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H.US
Puyi and Fanhua in share swap

通過一項股票置換協議,這兩家公司各自的一批股東將收購對方的多數股權

重點:

  • 通過股票置換,泛華控股的一批股東,將獲得普益財富77%的股份,普益的一批股東則獲得泛華50.1%的股份
  • 達成協議之際,普益集團正面臨收入縮水和持續的虧損

    

梁武仁

財富管理公司普益集團(PUYI.US)將其命運和對盈利的持續追求,與規模比自己大得多、並且處於盈利狀態的保險經紀公司泛華控股集團(FANH.US)緊密聯繫在一起。

按照週三宣布的協議,包括首席執行官胡義南在內的一批泛華股東,將自己的部分股票換成普益新發的股票,置換比例為每兩股泛華換一股普益的股票。交易將讓泛華的股東獲得普益約77%的股份,而普益的股東也將持有泛華50.1%的股權。

預計將於本週完成交易,本質上將讓普益不花一分錢,就能獲得泛華的多數股權。與此同時,泛華的股東透過持有普益的多數股權而保留對泛華的控制。

不到一周前,泛華控股同意將其持有的普益4.46%的股份售回予給普益,換取1,050萬元現金和普益旗下泛華普益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普益基金)15.41%的股權,該公司是一家公募基金分銷商,是普益的主要業務之一。

泛華和普益於2010年共同創立了普益基金,後來泛華在普益2018年IPO前,將其在該合資企業中的少數股權,轉換為母公司普益集團的4.46%股份。但由於過去三個財年收入下降,利潤受到挑戰的普益股價下跌了約三分之一,這些股份的價值已經縮水。

最新的股票置換協議,實際上把兩家公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看上去有些奇怪,因為泛華股東為他們新獲得的普益多數股權支付了巨額溢價。受此影響,普益股價週三上漲47%,而泛華的股價只上漲了1.7%。在消息公佈前,普益的市銷率(P/S)已高達近15倍,而在此番股價大幅上漲後,這個數字提高至22倍。 相比下,規模比它大得多的諾亞控股(NOAH.US;6686.HK)的市銷率只有2倍,要合理得多,後者是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也許泛華和普益是在押注,緊密的聯繫可產生協同效應,能帶來更大的增長,特別是對普益,截至6月的最新財年,其收入總額僅為1.14億元。對於兩家公司來說,它們的業務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都銷售金融產品。但普益確實需要取得一些巨大的增長來證明其最新估值的合理性——考慮到其最近收入萎縮,加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這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普益的現金也很少,因為持續虧損,截至6月底僅有1.64億元。 普益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缺乏對新增長引擎的投資,從其嚴格控制支出,幾乎沒有債務這一點上可見一斑。更重要的是,截至6月的財年中,其用於投資活動的現金支出減少了一半以上。雖然這種節儉可能看起來值得稱贊,是慎重之舉,但也表明公司缺乏大部分投資者想要的那種大型增長戰略規劃。

最新的合作可能表明,泛華可能正準備介入並幫助普益快速增長,或許是通過資產注入來實現。此舉可能會迅速將普益的收入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可能會證明該公司的高估值是合理,儘管其收入趨勢並不動人。

成本控制

由於努力降低運營成本,普益的淨虧損在最近一個財年有所收窄。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胡安林(已於上月辭去該職務),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削減了營銷成本,將重心從新賬戶的開立,轉移到「刺激新投資的增長」。普益還剝離了一家子公司,並關閉多家分支機構,同時裁減了部分員工。

大範圍的成本控制,反映目前中國競爭激烈的財富管理行業正處於艱難時期,因為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悲觀情緒日益加劇,抑制了對各類財富管理產品的需求。由於中國股市是今年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之一,普益在截至6月的12個月里,年收入下降了近40%,至我們之前提到的1.14 億元。

普益銷售第三方理財產品,以富裕的中產散戶投資者為主要客戶。但它正試圖增加對更大的專業機構投資者的銷售,由於規模和交易量更大,它們往往更能掙錢。

截至今年6月的12個月里,普益向銀行、保險公司、券商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客戶發行的公募資金,總額同比增長266%。但在此期間,此類基金的總體發行量實際上是呈下降趨勢的,這表明公司在此期間失去了相當規模較小的個人客戶。

