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HK

通過將重心轉向留學和非學科類輔導,這家領先的教育服務供應商在最新的財報季度恢復盈利

重點:

  • 新東方教育最新財報季度恢復盈利,收入下滑趨勢持續改善
  • 中國禁止K-12核心課程輔導後,該公司的最新業務組合包括非學科類培訓和留學服務

陽歌

雖然較早前憑直播電商的創新性嘗試引發關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EDU.US; 9901.HK)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該公司的未來仍然完全寄託於核心的教育領域。該公司在截至8月的最新季度恢復盈利,讓投資者興奮不已,許多新服務都錄得穩健增長,顯示出在一年的動盪之後,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

「公司已經進入翻開新篇章的階段,將以更大的靈活性和強勁現金流探索新機會。我們對所有剩餘關鍵業務的可持續盈利能力,以及新舉措的增長和前景充滿信心,」首席財務官楊志輝在公司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說。他還表示,該公司預計將在截至明年5月的整個財年實現盈利。

投資者對其最新財報表示讚賞,週三在紐約股市,新東方的股價上漲28%。週四早段,該公司在香港的股票也上漲了23%。新東方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新東方在線(1797.HK)負責其最新的電子商務行動,週四早市也上漲了15%。

新東方是為數不多在2022年出現股價上漲的在美上市中概股之一,今年至今上漲了約45%。但在此之前,該公司去年股價一蹶不振,中國民營教育領域的其他公司也大多如此。即使在今年的上漲之後,新東方的股價仍然僅為2021年2月高位的六分之一左右。

過去一年對於中國曾經充滿活力的民營教輔公司來說相當殘酷。大約一年前,為了紓緩學生壓力,中國正式禁止了此類服務,導致新東方及其同行的收入急劇下降。

在新的限制措施生效一年多之後,隨著情況改善,我們可以期待新東方這樣的公司收入下滑將收窄。該公司稱,預計截至11月的當前財季收入為6.01億至6.19億美元(43.3億至44.6億元),同比下降約7%。與剛剛報告的截止8月的季度,以及之前的季度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善,該兩個季度分別下降了43%和57%。

那麼,這是否標誌著該公司開啟了新紀元?投資者似乎是這麼認為的,至少從當前的估值來看是這樣。新東方的遠期市盈率高達70倍,不過隨著利潤的改善,這個數字很快會迅速回落。從市銷率來看,目前的表現較為平庸,為1.1倍。但如今,對於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來說,高於1的指標都算不錯,而且這個數字仍然超過了競爭對手好未來(TAL.US)和高途(GOTU.US),它們的市銷率分別為0.7倍和0.4倍。

新的業務組合

了解這些背景資訊後,我們將在本文後半部分更深入地探討新東方的最新業績,首先來看看它在教培行業大清洗後的新業務組合情況。

該公司收入中最大部份仍然來自針對K-12學生的傳統業務和新業務,佔40%左右,包括考試準備課程、非學科類輔導和遊學。

另外兩大貢獻來自網絡,其最大的貢獻似乎是我們之前寫過的電商計畫,主要是教師通過直播向消費者兜售農產品;為考慮留學的學生提供的相關服務,包括留學考試備考和海外留學諮詢。這兩個領域對總營收的貢獻都在20%到30%之間。

就整體而言,該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收入為7.45億美元,我們之前已經指出,這個數字按年下降了43%。收入中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去年才推出的新業務,以非學科類輔導為首,目前在60多個城市有29.7萬名學員。

在過去一年的轉型過程中,該公司提到了一些非教育類措施,涵蓋從電子商務到微晶片等多個領域。但除了提到名為「東方甄選」的電子商務計畫外,該公司沒有提供任何其他舉措的最新消息,這表明它們可能尚未作出任何有意義的收入貢獻。

該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營運成本下降48%至6.67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針對K-12課外輔導禁令而導致的大規模關校、裁員所致。新東方表示,它目前在國內只有706間學校和學習中心,不及一年前1,556間的一半。

