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is the only one among major stock markets that closes during bad weather conditions.

港交所是目前全球主要市場中,唯一需要在惡劣天氣下停市的交易所

重點︰

  • 今年港交所已經有三天因惡劣天氣而全日停止,估算損失近3,360億港元成交額
  • 因應港股成交減少,有證券業人士認為,當務之急是要降低港股交易成本以吸引投資者,例如調低股票印花稅

 

裴梓龍

颱風「小犬」在上周末吹襲香港,結果港股在內地「十一黃金周」假期後、迎接「北水回歸」的首個交易日,便需要停市半天,要到周一下午二時才恢復交易。

港交所是目前全球唯一會因為惡劣天氣而休市的主要交易所,中國滬深兩市、美國紐約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德國法蘭克福、日本東京、印度新德里等城市的證券交易所,都能在自然災害等不可預見的事件發生時持續交易。例如今年9月暴雨侵襲深圳,當地股市仍然不受影響,同月韓國南部也受到風暴襲擊,股市也照常開盤。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卻在惡劣天氣下暫停交易,遭投資者詬病,甚至有內地網民揶揄「難道港股是露天交易嗎?」

據港交所的資料顯示,近三年來,港股總共五次因惡劣天氣而全日停市,單是今年已佔三天,分別是7月17日、9月1日及9月8日,前兩次是風暴襲港,9月8日是因為「黑色暴雨警告」。

證券交易是港交所及港府的重要收入來源,停市帶來的損失不少。據港交所今年首8個月日均成交額1,120億港元(1,030億元)計算,停市三日共損失約3,360億港元交易額,港交所現時向買賣雙方收取交易所交易費0.00565%,停市三日的交易費便損失近3,800萬港元;至於港府也因停市無法收取股票印花稅,按現時買賣雙方各自徵收交易額0.13%的印花稅計算,港府在這三天損失近8.74億港元稅收。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譯彬認為,港股其實已具備條件在任何天氣下繼續運營,「不少香港證券商也有參與國際股市交易服務,無論打風暴雨,系統都會如常運作,也會有人上班維持交易系統及客戶服務。既然日股、韓股、美股、歐股在惡劣天氣下都可以照常買賣,為什麼香港要停?」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港府正在積極推進「在颱風等惡劣天氣期間保持金融市場運作的建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已指示專責小組在數周內提交可行報告,有機會在本月25日,特首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時中加入「惡劣天氣下港股維持運作」的相關內容。

有市場人士提到,目前最大問題在於股市波動情況下,證券商的孖展「斬倉、補倉」等問題,因為在8號風球或黑雨信號懸掛等惡劣天氣下,銀行也不會營業「當股市及期貨波動,而銀行關門無法處理客戶現金過帳問題,券商可能被迫斬倉管理風險,因此要解決銀行過帳問題。」 許譯彬解釋說。

港股成交持續低迷

另一方面,最近港股成交額明顯縮減,恒生指數屢創低位,年初至上周五已累挫13.2%,跑輸亞太區主要股市。港股上周四在缺乏「北水」支持下,全日成交只有約480億港元,創2018年12月28日以來新低。

成交疲軟的一大原因,是市場憧憬中國經濟在年初全面解封後,將會快速恢復。然而經濟復甦緩慢,提振措施也不如市場預期強烈,結果港股走勢一浪低於一浪;此外,在中美大國博奕下,外資持續流出港股,摩根士丹利月初在報告中稱,全球基金在9月進一步減持A股及港股,其在A股的投資比例已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水平,9月淨賣出總額達32億美元(233億元)。

另一原因在於美國利率持續上升,市場估計美息將「更高更久」(Higher for Longer)。現時被視為零風險的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4.7%,本港銀行定期存款利息普遍都有4%以上,最新發行的綠色債券保底利息也有4.75%。因此,對投資者而言,不如將錢放在這些產品安全賺取回報,比投入表現疲軟的港股更佳。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認為,部分投資者甚至認為A股比港股更吸引,令港股成交更低迷,「美國加息導致全球流動性收緊,環球投資者都集中在美股,如果看好中國市場,不少人會選擇直接購買A股,因為A股的選擇比港股多。」

