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dependence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of listed companies is sometimes questioned, as the restriction on independence does not cover relationships such as fellow students and friends.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有時候會受到質疑,因為獨立性的限制不包括同窗、朋友等關係,因此很難避免上市公司委任獨立董事時,把位置留給「自己人」

 

歐美美

每間上市公司都設有董事會,由一眾董事引領公司大方向,議決公司重要事務,指示各階層僱員工作。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列明,每間上市公司委任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不能少於三名,佔董事會人數至少三分之一,而且當中至少有一名須具備適當專業資格、會計或相關財務管理專長,以協助審核公司帳目。

獨立董事的意思,是不在公司內部內職、獨立於其他執行董事與股東,並與公司或公司管理人員沒有重要業務聯繫或專業聯繫,並能對公司事務作出獨立判斷的人士。此外,部分獨立董事為彰顯其獨立性,亦不會持有任何相關公司股份或認股權,以免個人利益影響其獨立決定。

不過,香港的獨立董事與歐美、澳洲等上市公司不同,較少列明董事每年需承諾付出多少時間和出席多少次會議,因此他們的薪酬亦難與外國上市公司比較,一般每年只收取20萬至30萬港元報酬,部分年薪更低至10萬港元,與執行董事或其他公司管理層相去甚遠,甚至連一名香港低薪「打工仔」也不如。由於報酬低微,不少獨立董事難免「交行貨」,甚至「身兼數職」,出任多間公司獨立董事。

長時間任職損獨立性

另外,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有時候會受到質疑,雖然上市公司主要股東或董事的親屬,並不會擔任獨立董事,但基於「獨立性」的限制不包括同窗、朋友等關係,因此很難避免上市公司委任獨立董事時,把位置留給「同聲同氣」人士,結果令董事會的獨立性受到影響。

事實上,當一名獨立董事在一間上市公司任職一段長時間,與董事會的其他董事經過長時間相處,可能相當熟悉彼此,甚至已建立一定默契,其獨立性或受到質疑。如果董事會成員不時更新,可避免出現個別董事長期盤踞的現象,有助維護董事會的認受性。

有見及此,港交所已實行新的企業管治守則,要求上市公司在一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在任已過9年後,以獨立決議案形式由股東審議,該董事是否應該繼續連任,並須就此作出披露。另外,當全數獨立董事都在任逾9年後,該公司便必須委任一名新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避免該批獨立董事因在任太久失去獨立性。而區內其他股票市場,如新加坡和台灣等,也同樣計劃引入該制度,以杜絕「萬年獨立董事」的不健康現象。

當然,港交所仍然可以爭取做得更好,考慮歐美市場的企業管治守則,將獨立董事佔公司董事會成員比例提升至一半或以上、或增設調解小股東與主要股東矛盾的「首席獨立董事」,將有助提升香港上市公司的企管質素。

總括而言,作為上市公司,首要是維護公司整體股東利益,董事動用職權的同時,權力亦理應受制衡,因此一班真正超然於公司利益以外的獨立董事,持續發揮監察作用,才有助公司的長足發展。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情

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咏竹坊立場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證監未放行 Shein上市棄英轉港

路透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在線快時尚零售商Shein因未獲中國證監會批准,已放棄倫敦上市計劃。報道另外稱,公司現擬轉戰港股市場,計劃在後數周內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 Shein最初計劃在紐約上市,但遭美國政界阻撓而放棄。隨後轉戰倫敦市場,在突破類似阻力後獲得進展,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已於上月批准。 中國證監會審批被認為是公司最後一道重要監管,據路透社報道,證監會最終未予放行,報道未說明具體原因。Shein創立於中國,後將其總部遷至新加坡,但其主要運營仍在中國境內,且大部分服裝產品採購自中國製造商,這可能是其需要證監會審批的原因所在。 公司在2023年完成一輪融資後估值達660億美元,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及主要西方市場業務壁壘高築,其估值此後可能有所縮水。即便如此,其上市計劃仍有望籌集數十億美元資金。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uHua runs educational campuses