在現金流方面,它看起來也相當健康,從上一季度的2,930萬美元和再上一個季度的負數,上升到最近一個季度的1.85億美元。結果,該公司持有的現金和短期投資總額,從三個月前的42億美元,輕微上升至8月底的43億美元。

在前兩個季度陷入虧損後,新東方也恢復了盈利。它公佈的淨利潤為6,600萬美元,按年增長9%,但其非GAAP利潤(包括基於股票的薪酬等項目)下降25%,至8,400萬美元。

花旗集團、瑞銀和美銀證券的分析師在該公司最新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作出了提問,表明投資界尚未放棄新東方。歸根究底,由於中國文化對自我提升的高度重視,教育在中國永遠是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新東方及其同行要做到的就是找到辦法,提供滿足這一點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避開中國監管機構的不可預測之手。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香江電器招股集資最多2.28億元

廚具製造商湖北香江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619.HK)周二在香港公開招股,集至多2.28億元。根據交易所公告,公司計劃發售6,820萬股,發行價每股2.86元至3.35元,。 最終定價日定為6月23日,於6月25日掛牌上市。若以區間上限定價,公司市值將達9.14億港元。 香江電器去年營收達1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3年的11.9億元增長26%,盈利從2023年的1.21億元增至1.4億元,上升達16%。北美是公司最大市場,佔去年總銷售額逾四分之三,亦令其在中美貿易戰中處於不利地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啟動破產重整

中國新興電動車品牌哪吒汽車陷入經營困境,其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正式啟動破產重整程序。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6月13日披露,上海禹形廣告有限公司因遭拖欠車展印刷品合作款項,向法院申請合眾新能源破產已獲受理,並已指定破產管理人。 據財新報道,哪吒汽車泰國Facebook帳號12日發表聲明,表示此次重整為政府主導、法院監督下的積極自救,將透過引入戰略投資、重組管理團隊以恢復生產、研發及擴展海外市場。然而,有泰國供應商質疑聲明內容,指出當地團隊已於5月底全數解約,經銷商與供應商損失慘重。 自2024年下半年起,哪吒頻傳欠薪、停產與裁員消息,前CEO張勇亦於同年12月卸任。雖董事長方運舟承諾改革並改善毛利率,惟至今營運未見起色,甚至在2025年6月遭員工圍堵討薪。據了解,公司累計負債近百億元,早前擬透過債轉股與新融資紓困,但進展有限。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anu operates hotpot restaurants

