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6.HK 300741.SHE
Huabao’s CFO Choy Man Har is detained.

朱林瑤上周重新現身,此前她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一年多,據這與一場席捲中國煙草行業的反腐行動有關

重點:

  • 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一年多後,華寶國際主席朱林瑤上周重新現身
  • 數天後,這家煙草香精公司的首席財務官蔡文霞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

  

譚英

在中國,煙草國家專賣制度利潤豐厚,華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及其附屬的華寶香精股份有限公司(300741.SZ)與之密不可分。但最近,中國煙草總公司的這家煙草香精主要供應商的日子並不好過。

華寶國際主席朱林瑤佈局多年才打入利潤豐厚的中國煙草專賣行業的內部,不料卻捲入了一場針對該行業的反腐行動,這場行動最早可追溯至 2021 年。迄今為止,至少有20名中國煙草總公司高管,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監管機構國家煙草專賣局官員在這場行動中被捕。

華寶國際也受到波及,朱林瑤去年突然失蹤,上周又出人意料地重新現身。兩天後,香港廉政公署突擊搜查了該公司在香港的辦事處。

去年1月,中國這場反腐敗行動首次波及華寶國際,當時朱林瑤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原因是「涉嫌違法」,這個表述通常意味著涉嫌腐敗。事發後,華寶國際股價下跌65%,導致她的淨資產從2021年底的58億美元(414億元)跌至被控制時的26億美元。對當時52歲、曾被譽為中國最富有的10位女性之一的她來說,似乎一切都結束了。

但中國的賄賂調查不同於世界其他地區,調查對象通常是政府官員。在這種情況下,用行賄換取業務的企業高管,後面往往會在針對貪腐政府官員的腐敗案件中成為主要證人。

朱林瑤的情況可能就是這樣,她上週一獲得自由,帶動華寶國際股價在次日飆升27%。此次調查的主要受影響的不是朱林瑤本人,而可能是國家煙草專賣局原負責人張虹,她於7月12日接受調查,離朱林瑤被解除監視居住只過了幾天。

不過,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就在朱林瑤獲釋兩天後,華寶國際首席財務官蔡文霞於7月5日被香港廉政公署逮捕,但未公佈相關指控。蔡文霞獲准保釋,華寶國際的股票在短暫停牌後於7月6日復牌。蔡文霞被捕後,華寶國際的股價一開始下跌了16%,後面幾天小幅回升。總而言之,和朱林瑤2022年1月最初被監視居住之前的交易價格相比,華寶國際的股價下跌了大約四分之三。

早早退場

雖然經常被稱為中國的「電子煙女王」,但其實早在2019年監管機構開始通過禁止網絡銷售整頓該行業之前,朱林瑤就開始遠離引發爭議的電子煙行業。去年3月中國宣佈對電子煙實施新的重大限制後,朱林瑤與煙草公司的關係可能幫助她避免了像霧芯科技 (RLX.US)和思摩爾國際(6969.HK)這樣的電子煙初創公司的命運。

這些後來者的股價因這一消息而大幅下跌,但華寶國際的股價卻開始上漲。2018年10月,它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美國電子煙業務出售給Juul,至此,它與電子煙相關的大部分資產可能已經變現。

華寶國際現在不再是一家電子煙公司,而是專注於再造煙葉(RTL)產品,該產品使用真正的煙草,可以插入電子設備中。這對於中國市場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中國仍然允許吸電子煙,但只可使用煙草味產品。華寶國際目前正在印度尼西亞建設中國以外的第一家RTL工廠,並在新加坡設立研發中心。

朱林瑤對各種投機交易並不陌生,正是這種交易讓華寶國際得以維持,並在其他公司陷入困境時茁壯成長,她也因喜歡買賣資產而被稱為「套現女王」。2021年11月,她提議分拆旗下調味品業務,公司股價一度飆升。

在被解除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後,朱林瑤可能會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華寶國際與中國煙草總公司的密切關係上,後者控制著中國利潤豐厚的卷煙市場97%的份額。由於該壟斷企業是國有企業,因此其實際盈利能力外界不得而知。但據估計,該公司2021年利潤為2140億美元,佔全球卷煙消費總量的40%。

