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X.US

該公司以硬件銷售起步,後來逐漸進入物聯網行業,它計畫通過在紐約上市籌集1,300萬美元,使手中現金增加三倍

重點:

  • Direct Communication Solutions(DCS)準備從加拿大證交所升級至紐交所旗下的美國證券交易所,以進一步提升影響力
  • 若取得與同行巨頭類似的可觀市銷率,這家物聯網公司在此次上市中的估值可能達到3,700萬美元 

陽歌

按大多數標準來衡量,Direct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Inc. (DCSX.US; DCSI.CN)可能都算一家小企業,但這並不能阻止這家互聯網公司胸懷遠大志向。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以網路硬件供應商起家,現在正準備採取公司創立以來最重要的舉措之一,計畫完成2022年全年財務狀況的審計後,到紐交所旗下的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全球物聯網市場(該市場使用互聯網促進從照明系統管理、到企業庫存控制和家庭安全監控等多方面的即時通訊和決策)預計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總部位於聖地牙哥的DCS希望能夠從中分得一杯羹。DCS上月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引用的第三方數據顯示,到2029 年,全球物聯網行業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驚人的2.5萬億美元(17.1萬億元),前7年的年均增長率為26.4%。

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在未來幾年推動像DCS這樣的公司的發展,不過它也要與越來越多更年輕且積極進取的初創公司,去爭奪這塊蛋糕。

首次在加拿大證券交易所上市僅三年後,DCS就躋身「大聯盟」之列。從那以後,它的股票經歷了一系列的高峰和低谷,現在的交易價格比上市時低了大約三分之一。但該股較2021年底已上漲了約四倍,表明投資者可能對它的故事產生了興趣。

雖然與同行相比,DCS在市銷率方面的估值相當低,但它對自己的估值也雄心勃勃。它計畫以每股6至8美元的價格出售185萬股股份。按這個股價區間的中間價格計算,它將籌集到大約1,300萬美元,公司估值將到2,900萬美元左右,幾乎是它在加拿大證券交易所目前市值的兩倍。如果股價表現強勁,溢價可能會更高。

話雖如此,該公司在同行中依然相對較小,它的很多同行估值都在10億美元或以上,而且它的營運呈現出一種經典的模式,即收入暴漲而虧損往往增長得更快。DCS的增長速度其實也不慢,去年首9個月營收增長69%至1,830萬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僅為1,080萬美元。

更重要的是,該公司希望在IPO中籌集的1,300萬美元,將讓它的現金持有量劇增,達到去年9月底其所持有的400萬美元現金和限定用途的現金的四倍左右。DCS稱,它計畫將部分新資金用於一項大型招聘活動,目標是將員工人數增加50%,使其在短期內從目前的總計27人增加到40人左右。

它大概認為這樣的投資,會在促進收入增長方面帶來更大的回報。

漫長的歷史

在熱門創業公司由30多歲甚至20多歲年輕人領導的互聯網時代,DCS因其悠久的歷史和高管的經驗而顯得與眾不同。這些資深人士往往擁有更為豐富的行業知識,可以利用自己的業務關係來發展業務。

DC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ris Bursey在電信領域擁有20多年的經驗,這可以追溯到他的第一份工作——在美國海軍擔任空中交通管制員。自2008年創立DCS並擔任首席執行官以來,他見證了該公司從一個硬件供應商轉變為目前的形式,即提供硬件、軟件即服務(SaaS)和聯通性的複合供應商,並跟Verizon、AT&T 和UScellular等營運商建立了合作關係。

該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幫助客戶安裝新系統的一次性硬件銷售收入。但隨著客戶群的增長,SaaS業務可能會成為更大的一塊蛋糕,作為一個重要的經常性收入來源。

它的兩大產品是:幫助企業管理車隊的MiFleet,以及用遠端感測器來監控庫存和安全等事宜的MiSensors,它們代表著廣大企業通過物聯網技術來提高效率的兩種情況。