宇華教育售泰業務 壯士斷臂利潤翻倍

這家總部位於鄭州的民辦教育機構,自上月以來股價飆升,投資者看好其轉向職業教育和清償債務的舉措 重點: 宇華教育通過出售泰國的學校充實了資產負債表,以償還2019年發行的可轉債 這家民辦教育機構的最新財務業績表現亮眼,在截至2月底的六個月里收入增長7%,調整後利潤更是翻了一番多   譚英 自2021年中國政府禁止面向小學生的課後補習,並整頓K-12民辦學校,宇華教育集團有限公司(6169.HK)和多數中國教育企業一樣陷入了低迷。 自彼時以來,行業尚未全面復蘇,宇華教育亦未能例外。但上周發布的2025財年中期報告顯示,這家從K12學校轉向職業教育的企業,正在重新站穩腳跟。 2017年宇華教育赴港上市時,正是線上線下教育公司IPO熱潮。得益於中國消費者願意為自己,尤其是子女的教育投入巨資,公司增長強勁。這類教育股大多走勢相似:在2020年見頂後,隨著2021年行業整頓而暴跌。宇華教育從發行價每股2.05港元,最高漲至2020年的7.80港元,如今卻已跌至0.50港元左右。 在將IPO及增發收益投入泰國和山東項目,併發行20億港元可轉債後,公司一度看似將因債務沈重和利潤微博而倒下。一年前公司中期業績慘淡,調整後淨利潤暴跌52.5%至2.295億元(約合3,180萬美元),收入僅微增5.4%至12.5億元。 如今情況大有改觀,截至2月底的2025財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長7.2%至12.8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一倍多,至4.345億元。 經過大幅緊縮開支,上半財年調整後淨利潤率達31.7%,幾乎是去年同期16.2%的一倍。自4月底發佈中期業績預告以來,宇華教育的股價已飆升63%,投資者紛紛看好其持續好轉的勢頭。 那麼,發生了什麼?2021年後,宇華教育將旗下原有的大量K-12學校轉型為不受政策影響的職業學校。它徹底放棄了K-9義務教育階段的業務,轉而聚焦10-12年級乃至更高年齡段,提供允許開展的業務,包括高考輔導服務,以及運營職業高中和職業學院,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職業技能學習需求。 向職業教育轉型,使宇華教育從「問題學生」蛻變為「優等生」,因為其轉型順應了中國政府政策,這是在華經商成功的核心要素。中國政府一直鼓勵發展職業教育,以引導學生從傳統大學轉向職業路徑,緩解就業壓力。 民辦教育巨頭 2017年首次公開募股時,宇華教育是中國最大的K-12民辦教育提供商,在位於華中地區的河南省擁有16個校區,共計48,220名學生,並運營著一所大學。據官網顯示,如今學生總數已翻倍有餘,達到14萬人,分布在4所職業學院、1所專科學校和20所中小學。不過,公司最新年報中顯示的學生人數略低,2024/2025學年招生人數為108,964人。 這家公司歷經風雨。其2024財年營收為25億元,較2020年增長24%,但2024年調整後淨利潤為5.007億元,僅為2020年10億元的一半。 2019年,宇華教育憑借IPO和後續2017年11月的9.37億港元(約合1.2億美元)股票增發獲得充裕資金。2019年11月至12月,公司發行9.4億港元可轉換債券,隨後回購並新發行了20億港元可轉債(2024年12月到期)。資金部分用於收購泰國和山東的資產,金額分別為6,370萬元和14.9億元。 包括獲得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Stam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許可權與運營權的收購案,加上可轉債發行的戰略佈局,很快開始反噬公司發展。泰國民辦教育市場競爭激烈程度,至少和中國不相上下。泰國業務更像是「門面資產」而非盈利引擎,2020年以來它對宇華教育調整後毛利的年貢獻始終停留在430萬元。而據宇華教育2024年年報披露,山東資產在2022至2024年間產生了巨額升級改造費用,進而導致2023至2024年計提約1.68億元商譽減值。 星展集團研究部早在2019年4月就指出可轉債和泰國業務的風險,不過當時認為公司基本面增長依然強勁。2024年12月,宇華教育通過回購債券和以2.4億港元出售泰國資產安撫投資者。 這些舉措似乎讓公司財務狀況重回穩定軌道,憑借較高的利潤率和相對穩定的營收,加之聚焦職業教育的戰略轉型,宇華教育看似熬過來了。公司市值20億港元,遠高於光正教育(6068.HK)的2.53億港元,但兩家公司的市盈率均處於2.7倍與2.56倍的低位。 公司估值水平明顯落後於採用輕資產模式(通過在線教育和小型城市課堂提供服務,而非自建校區)的行業龍頭。新東方(EDU.US;9901.HK)在經歷2021年股價暴跌後已重振旗鼓,延伸市盈率達20倍;而好未來(TAL.US)的預期市盈率更是高達26倍。 雅虎財經調查顯示,僅一家分析機構跟蹤宇華教育,不過給予該股「買入」評級。對於這批自2021年教育行業整頓後,已淡出投資者視線的昔日明星股而言,即便如此有限的關注也顯得彌足珍貴。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世紀互聯首季虧損擴大

數據中心運營商世紀互聯集團(VNET.US)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按年增長18.3%至22.5億元(3.095億美元),錄得淨虧損2.376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擴大27%。公司稱,虧損增加主要由於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所致。 批發IDC業務收入按年大增86.5%至6.732億元;零售IDC業務收入增長4.8%至9.683億元,得益於批發收入的增長,公司IDC業務收入按年增長27.8%至16.4億元。非IDC業務小幅下降1.4%至6.048億元。 首季度,經調整後EBITDA同比增長26.4%至6.824億元人民幣,調整後EBITDA利潤率為30.4%,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 世紀互聯周三下跌10.76%報5.39美元。過去六個月仍上漲39.6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賽目聯手高德 發展智能平台生態系統

智能網聯汽車(「ICV」)仿真測試技術的科技公司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與高德軟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智能裝備、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態系統,合作期限為三年。 高德是中國專業數字地圖、導航及實時交通信息服務商,向終端用戶提供包括導航、打車、酒店預定、景點門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務。 賽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及專業優勢,聯手共同發展實現互補互利而達致共贏。 公司周四開市升3%報14.06港元,股價較今年初上市高約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