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5.HK
Nissin Q3 results

經過調升產品售價,以及原材料價格回落,日清食品第三季度盈利按年錄得增長

重點:

  • 日清食品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微跌近3%,但盈利上升38%
  • 公司加強推廣,今年進行三萬個面對面促銷活動

    

劉智恒

生產即食麵的日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475.HK),旗下的品牌出前一丁、合味道杯麵及公仔麵等在香港無人不識,港人稱即食麵為公仔麵,可見品牌的代表性是如何深入民心。集團剛公布今年首9個月的業績,營業額29.6億港元(24億元),按年跌5%,但盈利不跌反升16%至2.7億港元。

若光看第三季度,表現更亮麗,收入近10.3億港元,微跌近3%,但盈利大升38%至9,867萬港元。原先疫情期間,中港兩地的市民被限制外出,多留家用餐,為方便於是囤積糧食,令日清的銷量急升;但疫後復常,市民困在家久了,報復式外出用膳,即食麵的銷售回軟。不過受惠原材料價格下跌,以及去年開始公司陸續調升產品價,日清的盈利按年不跌反升。

日清今年的毛利率,由去年的31.4%上升2.6個百分點至34%,一方面是去年旗下食品分階段進行價格調整,幅度在中高個位數;另外,小麥價格在去年俄烏衝突爆發時,一度大幅抽升,隨著市場情緒回穩及其它地區增產,小麥價格亦拾級而下,同時棕櫚油的售價亦下跌,因而推升日清的業績。

短期難再提價

縱使今年第三季業績按季及按年均有增長,但部份市場人士對於日清的前景仍有保留。畢竟現時推升盈利全賴加價及原料成本下跌,然而公司去年才將零售價格上調,估計未來一年要再加價並不容易,加上內地經濟放緩,市場正吹「消費降級」之風,要提升價格似乎是不大可能。

至於原材料方面並不是公司可以控制,小麥價從高位大幅回落五成後,近期也有見底反彈趨態勢,即使不再上升,經過之前大幅回調,除非俄烏戰事結束,否則再下跌空間有限。當然公司可以透過對沖方法減低原料價格上升的壓力,不過實際操作其實有一定風險。因此,原料這一塊,公司並不容易掌控。

之前帶動盈利的兩大原因不明朗,而整個即食麵市場在中國及香港的發展,有擔心已接近飽和,增長的空間有限。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即食麵產量由2018年到2020年間連續三年遞減, 2017年曾高達1,103.2萬噸,2018年已跌至699萬噸。尼爾森IQ《2023速食行業趨勢報告》顯示,今上半年即食麵線上及線下的銷售額按年下跌2%。

市場被受挑戰

中國內地即食麵市場近年備受挑戰,首先是外賣的崛起,美團(3690.HK)及餓了麼等外賣平台,以快速送遞食品,讓人們減低對即食麵的需求。另一方面,預製菜亦開始逐漸盛行,部份消費者認為其款式較多,也可多點不同菜式,勝於吃即食麵那樣單調。

與此同時,內地愈多愈多方便食品,亦挑戰傳統即食麵的市場。尼爾森IQ最新報告指出,上半年國內速食行業的銷售表現開始分化,部分地域產品表現理想,如急凍廣東點心和螺螄粉,在2023上半年按年增幅為43.7%和28.9%。又如四川阿寬食品的紅油麵皮系列,成為方便食品另一品類,具四川的特色風味,光2021年全網累計銷售超過兩億份。

對於日清食品,除面對整體即食麵市場的改變外,亦面對競爭對手的挑戰。雖然在香港日清佔據超過半璧江山,但在中國內地卻遠遠落後於康師傅(0322.HK)及統一(0220.HK)。去年康師傅單就即食麵的收入就296億元,統一亦有106億元,銷售規模大幅拋離日清食品。

當然,日清經常強調的是其品牌,指出與對手最大的分別,在於它們專注高端市場,相對康師傅及統一,日清的品牌檔次較高。然而,兩家龍頭企業近年也積極拓展高端市場,康師傅明言要加強高端產品布局,豐富產品口味,以滿足中產階層要求,例如推出較高檔的「燃魂伴麵」,找來張藝興作代言人,另外「禦品盛宴」定價亦較高,並借力羅永浩作推廣宣傳。

加強推廣拓展海外

在大環境增長放緩,加上強敵環伺下,日清食品可以做的,是搶佔市場份額,集團今年加強推廣力度,動員內地約1,200名營銷人員,今年內在超市等零售店推行三萬次的面對面銷售活動,合共提供600萬份試吃商品。

集團又不斷與日本人氣動畫推出聯名商品,之前曾與動漫《進擊的巨人》合作;今年又推出《咒術回戰》的聯名商品,藉此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及增加銷售量。

另外,日清亦開始有計劃加強在中國及香港以外的市場發展,今年收購日清越南另外的33%權益。集團表示,越南市場正踏入長期增長趨勢,希望可以透過此次收購,加快當地業務發展,從而擴大集團地域組合,加強集團的生產能力,改善成本效益,達致提高整體收入及能力。

投資市場對於即食麵的前景也沒看得太樂觀,日清的預測市盈率約18倍,與康師傅的相若,高於統一的14倍。日清公布季度業績當天股價曾升近2%至6.2港元,但之後已回軟。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Online insurer Waterdrop Inc. on Thursdayannounced its profit plunged 78.6% to 33.6 million yuan in the third quarter, though the result still represented its seventh consecutive quarterly profit.

