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340.KQ
Wing Yip files for nasdaq IPO

雖然豬肉香腸和熏肉在中國之外的地方可能比較小眾,但在這個全球最大的肉類市場,確是一筆大生意

重點:

  • 榮業食品已申請在納斯達克上市,計劃募集3,000萬美元,與它2018年在韓國科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時籌集的2,500萬美元接近
  • 公司所在的中國肉類市場廣闊,規模達到878億美元,預計2023年至2027年間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譚英

認為中國科技股現在風險太大的投資者,可能會考慮生產香腸的公司。這是來自榮業食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900340.KQ)的宣傳,公司上周提交赴納斯達克上市的招股說明書,承銷商是小眾券商EF Hutton。

此次IPO計劃籌集的資金規模,與榮業食品2018年在韓國科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時籌集到的2,500萬美元接近,據一名消息人士稱,公司的目標是3,000萬美元。韓國投資者其實並不看好該股,它目前的交易價格約為IPO價格的一半。

榮業食品在韓國股市的估值並不太高,約為570億韓元(3.08億元),市銷率(P/S)也只有0.33倍。儘管如此,這個市銷率仍高於雨潤食品(1068.HK)的0.16倍,與萬洲國際(0288.HK)幾乎持平,這兩家公司屬於中國最大的肉類生產商,萬洲國際更是擁有美國巨頭史密斯菲爾德。

榮業食品此次上市嘗試可能並不會激起投資者的興趣,因為大家都知道它所處的肉類市場價格波動劇烈,一家公司可能今年盈利,明年就虧損。它的收入和利潤情況也呈小幅下滑的趨勢,但可能會總體保持穩定。這個品牌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並且在年輕的中國消費者當中頗具潛力,他們希望在普通日常食品之外尋求不一樣的東西。

榮業食品或許能提供這種不一樣,因為它銷售的臘肉在中國相當有名,而且是那種能吸引消費出大價錢的高附加值食品。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的收入在兩年里小幅下降,從2021年的1.34億美元下降到2022年約1.31億美元。去年前六個月也出現了類似的下滑,從上年同期的6,600萬美元降至6,550萬美元。利潤的變化趨勢類似,從2022年前六個月的686萬美元,下降至去年同期的622萬美元,過去三年的毛利潤率則相對穩定,保持在33%至36%之間。

2010年代末爆發的非洲豬瘟,影響了中國整個肉類行業,豬肉價格上漲了一倍多,全行業的豬肉產量損失2,790萬噸。該公司相對未受到後來的新冠疫情影響,因為它的產品保質期長,易於包裝,並可通過電商銷售,而在頻繁實行封鎖和其他防疫措施期間,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作為一家現金流充足、債務相對較少(債務總額目前僅為2,040萬美元)的公司,榮業食品的財務狀況似乎也相對穩健。

特大型肉類市場

那麼,榮業食品最吸引人的是什麼?或許最大賣點是它在特色加工肉類、休閒食品和冷凍肉類市場的穩固地位,隨著中國民眾收入的增長,這個市場只會進一步擴大。

據《China Briefing》雜誌報道,中國的肉類市場世界居首,2023年的規模為877.5億美元,預計2023年至2027年每年將增長約 20%,佔全球消費量的28%。榮業食品通過72家經銷商、7個電商平台和7家自營店在中國的18個省份銷售。其產品尤其是臘腸,可謂中國的國民食品。

據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提供的第三方數據,中國的醃制肉類在2022年的零售額為529億元。榮業食品在臘肉品類中佔有9.2%的市場份額,在市場排第二位。

榮業食品希望通過新的IPO來加強業務。屆時,近一半的收益將用於添置新的加工和生產設備。

作為一個家族企業,榮業食品成立於1915年,現任CEO王顯韜是家族第四代。辭去廣州的工作後,他用自己的錢在以臘腸聞名的黃埔鎮建立了一家臘腸經銷店,證明自己的能力後加入了家族企業,2015年,31歲的他加入公司,成為董事長。

王顯韜一直在給榮業食品的產品打造懷舊形象,核心產品是榮業臘肉,以及匠王和狂客兩個品牌的休閒食品。2022年,臘肉製品的收入佔到公司總收入的67%,其餘則來自休閒食品和冷凍肉。王顯韜為榮業食品的黃埔臘腸爭取到了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頭銜。他喜歡說一些宏大敘事,比如「文化創新是傳承的精髓,我的血液里流淌著文化創新的血液。只有文化才能代代相傳」。

但他也意識到了消費者口味的變化,公司51人的研發團隊正在開發新產品,以滿足新一代更注重健康的中國年輕人。新品包括植物基肉類替代品,另外還與韓國的Foodnamoo (290720.KQ) 建立合資企業,在中國研發雞胸肉產品。