遞交港上市申請 巴奴為投資者奉上「高端火鍋」

這家火鍋連鎖企業申港上市的文件揭示,在今年第一季度複雜的市場態勢下,客流量大幅攀升,但人均消費縮水 重點: 巴奴已遞交赴港上市申請,文件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及利潤雙雙實現增長 上市文件披露,中國消費者今年第一季度外出就餐頻次增加,但單次消費金額走低   陽歌 火鍋連鎖企業巴奴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新近提交的港股上市申請,折射出中國餐飲市場的複雜圖景:消費者日趨精打細算,但外出就餐熱情依然不減。 作為赴港上市餐飲企業陣營中的一員,巴奴此次港股上市擬募資額有望突破1億美元,或成該梯隊規模較大的募資項目。這家定位高端火鍋市場的企業,其客單價確實比服務大眾客群的海底撈(6862.HK)高出約40%。 定位高端能否助力企業發展,將成投資者是否認同公司上市的關鍵。去年,多數中國餐飲企業同店銷售額下滑,主因是經濟增速放緩下消費趨於謹慎,人均消費縮水。 鑒於香港上市規則僅要求企業每年披露兩次業績,今年目前的趨勢是否緩解尚不明朗。不過,零售業數據顯示,在政府刺激消費政策助推下,今年初以來,行業已重現營收與同店增長態勢。 肯德基中國運營商百勝中國(YUMC.US; 9987.HK)是為數不多披露季報的餐飲企業,公司同店銷售額去年下滑3%後趨於平穩,今年第一季度同比持平。不過,其客單價(與傳統堂食餐廳人均消費概念類似)同比下降4%。 巴奴的上市材料顯示,儘管消費者保持謹慎支出,但今年一季度外出就餐人群持續擴大。公司營收同比攀升26%至7.09億元,而上年同期為5.64億元,雖然增長很大程度源於門店擴張。截至3月底,公司全國門店達145家,較去年初的111家大幅增加。 深入分析運營指標可見,巴奴今年第一季度客流量同比激增,有效對衝人均消費下滑。當季接待顧客數同比增加40%至541萬人次(去年同期為387萬人次),翻台率從去年同期的每日3次大幅上升至3.7次。 但如前所述,當季客單價延續下行趨勢,同比下降5.3%至138元(去年同期為148元)。可比數據顯示,海底撈去年客單價97.5元,雖遠低於巴奴,但其降幅較溫和,較2023年的99.1元僅微跌1.6%。 經歷三年頻繁閉店及出行限制後,2023年中國餐飲零售業一度迎來報復性消費。然而,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就業與房地產市場疲軟,這股復蘇勢頭在當年末明顯減弱,消費行為趨於保守。 中央廚房體系 財務數據顯示,在消費疲弱環境下,巴奴在增速放緩考驗下,表現相對穩健。與同業相似,公司去年同店銷售額較2023年下滑9.9%,但今年第一季度該指標同比逆勢增長2.1%。 巴奴2001年創立於河南省,是中國最早專注火鍋品類的連鎖品牌之一,這種業態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一大餐飲形式。目前,河南仍為其門店最密集的區域,全省分布53家門店,佔總門店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在堅持高端定位的同時,巴奴深耕下沉市場的戰略成效顯著。145家門店中,近80%分布於二線及以下城市。 據第三方數據,巴奴位居中國火鍋連鎖第三大品牌,並以3.1%的市佔率成為高端細分領域龍頭。由於該市場集中度較低(前五大品牌合計份額僅8.1%),若能持續擴大規模,巴奴有望躋身行業頭部陣營。 值得玩味的是,巴奴在上市文件中異常低調地處理擴張計劃,而這本應是常規路演的亮點。經濟不確定性之際,此舉或為保持戰略彈性。實際上,公司近年淨增門店數持續攀升;2024年新增35家,2023年新增25家,2022年新增11家。 高度依賴中央廚房,似乎構成巴奴的核心優勢,這種模式在降本增效的同時,保障就餐體驗的穩定性。目前,公司運營5座中央廚房及專業化食材加工基地。 招股書稱:「我們高度重視精益店面運營」,又指出:「依託中央廚房與冷鏈體系支持,食材經集中加工及小份包裝,顯著降低門店對設備及人力的依賴。」 規模化效應疊加中央廚房模式,推動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餐廳經營利潤率從2023年的21.3%穩步增長至今年第一季度的23.7%,從而帶動盈利穩健上行,當季淨利潤同比激增58%至5,520萬元(上年同期為3,500萬元)。 海底撈構成估值對標的最佳參照,當前其市盈率(P/E)為16倍,市銷率(P/S)達1.74倍。若採用可比估值法,巴奴的市值區間約為20億至40億元,對港股投資者而言,不啻為一道獨具風味的餐飲投資新選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虧損中的曹操出行 上市集資兩成還債

網約車平台曹操出行有限公司(2643.HK)周二在港公開招股,發售4,417.86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41.94元,集資約18.53億元,於本月20日截止認購,25日掛牌。 公司2024年收入146.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37.4%,但仍錄得虧損12.5億元。截至去年底,曹操出行的定制車隊超過3.4萬輛,覆蓋31個城市用。公司的月活躍用戶按年增49.5%至約2,870萬,日訂單量上升33.2%至163.4萬,司機每小時平均收入35.7元,跌1.1%。 是次集資所得約20%用於償還若干銀行借款,19%用於改進車服解決方案及服務質量,約18%用於提升並推出定制車,17%用於提升技術及投資自動駕駛,16%用於擴大地理覆蓋範圍,餘下約10%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