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ang Seng plunged 28.6% in the year of the rabbit, hurt by China’s slow economic recovery and simmering tens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vestors will be looking for a rebound under the auspicious sign of the dragon

歷來龍年恒指全漲 大行估重上兩萬點

受中國經濟復甦不理想及中美博奕影響,恒指在兔年大跌28.6%,傷透投資者的心,寄望龍年可以「龍轉乾坤」 重點︰ 恒指1969年面世以來,歷來四個龍年全數錄得正回報,平均上升近14% 美國總統大選及美國何時降息,將成為阻礙港股在龍年能否「飛龍在天」的主要因素   裴梓龍 港股兔年表現差強人意,不但未能乘著中國於新冠疫情後全面解封而急升,反而受中美關係及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影響而大挫,最終恒指累挫6,298點,跌幅高達28.6%,成為歷年表現最差的兔年。 對中港股市的投資者來說,兔年絕不好受,然而「送兔迎龍」,甲辰龍年港股首三個交易日全部紅盤高收,累漲593點,突破16,300點關口,開局相當不錯,大有「龍轉乾坤」之勢。 事實上,在踏入龍年之前,市場已不斷傳來好消息,例如中國官方準備兩萬億元平準基金入市,同時推出組合拳刺激經濟及股市等。踏入龍年後,過去一直被外資拋棄的中概股,獲加拿大養老基金增持,於去年第四季買入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理想汽車(LI.US; 2015.HK)、京東(JD.US; 9618.HK)及網易(NTES.US; 9999.HK)。此外,傳奇對沖基金,被稱為「沽空王」的Scion Asset創辦人Michael Burry的基金,去年第四季也進一步增持阿里巴巴和京東等中資股份。 不過,各大投資銀行及券商對港股今年表現不敢太進取,雖然中港股市的估值已跌至很低,但仍受不明朗因素困擾,除了中國復甦速度及中美博奕等老問題外,還需要面對全球地緣政治、美國降息時間表,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等考驗。 摩根士丹利認為恒指最樂觀可見21,500點,最低或見11,350點,瑞銀則看20,600點,光大國際和富途認為恒指最高可見21,000點,至於滙豐和凱基亞洲較悲觀,分別看19,890點及19,260點。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估計,恒指龍年最高可見20,500點,「回望恒指30年數據,每次在接近8倍市盈率、股息率5厘左右便會見底,而今年1月已經非常接近。」 他建議投資者留意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何時重回50以上的擴張區間,「官方政策出台後,需要時間才能見效,1月新增貸款數據已經高過預期,是不錯的現象。回望2015年6月,中港股市場也曾爆發股災,之後官方出手救市,PMI大約半年後重回50水平以上後,股市便正式回升」 龍,一直被華人視為吉祥、帝王的象徵,回望恒指生數自1969年11月24日推出以來,55年間經歷四個龍年,巧合的是恒指在這四個龍年均全部上升,平均回報達14%。 1976年的火龍年,港股回報為5%;12年後的1988年,總回報高達33%,而當年恒指在新年後首個交易日與今年一樣低開高走,難免令人對今年有所憧憬;至於2000千禧金龍年,恒指回報較差,只有0.48%,2012年的水龍年,恒指回報達15.44%。 從數據上看,港股在過去四個龍年表現不俗,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這四個龍年都是波折重重,但最後都能柳暗花明。例如1976年,正值中國內地政局動盪,恒指首季大漲超過30%,但之後大幅回落,隨着政局轉趨穩定,恒指才重展升勢;1988年前一年,由美國華爾街引爆的股災席捲全球,港股也受重創,1987年10月26日曾創下單日下挫33.33%的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到1988年的龍年後才轉穩,恒指跟隨環球股市回升。 避開中美博奕股份 到千禧龍年,本港掀起科網熱潮,當年的TOM.COM(2383.HK,現稱TOM集團)上市引爆股民狂熱,為獲得申請表通宵達旦排隊,連IPO表格都有人炒賣,然而狂熱冷卻後,科網股爆破,雖然恒指全年仍有0.48%回報,但大批炒科網股的股民損失不菲。至於2012年,先有中國官方「放水」刺激經濟,帶動港股上漲,之後卻爆發歐債危機,拖累恒指大幅下挫,年中歐、美、日開啟印鈔機救經濟,加上內地經濟復甦,刺激恒指由低位約18,000點,反彈近5,000點。 踏入2024木龍年,市場估計也不會平凡,其中最大不穩定因素在於中美博奕,還有下半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國牌」絕對是特朗普及拜登的重中之重,新年前藥明生物(2269.HK)突然被美國兩黨議員呼籲制裁而暴跌便是一例,最近更傳出拜登政府正考慮限制中國新能源車及相關零件,以及增加中國新能源車進口關稅等,市場估計制裁消息今年或不絕於耳,影響投資者信心。 另一關鍵在於美國何時降息,現時美國經濟數據仍然堅挺,市場認為上半年減息機會不大,大部份認為6月開始降息,理論上降息有助中港股市表現,同時為內地「放水」救經濟提供更大空間。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說,投資者在龍年應盡量避開與中美博奕相關的股份,「例如中國移動(0941.HK)的盈利增長穩定、股息率高,而且主要在內地提供服務,會是一個好選擇。」 楊韻銳則認為科技股的估值已很低,例如阿里巴巴的預測市盈率只有8倍,由於每股手持現金達19港元,扣除現金後,預測市盈率只有5倍,可能有反彈空間。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裡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is the only one among major stock markets that closes during bad weather conditions.

