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鋼管製造商的股價上週五飆升90%,延續了一年來的升勢,在此期間較2021年的IPO價格上漲了六倍多

重點:

  • 華迪國際的股價週五飆升90%,雖然該公司並未發佈什麼消息,2月以來也未曾發佈任何財務業績
  • 6月份提交的交易所文件顯示,該公司可能會發行3億美元的新股,相當於週五上漲後市值的近一半

陽歌

新的一周,讓我們首先來關注鋼管製造商華迪國際(HUDI.US)。該公司股價上週五單日上漲90%,震驚了華爾街,令這家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公司,市值又增加了逾3億美元(21.7億元)。

當中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比如瘋狂的投機交易,這個因素最近催生了尚乘數科(HKD.US)和大健雲倉(GCT.US)等幾隻中國迷因股。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家公司正在幕後有所動作。

最重要的是,華迪國際是紐約股市裡最新一家神秘兮兮的中國公司,這些公司抵擋住了過去一年導致中概股普遍跌至歷史低點的看跌情緒。這個廣泛趨勢的一個代表是曾經的電商驕子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它曾是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之一,過去一年股價下跌了60%,正快速接近2014年轟動一時的IPO價格。

華迪國際的股票剛好相反。該公司2021年IPO時十分低調,通過以每股8美元的價格出售美國存托股票,募集了2,500萬美元。這只股票上市後的前九個月沒有任何波動,考慮到它處於相對低增長的建築行業,這並不令人意外。

但大約一年前,情況有了變化,這只股票突然在很短的時間內上漲了兩倍。我們之前報,這種上漲可能是暫時的,因為它沒有大幅上漲的可靠理由。顯然,我們錯了。它的上週五收盤價接近59美元,是IPO發行價的七倍多,使公司市值達到7.8億美元,市盈率高達210倍。

該公司最新的新聞稿中沒有發佈任何重大消息。最近的一份新聞稿是例行公事地宣佈上個月例行年度會議的結果,包括選舉董事和確定審計方。該公司今年2月發佈了截至2021年9月財年的最新年報,之後便沒有發佈任何財務業績。

一個可能令人擔憂的進展是,該公司未發佈最近財年上半年的任何業績——相比之下,去年是8月份發佈了半年報。這可能意味著它在中國本土的業務存在困難,那裏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上世紀90年代中期誕生以來最痛苦的修正。但這種擔憂應該會讓股價下跌,而不是飆升。

一個有趣的跡象表明該公司幕後可能有事情發生:在6月份提交給股票交易所的文件中,該公司宣佈可能通過發行新股募集3億美元。這種「暫擱註冊」實際上意味著該公司只是在考慮做這件事,並沒有具體的計畫。

憑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是什麼讓該公司有信心告訴投資者,它可以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新股發行——與其6月發佈公告時的市值大致相當?畢竟,這樣的發行對現有股東來說是嚴重稀釋,而且沒有跡象表明,為什麼一個價值已經相當虛高的公司應該進一步膨脹。

我們唯一能找到的可能答案,或許在於未來向該公司「注入」更多資產的計畫。這種注入在西方相對不常見,但在中國曾經風靡一時,尤其是在國有企業中。這種交易通常會看到一家公司利用少量的資產進行IPO,這些資產被剝離成一個獨立的單位。然後未上市的母公司將逐漸向上市公司注入更多的資產,通常是以低於其實際價值的巨大折扣將其“賣”給上市公司。

看一下華迪國際的財務狀況就會發現,它就是這樣一家母公司的子公司,也就是在深圳上市的浙江永強集團(002489.SZ)。這是一家戶外休閒傢俱製造商,由於業務遍及全球,看起來比華迪國際稍為有趣一些。該公司的實際財務狀況並沒有那麼令人興奮,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7%,至近50億元,而利潤則下降39%至2.79億元。

浙江永強的市值大約是華迪國際的兩倍,目前的市值在86億元左右。因此,理論上,將浙江永強的一些其他資產注入華迪國際,可以證明增加3億美元的市值是合理的,也許這3億美元的新股將直接流向浙江永強,作為此類注資的交換。

此外,華迪國際股價的大幅上漲也有可能只是投機性買入,就像去年GameStop(GME.US)和AMC Entertainment(AMC.US)的情況一樣。今年夏天,一批新上市的中國股票成為了迷因股,見知教育(JZ.US)和智富融資(MEGL.US)等在紐約新上市的中國公司股價一度飆升了許多倍,但隨後大多跌回人間。

這一波中國迷因股的典型代表是金融服務提供者尚乘數科,其股價從7月份7.8美元的IPO價格飆升至 2,555美元的高位。此後,該股回吐了大部分漲幅,最後收於28美元左右,而其他大多數中國迷因股現在的交易價格都還沒有IPO價格高。

華迪國際的漲勢比其他迷因股都要長,它早於其他迷因股,而且截至目前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如果真的注入資產,理論上該公司可以保留部分(但不一定是全部)近期的收益。我們必須等待該公司早該發佈的年中報告,以及可能公佈的具體融資計畫,才能更清楚地瞭解究竟是怎麼回事。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收入大幅增長 賽目科技中期扭虧為盈

智能網聯車仿真測試及研發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介乎20萬至8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60萬元,實現扭虧。 公司稱,盈轉虧主要由於研發及銷售效率提高推動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萬元至9,200萬元,按年增長約58.4%至65.6%。 賽目科技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公司於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約3.83%。 賽目科技周二低開,至中午收市報12.78港元,跌0.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轉盈為虧 飛天雲動料最多蝕1.3億

