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HK
Beleaguered Country Garden gets some temporary relief from domestic creditors

碧桂園的外債仍在重組中,境內債務又迫在眉睫,可幸近日三筆境內債得以順利展期

重點:

  • 碧桂園首季銷售情況惡化,按年大跌81%
  • 集團在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傳聞當地國政府有意開展博彩業

 

劉智恒

十年前,碧桂園創辦人楊國強的事業如日方中,寫下一篇壯志豪言的小文章《我夢想中的碧桂園》,內裡包含十二句說話,其中一句是這樣:「這裡是為社會創造幸福生活的公司」。

今天,幸福暫時見不到 煩惱就確實一大堆。

中國地產龍頭,內地的示範企業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2007.HK)近年也逃不過房地產市場逆轉的打擊,去年上半年已虧損數百億元,欠債超過千億元,發展的超級項目四處爆雷,惠州的十里銀灘變「十里爛灘」,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被戲稱「森林鬼城」。

公司在外債纒身要進行重整而忙個不停時,國內又開始有債主臨門敲門討債,去年碧桂園獲准將8至9筆境內債券展期;至近日,市場報道有三筆債券部分未能還款付息,經過與債權人會議商討,再獲延期至今年9月。

債主臨門浪接浪

雖能暫時喘一口氣,現實情況卻不甚樂觀,公司至今未能公布去年全年業績,以致股票要暫停在聯交所買賣。另外,拖欠建滔集團(0148.HK)的16億港元債務遲遲未能償還,公司已被建滔申請清盤,於本月17日在香港高院開庭聆訉。

外債的重組進展上,暫時仍未商討出一個方案,上月的公告只表示正致力與債權人及其顧問溝通。市場則有傳,今年六月碧桂園會向一組債券持有人提交初步重組方案。

整體債務方面,由於公司仍未發布2023業績,若以去年中報的資料看,截至6月底止集團有現金1,011億元,另外受限制現金約294.5億元。債務方面,有息負債包括銀行借款、優先票據,可換股債券及公司債券,合共高達2,579億元,淨借貸比率50.1%。當時集團手上現金好像還算充裕,但其後多項債務未還本付息,相信下半年的實際情況已大大惡化。

近日有消息,馬來西亞政府或容許在森林城市經營博彩業,從而帶動項目重生。不過,政府後來作出否認,而且即使辦賭,也未必可以短期刺激森林城市的銷售,況且碧桂園的問題,又豈止一個森林城市。

物業銷售直插水

碧桂園要渡過危機,相信只能看兩方面,一是物業銷售,另外是國家有否政策扶持。作為房地產企業,物業銷售是企業的命脈,關乎資金能否回籠,但在內地樓市日趨疲弱下,碧桂園今年銷售情況差強人意,首季的銷售金額只有135億元,按年勁跌81%。

年內樓市能否好轉實在也不樂觀,內地樓價持續下滑,開發商為套現紛紛減價求售,面對樓盤供應大增,市民置業態度大大改變,他們擔憂今天看似能低價買入,明年回首或許是高價入貨。

加上多家開發商深陷債務危機,倘若項目爛尾買家就血本無歸,人們都紛紛觀望為上。估計樓市要經過一輪去庫存,再加上開發商重組債務成功,市場才可慢慢復蘇,但肯定不是一年半載能達到。

政策治標未治本

那麼政府會否續推政策支持開發商,我們相信是肯定,然而並非無選擇性去提供幫助,外債政府不會管,內債就看情況及企業,如碧桂園此類屬龍頭及較負責任的公司,政府在若干程度願意作出扶持,包括透過內銀將債務延期,以及按項目提供借貸予房企「保交樓」。

不過也別太樂觀,內房企業負債太驚人,按目前的援助方法,只能紓緩一時,暫時我們看不到或想不到政府有什麼政策,可以徹底解決問題。最近內地上市的金科地產(000656.SZ),最終被頒令破產重組,說不定是許多內房的最終下場。

去年底碧桂園董事楊惠妍大拍胸膛,揚言楊家會「砸鍋賣鐵支持公司,探索出一條盡快恢復正常經營的有效路徑」。

不光如此,楊惠妍為首的四位董事,主動提出大幅削減薪酬,一律調至年薪12萬元,當中總裁莫斌減幅最大,之前年薪達300萬元。

坦白說,相對於逾千億的債項,董事的減薪只屬杯水車薪,楊家賣家當支持公司,估計可提供的助力亦有限。楊惠妍的說話與行動,相信是擺擺姿態,展現承擔的責任,中國恒大(3333.HK)董事局前主席許家印的下場,許多房企老闆都引此為鑒,別以為企業真的可以大到不能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樂信完成業務調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線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一公布,由於貢獻公司約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貸中介業務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至34.2億元。 儘管營收下滑,公司當季利潤同比大增68.4%至5.21億元。 董事長肖文傑表示:「三季度我們高效完成業務調整,已順利實現轉型以符合新監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發貸款年化利率均設定在或低於24%。」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一大漲8.2%收於3.78美元。該股較3月末峰值已腰斬,年內累計跌幅達3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ongshan makes PCBs