公司還在積極迎合年輕一代的網購偏好,於2017年設立了自己的網店,並與主要的電商平台合作。但這些在榮業食品的業務中佔比較小,僅佔營收的2%。

榮業食品並非目前唯一一家上市的肉類生產商,在吸引投資者方面可能面臨競爭。據報道,萬洲國際正在考慮將旗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在美國重新上市,2013年它曾經將其私有化。去年11月,鍋圈食品(2517.HK)在香港上市,該公司以火鍋燒烤食材為主。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GDS bets on new AI cycle while balancing expansion and deleveraging

萬國數據押注AI新周期 在擴張與去槓桿之間找平衡

人工智能點燃中國數據中心新一輪建設潮,萬國數據一邊把資產注入REITs回血、一邊搶搭AI算力快車,但這樣的平衡能否持續 重點: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億元,按年增長10.2% 資產注入C-REIT帶來13.69億元終止合併收益,期內錄得淨利潤7.29億元   李世達 對中國數據中心產業而言,2025 年很可能會被視為一個分水嶺:一方面,人工智能訓練與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輪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國首批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讓這個向來高槓桿、重資產的行業出現新的財務工具。 這就是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 Holdings Ltd.(GDS.US; 9698.HK)的寫照,既受惠於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設,也受制於多年積累的財務壓力。 根據公司公布的最新財報,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萬國數據錄得28.87億元(4.06億美元)收入,按年增長10.2%,連續第二季維持雙位數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個月新簽訂單達7.5萬平方米,相當於約240兆瓦的新增裝機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約65%與人工智能相關。 新訂單增速放緩 這顯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驅動新一輪算力投資,但企業本身其實並未完全掌控節奏。管理層在說明會中坦言,第二季之後的新訂單步伐較前期緩慢,這意味著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會延續今年的強度。此外,續約談判仍令單位收入每月下降約3%至4%,反映出人工智能需求雖強,但傳統互聯網業務的降價壓力並未消失。 儘管萬國數據享受到人工智能點燃的需求紅利,但供給側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使得承載人工智能的空間不再稀缺,談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轉折,是萬國數據今年將一批項目注入中國首批數據中心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資產總額約24億元。交易帶來約13.69億元的終止合併收益,使公司期內錄得淨利潤達7.29億元,實現由虧轉盈。 生存模式改變 但REITs的意義不在於一次性盈利,而在於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萬國數據過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貸、買地、建機房進行高速擴張,當信貸環境寬鬆時,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國信貸收緊之後,重資產模式不再具備可持續性,槓桿開始反向壓縮公司空間。REITs提供的,是一條能讓萬國數據既擴張、又不必完全依賴舉債的現金流管道,維持規模循環。 這也為公司帶來了財務結構的改善,財報顯示,淨負債與年化調整後EBITDA的比率,已從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貸成本下降到3.3%。在中國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同時降低槓桿與利息成本並不容易,這更突顯REITs對公司運作的重要性。 萬國數據的業務模式高度依賴電力供應。公司目前擁有約900兆瓦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儲備,這讓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發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項目。管理層也在說明會中點出:「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正變得極度稀缺。」人工智能確實帶來增量需求,但供給端——土地、電力、審批、建設速度,正在變得更競爭、更受政策影響。 海外數據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來伏筆。該平台在亞太與歐洲雖具潛力,但今年第三季仍錄得4.61億元虧損,短期內仍會拖累整體利潤。公司需要持續證明其開發、運營與出售資產的能力,而不僅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萬國數據市銷率(P/S)約為4.15倍,大幅低於Equinix(EQIX.US)的8.42 倍與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於仍處於重組期的世紀互聯(VNET.US)的1.99倍。這顯示儘管中國市場更為波動,但萬國數據的規模、客戶質量與資本循環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來,萬國數據在港股累升約30%,與大市相若,但過去一個月有約 7%回調,股價30.1港元較52周高位48.9港元有約四成折讓。在估值仍具折價、AI驅動需求未減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區間。作為熱門的AI基建標的,當人工智能需求維持強勁、REITs資產注入順利時,相信市場願意提高估值< 但仍須留意政策面的變化。簡而言之,萬國數據正在穿越一個全新的算力周期,隨著估值與市場預期的提升,意味著已沒有太多犯錯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配股 折讓一成集資2億元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將配售約1,401萬股新H股,每股配售價14.88元,較周二收市價16.53元折讓10%,亦較過去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17.3元折讓14%,配售股份佔擴大後發行股份約3.33%。 是次集資淨額最多2.04億元,約70%用於發展L4無人物流車,包括研發新一代產品、升級運營平台及拓展銷售網絡;約30%用於升級基礎研發平台,包括提升數據閉環體系的效率,高效賦能前裝,以及發展L4無人車多產品線。 佑駕創新周三開市跌2%至16.2元,股份由過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樂信完成業務調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線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一公布,由於貢獻公司約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貸中介業務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至34.2億元。 儘管營收下滑,公司當季利潤同比大增68.4%至5.21億元。 董事長肖文傑表示:「三季度我們高效完成業務調整,已順利實現轉型以符合新監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發貸款年化利率均設定在或低於24%。」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一大漲8.2%收於3.78美元。該股較3月末峰值已腰斬,年內累計跌幅達3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