港股研打風不停市 證券界獻計振成交

港交所是目前全球主要市場中,唯一需要在惡劣天氣下停市的交易所 重點︰ 今年港交所已經有三天因惡劣天氣而全日停止,估算損失近3,360億港元成交額 因應港股成交減少,有證券業人士認為,當務之急是要降低港股交易成本以吸引投資者,例如調低股票印花稅   裴梓龍 颱風「小犬」在上周末吹襲香港,結果港股在內地「十一黃金周」假期後、迎接「北水回歸」的首個交易日,便需要停市半天,要到周一下午二時才恢復交易。 港交所是目前全球唯一會因為惡劣天氣而休市的主要交易所,中國滬深兩市、美國紐約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德國法蘭克福、日本東京、印度新德里等城市的證券交易所,都能在自然災害等不可預見的事件發生時持續交易。例如今年9月暴雨侵襲深圳,當地股市仍然不受影響,同月韓國南部也受到風暴襲擊,股市也照常開盤。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卻在惡劣天氣下暫停交易,遭投資者詬病,甚至有內地網民揶揄「難道港股是露天交易嗎?」 據港交所的資料顯示,近三年來,港股總共五次因惡劣天氣而全日停市,單是今年已佔三天,分別是7月17日、9月1日及9月8日,前兩次是風暴襲港,9月8日是因為「黑色暴雨警告」。 證券交易是港交所及港府的重要收入來源,停市帶來的損失不少。據港交所今年首8個月日均成交額1,120億港元(1,030億元)計算,停市三日共損失約3,360億港元交易額,港交所現時向買賣雙方收取交易所交易費0.00565%,停市三日的交易費便損失近3,800萬港元;至於港府也因停市無法收取股票印花稅,按現時買賣雙方各自徵收交易額0.13%的印花稅計算,港府在這三天損失近8.74億港元稅收。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譯彬認為,港股其實已具備條件在任何天氣下繼續運營,「不少香港證券商也有參與國際股市交易服務,無論打風暴雨,系統都會如常運作,也會有人上班維持交易系統及客戶服務。既然日股、韓股、美股、歐股在惡劣天氣下都可以照常買賣,為什麼香港要停?」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港府正在積極推進「在颱風等惡劣天氣期間保持金融市場運作的建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已指示專責小組在數周內提交可行報告,有機會在本月25日,特首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時中加入「惡劣天氣下港股維持運作」的相關內容。 有市場人士提到,目前最大問題在於股市波動情況下,證券商的孖展「斬倉、補倉」等問題,因為在8號風球或黑雨信號懸掛等惡劣天氣下,銀行也不會營業「當股市及期貨波動,而銀行關門無法處理客戶現金過帳問題,券商可能被迫斬倉管理風險,因此要解決銀行過帳問題。」 許譯彬解釋說。 港股成交持續低迷 另一方面,最近港股成交額明顯縮減,恒生指數屢創低位,年初至上周五已累挫13.2%,跑輸亞太區主要股市。港股上周四在缺乏「北水」支持下,全日成交只有約480億港元,創2018年12月28日以來新低。 成交疲軟的一大原因,是市場憧憬中國經濟在年初全面解封後,將會快速恢復。然而經濟復甦緩慢,提振措施也不如市場預期強烈,結果港股走勢一浪低於一浪;此外,在中美大國博奕下,外資持續流出港股,摩根士丹利月初在報告中稱,全球基金在9月進一步減持A股及港股,其在A股的投資比例已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水平,9月淨賣出總額達32億美元(233億元)。 另一原因在於美國利率持續上升,市場估計美息將「更高更久」(Higher for Longer)。現時被視為零風險的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4.7%,本港銀行定期存款利息普遍都有4%以上,最新發行的綠色債券保底利息也有4.75%。因此,對投資者而言,不如將錢放在這些產品安全賺取回報,比投入表現疲軟的港股更佳。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認為,部分投資者甚至認為A股比港股更吸引,令港股成交更低迷,「美國加息導致全球流動性收緊,環球投資者都集中在美股,如果看好中國市場,不少人會選擇直接購買A股,因為A股的選擇比港股多。」 他稱,白酒股和新能源股,是近年吸引投資者的板塊,例如外國投資者熱愛貴州茅台(600519.SH),以及電動車電池龍頭股寧德時代(300750.SH)。 為刺激港股成交,港府在今年8月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探討促進股市流動性措施,市場寄望港府會降低股票印花稅,因官方兩年前把股票印花稅從本來的0.1%增至0.13%,交易成本貴絕全球主要市場。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直言,港府應該調低印花稅,「如果不想全免,不如先減一半?或是改為單邊收稅?現時港股在淌血,是不是應該先止血?如果交易成本那麼貴,做高頻交易的交易員怎會參與呢?」 黃德几又建議,港股可以仿倣美股,容許投資者每手購入一股,以降低投資門檻。他以比亞迪(1211.HK)為例,以最近股價200多港元計算,每手500股的入場費已高達11萬港元以上,如果能容許投資者小本交易,相信有助吸引新一代年輕投資者進場,或對交易額有正面作用。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