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H.US

從備受追捧的明星股,到被資本市場拋棄以致股價長期低迷,泛生子選擇私有化,並引入新的股東注資,希望尋求更順暢的商業模式

重點:

  • 過去三年,泛生子的營收保持年均增長20%以上,但長期處於「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
  • 腫瘤檢測行業的銷售費用居高不下,新的監管政策讓收入主要源於院外檢測業務的腫瘤基因檢測行業,受到巨大影響

 

莫莉

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整體遇冷,無論市值還是成交量均大幅萎縮,近年來58同城、和睦家等多家中概股公司陸續完成私有化退市。三年前,腫瘤基因檢測行業的明星公司泛生子(GTH.US)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時,曾是癌症精準醫學領域史上最大IPO項目,如今亦黯然終結僅僅三年的美股征途。

上週四,泛生子宣佈已正式簽署私有化合併協議,交易估值約為1.26億美元(9.2億元),預計將於2024年第一季完成私有化。根據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思振在2022年8月22日提出的私有化要約,泛生子每股普通股的收購價格為0.272美元,每股美國存託股票(「ADS」,每股ADS代表5股普通股)的收購價格為1.36美元。

事實上,在私有化要約提出之後的14個月裏,泛生子的股價仍然處於持續低迷狀態。該交易價格比收到要約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溢價約為15%,與2023年10月11日、即公告發佈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價相比,溢價則高達42%。

在美股闖蕩的三年裏,泛生子也曾有過輝煌時刻。2020年6月,泛生子登陸美股時獲得大批長線基金以及專業醫療基金的支持和認購,計劃發行ADS數量從1,300萬股擴大到1,600萬股,最終確定發行價格也從預計發行價上限13.5美元升至16美元。上市之後,泛生子曾在2021年2月大漲至31.54美元,但隨後股價開始「跌跌不休」,到了2022年5月之後,股價便長期在1美元左右徘徊。

從備受追捧的明星股,到被資本市場拋棄,泛生子業績持續虧損是重要原因。過去三年,該公司的營收保持年均增長20%以上,但長期處於「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最新財報顯示,公司在2022年實現營收6.51億元,按年增長22.3%,但淨虧損達到8.11億元,按年擴大61.3%。在生物醫藥投資遇冷的大環境下,投資者更加追求盈利的確定性,對於泛生子這類處於明星賽道、但盈利前景未明的企業來說,難以吸引更多投資者押注。

行業監管生變

泛生子的主營業務是提供高通量測序(NGS)腫瘤基因檢測服務,該檢測可以對患者上百萬甚至數十億個DNA分子進行測序,每一名需要用靶向藥的癌症患者都需要進行基因檢測,以便尋找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

泛生子有兩大業務線,分別是臨床實驗室自建專案(LDT)服務,即在自建中心實驗室提供第三方檢測或者與醫院合建實驗室,直接為患者提供基因檢測服務,2022年,LDT業務貢獻的營收佔比超過八成。另一項業務即銷售體外診斷(IVD)產品,主要是把經過藥監部門審批註冊的醫療器械和試劑盒產品銷售給醫療機構。

在腫瘤基因檢測中,患者一般由醫生推薦檢測機構,因此機構往往需要給醫生30%至50%的分成回扣,再加上機構付給銷售代理的佣金,讓腫瘤檢測行業的銷售費用居高不下。以泛生子為例,2022年的銷售費用達到3.65億元,當期銷售費用佔總營收比重達到56%。

近期的醫療反腐之風,讓腫瘤基因檢測行業不得不改變現有模式。今年5月,國家衞健委等14部門聯合發文,提到要治理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強推基因檢測或院外購藥等第三方服務」。部分省份監管部門甚至出台了醫療機構樣本外送檢測的管理規範,嚴禁醫生私自聯繫第三方檢驗所外送樣本,收入主要源於院外檢測業務的腫瘤基因檢測行業,業務受到巨大影響。

