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HK
Evergrande auto business gets lifeline after problems pile up

經歷母企清盤、投資告吹、19億退補等事件後,恒大汽車迎來了新買家,但這次的投資是否「靠譜」?恒大汽車會否翻身?還是未知數

重點:

  • 恒大汽車去年虧損逾百億,主要收入來自物業銷售
  • 若達成買賣協議,買家需資助公司運營

    

李世達

關於恒大的好消息很久沒出現了。近日,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0708.HK)在港交所公告,母企中國恒大(3333.HK)已與一名第三方潛在買家訂定不具約束力條款書,將出售所持31.5億股(佔全部已發行股份約29%),買家另有選擇權可買入餘下32億股(佔29.5%)。若上述兩項交易完成,恒大汽車將正式易主。

中國恒大是恒大汽車的控股股東,共計持有恒大汽車約63.5億股,持股比例約為58.5%。其中,中國恒大直接持有1.3億股,旗下全資子公司恒大健康和Acelin Global Limited分別持有約62.2億和5萬股。中國恒大今年1月已被香港法院頒令清盤。

公告中並未透露潛在買家的具體信息,亦沒有披露每股的收購作價。

恒大汽車賣盤此前已走漏風聲。5月中旬,恒大汽車股價盤中暴漲70%後宣布停牌。在賣盤消息證實後,恒大汽車股價在復牌當日一度暴漲107%,最終收漲87%,市值幾乎翻倍。目前潛在交易尚待進一步盡職調查及簽署買賣協議後作實。

年初中東投資告吹

恒大汽車還將從此次交易中獲得一份授信協議。買方將為恒大汽車方面提供信貸額,以資助恒大汽車持續經營及發展電動車業務。公告中稱,集團資金嚴重短缺,天津工廠自今年初以來已不再生產作業,至今尚未恢復生產。

根據最新年報,2023年恒大汽車收入約13.4億元,股東應佔虧損達108.7億元,雖然是新能源車企,但收入大部分來自物業銷售套現的11億元。品牌成立至今僅生產1,700輛恒馳5汽車,交付1,389輛車。截至2023年底,恒大汽車累計股東應佔虧損達376.9億元。

去年8月,恒大汽車曾公布獲得由阿聯酋國家主權基金持股的紐頓集團戰略投資5億美元,另外還有6億元過度資金陸續入帳,曾被市場視為救命錢。然而至今年4月,恒大汽車宣布與紐頓集團的戰略投資協議終止。

就在賣盤消息公布前四天,恒大汽車收到地方行政部門發出的函件,由於恒大汽車並未履行合同義務,被要求退回已發放的各項獎勵及補貼,合計約19億元。

恒大汽車的價值?

恒大汽車曾是恒大老闆許家印的夢想。2021年10月,恒大剛剛爆雷時,許家印宣布要在十年內,由房地產企業轉型為新能源車企業,強調會逐步退出房地產市場,不會出售恒大汽車。

造車曾是許家印的最後王牌,但如今恒大進入清盤程序,許家印已失去自由,卻只有恒大汽車有了死裡逃生的機會。恒大汽車股權若全出售後,跟許家印再也沒有關係。

經營五年只造出1,700輛車的恒大汽車,市值曾經高達7,000億港元,比當時的比亞迪(1211.HK; 002594.SZ)還高出四成,如今市值僅剩下62億港元,不到當年的百分之一。

根據年報,恒大汽車總資產約349億元,但負債高達725億元,早已資不抵債。對買家來說,恒大汽車是一家量產困難、資金短缺、巨額虧損的公司,出手接盤等於承接一筆巨債。現有造車新勢力應不會是買家,市場議論,或有新玩家打算加入新能源車賽道。

雖然負債累累,但恒大汽車仍是一家上市公司,並具有造車資格且擁有完整電動車生產線的公司。根據年報,公司在天津、廣州、上海設有生產基地,只要資金到位,工廠仍然能夠隨時運作生產。

不過,目前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激烈,賽道上的落後者正在逐步被淘汰。本身資源累積與品牌認受性都不足的恒大汽車,易主之後仍要面對很大挑戰。

是次的交易從條款書來看,買家收購29%股權後,先透過授信協議「試水」經營一段時間,才決定是否要收購剩餘股權,最後是否如約達成,條款是否變動,仍有很大未知數,對買家來說應是較安全的合作方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樂信完成業務調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線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一公布,由於貢獻公司約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貸中介業務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至34.2億元。 儘管營收下滑,公司當季利潤同比大增68.4%至5.21億元。 董事長肖文傑表示:「三季度我們高效完成業務調整,已順利實現轉型以符合新監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發貸款年化利率均設定在或低於24%。」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一大漲8.2%收於3.78美元。該股較3月末峰值已腰斬,年內累計跌幅達3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ongshan makes PCBs

