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餐飲集團即將在香港籌資上市,以滿足它的高速擴充策略

重點:

  • 中國第一代網紅餐廳綠茶集團獲港交所批准上市,有機會成爲2022年餐飲第一股
  • 公司計劃籌資9.3億元擴充門店網絡,目標是從今年到2024年間,每年開設75至100家新餐廳

葉天娜

十多年前,不少初出茅廬工作的小夥子,爲了討好另一半,不惜排隊一個多小時光顧位於杭州西湖的綠茶餐廳。爲甚麽呢?其店鋪裝修典雅,融合中國傳統元素,成爲年輕男女“打卡”勝地;而且它的食品選擇豐富,人均消費僅幾十元,即使收入不高的小情侶,也能負擔到這裏約會的開支。

由王勤松和路長梅兩夫妻創辦的這家 “初代網紅” 餐飲集團綠茶集團有限公司,終於來到上市這一步,在3月7日通過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準備在香港招股,很大機會成爲2022年餐飲第一股。市場消息說,綠茶集團上周已開始路演,預計3月底到4月初招股上市,計劃籌資1.5億美元(9.3億元)。

時間回到2004年,王勤松和路長梅本來在杭州西湖開設綠茶青年旅社,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提供餐飲而且價格低廉,吸引全國各地的背包客入住。兩夫妻與客人討論期間,嘗試將不同元素加入餐點中,製作出創新的綠茶烤鶏、火焰蝦和麵包誘惑等知名菜式。慢慢地,來吃飯的人數越來越多,更超越入住的旅客,驅使王氏夫婦决定全力經營餐廳,2008年在西湖景區開了第一家綠茶餐廳。

近年來,王氏夫婦積極擴張,據招股書顯示,餐廳數目由2018年的107家,增至去年10月在全國18個省份、四個直轄市及三個自治區擁有236家門店,去年在新冠病毒疫情下,仍然新增59間餐廳,並計劃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每年開設75至100家新餐廳。

要配合高速增長,最需要的當然是錢,因此上市籌資便成爲最佳捷徑。事實上,公司去年3月已遞交上市申請,但其招股書被投資者網站指控資料出錯,並於去年9月底失效;公司10月初隨即捲土重來,第二次提交招股申請,可想而知籌資擴張的决心有多大。

人均消費减

隨著快速開店,綠茶集團的收入從2018年約13.1億元,增長32.4%至翌年的17.4億元,雖然2020年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拖累,但收入只同比减少9.6%至15.7億元:伴隨中國快速壓抑疫情擴散,截至2021年9月底的9個月,收入更同比反彈58.2%至約16.9億元,可見這家餐飲集團仍具有龐大增長潜力。

但值得留意的是,在收入增長的同時,綠茶集團旗下餐廳的人均消費從2020年9月底的61.8元,下跌2.6%到2021年同時的60.2元,扭轉了過去幾年的上升勢頭;該公司解釋說,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同期的外賣服務需求較高,提供的折扣較2021爲低,加上華東地區推出季節性促銷活動,導致人均消費减少。

反觀公司的整體翻枱率在連跌兩年後,去年出現改善勢頭,從2020年9月底的每天2.43次,增加到去年9月底的3.32次,貼近2018年和2019年的疫情前水平。至於同店銷售額在疫情後也有所上升,由2020年9月底的103.3萬元,大增40.6%至去年同期的145.2萬元。

中國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據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中式餐廳總收入約2.2萬億元,其中休閒中式餐廳的總收入約3,513億元,然而市場高度分散,前五大品牌僅佔市場總收入約3.8%,當中綠茶集團只佔0.5%,位列全國第四,要保持地位和進一步超越對手,積極擴充門店便成爲唯一出路。

