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HK
The Chinese sportswear brand has outpaced other major players in half-year earnings growth, benefiting from competitive pricing as consumers hunt for bargains and prioritize spending on children.

這家主打三線或以下城市的中國體育用品品牌,憑高性價比跑贏其他大品牌

重點︰

  • 361度上半年業績優於市場預期,盈利增長12.2%,股息大增1.5倍
  • 分析認為,下半年體育用品市場將爆發新一輪價格戰,各大品牌也將加強宣傳營銷搶佔市場

 

裴梓龍

巴黎奧運剛剛結束,中國國家隊喜獲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國內運動熱潮再現。一直深耕在三四線下沉市場的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業務規模上雖比不上李寧(2331.HK)、安踏(2020.HK)和特步(1368.HK),但正因為其價格較便宜,反而受惠於近年中國消費降級,加上童裝運動服業務造好,業績增長跑贏一眾老大哥。

361度的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19.2%至51.41億元,淨利潤上升12.2%,達7.9億元。最令投資者感到驚喜的是,361度將派息比率增至40.3%,每股股息比去年同期多1.5倍至16.5港仙,更表明未來派息比率將維持在40%。

對比老大哥李寧,上半年純利下跌8%,收入增長只有2.3%;至於安踏,安踏品牌零售額只有高單位數增長,FILA只有中單位數增長,361度明顯跑贏兩位中國運動品牌龍頭。

多家券商都看好361度,紛紛給予「買入」評級。招銀國際認為公司上半年表現優異,預計可持續到下半年,市盈率也只有6倍,股息率達7%,估值相當低,目標價5.15港元;申萬宏源也認為,361度的產品兼具性價比及強功能性優勢,加上高效管道營運,有望快於同業增長,加上庫存周轉健康,現金流充裕,值得買入。

事實上,361度成人產品兩大類鞋類及服裝,上半年收入分別增長20.1%及15.7%,至約22.83億元及15.76億元;然而童裝業務增長24.2%,達11.3億元,佔總收入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1.1%,上升至22%,主要受惠於服裝及鞋類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26%。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認為,李寧、安踏、特步近年都積極發展高端市場,很多產品都賣得很貴,「不過,中國現在面對消費降級,對李寧、安踏的影響較大,相反一直打三四線市場的361度,因為價格便宜,部分鞋類售價甚至低於100元,更受市場歡迎。」

361度一直深耕下沉市場,希望以高性價比打造差異化優勢。截至6月30日,361度品牌門店共有5,740家,其中在中國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佔了75.7%,約4,300多家,一線及二線城市的佔比只有5.1%及19.2%,公司同時在下沉市場大量鋪設第九代形象店,以更大面積及時尚設計吸引顧客,增強購物體驗。

找對了童裝藍海

很明顯,361度在中國的三線或以下城市有一定規模優勢,過去一直走高端市場的李寧、安踏及特步等很難在一時三刻間複製361度的策略。楊韻銳認為,經濟週期下行對三、四線城市影響較小,「三四線城市在走城鎮化,361度的鞋類收入佔比高,而且種類較多;如果買衣服,只要呎寸合適就可以上網購買,但鞋不同,要穿上腳看看是否舒適,而且不同功能的鞋,呎寸也可能不一樣,消費者更想在實體店試完再買,由於361度門店多,三四線城市的租金及人工成本低,有一定經營優勢。」

2009年,361度已開始佈局童裝市場,並成功找到藍海。現代家長的心態,就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寧願自己消費降級,也會花錢在孩子身上,童裝業務成為361度近年的增長引擎。

根據Euromonitor資料顯示,國內童裝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2,563.6億元,同比增長15.6%,預計至2027年規模將增至4,597 億元,仍是一條成長中的賽道。

「小孩子長得快,不像成年人可以一雙鞋穿幾年。家長買鞋給小孩更看重性價比,不會買很貴的鞋。361度正中家長心態,價格相對便宜,當孩子的腳大了,家長較捨得更換,帶動童裝鞋款銷售。」楊韻銳說。