他稱,白酒股和新能源股,是近年吸引投資者的板塊,例如外國投資者熱愛貴州茅台(600519.SH),以及電動車電池龍頭股寧德時代(300750.SH)。

為刺激港股成交,港府在今年8月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探討促進股市流動性措施,市場寄望港府會降低股票印花稅,因官方兩年前把股票印花稅從本來的0.1%增至0.13%,交易成本貴絕全球主要市場。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直言,港府應該調低印花稅,「如果不想全免,不如先減一半?或是改為單邊收稅?現時港股在淌血,是不是應該先止血?如果交易成本那麼貴,做高頻交易的交易員怎會參與呢?」

黃德几又建議,港股可以仿倣美股,容許投資者每手購入一股,以降低投資門檻。他以比亞迪(1211.HK)為例,以最近股價200多港元計算,每手500股的入場費已高達11萬港元以上,如果能容許投資者小本交易,相信有助吸引新一代年輕投資者進場,或對交易額有正面作用。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首程配股集資6億拓科技體驗店

智能基礎設施資産服務商首程控股有限公司(0697.HK)周四公布配股計劃,將配售2.76億股,佔擴大股份的3.37%,每股配售價2.17元,集資6億元。 配售價較周三收市每股2.3元折讓5.65%,及過去五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2.05元溢價5.65%。 公司表示,集資所得的4.18億元,主要用於近期開設的約20家科技體驗店,以及拓展資產營運領域的新業務;餘下約1.8億元將作一般營運資金。 周四開市首程跌0.4%報2.29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已升逾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keso shares take a hit