快訊:眾籌業務仍未止血 水滴公司盈利大挫

最新:網上保險經紀商水滴公司(WDH.US)周四公布,今年第三季錄得3,363萬元淨利潤,雖按年大減78.6%,但已連續7個季度獲利。 利好:截至今年9月底,水滴平台向客戶提供1,253款保險產品,按年增長133.8%,引領保險新用戶數量同比增長20.1%。 值得關注:該公司旗下「水滴籌」業務仍未止血,今年第三季再度錄得6,879萬元營運虧損,是該公司淨利潤大幅下降的主因。 深度:水滴公司是美團(3690.HK)聯合創始人沈鵬在2016年成立的互聯網保險經紀平台,2021年5月在紐約上市,旗下業務包括互聯網保險平台、眾籌和新藥研發服務平台等。由於行業競爭激烈,加上未能實現盈利,該公司2021年底開始採取成本控制措施,把銷售、行政和研發費用降低,並取得不俗成果,自去年第一季起,已連續7個季度錄得淨利潤。 市場反應:業績公布後,水滴公司的股價周四在紐約下跌3.2%,翌日再挫2.4%至1.18美元,位處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DH.US
Evergrande’s debt: too big to fail or too much to be rescued?

恒大債務:「大到不能倒」還是「多到不能救」?

中國恒大的命運原於12月4日會有定論,但最終又再延期聆訊,公司得以暫喘一口氣 重點: 恒大未能清償到期債務超過5,000億元 公司在3,000萬元以上的未決訴訟案達2,002宗      劉智恒 中國恒大集團(3333.HK)的清盤過程峰廻路轉,原本香港高等法院10月時已表示,因清盤聆訊一再延期,若在12月4日未有實質重組方案,法院會頒令中國恒大清盤。然而,到最後一刻,法院再次容許公司延期。 去年一家位於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公司對中國恒大提出清盤呈請,由於恒大一直稱與主要債權人商討債務重組方案,清盤聆訊得以多次延期。經多次拖延後,原以為上周一為是最後清盤大限,但恒大臨時再要求押後,以處理修訂的重組方案,在債權人未有堅決要求法庭頒令清盤下,法院決定將案件押後至明年1月29日。 對於恒大來說,雖仍是苟延殘存,但以為在劫難逃時,仍有一線曙光,亦可見債權人即使嘴裏說得硬,終究亦要衡量得失,若將恒大清盤,對他們未必是好事,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股價一度急升兩成 消息刺激恒大股價,一度上升22%,而當天早上,一眾內房股價都向下走,中國恒大得以逆市上升,最終收市報0.26港元,升9.2%。 吊詭的是,已經奄奄一息的中國恒大,在聆訊前幾天,竟然仍被沽空機構看中,GMT發表報告,指恒大多年來大幅誇大收入,甚至質疑公司根本從未有過利潤;另外,亦指公司資不抵債,現只通過不斷增加借款才能營運。中國恒大只回應,報告沒有實質依據。 沽空機構為何選擇在聆訊前一刻出報告狙擊,以目前恒大低企股價,已很大程度反映公司情況,若稍為有利好消息帶動股價急升,沽空機構隨時要損手,其動機確實耐人尋味。 不過,在中國恒大被狙擊下,旗下恒大地產的董事長趙長龍就突辭任,由梁偉康接替,但趙長龍仍為公司的法定代表及總經理。 恒大債務情況嚴重,集團中期業績披露,截至6月底止,負債23,882億元,剔除合約負債後為17,842億元,當中借款為6,248億元,應付帳10,566億元,其他負債1,029億元。集團手頭現金及受限制現金,合共只近144億元 涉及訴訟二千宗 截至今年10月底止,涉及3,000萬以上未決訴訟案件達2,002宗,相對應的金額累計4,708億元。公司也表示,其中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3,014億元,逾期商票累計2,059億元,即是說到期而未能清償的債務逾5,000億元, 恒大屬內房龍頭企業之一,公司規模龐大,其債務處理進度極受關注,市場認為是對其他欠債內房的參考個案。部份人士估計,倘恒大被清盤,以現時公司的現金及資產,肯定遠遠不足以償還債權人的債項,強迫其清盤未必對債權人有利。 雖然集團擁有的土地儲備為1.9億平方米,但目前內地樓市疲弱,樓價已持續下滑,若將恒大的土地及項目出售,一下子市場供應大增,地價及樓價隨時出現大跌幅,情況並不樂觀,搞不好更會拖累整個內地樓市,以致整體經濟。 另外,恒大清盤將影響許多相關企業,例如銀行的借貸可能要即時變壞賬,至於其他如建築公司、地產中介、及多類專業行業等,都將血本無歸。更甚的是,「保交樓」又由誰去負責?因此,有指內地政府要顧及社會各方,最終也會出手處理。 一廂情願中央打救 市場認為恒大是「大到不能倒」,中央政府不會袖手旁觀,最終也會出手打救,現實上又是否只屬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們從目前情況觀察,政府似乎無意為恒大買單,首先是恒大債務涉及資金實在龐大,幾乎可說是欲救無從,而且若救恒大,是否也要斥資救其它房企,資金又何來? 我們見到中央政府早前出招為房企提供融資支持,推出「白名單」,有50家企業位列其中。從名單企業分析,政府用意很明顯,會支持一些相對有實力及較健全的企業,因政府深怕市場一些不利傳聞,或短期的流動性問題,令這些沒問題或問題不太嚴重的企業也受拖累,再而動搖社會經濟,故要出手相助。至於恒大這類過往盲目擴張而又負債累累的企業,暫時不在救助之列。 至於那些境外債務更明顯,中央政府就讓你們自己去處理,當初外國投資者不顧風險貪圖高息去買入,正所謂「高風險高回報」,投資者自然要為自己的決定去承擔結果,最終你們與公司達成重組也好,清盤也好,中央是不會亦未必有那個能力,為這些當初冒進的企業承擔後果。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3333.HK
BIBEE helmet launches in cold weather