相比之下,華寶國際2022年的總收入要少得多,為38億元人民幣,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約一半來自香精香料銷售,主要是賣給中國煙草總公司。該公司全年虧損約10億元,扭轉了上年同期盈利6.75億元的局面。該公司的市銷率約為2.6倍,落後於霧芯科技的4.6倍和思摩爾國際的3.5倍。

那麼,這位愛做交易的「煙草女王」的下一步是什麼?朱林瑤目前持有華寶國際71%的股份,根據該公司的最新估值,她的淨資產為78億港元(71億元),約合10億美元。

雖然她的下一步行動還有待觀察,但肥水不流別人田的意圖已經比較明確了。朱林瑤的法定繼承人是她30歲的兒子林嘉宇,他於2021年6月跟母親一起被任命為董事會聯席主席。2022年,林嘉宇在他母親出事後不到一個月也遭監視居住。朱林瑤任命女兒林嘉炘為執行董事,「參與集團戰略制定和實施」。

關於朱林瑤的過往,外界所知甚少。她於1970年出生於中國西南部的四川,後在北京的一所大學學習商業,1990年左右嫁給了當時被稱為「香精大王」的林國文。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她幫助林國文建立了華寶國際圍繞食品和煙草行業香精的客戶基礎,以及林國文是否在1996年左右投資了她的第一家公司,生產煙草香精,比如薄荷醇。

但朱林瑤很快就開始與中國主要的煙廠合作,早在2001年就通過合資企業為中國主要卷煙品牌之一的紅塔集團提供香精。2004年,她完成了其首批重大交易之一,反向收購了她在中國的香精公司。這為2006年華寶國際在港交所上市鋪平了道路。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Shouhui pushes for protective IPO as risk factors multiply

政策逆風佣金縮水 手回科技背水一戰

面對去中介化、佣金率下降等不利因素,網絡中介保險平台手回科技IPO有著非成功不可的壓力 重點: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15.1%至13.9億元,主要因為壽險收入下滑 以2023年長期人身險總保費計,公司市場份額為7.3%,排名全國第二   李世達 中國保險市場經歷了多年的快速增長,如今正進入結構性調整與數字化轉型的階段。隨著金融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出現,促使保險公司探索不同的方法來減少對中介機構的依賴,直接與保險客戶聯繫。在此趨勢下,內地網絡保險中介平台手回集團有限公司,近日第三度向港交所遞表,期盼透過上市融資擴大市場份額,在這一波浪潮中全身而退。 根據申請文件,2015年成立的手回科技,曾於2024年1月12日及同年7月30日兩度遞表,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及華泰國際。而此次第三度遞表距離上一份申請文件失效僅一個月。 手回科技是中國人身險中介服務提供商,主要通過三個平台促分銷人身險產品,一是於「小雨傘」平台進行在線直接分銷,保險客戶可通過平台直接購買保險;二是於「咔嚓保」平台通過保險代理人進行分銷;第三則是於「牛保100」平台,在業務合作夥伴的協助下進行分銷,所謂合作夥伴包括媒體、自媒體、持牌經紀等分銷推廣。公司透過「牛保100」平台獲取的收入,佔保險交易服務總收入的62.8%;而「小雨傘」和「咔嚓保」分別佔21.3%和15.9%。 而公司收入主要來自保險公司支付的佣金,通常根據保單保費的百分比計算。申請文件顯示,手回科技與超過110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包括中國超過70%的人身險公司。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3年長期人身險的總保費計,公司在中國第二大線上保險中介機構,市場份額為7.3%。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一的機構市場份額高達45.5%,相差了38.2個百分點。 佣金率下降 財務方面,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手回科技收入分別為15.5億元、8.1億元、16.3億元;分別為虧損2億元、盈利1.3億元及虧損3.6億元。至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15.13%至13.9億元,虧損則收窄至1.4億元。 公司的虧損主要來自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2023年及2024年分別錄得5.8億元和3.5億元的虧損。2024年,扣掉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後的經調整利潤為2.4億元,較2023年下滑4.34%,主要因壽險業務收入按年下滑52%至4.7億元。 公司稱,壽險收入減少主要是由於整體經濟放緩導致的需求減少,以及保險公司因應去年利率下降而下調長期壽險產品的預期回報率,另外,因應國家最新政策導致的佣金率下降,也是因素之一。 新規範要求保險公司支付給銀行保險渠道的佣金,不得超過規定的最高佣金率。保險公司因此同步下調保險中介機構的佣金率,這導致手回科技長期壽險產品的平均首年佣金率,由2023年的31.7%,下降至2024年的21.5%。 除此之外,公司收入依賴少數客戶也是一大隱憂。根據申請文件,公司有70%的收入來自五大客戶,任何一家主要客戶的流失,都將對公司業務帶來顯著影響,而在政策逆風之下,中介公司的話語權進一步被削弱。 保險去中介化 不過,最大的危機仍在於保險公司的「去中介化」。手回科技在申請文件中坦言,金融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出現,促使保險公司持續減少對中介機構的依賴,並直接與保險客戶聯繫,已有越來越多的傳統保險公司建立自己的線上平台,直接向保險客戶銷售互聯網保險產品。在此情況下,手回科技企盼上市融資擴大銷售網絡,以提升市場份額,助公司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不過,急於上市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與股東的對賭協議。根據相關協議,部分股東的撤資權在手回科技首次提交上市申請時被暫停,這一狀態將維持至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提交申請後的18個月內,目前距離這個期限剩下約半年時間。公司主要股東包括紅杉雨澄、極地信天等。成立以來,公司已完成五輪融資,估值約為12億元。 總體而言,手回集團面臨的問題不小,特別是市場環境與政策可能都為公司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而持續下行的佣金費率可能讓公司業績雪上加霜,即使成功上市,前路也不好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舒寶國際招股集資1.5億元