餐飲股不振

然而,要取得較高估值上市,也要選對時機,近年多隻明星餐飲股的跌幅,已經嚇怕不少投資者。截至上周四,海底撈(6862.HK)的股價從去年的85港元的高位,大跌約83%至14.28港元,但預測市盈率仍高達39倍;九毛九(9922.HK)也從去年高位約38港元,大跌至上周四的14.94港元,跌幅接近六成,預測市盈率41倍;呷哺呷哺(0520.HK)也同病相憐,股價從去年最高的23.6港元,暴跌84%至上周四的4.08港元水平,預測市盈率約15倍,爲三者中估值最低者。

再看看綠茶集團,去年首9個月盈利爲9,485萬元,以平均每季賺約3,162萬元計算,估計全年賺1.26億元。如果以海底撈、九毛九和呷哺呷哺的平均市盈率約32倍計算,上市市值約40.3億元,折合約49億港元,甚至比擁有逾千家門店的呷哺呷哺之44億港元市值高出一成。

捱過新冠疫情後,不少中國餐飲集團已元氣大傷,也充分明白到現金流的重要,因此,不少同行如鄉村基快餐七欣天國際老娘舅餐飲等,已紛紛排隊到港股或A股市場申請上市,企圖用最快的方式補充資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爭取充足的 “彈藥”打仗 。

然而,綠茶集團在疲軟的市况中獲批上市,雖然可望成爲今年首家在港交所挂牌的餐飲集團,但在現實的投資市場中,它的網紅效應恐怕難以延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鷹瞳科技H股全流通獲批

眼科影像識別方案提供商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備案通知書,完成其合共5015.1萬股未上市股份實施H股全流通的備案。股份轉換涉及26位股東。 成立於2015年的鷹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識別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發萬語醫療大模型,從單一影像診斷向全科醫療問答、健康管理領域延伸。今年2月,萬語醫療大模型完成升級並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億元(2,100萬美元),虧損由2023年的1.33億元擴大至2.55億元。公司股價自2021年11月上市以來累跌83.22%,今年至今則跌7.9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順豐首季業績盈收雙升

物流企業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一公布首季度業績,收入按年上升6.9%至698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利潤為22.3億元,按年升16.9%。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利潤為19.7億元,按年升19%。 首季度實現總件量35.6億票,同比增長19.7%。當中速運物流受惠於公司完善產品矩陣,以及強化服務競爭力,收入同比增長7.2%。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9%,主要受惠於公司持續加強國際網路能力建設。 周二順豐開市升1.3%報37.8港元,現股價較公司去年上市定價高1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大電視熱銷 TCL首季業績增長強勁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機型銷售強勁的推動下,公司一季度電視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1.4%至651萬台,同期營收增速達銷量增速一倍,錄得22.3%的同比增長。 數據顯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吋及以上大屏電視出貨量同比勁增33%,佔整體銷量的27.7%,較去年同期提升4.5個百分點。當季出貨機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吋至53.4英吋。其高分辨率Mini LED電視季度出貨量同比激增233%,在總出貨量中的佔比從去年同期的3%增長超過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場午後交易時段,TCL電子股價上漲5.8%。該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達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Shein上調美國商品售價 部分漲幅高達377%

快時尚巨頭Shein在美國即將對小包裹徵收關稅前,率先調高產品售價,調幅最高達377%,反映貿易戰對美國消費者的直接衝擊。 據彭博新聞報道,上周五起,Shein在美容與健康類的100大熱門商品平均漲幅達到51%;家居與廚房用品以及玩具類產品平均漲幅為30%。而Shein最暢銷的女裝類別,平均價格亦上調了8%。其中一款10件裝廚房毛巾價格,由前一天的1.28美元暴漲至第二天的6.10美元,升幅高達377% 美國政府於4月初宣布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並將於5月2日起,終止針對中國與香港商品的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此外,每件郵寄商品的處理費也將提高至100美元。報道稱,Shein已鼓勵供應商在越南設廠,Temu則推動中國工廠採「半託管」模式,大批量將貨品直運美國。 此前,Shein與Temu已向消費者預告,受「全球貿易規則和關稅變更」影響,營運成本上升,因此自4月25日起調整價格,以維持產品品質。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