender

新措施收緊規管 奇富業績難復舊觀

網貸服務商奇富科技公布疲弱的第三季業績,並對全年展望轉趨悲觀,與2024 年強勁收官形成鮮明對比 重點: 公司第三季收入微跌0.2%,淨利潤下降17%,反映公司在疲弱的宏觀環境下面臨的挑戰 公司對全年發出悲觀指引,主因是新監管措施將壓縮其在網貸服務業務的盈利空間   梁武仁 過去一年裡,網貸服務平台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FIN.US; 3660.HK)經歷了不少變化。首先,公司更改了名稱,但更關鍵的是,在監管環境收緊及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之下,原本在逆風中表現頗具韌性的奇富科技,業績開始受到明顯衝擊。 根據奇富科技上周公布的最新季報,公司第三季收入按年微跌0.2%至52億元(7.31億美元),為兩年多來首次錄得收入下滑;淨利潤則按年下跌17%至14億元。更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對餘下年度給出悲觀指引,預計第四季淨利潤最多將下滑49%,即便在最佳情況下,2025年全年淨利潤也僅能錄得約1%的增長。 這份展望與奇富科技年初時的樂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公司公布2024 年利潤大幅增長,並預期2025年將有強勁開局。其後,公司由「啟富」更名為「奇富科技」,或意在透過加入「fin」凸顯其金融科技機構的定位。奇富科技原名「360金融」,2018年在紐約上市時,名稱是為了反映其與網安軟件公司奇虎360 的淵源。 比名稱變動更具影響的,是中國自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全新金融業監管規則。新規的核心之一是大幅強化風險管理,意味奇富科技必須提高借款人門檻標準,從而犧牲部分放款增速,同時也需提高對潛在違約的撥備。這些要求均可能進一步壓制公司的盈利增長。 奇富科技CEO吳海生在第三季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作為行業領先者,我們一向以最高的合規標準要求自己,這次也不例外。儘管相關措施可能在短期內影響放款規模與盈利能力,但我們相信,把使用者價值放在首位,最終將會增強他們對公司的信任,並支持我們實現更具韌性且可持續的長期增長。」 這次的新規只是中國民營金融業監管連串調整的最新一波,自疫情前幾年起,相關行業便不斷面臨持續的監管變動。這也凸顯了奇富科技及其同行所面對的現實──中國整體金融業的監管框架正快速演進,而監管層此舉旨在防範市場過度放貸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此外,中國經濟當前的疲弱狀態,也讓民營與國有放貸機構均面臨壓力。隨著企業與消費者收緊支出與借貸,貸方要擴展業務變得愈發困難。即便北京推出對部分消費相關行業提供利息補貼的振興措施,全國銀行貸款餘額在10月仍較前一個月大幅收縮。 借款人的財務狀況轉弱,也推升了違約風險,使得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無論監管是否加碼都一樣。 奇富科技第三季的表現清楚反映了這些壓力,其信貸撮合與放款總額在第三季度按年僅增1%,按季更下滑1.4%。同時,逾期90天以上貸款比例自第二季的1.97%微升至9月底的2.09%。 撥備激增 隨著經營環境惡化,奇富科技的壞帳準備金大幅飆升。理論上,作為連接借款人與銀行的撮合方,公司並不需直接承擔貸款違約風險,但現實並非如此。若奇富撮合的「重資本」貸款發生違約,公司需向原始放款方全額償付所有未付本息。此外,奇富亦透過信託與子公司自有資金出借部分貸款,該部分信用風險由公司自行承擔。上述兩類貸款規模的同步上升,也讓奇富不得不大幅增加撥備。 在電話會議中,奇富管理層表示,公司會根據宏觀經濟狀況調整「重資本」貸款與無全額代償義務貸款的比例。管理層並稱,第四季度將提高後者(即無需提供全額代償保證的貸款)佔比,以降低公司的整體信用風險敞口。 當然,面臨這些逆風的並非只有奇富科技。其競爭對手信也科技(FINV.US)上周同樣公布第三季度交易額按年下滑,同時準備金亦增加。但與奇富不同的是,信也科技仍成功錄得收入與淨利增長,主要受益於其積極拓展海外業務,而這正是奇富尚未涉足的領域。 奇富科技依然是一家高盈利、擁有良好利潤率的公司。其採用的先進技術有效降低營運成本,而依託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的服務能力,尤其能借助與奇虎360之間的技術連結,對銀行機構相當具吸引力,使公司在與金融機構洽談定價時具有一定議價能力。 例如,奇富正將一款AI信用審批代理整合進其Focus Pro平台。這項技術可利用大量數據與大語言模型能力,在數秒內完成借款人風險評估,大幅簡化繁瑣的貸款審批流程。吳海生表示,相關功能的試運行已獲得客戶「非常正面」的回饋。 儘管如此,市場對公司最新業績的反應並不理想,奇富科技港股在四個交易日內大跌約18%。今年以來,該股已累跌逾50%,遠遠落後於恒生指數約32%的漲幅。目前公司市盈率僅2.7倍,甚至低於同樣低迷的信也科技的3.3倍,顯示投資者對這一整個板塊的信心仍相當疲弱,儘管多數公司在艱難環境下仍能保持盈利。 奇富科技具備不少優勢,但其高度暴露於監管與宏觀經濟變動的風險,顯然讓投資者卻步,而這種局面短期內恐怕難以改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配股 折讓一成集資2億元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將配售約1,401萬股新H股,每股配售價14.88元,較周二收市價16.53元折讓10%,亦較過去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17.3元折讓14%,配售股份佔擴大後發行股份約3.33%。 是次集資淨額最多2.04億元,約70%用於發展L4無人物流車,包括研發新一代產品、升級運營平台及拓展銷售網絡;約30%用於升級基礎研發平台,包括提升數據閉環體系的效率,高效賦能前裝,以及發展L4無人車多產品線。 佑駕創新周三開市跌2%至16.2元,股份由過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