衛生用品生產商舒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569.HK)於周三招股,公司發行2.5億股,每股招股價介乎0.5元至0.6元,集資最多1.5億元,本月24日截止認購,27日掛牌,Sunny Fortune為獨家保薦人。 舒寶國際主打品牌是嬰童護理品「嬰舒寶」,最大市場在俄羅斯,2024年首三季收入5.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5.6%。當中來自俄羅斯的收入佔比為39.6%,股東應佔溢利為4,046萬元,同比下跌26.3%。 集資所得超過五成,將用於購買嬰童和女性護品的生產機器,17%用於提升品牌與推廣營銷,近18%用作倉庫升級及投資IT基礎設施。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信貸及國際業務雙升 信也科技利潤大增

信也科技集團(FINV.US)周一報告,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7.2%至34.6億元,淨利潤增長29%至6.81億元,主要得益於貸款業務的強勁增長。 公司表示,交易量增加是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貸款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4%至13.4億元,佔其總收入的39%,高於去年同期的34%。該季度的平均貸款規模同比增長 26.7%至11,466元,高於去年同期的9,044元。 本季度,其較新的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8%至7.39億元,佔當期總收入的21.4%。截至 2024年底,累計國際借款人數量在此期間,增長45.8%至700萬人。 信也科技股價周一上漲 4.7%,在發報告後的盤後交易中上漲近 11%。過去六個月,該股上漲了7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eibo is a social media app