從鈑金廠到PCB巨頭 東山精密擴張之路與債同行

金屬鈑金加工業務起家的東山精密,透過多宗收購跨足PCB領域,如今已向香港遞交上市申請 重點: 從金屬鈑金加工轉型為全球第三大PCB供應商的東山精密,已申請在港上市 公司在AI與汽車市場的積極擴張,伴隨負債不斷增加,恐導致財務過度延伸的風險   陈竹 如果沒有,就買下來。 這似乎成了蘇州東山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002384.SZ)的行事準則,公司上周正式遞表港交所,希望投資者也能買單其併購擴張的成長故事。東山精密最初是一家傳統的鈑金加工企業,但在過去十年透過一連串併購,成功轉型為印刷電路板(PCB)行業的重要參與者。 今年東山精密再度加速其併購打法,宣布兩宗重大交易,以擴大其在光通訊及汽車零組件領域的版圖。伴隨收購動作不斷,公司也寄望於香港上市集資,以支撐其持續不斷的收購支出。 公司已為此次潛在的公開發售聘請五家顧問,由瑞銀及中國領先券商中信證券領銜。雖然東山精密尚未披露具體集資規模,但從其強大的顧問陣容推測,此次IPO規模料將相當可觀,集資額可能超過1億美元。 迄今為止,公司透過併購推動的成長策略相當奏效。其在PCB領域的資產收購,使其成為全球第三大PCB供應商,而PCB亦是各類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公司顯然將此視為勝利方程式,並將「戰略性併購」列為核心競爭優勢之一,強調這是一套經過驗證、能有效推動業務向新領域拓展的增長模式。 然而,積極擴張的背後,也讓東山精密背負了沉重負債,這是公司面臨的一項重大風險,我們將在後文更詳細分析。此外,跨入光通訊等全新領域也未必保證成功,因為相關行業運作機制各異,並伴隨全新的管理挑戰,可能對公司的能力邊界構成考驗。 併購驅動增長 東山精密的前身可追溯至1980年成立的東山鋼板。雖然公司多年來一直希望切入消費電子業務,但直到2016年以6億美元收購美國Mflex(專精於軟性印刷電路FPC)後,才真正成功進入該市場。FPC是一種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其他便攜式設備的軟性印刷電路板。 兩年後,公司再以2.93億美元收購代工巨頭偉創力旗下、專注於硬性印刷電路板(RPCB)的Multek,使其具備生產所有主要類型PCB的能力。 自此之後,PCB成為東山精密的核心業務,事實上已取代其傳統的精密金屬零組件與鑄件業務。今年上半年,PCB業務錄得110億元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 65%。相比之下,其傳統精密零組件業務目前僅佔13.9%的收入。 公司的整體收入雖然仍在成長,但增速並不算快,今年上半年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66億元增至170億元,升幅2.4%。同期利潤則增長更快,由5.6億元升至7.58億元,增幅達39%。不過,公司相對較低的利潤率仍反映出該行業競爭激烈的特性。 在PCB業務中,東山精密主要聚焦於應用於智能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移動設備的軟性印刷電路(FPC),該類產品期內佔其PCB銷售的84%。根據其申請文件引用的第三方研究,去年東山精密為全球第二大FPC供應商、以及全球第三大 PCB整體出貨商。 公司在FPC市場市佔率排名全球第二名,對應23.8%市佔率,但需留意的是,其在整體PCB市場排名全球第三,卻僅佔4.8%的市佔率,凸顯PCB行業高度碎片化的特性,也反映該成熟市場競爭格外激烈。 儘管中國企業目前生產了全球大部分的PCB,但行業競爭依然激烈。根據深圳創業投資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截至今年4月,中國A股市場共有43家PCB 企業上市,其中不少位於科技產業更集中的深圳,包括勝宏科技(300476.SZ)、深南電路(002916.SZ)及滬電股份(002463.SZ)等。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東山精密尋求進一步多元化業務也就不足為奇。公司再次啟動其一貫的策略性併購模式,延續其行之有效的成長公式。 公司於6月宣布,將以59億元收購台灣的索爾思光電。索爾思光電專注於生產光收發模組,為數據中心及電信網路提供高速數據傳輸,是光通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件。此次收購標誌著東山精密正式進入光通訊領域。 收購索爾思光電之前,公司於5月亦宣布將以1億歐元(1.15億美元)收購法國汽車零組件製造商Groupe Mécanique Découpage,為其併購布局再添一筆重大交易。 透過收購索爾思光電,東山精密正試圖抓住人工智能熱潮所帶動的強勁需求,包括AI伺服器以及應對海量數據處理所需的各類基礎設施。AI伺服器不僅需要索爾思光電所提供的光收發模組,也需要高度複雜的PCB,這讓公司在兩者之間產生潛在協同效應,有助東山精密切入並拓展其高端電路板在這一火熱市場中的客戶關係。 藉此機會,公司於7月宣布將投資最高10億美元,在珠海及泰國建設高端PCB生產設施。 進軍高端伺服器市場在戰略上看似合理,因目前該領域正帶動PCB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然而,這筆高達1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如同公司長年依賴併購推動成長的模式一樣,讓其原本已相當沉重的負債,進一步累積風險。 東山精密的資產負債率長期維持在高位,導致其財務費用沉重。根據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顯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末,公司短期負債高達 983.6億元(逾130億美元),較去年底大幅上升35%。 儘管如此,中國投資者似乎相當買帳,對東山精密的併購成長故事十分追捧,其深圳上市股份今年迄今已大漲133%。但其股價的預期市盈率仍僅為17倍,與勝宏科技及滬電股份相近,反映出該行業競爭激烈且已進入相對成熟階段。…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