快訊:兩隻小蜜蜂隔熱頭盔 可望受惠於寒冷天氣

最新:中國的新一輪寒潮將提高對保暖產品的需求,其中包括備受歡迎的新品牌──兩隻小蜜蜂推出的LAVA-01保暖頭盔,該產品注重舒適性。 利好:新款LAVA-01電動滑板車頭盔採用了德國的LavaHeat技術,可在寒冷天氣中為用家的頭部迅速加溫。 值得關注:兩隻小蜜蜂推出的LavaHeat頭盔系列,希望能滿足數百萬中國電動滑板車騎手在寒冷冬季的強勁需求,但該品牌仍需要時間在目標客戶中建立知名度。 深度:兩隻小蜜蜂希望通過最新技術,在寒冷天氣中為用戶的頭部保暖,從而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安全市場上獲得成功。在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季,該公司希望複製快時尚巨頭優衣庫等大公司的成功經驗,優衣庫採用其專利Heattech技術的冬季內衣,因透氣度高和良好保溫等創新功能,成為熱銷產品。兩隻小蜜蜂採用了類似的、同樣創新的保溫技術,最近推出的頭盔因其安全性和獨特功能,備受市場關注。該公司還認為,其專注於價格在70元至180元的中端頭盔,相對其他低端產品存在優勢,因為在流行的天貓電子商貿平台上,類似價格區間的頭盔,從2018年佔所有頭盔銷量的28%,上升到今年預計的52.2%。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選這裏聯絡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ivestreaming game platform DouYu Holdings on Thursday announced a net profit of 76.4 million yuan for the third quarter, marking its fourth consecutive quarterly profit, and reversing a 6.6 million yuan loss a year earlier.

快訊:降本增效策略見效 鬥魚連續四季獲利

最新:遊戲直播公司鬥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周四公布,今年第三季錄得7,640萬元淨利潤,除了扭轉去年同期的660萬元淨虧損外,也是連續第四個季度獲利。 利好:由於持續進行降本增效策略,該公司的收入成本按年減少24.6%至11.66億元,當中收入分成費用和內容成本大降近三成至9.27億元。 值得關注:該公司表示,由於宏觀經濟環境疲弱,其直播收入減少32.5%至11.51億元,拖累整體收入下降24.1%至13.59億元。 深度:鬥魚為中國主要的遊戲直播平台之一,由陳少傑於2014年創立,除了獲得騰訊(0700.HK)投資,更於2019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隨着競爭對手虎牙(HUYA.US)、快手(1024.HK)、嗶哩嗶哩(BILI.US; 9626.HK)和抖音等快速崛起,該公司為爭取流量一直打擦邊球,多次被官方點名批評平台存在色情、低俗等問題下令整改。上月,陳少傑更因為涉及開設網上賭博平台被捕,至今仍然被拘留。 市場反應:該季度報告發布後,鬥魚的股價周四上升2.4%至0.739美元,貼近過去52周的低位。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OYU.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