泛生子在9月進行內部人員調整,撤銷了LDT院外檢測團隊在全國多個地區的銷售崗位。此舉不僅可以降低銷售和管理費用,也能避免醫療腐敗給公司可能帶來的合規風險。但是,大量院外銷售崗位的裁撤,也會讓公司在該領域的收入大打折扣。為此,泛生子也在大力發展與醫院合作的院內業務,截至2022年底,泛生子已經與60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

在監管逐漸趨嚴的背景之下,腫瘤基因檢測行業一方面賺錢不易,另一方面還得加大投資,尋找更明確的出路。泛生子之前已經遭遇現金流萎縮的困境,2020年至2022年,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餘額分別為13.8億元、6.4億元與1.8億元。這次私有化,亦引入一系列新股東,包括中金康瑞醫療基金、無錫國聯集團、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

在公司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能獲得股東再次注資,泛生子或許能有更大空間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Yalla rings bell at 5th anniversary

雅樂科技新遊戲戰略起飛 明年或將迎「拐點」

歷經一年籌備,這家中東社交媒體公司於第三季度推出了首款自主研發的中核遊戲 重點: 雅樂科技第三季度延續營收增長態勢,並暗示其新遊戲戰略或將於2026年上半年開始貢獻收入 公司表示,近期推出的自研中核遊戲在中東核心市場及北美、歐洲地區反響良好 陽歌 各位車手,請發動引擎。 這就是雅樂科技(YALA.US)在三季度釋放的信號。這家中東與北非地區領先的社交媒體與遊戲公司推出了備受期待的中核遊戲,冀望以此激活增長引擎。公司表示,這款名為《Turbo Match》的汽車主題中核遊戲開局勢頭強勁,不僅在中東大本營,在其他市場亦表現不俗。 公司同時指出,這款新作及另外兩款計劃年底面世的遊戲,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開始對營收產生顯著貢獻。 雅樂在周一美股收盤後發布季報,其首席運營官許劍峰(Jeff Xu)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對於期待新遊戲帶來顯著收入貢獻的投資者,我們認為2026年第二季度將是關鍵拐點。」 季報顯示,儘管此前曾預測營收可能下滑,公司仍成功實現單季收入增長,延續了自2020年登陸紐交所以來該關鍵指標在每個季度保持增長的紀錄。公司近期剛出席五週年敲鐘儀式以資紀念。 雅樂近期營收增速有所放緩,而公司也並未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相反,公司正依託龐大的休閒遊戲用戶基礎,試圖在利潤更豐厚的中重度遊戲領域開闢疆土,以此點燃投資者對未來前景的熱情。 推進戰略轉型之際,雅樂並未面臨財務壓力。憑借一貫的審慎經營策略,公司現金儲備充沛。截至9月末持有現金7.4億美元,較去年底的6.6億美元大幅增長,且持續保持可觀盈利能力和令人艷羨的利潤率。此外,公司正動用充裕現金回購股份。 真正令公司感到壓力的是自身增長放緩,故試圖通過進軍中重度遊戲賽道來重燃增長引擎,進而提振投資者信心。相關努力已初見成效——隨著持續向投資者通報新遊戲戰略進展,雅樂股價年內漲幅約達75%。 雅樂當前市盈率為8.7倍,介於中國頭部社交媒體平台微博(WB.US;9898.HK)7.6倍與體量相當的美國公司Pinterest(PINS.US)9.6倍之間。但較中國頭部遊戲公司網易(NTES.US;9899.HK)19倍的市盈率仍有顯著差距,這表明若遊戲戰略開花結果,雅樂股價或存較大上行空間。 第三季度上線 首席運營官許劍峰透露《Turbo Match》於第三季度開啓軟發佈。他與雅樂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濤對該遊戲的著重強調,彰顯公司對其寄予厚望。他將這款遊戲描述為「汽車改裝與模擬經營玩法的獨特融合」。 他還補充道,基於初期反饋,公司正為《Turbo Match》新增關卡並豐富支線玩法選項,「為下一輪大規模用戶獲取奠定基礎」。董事長楊濤亦表示,該遊戲不僅在中東,在北美與歐洲市場同樣收穫積極反響。 楊濤稱:「鑒於用戶反饋積極,我們計劃在表現強勁的市場追加營銷預算。」 除已上線的遊戲外,雅樂還計劃年底前推出自研「肉鴿」類遊戲《Boom Survivor》,並通過與「頭部遊戲工作室」的中東授權協議發佈一款策略類遊戲。 雅樂最初以語音社交服務起家,目前該項業務仍是最大收入來源。公司同期拓展的休閒遊戲業務增速近期已超越原生聊天服務,正成為新遊戲戰略的基石。 第三季度這兩項業務合計創收8,960萬美元,遠超三個月前7,800萬至8,500萬美元的業績指引,較上年同期的8,890萬美元增長0.8%。其中聊天服務佔比約62%,遊戲業務貢獻其餘收入。 公司月活用戶同比增長8.1%至4,340萬,付費用戶數則較去年同期微降。 雅樂財務紀律嚴明,利潤率令多數企業艷羨。最新季度營收成本同比下降10.7%,而實際營收實現增長,致使其營收成本佔比從上年同期的35.8%降至31.7%。公司將改善歸因於第三方支付平台佣金費率下降。 總成本與費用亦下降1%,推動淨利潤率提升1.3個百分點至45.4%,淨利潤同比增長3.9%至4,07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3,920萬美元)。公司表示截至11月7日,年內已回購5,190萬美元股票,超額完成全年5,000萬美元目標,根據2021年首次公佈的1.5億美元計劃,尚有4,860萬美元額度可用於後續回購。 這樣的回購能支撐股價,且無疑是雅樂年內漲勢的推手之一。但若要真正點燃投資者對前景的熱情,公司仍需展現新遊戲戰略的實質性成果——若按計劃推進,相關成果或將於明年上半年顯現。…