與大多數仍存在巨額虧損的同行不同,DCS似乎處在盈利的邊緣。該公司去年前9個月的淨虧損為23.2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10萬美元虧損大幅縮小。而最新的虧損很大一部分看起來與部分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化,所產生的非現金專案有關,這意味著該公司很可能在經過排除該項目的調整後實現了盈利。

或許考慮到自己極不起眼的根基和新來者的身份,根據其股票定價區間的中端,DCS給自己的市銷率只有0.86倍。相比之下,市值達12億美元的 Digi International(DGII.US)的市銷率要高得多,為3倍;市值15億美元的塗鴉智能(TUYA.US)市銷率為6.1倍。

總而言之,雖然DCS增長潛力巨大,而且身在這樣一個熱門市場上,但它的目標可能定低了,它選擇謹慎行事,而不是年輕公司可能會熱衷的炒作。當它試圖在像物聯網這樣快速發展的領域馳騁時,這種方法可能對它頗有幫助。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導,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中教控股預告本財年最高賺6億

教企中國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839.HK)周三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財年,料會錄得淨利潤4.4億至6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5.02億元。 中教透露,淨利潤的預期,已反映商譽及無形資產確認減值之影響。集團表示,主要是預計位於海南省、廣東省及河南省的單位,因未來現金流量估算出現下調,要為商譽及無形資產將減值。 集團續稱,單位所處的地區,因市場供給增加及在當前宏觀經濟下,整體支付能力下降;初步估算,是次減值是非現金性質,約在16.2至17億元。 中教控股周四開市下跌4.5%報2.98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istinct Healthcare