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服務提供商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料將虧損1億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6,350萬元。 公司解釋虧損原因,主要是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的營銷服務收入下降,較去年中期減少1.08億元。另外,經內部評估後的可回收貿易應收款,料會出現減值虧損較去年同期增加9,000萬元。同時,期內因加大力度推廣集團業務及平台,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約5,920萬元。 飛天雲動周二開市跌9%報0.25港元,過去一年公司股價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fire makes hydrogen fuel cells

商業之路仍漫長 重塑能源業績暫難突破

這家氫燃料電池系統製造商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持續萎縮,但降幅小於去年 重點: 重塑能源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約10%,較去年28%的跌幅有所收窄 公司財務審慎,資產負債率僅為0.52,現金儲備達10億元   陽歌 若政策紅利能確保成功,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70.HK)或將成為中國較成功的企業之一。 上周五發布的財報最大亮點是冗長的政策清單,羅列了中國政府扶持氫能的最新舉措。作為直接受益方,重塑能源上半年獲得政府補助2,700萬元(約37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1,450萬元增長近一倍。 然而,投資者正對重塑能源及其同行失去耐心,這些企業當前幾乎僅依賴中國對氫能的宏大願景維繫經營。 重塑能源去年12月登陸港交所後備受追捧,其股價曾於今年3月飆升至283港元,較147港元發行價近乎翻倍。此後,股價大跌,但仍高於發行價約10%。氫能裝備商國富氫能(2582.HK)同樣經歷大起大落,去年11月上市後股價暴漲逾倍,隨後價值回歸,現略高於發行價。 投資者對重塑能源的最新財報及其中詳盡的氫能扶持政策,幾乎無動於衷,周一僅推高股價1.2%,這折射出市場對該企業及同業的信任危機加劇。投資者渴望更具實質性的業績回報,期待強勁營收增長及未來盈利曙光。 重塑能源最新財報未見上述積極信號,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約10%,從去年同期的1.19億元降至1.07億元。收縮態勢與行業高速發展預期雖背道而馳,但需指出,營收較2024全年28%的降幅已顯改善。 分業務看,核心氫燃料電池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逾倍,從去年同期的3,180萬元增至7,680萬元,佔總營收72%。但需重申,增長基於2024年該品類銷售額近腰斬的基礎實現,反映諸多產品尚處實驗階段,導致市場劇烈波動。 公司當前主攻氫能重卡領域,此舉頗具前瞻性,因為氫能乘用車量產仍需數年。近期公司聯合製造商及旅遊企業,完成氫能旅遊巴士測試,並宣布兩台內地至香港跨境往返運輸巴士,已獲香港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原則性審批。 這意味著若推進順利(不確定性很高),未來一兩年或開展更大規模試運行。不過,距離商業運營仍有數年之遙,這解釋了為何投資者對這項存在數十年的技術正快速失去耐心。 客戶結構多元化 業務規模不足的現狀,導致重塑能源上半年銷售成本達1.2億元,形成成本倒掛。儘管前述政府補助可緩衝部分壓力,但一家企業終難永續依賴政策「輸血」。 略呈積極信號的是,重塑能源營收佔比超10%的核心客戶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家增至4家。反映公司正拓展大客戶渠道,未來或將增強收入穩定性。 成本管控方面,重塑能源展現高度財務審慎性,0.52的超低資產負債率即是明證。截至今年6月底,現金儲備約10億元,較年初增加約20%。上半年行政支出同比腰斬,研發費用因股權激勵減少亦下降50%,令虧損從去年同期的4.66億元收窄至3.53億元。 公司未提及短期增長前景,預示未來一兩年難有大幅突破。即便恢復增長也非重大利好,因為目前營收規模仍然有限。 財報用大量篇幅贅述上半年國家政策動向,包括國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強調「推動各地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 重塑能源還提及國家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新增6個城市,並披露國家層面設立瞄准氫儲能等前沿科技的創投基金,以及能源局宣佈將遴選部分項目和區域,開展氫能試點工作的計劃。 公司在財報中稱:「隨著中國持續推動氫能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積極落實氫能納入能源管理相關工作,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制儲運用」全產業鏈將進入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階段。」 儘管許多投資者對此類表述已感倦怠,但市場對重塑能源及同行仍持觀望態度。公司市銷率達18.6倍,相對較高(部分原因是營收基數小),高於國富氫能15.9倍,但二者均低於借助SPAC在美上市的氫能卡車企業司凱奇(SCAG.US)的27.9倍。 未來,上述公司的股價走向,或取決於商業化進程而非新政發布。若未來數季度無法實現兩位數實質增長,可能顯著減弱投資者熱情,進一步影響重塑能源股價表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開支激增拖累 傳奇生物二季度虧損擴大

制藥企業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核心抗癌藥物拓展勢頭良好,推動營收強勁增長。但受開支激增影響,公司淨虧損亦大幅擴大。 期內公司營收同比攀升36%至2.55億美元,當中藥企合作收入2.19億美元,同比增長逾倍,佔總營收86%,亦抵消授權協議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萬美元的影響。不過,淨虧損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萬美元擴大至1.25億美元。 公司核心產品卡衛荻(Carvykti),是一款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財報公佈後,公司股價周一收跌2.1%,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1%。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