簡訊:遊戲相關業務帶動 虎牙第三季收入年增一成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虎牙收入按年增長9.8%至16.88億元(2.37億美元),為公司今年以來最佳季度表現。 期內,公司遊戲相關服務、廣告及其他收入增長29.6%至5.32億元,首次佔總收入超過三成,成為主要增長動力。直播業務收入微升2.6%至11.57億元,主要受惠於付費用戶平均消費上升帶動。用户數據方面,截至第三季度,虎牙總月活躍用戶(MAU)達到1.62億。 期內純利錄得960萬元,相對第二季虧損55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但較去年同期2,360萬元下滑59.3%。經調整純利錄得3,630萬元,按年下降53.5%。毛利率維持穩定,為13.4%,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3.2%。 財報公布後,虎牙美股周三高開低走,收報2.68美元,跌4.29%,過去六個月累跌約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中教控股預告本財年最高賺6億

教企中國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839.HK)周三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財年,料會錄得淨利潤4.4億至6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5.02億元。 中教透露,淨利潤的預期,已反映商譽及無形資產確認減值之影響。集團表示,主要是預計位於海南省、廣東省及河南省的單位,因未來現金流量估算出現下調,要為商譽及無形資產將減值。 集團續稱,單位所處的地區,因市場供給增加及在當前宏觀經濟下,整體支付能力下降;初步估算,是次減值是非現金性質,約在16.2至17億元。 中教控股周四開市下跌4.5%報2.98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啟明醫療出售杭州項目 變現3.75億元

醫療器械生產商杭州啓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周二公布,已與杭州濱江城建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總代價約3.75億元(5,300萬美元)出售位於杭州的生命健康產業園在建項目,連同相關土地使用權,交易將待股東批准後生效。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主要是為配合戰略調整,聚焦核心心臟瓣膜技術,減少對非核心及重資產項目的投入。出售所得款項淨額約3.44億元,其中約2.65億元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餘額約7,860萬元補充日常營運資金。 公司預計此次交易將錄得約500萬元稅前虧損,惟可減輕未來約7億元的建設支出壓力,改善現金流與資產負債狀況。董事會認為,交易價格雖較估值折讓約12%,但屬合理水平,有助提升公司財務靈活度,集中資源於主營業務發展。 同時,集團宣布變更首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將7,303萬元重新分配至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以更有效調配財務資源。 公司股價周三高開,全日收報2.52港元,升2.4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