下半年,中國的零售市場開始漸露曙光,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上升2.7%,較6月加快0.7個百分點,高過市場預期。楊韻銳認為,隨零售市場回暖,體育用品行業的復甦速度將快於其他零售業,加上剛完成的大型體育盛事,都有利行業銷售,性價比高的國產品牌復甦表現,會比國際大品牌更佳。

不過,楊韻銳認為361度的利潤表現仍然值得關注,「除價格戰外,還會打一場營銷戰,李寧的廣告等開支上半年多了20%,361度的相關開支更大增42%,包括贊助大型賽事及聘請國際代言人,下半年各大品牌肯定會繼打廣告戰,這或會削弱公司的利潤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汽車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億元

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17.8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若;期內盈利4.2億元,同比微跌1.5%。 汽車之家首席財務官曾岩表示,因在內容多元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用戶增長。據QuestMobile數據,公司9月移動端日活躍用戶達7,656萬,同比增長5.1%。另外,得益於新零售業務的強勁貢獻,在線營銷及其他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業成本為6.46億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釋因在下沉市場拓展創新業務,加上股權激勵費用上升,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 汽車之家周五平開報48.6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文遠知行港股首掛破發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掛低開7.8%,隨後跌幅擴大,全日收報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國上市的文遠知行公布,此次發行8,825萬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72.44倍超購,觸發回補機制,最終配發佔比增至20%,國際發售佔80%,獲8.85倍超購。最終發售價爲每股27.1港元,淨籌約22.64億港元(2.91億美元)。 公司表示,集資所得約40%用於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另外40%用於加快L4級車隊的商業化量產或運營,約10%用於建立營銷團隊和分支機構,餘下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兩億元,同比增長32.8%,虧損達7.92億元,按年收窄約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定價遠低目標 小馬知行午收仍跌13%

自動駕駛出租車營運商小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2026.HK, PONY.US)周四首在香港掛牌,開市報124港元,較招股定價139港元低近11%,中午收市報121港元,跌13%。 自小馬智行在上月28日在港公開招股後,其在美上市的存託股份持續受壓,周三收市報16.25美元(126.75港元),過去一周下跌23%。 小馬智行經調整後的發售量為4,824.9萬股,招股價最高不超過180港元,是次定價遠低於目標價近23%。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近15倍,國際配售超額6.7倍,集資總額67億港元 公司在中國4座一線城市提供L4自動駕駛服務,現時擁有自動駕駛的士超過720輛,另有170輛自動駕駛貨車。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升43.3%至3,543.4萬美元,但虧損按年擴大87.2%至9,608.6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iducation provides vocational education

收入下滑虧損擴大 嗨學網光環何在?