通過普益基金銷售的公募資金是其主要收入來源。該公司優先考慮價格透明的公共證券支持的基金,並對此類產品的提供商進行盡職調查。對於中國的財富管理公司來說,這種謹慎態度越來越有必要,以避免由不透明資產支持的基金所導致的損失。本月早些時候,另一家財富管理服務提供商海銀財富控股(HYW.US)就在這方面遇到了麻煩。該公司表示,無法兌現與中國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資產相關的部分理財產品的付款承諾。

儘管最近表現謹慎,普益基金仍然在努力實現業務多元化。它於2020年啓動家族辦公室業務,幫助富裕投資者設立信託賬戶,並提供其他相關服務。但這種擴張是一種小規模的漸進舉措,短期內難以帶來新的大幅收入增長。

與泛華控股的最新交易是另一回事,可能會讓投資者對普益基金的股票刮目相看。泛華控股的收入基礎比普益大得多,而且經營錄得盈利,為後者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源。例如,不斷壯大的聯盟可以使其產品多樣化,包括保險在內,這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主要增長引擎。這樁新聯姻會帶來什麼結果,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甚至可能最終導致兩家公司的真正合併。但至少就目前而言,對普益的股東來說,這筆交易真的沒有太多不好的地方。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天岳先進招股集資20億港元

半導體企業山東天岳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31.HK; 688234.SH)周一在港公開招股,發售4,774.57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5%,其餘為國際配售,每股招股價不高於42.8港元,集資最多20.44億港元。 招股期至8月14日,每手100股。該股預期8月19日掛牌。公司表示,所得款項淨額中,約70%用於擴張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襯底的產能;約20%用於加強研發能力,保持集團在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天岳先進主要從事碳化硅襯底的研發與生產,是製作晶片的原材料,產品主要應用於光伏與新能源車領域。受到產品價格下跌、銷售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今年首季公司收入按年減少4.25%至4.08億元,淨利潤更是大降81.52%至852萬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igaCloud sells furniture

季度業績平平無奇 大健雲倉為何急升?