業績停滯客量下跌 微博前景進退兩難

中國最早的社交媒體公司之一,在其最新季報中表示,因其85%的收入仍依賴廣告,大部分主要業績指標持平 重點: 微博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核心的廣告業務下降4%,被規模較小的增值服務的增長部分抵消 雅虎財經調查的21位分析師中,超過一半對公司給予的評級為「持有」甚至更差,反映對其股票和重振前景的能力持悲觀態度 陽歌 要怎麼走,微博? 分析師和投資者最近似乎都對微博股份有限公司(WB.US;9898.HK)猶豫不決。微博是中國最早,也是存在時間最久的社交媒體公司之一,開始是模仿Twitter,也就是現在的X。很多人可能會說,和X一樣,微博目前也需要進行大規模改革,而要這麼做,以一家遠離公眾視線的私營公司,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身份可能會更好。 微博的困境體現在上周四發布的最新季度業績中,業績重復近年來經常出現的一個論述,即一家公司陷入了停滯。原來的Twitter於2009年在中國被禁,之後微博爆發,但此後過了這麼多年,微博現在仍依賴廣告來獲得大部分收入,本季度廣告收入佔比85%。 這塊業務最近表現平平,第四季度實際上下降4%,從上年同期的4.04億美元降至3.86億美元。公司本季度的整體收入,從上年同期的4.64億美元下降1%,至4.57億美元,得益於另一個主要收入來源——增值服務增長了18%。 投資界對這家公司的複雜態度,反映在分析師對公司看法不一上。在雅虎財經調查的21位受訪者中,有十位將微博評級為「持有」,一位評級為「表現不佳」,一位評級為「賣出」。這些非常悲觀的數字表明,很多人認為微博在短期內很難出現轉機,無論是業務還是股價。儘管如此,仍有八位將其評級為「買入」,只有一位將其評為「強力買入」,或許是長期擔任公司董事長的曹國偉或首席執行官王高飛的親戚吧。 公平地說,微博一直在嘗試實現多元化,與中國最新的「寵兒」競爭,後者在為喜歡的網絡名人打賞、直播電商和虛擬物品銷售等收入來源中找到了金礦。相反微博基本上只有一招,專注在線廣告市場,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抖音和小紅書等大受歡迎的新來者,只會讓這個市場變得更加擁擠。 公司多年來一直由董事長曹國偉領導,他是第一代互聯網企業家的代表人物,這個群體還包括阿里巴巴的馬雲和騰訊的馬化騰。但曹國偉最近已退任非執行職位,讓年輕一代接手,現任首席執行官王高飛就是其中的代表。 但在公司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王高飛最多也只能大談特談哪些行業,從中國近期針對消費者的刺激措施中受益,而措施正推動這些行業增加廣告支出。他表示,數碼產品和電商行業從這些刺激措施中得到了提振,而包括美妝、個人護理和奢侈品在內的大多數其他領域,仍在苦苦掙扎。 他還推介這季度推出使用最新人工智能模型的新版微博智能搜索,這是效仿其他中國公司,展示自己如何利用這項熱門技術推動業務發展。 全面陷入停滯 我們已經介紹過微博營收進入停滯期的情況,反映在其他數據上。在第四季度,微博的月活用戶從去年同期的5.98億微降至5.9億。在此期間,日均活躍用戶從2.57億略微升至2.60 億。 唯一沒有持平的主要指標是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8,320萬美元驟降至890萬美元。但非GAAP利潤(通常不包括基於股票的薪酬和其他非現金項目)實際上從7,640萬美元增至1.07億美元。 為了保持投資者的興趣,公司繼過去兩年中兩度進行一次性派息後,又宣佈了一項新政策,即每年定期支付股息。最近的一次將是2024年度派發2億美元,相當於每股美國存托股份(ADS)0.82美元,按最新股價計算,這等於是7.5%的可觀回報。因此,如果你喜歡分紅,那麼這只股票就很適合你。但如果你喜歡增長,可能就要另尋他股了。 市場對公司看法不一,這反映在它的股價上。周四,微博財報公佈後,該股下跌了3.2%,但在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它不僅收復了全部失地,還略有上漲。即便如此,其最新收盤價10.9美元仍較2014年首次公開募股時的17美元低了36%,當時微博還是一家相當熱門的公司。 微博的母公司新浪曾是中國最早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之一,後來在微博成為其主要資產後,新浪作為一個多少有些多餘的實體進行了私有化。2021年時,微博似乎也將走上同樣的道路,當時有報道稱,微博董事長曹國偉正與一家未具名的上海國有投資方,洽談將公司私有化的事宜,這筆交易對微博的估值可能約為200億美元。 現在,曹國偉或許希望那筆交易當初能夠達成就好了,因自那以後,微博的市值已縮水至僅27億美元。在2021年至2024年期間,隨著中國公司的股票整體遭遇拋售,微博股價已下跌了約80%。在過去六個月里,隨著中國股市反彈,微博股價回升了約50%,不過這看起來更像是應驗了那句老話“水漲船高”,而不是市場對微博投下的信任票。 儘管股價有所回升,微博的市盈率(P/E)仍只有9倍,遠遠低於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的25倍以及國內同行、微信母公司騰訊控股(0700.HK)的31倍。坦率地說,微博可能已到了難以輓救的地步,就如同最初的X(原Twitter)一樣,後者也像是一艘正在下沈的船。但要想求得長期生存的機會,像Twitter那樣進行私有化,並在公眾視野之外對公司進行全面改革似乎勢在必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