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0.HK
Ubtech Robotics set to keep stumbling into the red

人形機械人市場競爭大,參與者包括小米、特斯拉、亞馬遜、OpenAI

重點:

  • 優必選料半年收入增長快,惟市場預估未來業績仍會見紅
  • 人形機械人製造及營運成本高,手術機械人前景較俏

白芯蕊

全球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低,已令多個國家面對勞動人口不足問題,變相拉高企業成本,但自從2022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後,加上特斯拉(TSLA.US)發布人形機械人技術,機械人作為AI大模型最重要應用場景之一,突然再被投資者高度關注。

港股雖然缺乏人工智能晶片股,但機械人概念股方面,被稱為「人形機械人第一股」的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去年12月29日於港交所掛牌,食正人形機械人狂熱,上市後一度飆至328港元,遠比招股定價90港元高2.6倍,及後市場熱情冷卻,優必選股價從高位回落超過一半。

公司最近公布,受惠教育智能機械人及智能機械人解決方案收入增長,加上持續推出消費級智能新產品,帶旺硬件設備收入上升,預期截至今年上半年收入有望達4.5億至5億元(6,200萬美元至6,900萬美元),按年增加72%至91%。

儘管預計中期收入增長不俗,但市場相信優必選全年業績仍要見紅。國泰君安指優必選去年虧損12.3億元後,料今年將蝕10億元,明年虧損縮至7.9億元,2026年才再進一步下降至蝕4.2億元,顯然扭虧為盈的道路相當漫長。

另一方面,優必選上市不足一年,突在8月1日宣布以大折讓16%方式,配售142萬股新H股,集資額卻只得1.3億港元,用作營運和發展等,反映財務壓力不細。

200億美元

所謂機械人,簡單來講是利用程式編制控制,透過感應器接收訊息,之後利用電腦分析數據後作出相關動作及行動。按應用領域分類,機械人可分為工業機械人、服務機械人及特種機械人。目前人工智能經常提及的人形機械人,主要歸入服務機械人類別,應用在教育培訓、服務行業、公共服務等行業。

受惠人工智能普及,大型語言模型(LLM)推陳出新,配合晶片運算力提高,有望為機械人智能上注入新動力,令投資者認為「錢」途無限。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6年全球人形機械人在服務領域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0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更有望突破200億美元,單是中國服務機械人市場佔全球四分一推算,屆時內地人形機械人市場規模將達至最少50億美元,絶對不是一個細數目。

至於人形機械人競賽中除了優必選外,還有特斯拉Optimus。此外,OpenAI在2月時亦宣布參戰,與機械人初創企業Figure AI簽署合作協議,計劃進軍人形機械人市場。其他對手還包括本田(7267.T, HMC.US)的ASIMO、小米(1810.HK)的CyberOne、亞馬遜(AMZN.US)有份投資的Digit等等,更大強敵是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該公司經過多次易手後,現歸韓國現代汽車(005380.KS)旗下。

除了行業競爭大外,人形機械人製作成本亦高,原因是整體按照複雜的人體結構設計,涉及大腦、關節、軀幹等多個重要部分,需要大量零部件,加上行業處於發展初期,部分零部件要專門訂制,無法通過規模效益攤薄成本,因此成本不菲,例如小米的CyberOne,生產成本達60至70萬元,特斯拉Optimus則約10萬美元,亞馬遜Digit估算約25萬美元。

成本有待下降

至於營運成本亦不平,以Digit為例,每小時營運成本達10至12美元,續航能力僅16小時,負重亦只得16公斤,亞馬遜表明要提升大量生產,才能將營運成本大幅降至每小時2至3美元。

雖然人形機械人仍未成氣候,估計未來兩至三年多間,中美企業仍處「燒錢」階段,但全球整個機械人行業,個別領域早已有盈利公司出現,例如美國上市的手術機械人龍頭Intuitive Surgical(ISRG.US),其產品在全球市佔率達57%,具龍頭地位,過去五年均錄得盈利。據彭博數據顯示,估計今年純利有望達21.2億美元,按年升18%。

