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老牌和最年輕的兩家民辦教育機構的最新動向,反映出它們在去年的教育整頓之後尋找新業務的焦急努力

重點:

  • 新東方教育可能進軍芯片設計領域,這是其在去年民辦教育清理整頓之後嘗試轉型的諸多新舉措之一
  • 如果該公司踏足芯片業,可能從近期中國政府對芯片領域的强大支持中獲得助益

陽歌

本周,我們先從陷入困境的教育領域之兩個消息說起。在大規模的清理整頓之後,許多教育領域的公司失去了大部分收入,基本上歸於沉寂。多數公司在過去幾個月開始努力思考如何向前發展,許多小公司似乎準備關門大吉,而擁有更多資源的大型公司則試圖削减開支,專注於仍然可以開展業務的領域。

在這方面,有報道顯示,教育行業的老牌企業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EDU.US; 9901.HK)可能準備涉足投資者十分看好的半導體領域。與此同時,規模小得多的華夏博雅(CLEU.US)宣布,該公司接近達成一份收購兩所私立大學的交易。

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事件背景,從去年9月開始,中國的民辦教育機構實際上被禁止向大多數中小學生提供核心科目的課後輔導服務,這項改革在中國被稱爲“雙减”。這給新東方這樣的企業造成了巨大打擊,該公司估計,過去幾年K-9學生的此類輔導課程佔了其收入的50%到60%。

真正的小學和中學運營機構,比如正在私有化的海亮教育集團(HLG.US)也受到最新改革措施的影響,業務受到限制。相比之下,私立成人職業學校和大學運營商似乎受影響較小,儘管這種情况有可能隨時出現變化。

在此背景下,我們從新東方的最新動作說起。該公司已經將近一年沒有發布任何季度財報(在香港股市周二收市後將發布截至去年11月的六個月業績)。相反,它發布了一系列教育整頓之後的最新進展。上個月,新東方在提交給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文件中表示,在截至去年11月的六個月虧損了8億至9億美元(51到57億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利潤爲2.286億美元。

這一警告並非意料之外,因爲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去年退出K-9教育業務之後,該公司的收入銳减。這些報道還稱,新東方解雇6萬名員工和取消許多教室租約的相關成本高達200億元。

相比之下,在一年前的上一份財報中,該公司稱在2021年2月底擁有60億美元現金、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因此,這意味著它極有可能不得不花費大約一半現金儲備來支付與教育機構整頓有關的成本。

雖然這聽起來都很消極,我們也可以樂觀地注意到,新東方應該還有大約3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自我重塑。它一直在研究各種各樣的選擇,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從去年7月以來,新東方已經設立了約90家新公司,從文具和農産品銷售商,到人工智能軟件開發商,不一而足。

芯片設計公司?

這給我們帶來了新消息,有媒體援引天眼查的消息稱,該公司剛成立了一家半導體製造企業,名爲太原布局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其註册資本1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集成電路的設計、銷售和製造。

雖然這個行動在西方人聽來可能有些奇怪,但在中國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國目前正大力發展本土的芯片産業,在過去三年裏,由於美國採取措施阻止重要的相關技術進入中國芯片行業,推動這個進程的緊迫性增加了。

因此,只要略有信譽的人進入這個領域,都有機會獲得巨額的政府資金。新公司所在地太原是一座內陸城市,它是相對落後的山西省省會,該省以煤炭生産出名,而不是高科技實力。這就意味著,如果新東方决定推進這一項目,當地政府很可能會拿出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的巨額補貼。

當然,微芯片和教育屬於完全不同的行業。但在中國政府整頓教育機構之前,新東方已經建立了一家規模龐大、非常成功的私立教育公司,它已經顯示出自己完全有建立新業務的能力。因此,我們不得不拭目以待,看看它是不是動真格要涉足這個新方向。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華夏博雅的消息,它的規模相對較小,市值只有1,200萬美元,年收入約500萬美元。該公司主要爲大學提供軟件和其他服務,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這並不是最新教育整頓的重點。

根據上周發布的更新,該公司將斥資6,000萬美元收購兩所共計4,200名學生的私立大學,這是其目前市值的5倍。該交易最初於2月初宣布。交易預計將於5月完成,這可能會大幅提高該公司的收入。

市帳率(P/B)可能是目前比較投資者如何看待這類公司的最佳指標,因爲在當前的環境下,收入和利潤已經變得相當不穩定。新東方目前的市帳率爲0.5倍,與類似的老牌同行好未來(TAL.US)的市淨率大致相當。華夏博雅的市帳率很小,只有0.27倍,而技術含量更大的高途(GOTU.US)則相對受到投資者的喜愛,市帳率近1倍。

自首次宣布收購這兩所大學的計劃以來,華夏博雅的股價已經上漲了8%,而新東方的股價較1月底的10年低點更是上漲了20%。這些信號可能暗示,對這個遭受重創的行業來說,春天可能就在眼前了,至少對那些生存前景最好的公司來說是這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超額7,557倍破港紀錄 大行科工首掛午收升21%

折疊自行車製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掛牌,開市即升36%報67.5港元,之後股價略回軟,中午收市報60港元,升21%。 公司發售792萬股H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每股售價49.5港元,錄得超額認購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認購紀錄,國際配售超額20.65倍,集資淨額3.42億元。 集資所得三成用於生產系統現代化及擴大運營規模、三成用於強化經銷網絡及策略性品牌發展、另外三成用於研發,餘下一成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花旗銀行申請終止銀聯成員資格