從鈑金廠到PCB巨頭 東山精密擴張之路與債同行

金屬鈑金加工業務起家的東山精密,透過多宗收購跨足PCB領域,如今已向香港遞交上市申請 重點: 從金屬鈑金加工轉型為全球第三大PCB供應商的東山精密,已申請在港上市 公司在AI與汽車市場的積極擴張,伴隨負債不斷增加,恐導致財務過度延伸的風險   陈竹 如果沒有,就買下來。 這似乎成了蘇州東山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002384.SZ)的行事準則,公司上周正式遞表港交所,希望投資者也能買單其併購擴張的成長故事。東山精密最初是一家傳統的鈑金加工企業,但在過去十年透過一連串併購,成功轉型為印刷電路板(PCB)行業的重要參與者。 今年東山精密再度加速其併購打法,宣布兩宗重大交易,以擴大其在光通訊及汽車零組件領域的版圖。伴隨收購動作不斷,公司也寄望於香港上市集資,以支撐其持續不斷的收購支出。 公司已為此次潛在的公開發售聘請五家顧問,由瑞銀及中國領先券商中信證券領銜。雖然東山精密尚未披露具體集資規模,但從其強大的顧問陣容推測,此次IPO規模料將相當可觀,集資額可能超過1億美元。 迄今為止,公司透過併購推動的成長策略相當奏效。其在PCB領域的資產收購,使其成為全球第三大PCB供應商,而PCB亦是各類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公司顯然將此視為勝利方程式,並將「戰略性併購」列為核心競爭優勢之一,強調這是一套經過驗證、能有效推動業務向新領域拓展的增長模式。 然而,積極擴張的背後,也讓東山精密背負了沉重負債,這是公司面臨的一項重大風險,我們將在後文更詳細分析。此外,跨入光通訊等全新領域也未必保證成功,因為相關行業運作機制各異,並伴隨全新的管理挑戰,可能對公司的能力邊界構成考驗。 併購驅動增長 東山精密的前身可追溯至1980年成立的東山鋼板。雖然公司多年來一直希望切入消費電子業務,但直到2016年以6億美元收購美國Mflex(專精於軟性印刷電路FPC)後,才真正成功進入該市場。FPC是一種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其他便攜式設備的軟性印刷電路板。 兩年後,公司再以2.93億美元收購代工巨頭偉創力旗下、專注於硬性印刷電路板(RPCB)的Multek,使其具備生產所有主要類型PCB的能力。 自此之後,PCB成為東山精密的核心業務,事實上已取代其傳統的精密金屬零組件與鑄件業務。今年上半年,PCB業務錄得110億元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 65%。相比之下,其傳統精密零組件業務目前僅佔13.9%的收入。 公司的整體收入雖然仍在成長,但增速並不算快,今年上半年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66億元增至170億元,升幅2.4%。同期利潤則增長更快,由5.6億元升至7.58億元,增幅達39%。不過,公司相對較低的利潤率仍反映出該行業競爭激烈的特性。 在PCB業務中,東山精密主要聚焦於應用於智能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移動設備的軟性印刷電路(FPC),該類產品期內佔其PCB銷售的84%。根據其申請文件引用的第三方研究,去年東山精密為全球第二大FPC供應商、以及全球第三大 PCB整體出貨商。 公司在FPC市場市佔率排名全球第二名,對應23.8%市佔率,但需留意的是,其在整體PCB市場排名全球第三,卻僅佔4.8%的市佔率,凸顯PCB行業高度碎片化的特性,也反映該成熟市場競爭格外激烈。 儘管中國企業目前生產了全球大部分的PCB,但行業競爭依然激烈。根據深圳創業投資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截至今年4月,中國A股市場共有43家PCB 企業上市,其中不少位於科技產業更集中的深圳,包括勝宏科技(300476.SZ)、深南電路(002916.SZ)及滬電股份(002463.SZ)等。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東山精密尋求進一步多元化業務也就不足為奇。公司再次啟動其一貫的策略性併購模式,延續其行之有效的成長公式。 公司於6月宣布,將以59億元收購台灣的索爾思光電。索爾思光電專注於生產光收發模組,為數據中心及電信網路提供高速數據傳輸,是光通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件。此次收購標誌著東山精密正式進入光通訊領域。 收購索爾思光電之前,公司於5月亦宣布將以1億歐元(1.15億美元)收購法國汽車零組件製造商Groupe Mécanique Découpage,為其併購布局再添一筆重大交易。 透過收購索爾思光電,東山精密正試圖抓住人工智能熱潮所帶動的強勁需求,包括AI伺服器以及應對海量數據處理所需的各類基礎設施。AI伺服器不僅需要索爾思光電所提供的光收發模組,也需要高度複雜的PCB,這讓公司在兩者之間產生潛在協同效應,有助東山精密切入並拓展其高端電路板在這一火熱市場中的客戶關係。 藉此機會,公司於7月宣布將投資最高10億美元,在珠海及泰國建設高端PCB生產設施。 進軍高端伺服器市場在戰略上看似合理,因目前該領域正帶動PCB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然而,這筆高達1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如同公司長年依賴併購推動成長的模式一樣,讓其原本已相當沉重的負債,進一步累積風險。 東山精密的資產負債率長期維持在高位,導致其財務費用沉重。根據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顯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末,公司短期負債高達 983.6億元(逾130億美元),較去年底大幅上升35%。 儘管如此,中國投資者似乎相當買帳,對東山精密的併購成長故事十分追捧,其深圳上市股份今年迄今已大漲133%。但其股價的預期市盈率仍僅為17倍,與勝宏科技及滬電股份相近,反映出該行業競爭激烈且已進入相對成熟階段。…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