內地方面,手術機械人雖仍處初步階段,但由微創醫療(00853.HK)分拆的微創機器人(02252.HK),旗下四臂腔鏡手術機械人圖邁,更於2022年獲中國藥監督局批准上市,至於骨科手術機器人鴻鵠,除了已獲內地上市外,更獲亞洲、北美、南美、歐洲和大洋洲五地認證。雖然微創機器人去年業績仍錄虧損,但在商業化進度良好下,去年收入已大升3.8倍至1.1億元,市場估計2026年有望實現虧轉盈。

總括來講,機械人行業變數仍多,尤其人形機械人生產以至營運成本仍高,短中期內業務扭虧為盈機會不大。至於手術機械人競爭者較少,加上擁有人口老化概念,盈利前景亦較明確,因此若要投資機械人行業,押注手術機械人會較划算。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HKEx has big IPO year

中企棄紐約轉香江 上半年港新股市場熱爆

今年上半年,累計有44家企業在港交所上市,期內集資136億美元,佔全球上市集資總額的四分一 重點: 按上半年全球新股市場集資額統計,香港以136億美元領跑,同期中國企業紐約上市集資總額僅為8.41億美元 中美貿易摩擦放棄赴美上市、疊加A股上市遇阻之際,港交所出台政策吸引中資企業 陽歌 經歷過去三年的沈寂後,渴求資金的中資企業爭相赴港上市,助力香港今年上半年成為全球領跑的新股市場,獨佔全球新股集資總額四分一。A股上市公司赴港雙重上市(A+H)成為香港新股市場熱爆的主要推手,這些公司在尋求資金的同時,寄望提升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隨著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很多原可能選擇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今年基本打消念頭。上半年,僅奶茶連鎖品牌霸王茶姬(CHA.US)4月登陸美股,集資逾4億美元。然而,其「戰果」被電動車製造商極氪(ZK.US)的私有化抵消。僅一年前,極氪在紐交所上市時集資額達4.41億美元。 若上述趨勢延續,今年確有可能成為2021年以來,香港新股上市最繁榮的一年,且創下近十年新股集資規模次高紀錄。 普華永道本周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半年港交所共有44宗成功上市個案,合計集資1,071億港元(136億美元),同比大增7倍。安永6月發布的類似報告指出,上半年香港新股上市集資額佔全球新股募資總額的24%。 兩份報告均認為,香港市場增長勢頭有望延續至下半年。普華永道預測,今年全年,港交所新股集資總額將突破2,000億港元。 安永發現,儘管赴美上市的新股數量增加44%至36宗,集資額卻大跌62%至8.41億美元。可見集資額達1億美元或以上的中資大型上市個案,在美漸稀缺,當前赴美上市多為集資額2,000萬美元或以下的小項目。 赴港上市趨勢日益增強,今年上半年,中國證監會批准30家中企赴港上市,數量較批准納斯達克上市的12家企業高出逾倍。所有此類境外上市,均需在中國證監會備案。 中國證監會受理的境外上市備案申請呈現類似傾向,目前中證監受理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申請達183宗,其中126家企業赴港上市,僅42家瞄准納斯達克,後者均未聘請頂尖投行,表明其中絕大多數或全部,集資額或不超過2,000萬美元。 多重政策因素 多重政策因素驅動香港新股市場的盛景,首先是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使中企放棄選擇美國上市,部分美國政客甚至主張,把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悉數摘牌。 另一方面,中國的顧慮在於若企業赴美上市,中企持有的大量個人及客戶數據恐被美國政府獲取,上述憂慮引發網約車龍頭滴滴出行2021年被強制從紐交所退市。 類似顧慮亦影響快時尚巨頭Shein的上市前景,公司原計劃登陸紐約,因遭美國政府政治阻撓而放棄,後轉向倫敦市場。然而,上月再度擱置計劃,報道稱因中國證監會傾向該公司赴港上市。 此外,中國為提振A股市場,限制滬深新股發行數量,客觀上加劇企業赴港上市潮。內地投資者情緒低迷可見一斑,上證綜合指數年內僅上漲6%,大幅落後恒生指數的23%漲幅。 中美政治摩擦、中方對數據的安全顧慮,以及對A股上市數量存在限制,港交所多措並舉增強市場吸引力。今年5月,推出特專科技企業上市通道,降低早期專業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門檻;去年10月頒布新規,便利滬深A股上市企業赴港雙重上市,香港市場對國際投資者更為開放。 今年上半年,最大規模的新股上市潮正源於此類雙重上市。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750.HK;300750.SZ)通過在港上市集資約46億美元,與其A股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霸王茶姬雖因赴美上市在同行中脫穎而出,但今年上半年其數個主要競爭對手赴港上市亦引人矚目,茶飲連鎖龍頭蜜雪冰城(2097.HK)集資4.4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隨著金價飆升至歷史高位,黃金概念股的上市同樣受到追捧。2月,赤峰黃金(6693.HK)在港股上市集資4.19億美元。此輪黃金熱潮或將引爆下半年又一大型上市項目,紫金礦業(2899.HK)本周已提交初步申請文件,擬分拆旗下紫金黃金國際獨立上市。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多點數智準備申請穩定幣牌照