康方生物銷售收入創新高 股價大跌或因創始人減持

在公司仍處虧損階段、急需市場信心的當下,「高位套現」的行為顯得格外敏感 重點: 上半年公司產品銷售收入達到14.0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9.20% 依沃西在關鍵臨床試驗的總生存期(OS)最終分析中取得了統計學顯著獲益結果    莫莉 作為有望衝擊「全球藥王」寶座的中國創新藥明星企業,康方生物一向備受資本市場熱捧,年初至今股價已經上漲超過1.5倍,港股市值一度突破1,400億港元。8月26日晚,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9926.HK)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公司上半年實現總收入14.12億元,同比增長37.75%,與此同時,虧損幅度也進一步擴大,從去年同期的2.49億元增至5.88億元,同期增幅超過135%。 面對這份「增收不增利」的財報,公司股價在財報公布次日大跌7.1%,28日繼續下探3.18%。投資者負面情緒蔓延之際,8月28日,公司宣布發行新股募資35億港元,以及兩位創始人配售老股大幅套現4.5億港元,恐將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 根據公告,康方生物擬配售2,355萬股新股,佔擴大後股本2.56%;每股配售價149.54元,較8月28日收市價157元折讓4.75%,集資35.22億元,此次集資所得的80%將用於全球及中國的創新研發管線、技術平台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此同時,康方生物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夏瑜及執行董事兼首席科學官李百勇將各配售150萬股現有股份,以每股配售價149.54港元計算,兩位創始人可共套現近4.5億港元。 夏瑜和李百勇套現之前,康方生物的股價剛剛在8月27日達到上市以來的歷史高點179港元/股。儘管從體量上看,300萬股僅佔公司總股本的0.36%,夏瑜的持股比例僅由11.4%下降至10.94%,但是在公司仍處虧損階段、急需市場信心的當下,「高位套現」的行為顯得格外敏感。此外,截至財報期末,康方生物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了65.92億元,公司並無急迫的流動資金需求,此時推進新股發售,其時機的選擇耐人尋味。 商業化收入增長近50% 拋開管理層在財務領域的動作不提,康方生物這份財報仍然展現出了業績的穩健成長性。拆解康方生物的收入結構可以發現,其增長主要來源於已上市產品的銷售放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產品銷售收入達到14.0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9.20%,成為拉動總營收的核心引擎。 這一增長背後,兩大核心產品——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和PD-1/VEGF雙抗依沃西功不可沒。這兩款產品於2024年底被首次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推動銷售額快速爬坡。依沃西在2025年4月新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卡度尼利在2025年6月獲批用於一線治療持續、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新適應症的獲批帶來更多銷售貢獻。此外,康方生物新獲批的PCSK9藥物伊努西和IL-12/IL-23藥物依若奇也已經開始銷售。 為支撐產品商業化,康方生物持續擴充銷售團隊。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商業化團隊人數已從去年同期的844人擴張至1,221人,銷售費用也隨之同比增長30%至6.7億元。銷售規模化效應正在顯現,銷售及營銷開支佔商業銷售收入比率為47.80%,相比去年同期降低7.13個百分點。 既然收入端表現亮眼,康方生物的虧損為何呈現擴大趨勢?公司在財報中解釋,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合作夥伴Summit公司的股權投資損失擴大,上半年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收益損失1.9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91億元。其二是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期內的研發開支達到7.31億元,同比增長23.02%,佔總收入的51.8%。公司表示,這是由於新增多個註冊性III期臨床研究以及新平台、新產品管線的開發。其三,股權激勵費用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確認2,720萬元,同比增加了2,190萬元。 儘管面臨短期股價波動和減持困擾,康方生物的核心價值仍在於其產品管線的競爭力。公司近期宣佈,依沃西在一項關鍵臨床試驗的總生存期(OS)最終分析中取得了統計學顯著獲益結果,證明瞭其良好的治療潛力。目前,康方生物的市銷率約為45倍,中國創新藥企業另一公認的Biopharma信達生物(1801.HK)的市銷率為13倍,顯示市場給予了前者更高的估值溢價。隨著依沃西OS數據的完整公布和更多適應症的獲批,康方生物能否憑借出色的產品力繼續支撐高市值,值得投資者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藥明合聯折讓4%配股 籌27億港元

為製藥公司提供合同服務的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268.HK)周三公布兩項集資安排,合共集資27.14億港元(3.48億美元)。 公司擬按每股58.85港元配售最多2,227.7萬股新股,折讓約4%,涉及淨額約13億港元,佔擴大後股本約1.82%。此外,公司宣布與控股股東藥明生物(2269.HK)訂立認購協議,藥明生物將以相同價格認購2,413.4萬股新股,佔擴大後股本約1.93%,涉及淨額約14.14億港元。完成上述交易後,藥明生物持股比例將由49.81%升至50.78%。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約九成將用於擴大生物偶聯藥物服務能力及產能,包括新加坡新基地建設、無錫廠房擴建及潛在海外拓展,其餘約一成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藥明合聯股價周三高開,至中午休市報64.65港元,升5.4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雲鋒金融斥4,400萬美元購萬個以太幣

雲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0376.HK)周二公布,已於公開市場累計購入10,000枚以太幣,涉及資金4,400萬美元。是次購買的資金來自內部儲備,購入的以太幣會在財務報表中列為投資資產。 公司於今年7月時公告集團戰略布局,包括Web3、現實世界資產(RWA)、數字貨幣、ESG零碳,以及人工智能。 雲鋒金融指出,購入以太幣符合集團的戰略布局,並可探索以太幣在集團保險業務中潛在的應用模式,以及與Web3相適應的創新業務場景。此外,以太幣作為儲備,可優化資產結構,減少對傳統貨幣的依賴。 公司於周三開市升3%報3.78港元,但隨即掉頭下跌,今年以來股價升逾2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