專注私立高端醫療 卓正醫療三闖港交所

卓正醫療已構建起覆蓋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醫療服務網絡,在中國一二線城市擁有並經營19家醫療服務機構 重點: 卓正醫療採用家庭醫療模式,將單次、低頻的醫療需求轉變為多人、更高頻的服務 2025年前8個月才首次實現經營利潤回正,同期錄得淨利潤8,321.1萬元    莫莉 在政策監管趨嚴、醫保支付改革等背景之下,中國不少民營醫院陷入經營困境,甚至出現破產倒閉潮。不過,定位中高端市場的私立醫療服務卻展現出較強的韌性,營收規模不斷擴大。11月5日,以中產家庭為目標客群的卓正醫療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書,這是其自2024年5月以來的第三次遞表,海通國際、浦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卓正醫療的業務始於2012年,現可提供兒科、齒科、眼科、皮膚科、耳鼻喉及外科、婦科及內科等一系列專科服務,目標客群是具有較強購買力、偏好更個性化醫療服務的大眾富裕人群。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以2024年的收入計,卓正醫療是中國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綜合醫療服務機構,市場份額為2.0%。中國大眾富裕人群規模持續擴大,從2020年的1.04億人增至2024年的1.23億人。大眾富裕人群的增長推動中高端醫療服務需求快速上升,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3,223億元增至2024年的6,411億元,弗若斯特沙利預計到2029年,該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11,659億元。 經過13年發展,卓正醫療已構建起覆蓋中國經濟發達地區的醫療服務網絡,在深圳、廣州、北京、成都、蘇州、長沙、上海、重慶、杭州及武漢擁有並經營19家醫療服務機構,包括17家診所和2家醫院。卓正醫療的業務亦拓展至海外,在新加坡經營四家全科診所,在馬來西亞經營一家全科診所,成為少數走出國門的中國私立醫療品牌之一。 與中國絕大多數醫療機構採用的個人醫療模式不同的是,卓正醫療採用的是家庭醫療模式,將單次、低頻的醫療需求轉變為多人、更高頻的服務。以兒科作為流量入口,帶動了整個家庭的醫療消費。2025年前8個月,卓正醫療兒科總就診人次達15.89萬,在整體就診人次54.1萬中佔比達三成。 為了吸引更多家庭成員就診,卓正醫療從2020年起推出了以年費為基礎的會員計劃,可以為一個賬戶中最多六名會員提供優先預約、部分醫療服務及產品的折扣價等優惠,大大提升患者的回頭率。截至2025年8月底,卓正醫療共有11.65萬個會員賬戶。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個月內,分別有73.34萬、90.58萬以及64.21萬人次的患者在卓正醫療服務機構及在線醫療服務平台付費就診。 盈利並不容易 儘管卓正醫療的業務快速增長,但財務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個月,卓正醫療的營收分別為6.9億元、9.58億元和6.96億元,但是其盈利之路卻並不容易,2022年和2023年,公司淨虧損分別為2.22億元和3.53億元。2024年,在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的支撐下,公司實現淨利潤8,022.7萬元,同期的經營利潤仍虧損4,687.7萬元。直到2025年前8個月才首次實現經營利潤回正,同期錄得淨利潤8,321.1萬元。 其中,巨大的僱員薪金及福利開支是是影響卓正醫療財務表現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8個月,卓正的僱員薪金及福利開支總額分別為4.36億元、5.65億元以及3.77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63.2%、58.9%及54.2%。 這部分支出難以大幅縮減,因為醫生團隊是卓正醫療的核心競爭力。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擁有387名全職醫生,平均執業經驗約15年,其中約79%的醫生曾在頂級三甲醫院執業。不過,隨著經營效率提高和就診人次增加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卓正醫療的毛利率正在改善,整體毛利率從2022年的9.3%提升至2025年前8個月的24%。 卓正醫療的發展中一直備受投資機構青睞,自2014年以來,公司完成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H Capital、天圖資本、經緯中國等知名機構,其中騰訊是卓正醫療的最大機構投資方,持有19.39%的股份。 在2021年完成的E輪融資中,卓正醫療的估值已升至約5.1億美元(約合36.3億元)。作為參照,目前已在港股上市、年營收超10億元的眼科專科機構希瑪醫療(3309.HK),其市值約為22.45億港元,仍顯著低於卓正醫療上一輪融資估值。這一反差也反映出港股市場對醫療服務企業的評判邏輯:投資者更為看重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自我造血水平,而非僅憑業務規模或融資估值。因此,卓正醫療能否在上市後展現出穩健的盈利前景,將成為其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啟明醫療出售杭州項目 變現3.75億元

醫療器械生產商杭州啓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周二公布,已與杭州濱江城建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總代價約3.75億元(5,300萬美元)出售位於杭州的生命健康產業園在建項目,連同相關土地使用權,交易將待股東批准後生效。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主要是為配合戰略調整,聚焦核心心臟瓣膜技術,減少對非核心及重資產項目的投入。出售所得款項淨額約3.44億元,其中約2.65億元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餘額約7,860萬元補充日常營運資金。 公司預計此次交易將錄得約500萬元稅前虧損,惟可減輕未來約7億元的建設支出壓力,改善現金流與資產負債狀況。董事會認為,交易價格雖較估值折讓約12%,但屬合理水平,有助提升公司財務靈活度,集中資源於主營業務發展。 同時,集團宣布變更首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將7,303萬元重新分配至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以更有效調配財務資源。 公司股價周三高開,全日收報2.52港元,升2.4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丘鈦上月產品銷售同比升兩成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二公布十月銷售數據,上月攝像頭模組銷售數量4,741.6萬件,按年上升20.4%,較九月則微升1.6%。當中3,200萬像素以下攝像頭模組表現最理想,按年大升45.4%至2,593.4萬件。 指紋識別模組銷售數量1,841.3萬件,按年升19.2%,但按月則微跌3.3%。當中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升幅驚人,同比增長409.5%至493.7萬件。 集團表示,銷售量同比增長,主要是集團在手機攝像頭模組,以及指紋識別模組業務的市場份額上升。至於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銷售量較九月減少,主要是受客戶項目周期影響。 周三丘鈦科技開市跌1.3%至11.94港元,公司今年股價升逾八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