零售軟件服務提供商多點數智有限公司(2586.HK)周四公告,公司正在籌備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並已通過公開市場HashKey Exchange購買比特幣,其資金來源爲本公司現有的現金儲備。 公司稱,已於今年2月與HashKey Group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公司將在HashKey Exchange開設交易帳戶,雙方將圍繞數字資產交易、Web3技術開發與應用、以及區塊鏈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探索推出包括穩定幣支付在內的技術服務,並推動穩定幣在零售支付場景中的廣泛應用。 消息公布後,周四多點數智股價一度升近九成,收市報11.14港元,漲23%,成交額達18億港元(2.3億美元)。公司去年底以每股30.21港元上市,首日掛牌暴跌54%至13.8港元,之後股價持續下滑,最低見4.78港元,目前股價雖有回升,仍較上市價下跌63%,市值由上市首日最高的270億港元,跌至目前約100億港元。 多點數智主要為零售行業提供雲基礎數字零售SaaS平台服務,惟其客戶高度集中,近九成業務來自大股東張文中的物美集團系內公司。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淘寶啟動500億元補貼計劃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即時零售平台「淘寶閃購」周三宣布,啟動總額達500億元(69.76億美元)的補貼計劃,為期12個月,將直接補貼消費者與商家,藉此加速推動大消費平台建設與服務升級。 在商家端,淘寶閃購推出店舖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與免佣減佣等措施,保障利潤空間、促進訂單成長;在消費者端,則透過大額紅包、免單卡與官方補貼一口價商品等方式,強化購物吸引力。 淘寶閃購自5月上線以來成長迅速,官方指出目前日訂單已突破6,000萬單,並帶動全國店家訂單量月增逾100%。部分地區餐飲商家營業額較前一季翻倍成長,零售與花類商家亦明顯受惠,吸引大量新客。另外,數據顯示,中國整體即時零售市場日訂單亦從1億單成長至1.6億單,顯示競爭正持續升溫。 阿里巴巴港股周三逆市跌0.4%,報109.4元,美股則跌2.86%,報110.71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首開即崩盤 撥康視雲午收勁跌30%

眼科醫藥公司撥康視雲有限公司(2592.HK)周四在港首日掛牌,開市股價即跌6%報9.5元,之後股價持續下跌,中午收市報7.04元,跌30%。 公司發售6,058.2萬股,每股定價10.1元,錄得超額認購78倍,國際配售並不足額,集資淨額5.22億元。 撥康視雲2022及2023年均未有收入,至2024年則錄得收入1,000萬美元,去年虧損9,913萬美元,按年收窄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