為追尋難盈利之路,中國第四大線上職業教育機構嗨學網,冀藉人工智能(AI),為業務注入成長動力 重點: 嗨學網已在香港申請上市,但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與虧損擴大,恐削弱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中國房地產持續低迷,作為中國建築行業技能培訓的龍頭企業之一,亦面對一定負面因素   譚英 北京嗨學網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藉上周提交的香港上市申請,讓投資者了解中國職業教育培訓的市場潛力。然而,公司本身也可能從投資者那裡上到一課——由於業務與中國低迷的房地產市場關聯密切,投資者或許會選擇觀望。 嗨學網此舉或意在試探市場對其投資興趣,公司是中國建築行業最大的線上職業能力培訓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應急安全領域的第二大線上職業能力培訓機構。 截至2025年上半年,嗨學網毛利率達85.8%,這一數據顯示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現亮眼。公司希望能追隨中國職業教育龍頭——中國東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的腳步。後者於2019年在港上市,籌資6.25億美元,當時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類IPO。 不過,投資者對中國東方教育的態度並不友善。自公司上市以來,股價已下跌約一半。話雖如此,中國東方教育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僅為59%,遠低於嗨學網,但其收入與盈利表現明顯更為健康,同期分別增長10%與48%。相比之下,嗨學網在同一期間仍處於虧損狀態,收入亦出現下滑。 嗨學網自2010年推出首個職業學習品牌「嗨學課堂」以來迅速成長,並於2018年推出高端職業資格培訓品牌「精進學堂」。然而,公司自2022年起便持續錄得虧損。正如前文所述,其核心產品集中於建築領域相關職業,而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數年陷入低迷,對其業務構成壓力。 嗨學網旗下第三個品牌「數培通」主打企業客戶培訓服務,但表現相對疲弱。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下滑,多數企業不願投入資金培訓建築工人——在新建工程活動低迷的情況下,勞動力供給已相當充足。 雪上加霜的是,嗨學網近年屢成消費者投訴焦點。據中國媒體近期統計,公司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共有8,414宗投訴。就在公司提交上市申請的同一天,仍有人投訴被誘導購買高價課程,之後退款遭拒。類似的投訴早在2020年便已出現在央視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調查節目,成為公司長期面臨的負面問題之一。 根據申請文件,嗨學網的市場推廣支出佔收入比例超過60%,這不僅可能解釋公司長期虧損的原因,也反映其激進的銷售策略或與投訴潮相關。文件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嗨學網的銷售與行銷團隊人數佔其員工總數的八成。 業績反轉 直到最近,嗨學網的虧損仍在收窄,收入似乎也走在穩健成長的軌道上。公司所處的中國職業教育市場,在北京政策大力支持下,一度被看好將迎來高速增長。根據申請文件引用的研究數據,中國線上職業技能與資格教育市場規模,已從2020年的375億元(約52億美元)增至去年的469億元。嗨學網在該產業中排名第四,市場佔有率約1.1%,並在細分的建築類職業資格培訓市場位居第一。 2022年至2024年間,嗨學網收入增長約28%,由4億元升至5.1億元,同期虧損減半,從1.8億元降至9,070萬元。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計付費用戶達430萬名。 然而,這些正面趨勢在今年急轉直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下滑5.5%至2.3億元,虧損則倍增至1.58億元。唯一持續改善的指標是毛利率,從2022年的78.6%提升至2024年的81.6%,並於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升至85.8%。 由於嗨學網近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嗨學課堂」與「精進學堂」兩大品牌下的建築類職業資格考試課程,因此不難看出,公司業績近來下滑的主因,正是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其建築行業培訓與資格服務收入佔比,已從2022年的68.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9.5%。 那麼,在業績乏力、難以激起投資興趣的情況下,嗨學網為何仍認為此刻是推動卜市的時機?公司給出的答案是——人工智能(AI)。嗨學網相信,AI技術的導入,將有助於改善公司表現。公司於2024年開始探索大模型AI的應用,並在2025年成立獨立的AI創新團隊,在隨後六個月內推出逾30個AI智能體。 根據申請文件,公司已測試一款AI助教工具,自2024年9月上線以來,已協助批改超過13,000份作業;而於2025年8月推出的AI行銷助理,已協助分析超過10萬個商機。此外,公司於2025年5月試運行的會員制產品,短短數月內便吸引了21,000名付費用戶。 嗨學網的另一項利好因素,是其近年業務正逐步擴展至建築領域以外,包括應急安全、財會金融、法律資格與醫療衛生等新板塊。 公司主要業務來自「嗨學課堂」與「精進學堂」兩大品牌,收入由2022年的3.8億元增至2024年的4.8億元。「數培通」品牌下的企業服務,於2022年貢獻收入2,100萬元,但收入佔比已從當年總收入的5.3%,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僅1.8%。 按行業劃分,今年上半年建築相關的個人培訓服務收入為1.4億元,佔總收入的60.9%;應急安全培訓佔21.6%;其餘則來自「其他」類別的職業資格考試課程。其中,應急安全資格考試業務成為公司最具潛力的成長引擎,其收入佔比由2022年的13.3%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1.6%。 嗨學網計劃將集資款項用於升級其建築與應急安全類課程,並擴展至醫療健康、銀髮經濟及新能源等新領域,同時打造終身學習服務體系。集資款項中,最大部分將投向AI基礎設施建設、數據收集與研發等項目——這些領域潛力可期,但也需要進一步審視其實際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公司營運效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