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NCY.US
"Moutai-flavored latte" launched by Luckin Coffee and Moutai

瑞幸推出與茅台合作的咖啡後,瑞幸股價大漲,背後是什麼原因

重點:

  • 瑞幸咖啡與貴州茅台推出的聯名咖啡「醬香拿鐵」開賣,零售價38元/杯,使用優惠券後19元/杯
  • 瑞幸咖啡在美股粉單市場交易,該市場流動性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比較容易造成股價暴漲

     

郭凱文

網紅飲品新貴與酒業豪門攜手,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瑞幸咖啡與茅台的最新聯名款咖啡給出了答案:炸出一個爆款,首日銷量突破542萬杯,銷售額突破1億元,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刷屏,瑞幸咖啡美股市值旋即大漲超過4億美元(30億元)。

9月4日,瑞幸咖啡有限公司(LKNCY.US)與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推出的聯名咖啡「醬香拿鐵」正式開賣,零售價38元/杯,使用優惠券後19元/杯。

咖啡裡真的添加了金貴的茅台嗎?為平息質疑之聲,證明貨真價實,也或許是新品網絡營銷的一部分,瑞幸咖啡當日晚間發布視頻,對這款新品的生產過程給予全景式公開。

不過,如果將這款爆款咖啡的生產調製簡化為「咖啡+茅台」,那就是望文生義了。事實上,據媒體道,其關鍵配方是一款 「白酒風味厚奶」,由寧夏塞尚乳業提供。後者的官網顯示,這是一家現代化乳品深加工企業,創立於2010年3月。另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該公司2016年至今已經歷六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博裕資本、番茄資本等知名機構。

該款聯名咖啡的推出,讓瑞幸再次處於媒體的聚光燈下。三年多前,這家公司因財務造假醜聞迎來至暗時刻,被華爾街拋棄,遭媒體口誅筆伐。怎料,在經歷從納斯達克退市、與SEC達成和解、支付巨額罰金、完成大幅整改後,它似乎正上演一齣「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大戲。

新近出爐的亮麗成績單足以印證這一點。上個月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瑞幸第二季度業績扭虧為盈,總淨收入為62億元 (約為8.55億美元),同比增長88%,淨利潤接近10億元。 行業競爭白熱化自1999年星巴克(SBUX.US)在北京開設中國內地首家門店後,連鎖咖啡業發展駛入跨車道,門店遍地開花,數量大幅增加。過去十年,互聯網令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為行業前進的「加速器」。

據今年5月安信國際發布的研報援引第三方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有23,000多家連鎖咖啡店,連鎖現磨咖啡品牌超700個,其中瑞幸和星巴克連鎖店的規模大幅領先於其他品牌。二者在業內的地位不言自明。然而,雙方的競爭似乎從來沒有降溫的跡象。成立於2017年的瑞幸,雖屬後來者,但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及高性價比的產品,迅速異軍突起,攻勢凌厲,搶占星巴克在內地的市場份額,更不到兩年就在納斯達克上市。

在中國的門店數量方面,瑞幸實現三級跳,早已碾壓「老大哥」星巴克。今年6月5日,瑞幸宣佈第10,000家門店在福建廈門開業。上個月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為10,836家,其中自營門店7,188家、聯營門店3,648家。據星巴克官網數據,該公司目前在中國的門店僅約為6,500家。

中國連鎖咖啡賽道新的入局者不時湧現。正如詠竹坊在此前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樣,瑞幸面臨的一個新的凶猛對手——庫迪咖啡。這家公司由瑞幸的兩位創始人,因公司爆出財務造假醜聞離職後於去年創立。雖時間不長,發展速度卻令人側目。據媒體報道,今年8月4日,庫迪咖啡第5000家門店落地北京。

為爭奪市場份額,雙方的價格戰、營銷戰也打得火熱。就在瑞幸與茅台聯名咖啡出爐三天後,網絡盛傳庫迪咖啡將與某大米品牌聯名推出新品的消息。不過,該消息雖熱度不低,詠竹坊查閱庫迪官網及官方微博,均未發現相關信息。有趣的是,9月11日,庫迪咖啡官微宣布推出「米乳拿鐵」新品,主打東北大米搭配金獎咖啡,似乎有那麼一點和瑞幸叫板的意味。

股價緣何大漲?