在發布充滿中美貿易摩擦動蕩跡象的最新財報後,這家B2B電商平台股價跳漲30% 重點: 受中美貿易摩擦拖累,大健雲倉第二季度營收僅增長4%,並預期未來零增長 即便在發布平淡財報後股價飆升30%,這家電商公司市盈率仍徘徊在9倍的相對低位   陽歌 一份增長放緩且未見重大轉機的平淡財報,何以令人矚目? 答案似乎在於大健雲倉(GCT.US)四個字。上周四,這家B2B跨境電商平台發佈這樣一份財報後,股價飆漲30%。周五強勢拉升後,公司股價年內累計上漲56%,28.91美元的收盤價,較2022年12.25美元的IPO價翻逾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大健雲倉披露其二季度營收僅微增3.8%,較去年全年65%的增幅顯著下滑。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預計當季營收或將停滯不前,這在相當程度上源於中美貿易摩擦造成的衝擊。 財報中亦現若干積極信號,包括公司在整合2023年問題收購項目上取得穩健進展,以及開拓歐洲作為美國波動市場的替代陣地。不過,這些尚不足解釋30%的股價大漲,從而令大健雲倉估值陡增近2億美元,市值突破10億美元大關。 那麼,市場為何突然青睞這家撮合中國、越南、馬來西亞傢具、家電、健身器材等大件商品製造商與歐美日買家的企業?答案或許是過去四年形成的巨大估值鴻溝,眾多在美上市中概股較全球同業遭到嚴重低估。 我們近期將此類股票稱為「中國復活節彩蛋」——它們長期處於顯性低估狀態。其中,醫美機構運營商新氧(SY.US)自6月中旬以來股價漲逾五倍,可穿戴設備製造商Zepp Health(ZEPP.US)7月初迄今更飆升近十倍。 大健雲倉與兩者類似,業務基礎穩固且估值水平相對低廉。即便經歷上周五大漲後,其市盈率仍僅9.4倍,遠低於國內同業EDA集團控股(2505.HK)的25倍估值,與Salesforce (CRM.US)38倍、Shopify(SHOP.US)83倍的美國同行相比,更是天壤之別。 儘管Salesforce和Shopify規模顯然更大,但大健雲倉作為連接發展中國家製造商與發達市場零售商的平台,可能蘊藏獨特潛力。 公司早期貨源主要來自中國,現已拓展至越南和馬來西亞,未來可能新增類似市場以規避中美貿易摩擦。同時,雖曾高度依賴美國買家貢獻主要銷售,現正加速進軍歐洲市場,並在日本佈局。 營收增長失速 在闡釋投資者當下關注大健雲倉的原委後,我們回歸這份喜憂參半的最新業績。財報內文及高管在業績電話會上的陳述,頻現中美貿易摩擦衝擊,稱當前面臨「挑戰性環境」與「空前不確定性」。 「我們遭遇了意外變數」, 大健雲倉董事長兼創始人吳磊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營收層面,公司勉強實現同比微增,由去年同期的3.11億美元升至3.23億美元。大健雲倉雖持續吸納平台新用戶,但活躍買家與賣家的新增註冊速率雙雙放緩。 更令人擔憂的是,截至今年6月的12個月內,活躍買家年均消費額從2024年同期的151,276美元下滑13%至131,359美元。公司將此歸咎於新買家湧入,這類用戶通常從小額採購起步,待適應平台後再逐步擴大交易規模。 三季度形勢恐進一步惡化,公司預計當季營收為2.95億至3.10億美元。該區間中值3.025億美元意味著,較去年同期3.03億美元幾近零增長。 區域表現方面,當季美國本土產品銷售額同比下降11%(公司未披露具體金額),歐洲營收同比激增59%形成有效對衝。公司在德國新增履約中心,使該國運營樞紐總數達六處。據其披露,強勁增長後,歐洲營收貢獻度現約佔四分之一。 大健雲倉總裁Iman Schrock表示:「歐洲正崛起為增長引擎,更是全球擴張的戰略支柱」他續稱: 「我們認為歐洲有望在未來數年,發展成與美國本土業務規模相當的地區」。 受關稅擾動影響(包括4月美對華商品關稅短暫大幅上調),公司毛利率同比由24.6%降至23.9%,但因一般行政費用驟降(主因是股權激勵支出減少),淨利潤同比大增28.1%至3,460萬美元。 大健雲倉通過內生增長及並購實現擴張, 2023年斥資8,500萬美元收購破產的美國家居B2B分銷商Noble House Furnishings,即為重大舉措之一。公司高管在電話會議上多次提及整合Noble House的進展,稱其產品線現已完成「結構性優化」,運營體系也已融入大健雲倉。…

簡訊:寧德時代江西鋰礦停產

據媒體報道,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位於江西省梘下窩鋰礦,自本月10日開始停產,短期沒有復產計劃。消息指,寧德時代未能延長到期的採礦許可證。 寧德時代沒有作出回應,但市場估計,中國政府正處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並加強對礦業的審查。 寧德時代是於2022年4月時,以8.65億元人民幣投得梘下窩鋰礦的採礦權,該礦面積6.44平方公里。 公司周一開市升1%報411元,自今年上市以來,股價已上升5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和黃醫藥今年中期收入下滑

醫藥企業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HCM.US; 0013.HK)公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核心產品的微幅增長,未能抵消其他主力藥物銷售下跌。受惠於一次性收益,公司半年利潤大增。 上周四發布的業績,公司期內收入2.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06億美元下降9%。公司治療結直腸癌的暢銷藥物呋喹替尼(Fruzaqla),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至4,300萬美元,但增幅未能抵消三大產品的27%至50%下跌。 因出售資產獲4.77億美元的一次性收益,上半年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2,580萬美元升至4.55億美元。 公告發布後兩個交易日內,和黃醫藥在美市場累計下跌16.3%,截至上周五收盤報15美元。股份年內累計漲幅達4.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