中國銀聯近日公告,已終止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成員資格。銀聯方面證實,此舉為花旗中國主動申請,與其近年全面退出個人銀行業務相關。 據財新周五報道,花旗中國回應指出,隨著零售財富管理和信用卡業務的出售與關閉,銀聯成員資格已無必要,但對公業務的境內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響。該行強調,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專注企業與機構客戶的跨境銀行需求。 自2021年花期集團(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國在內14個市場的零售銀行業務以來,花旗中國已將36億美元的財富管理資產出售予滙豐,並於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業務剝離。與此同時,花旗集團今年6月宣布精簡其位於上海和大連的全球技術中心,裁減約3,500名員工。 花旗中國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總資產1,761.42億元(246.9億美元),同比下降1.4%,但營收按年增長20.5%至57.96億元,淨利潤亦大增53.9%至17.55億元。 花旗退出後,至此在華持有銀聯成員資格的外資銀行僅剩八家,包括滙豐、渣打、東亞、星展、瑞穗、德意志、三菱日聯及恒生。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lack Sesame challenges Qualcomm with homegrown chip substitution advantages

挑戰高通地位 黑芝麻擁國產替代優勢

黑芝麻研發的C1200系列晶片,能媲美高通高端晶片,屬業務發展的重點 重點: 黑芝麻的研發及銷售開支增,拖累中期業績見紅 公司的汽車晶片潛力大,並進軍機械人產業   白芯蕊 有中國輝達之稱的晶片設計商寒武紀(688256.SS),今年股價累升逾倍,加上國產替代憧憬下,引發市場對晶片股的熱情。在香港上市剛超過一年的自動駕駛晶片生產商黑芝麻智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533.HK),最近也公布業績,雖然業績見紅,但2025上半年收入增長快,按年升超過四成。 黑芝麻於2016年成立,為一家汽車計算晶片設計公司,專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2019年推出第一代華山系列系統級(SoC,即System On Chip)晶片,為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汽車提供高性能計算。到2021年黑芝麻通過武當系列擴大產品線,推出能夠集成多種汽車功能的跨域SoC晶片。 受惠輔助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銷售增加,黑芝麻2025上半年收入升40.4%至2.5億元,當中輔助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收入達2.4億元,按年升41.6%,佔整個收入93.6%。 儘管收入增長快,但集團2025上半年業績卻要見紅,由盈轉虧蝕7.6億元,但要留意去年錄得盈利主要是向投資者發行金融工具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所致,該項目錄得19.3億元盈利。撇除上述影響,按非國際財務準則,黑芝麻2024上半年實質虧損6億元,至於2025上半年,實質虧損收窄8.3%至5.5億元。 研發開支高於收入 集團業績見紅,主要因研發開支巨大,上半年已達6.2億元,較收入高144%,還有輔助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銷售成本上升111%至1.9億元,最終令黑芝麻上半年業績錄得虧損。 不過,智能駕駛發展空間巨大,調研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便預測,2024年中國智能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為436億元,隨著滲透率提升,料到2030年便擴大至超過1,550億元人民幣,主攻汽車智駕晶片的黑芝麻,將會是重大契機。 尤其是現時全球智能駕駛只是起步階段,整體上智駕大致以L0至L5劃分,L0需由駕駛員操控,L5則是完全自動化,現時普遍處於L2有條件自動化至L4高度自動化階段。黑芝麻開發的晶片,目前涵蓋L1到 L3級別的自動駕駛為主。 整個智駕系統架構高度依賴晶片,細分可分為三個重要晶片系統,包括感知系統、決策系統及執行系統。感知系統透過車上的感應器,例如激光雷達或鏡頭,收集汽車行駛時數據,收集後交由決策系統,透過晶片算法計算出行車路徑,再將結果送去執行系統,根據決策的結果作出行車線路及速度控制。 黑芝麻生產的智能駕駛晶片,便是技術關鍵所在。目前智駕普遍用上SoC晶片,SoC晶片內包含多個處理器,包括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像處理器)、ASIC(專用集成電路),其優點是體積較細,將不同處理器整合在一枚SoC晶片內,因此只需要封裝測試一次,變相可壓低成本。 客戶全屬大品牌 現時黑芝麻主要客戶包括吉利、比亞迪、東風等,今年起產品已安裝在吉利銀河系列等多款車型。黑芝麻也進軍機械人領域,為人形機械人製造商傅利葉的靈巧手,提供模組的處理能力,還與小米、宇樹科技等合作。 雖然智能駕駛晶片發展前景大,但行業競爭激烈,除了輝達外,還有特斯拉(TSLA.US)的FSD系統、高通(QCOM.US)等等,國內對手則有華為及在香港上市的地平線(9660.HK)等。 不過,黑芝麻C1200系列座艙控制器晶片以7納米工藝設計,能夠處理多達12個高清攝像鏡頭輸入數據,對標高通現時主流的高通座艙控制器晶片,為內地僅少量能國產替代高端晶片之一,亦可佈局於機械人大腦及小腦系統,有望成為集團殺手鐧。 整體來講,目前黑芝麻雖然未錄得盈利,預期今年市銷率達9倍,估值處偏高水平,將限制股價表現,但由於與內地多間車廠合作,加上進軍藍海的機械人市場,只要收入維持高增長,在自動駕駛及機械人概念下,將有望吸引基金追入,值得長期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對衝中美關係風險 傳奇生物擬第二上市

彭博社周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道,抗癌療法研發企業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LEGN.US)正考慮通過二次上市,潛在地點包括香港、新加坡及倫敦。 傳奇生物將成為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的最新成員,多數企業選擇香港上市,以對沖中美關係風險。傳奇生物由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創建,後者至今仍持有其48%股權,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業務遍及中國。 傳奇生物認為二次上市或可提升估值,尤其在香港市場,恒生生物科技指數年內累計上漲逾一倍。該公司美國上市股票周五收漲3.1%至36.08美元,年內累計漲幅約1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