與茅台推出聯名咖啡的消息公布後,瑞幸美股股價跳漲。美東時間上周二(9月5日),瑞幸股價大漲5%至33.60美元,創2020年3月以來最高,更較2020年6月的低點累計上漲2300%。該股交易量也大幅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因財務造假遭SEC摘牌後,瑞幸進入粉單市場交易。美國資本市場分為交易所和場外交易(OTC市場),粉單市場就是OTC的一部分,流動性比主板低得多。

截至本週二(9月8日)美股收市,瑞幸報33.24美元,市值近92億美元,較一年前翻了一倍多。目前,瑞幸美股的市盈率約為37倍,星巴克為29倍。

銳聯景淳創始人、首席投資官許仲翔對詠竹坊表示,關注中概股的投資者在海外非常多,瑞幸、茅台推出聯名款咖啡,成為爆款,這是股價大漲的一個引爆點。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關注中國的資金很多,資金量很大」。

「不過,瑞幸在美國處於Pink Sheet(粉單市場),該市場流動性差,有一點風吹草動,買入的投資者增多,就比較容易造成股價暴漲。」許仲翔對詠竹坊解釋稱。

爆款咖啡問世拉動瑞幸股價大漲,但茅台股價卻沒出現相似的漲勢,反而在當周錄得跌幅。當然,茅台意在增加對年輕人吸引力的目的似乎已經完全達到了。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Shein首間實體店巴黎開幕 線上平台卻面臨封禁危機

中國快時尚電商Shein位於法國巴黎BHV Marais百貨公司的首間實體店,本月5日正式開幕,然而其線上平台卻在法國面臨封禁危機。 據財新報道,法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同日宣布,政府已啟動程序,暫停Shein在法國的線上運營,直至公司證明其所有內容符合當地法規,相關部門須在48小時內完成初步審查。目前Shein已主動暫停其在法國的第三方平台業務,自營業務仍在正常運營。 據法國媒體報道,封禁行動源於Shein平台涉嫌販售兒童形象性玩偶與違禁武器。巴黎檢方同時對Shein、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速賣通(AliExpress)、拼多多(PDD,US)旗下Temu,以及美國跨境電商平台Wish等平台展開調查。檢方指控這些平台未能有效監控上架商品來源與內容,涉嫌放任違禁品販賣。 事實上,Shein在巴黎開設實體店的消息傳出後,立即遭到當地百貨商、服裝協會等多方抵制。批評者認為,Shein的快時尚模式與巴黎追求永續與文化價值的時尚理念背道而馳,將破壞本地產業的生態與社會責任形象。巴黎市長伊達爾戈亦公開譴責象徵快時尚的Shein入駐BHV,稱「這一選擇違背了巴黎的生態和社會願景」。 儘管如此,以Shein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在法國的表現仍然亮眼。法國時尚學院(IFM)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在法國15大時尚零售商榜單上,Shein位列第5位,Temu位列第15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利天恒啓動香港IPO 有望納入港股通

生物制藥企業四川百利天恒藥業(2615.HK;688506.SH)於周五啓動香港IPO,計劃以每股347.50至389港元的價格發行863萬股,最高集資額可達33.6億港元(約合4.32億美元)。認購將於11月12日截止,港股上市交易日定為11月17日。 公司已在上交所上市,因而其具備納入港股通的資格——該計劃可使內地投資者最早在上市首日即可交易其新掛牌股票。港股通機制允許內地與香港投資者跨境買賣對方市場的股票。 這家專注於抗體偶聯藥物(ADCs)等創新大分子腫瘤療法的開發商——其產品被喻為抗癌「生物導彈」——自2023年初登陸科創板以來表現強勁。其股價迄今已累計上漲逾十倍。 百利天恒表示,港股上市將加速其國際化戰略佈局,包括拓寬融資渠道、快速推進研發管線的全球臨床試驗及商業化進程。 本次港股發行的基石投資者包括戰略合作夥伴百時美施貴寶(BMY.US)等知名企業,以及奧博資本(OrbiMed)、德福資本(GL Capital)、阿多斯資本(Athos Capital)、富國基金(Fullgoal Fund)等頭部投資機構。聯席保薦人涵蓋高盛、摩根大通及中信證券等頂級投行。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汽車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億元

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17.8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若;期內盈利4.2億元,同比微跌1.5%。 汽車之家首席財務官曾岩表示,因在內容多元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用戶增長。據QuestMobile數據,公司9月移動端日活躍用戶達7,656萬,同比增長5.1%。另外,得益於新零售業務的強勁貢獻,在線營銷及其他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業成本為6.46億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釋因在下沉市場拓展創新業務,加上股權激勵費用上升,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 汽車之家周五平開報48.6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文遠知行港股首掛破發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掛低開7.8%,隨後跌幅擴大,全日收報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國上市的文遠知行公布,此次發行8,825萬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72.44倍超購,觸發回補機制,最終配發佔比增至20%,國際發售佔80%,獲8.85倍超購。最終發售價爲每股27.1港元,淨籌約22.64億港元(2.91億美元)。 公司表示,集資所得約40%用於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另外40%用於加快L4級車隊的商業化量產或運營,約10%用於建立營銷團隊和分支機構,餘下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兩億元,同比增長32.8%,虧損達7.92億元,按年收窄約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